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969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

《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洲知识点总结.docx

非洲知识点总结

非洲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特性

一、位置与范畴

1、经纬度位置:

介于20ºW一40ºE之间、30ºN和30ºS之间,赤道和20ºE从中间穿过

2:

海陆位置: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

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范畴

(1)构成:

非洲大陆和周边岛屿(重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加那利群岛)构成,世界第二大洲。

(2)分区:

按照社会文化环境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北非是阿拉伯世界一某些(属于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黑人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二:

地形

1:

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和缓,称为高原大陆。

大陆周边,有狭窄沿海平原。

高原重要分布在东南部,重要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非洲山地重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

东南部重要是得拉肯斯山脉,西北部重要是阿特拉斯山脉。

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

大陆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中部刚果盆地,原是面积广大内陆湖,日后,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盆地。

北部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沙漠。

2:

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3:

东非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长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它南起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经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原、红海,始终延伸到死海和约旦河谷。

由非洲板块内部板块张裂形成。

4:

非洲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思考】描述非洲大陆地形特点

(1)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和缓;

(2)高原逼近大陆边沿,使得非洲海岸线平直,缺少半岛、岛屿、海湾及良港;(3)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思考】描述东非大裂谷走向和地表特性

(1)东非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始终延伸到西亚死海附近;

(2)两岸悬崖壁立,附近尚有许多死火山和活火山,谷底湖泊连串。

三、气候分布、特点、成因

(1)“热带大陆”——大部在南北回归线间,以热带气候为主,气温高。

  

(2)“干燥大陆”——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在各洲中面积最大,降水总体较少。

  

(3)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A赤道穿过中部,南北跨纬度相称;

B地形比较单一,高原地形为主,起伏和缓;

C海岸线平直,使气候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小 

•热带雨林:

 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沿岸;马达加斯加东侧

【成因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长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赤道附近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这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加上几内亚湾暖流影响,长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非洲大陆中南部大部;马达加斯加西侧

【成因特点】全年高温;干湿交替(北半球6—10月湿季;11—次年5月干季。

南半球相反)  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 (夏道低压;冬信风)  

⁃热带草原气候从北、东、南三面环绕着热带雨林气候区,是非洲分布面积最广一种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有明显干、湿季节变化。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上,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没有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

 北部撒哈拉沙漠;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西侧沿海  

【成因特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干燥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南北两端北部地中海沿岸

【成因特点】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地中海气候

⁃夏炎热干燥;冬温各多雨 西风与副高交替控制

•高山气候:

 东非和埃塞俄比亚高原高山

【成因特点】气温与降水随海拔增而变化 海拔高

【几种气候特殊分布分析】

•热带雨林:

①马达加斯加东——暖湿东南信风;地势高处在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②几内亚湾沿岸——赤道低压影响;暖湿西南风;地势高处在西南风迎风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撒哈拉成为世界最大热带沙漠因素:

①大气环流:

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或来自大陆干燥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气温高,相对湿度很小,地处低纬,蒸发强;

③海岸线平直且北部陆地宽,受副高控制面积广,受海洋影响小;

④高原地形起伏小,干旱气候变化小;

⑤洋流:

西部沿岸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伸到西部沿海。

•东非高原赤道穿过地区热带草原气候:

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故不能形成热带雨林而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南回归线穿过非洲东侧是热带草原、西侧却是热带沙漠气候:

①西侧热沙——副高影响;干燥东南信风;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②东侧热草——暖湿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作用。

  

•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加上几内亚湾暖流增温增湿。

•索马里半岛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①纬度低,气温高

②冬季受干燥东北风影响,降水少。

③夏季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④冬夏季风风向与海岸线平行,不易带来水汽。

:

四:

河湖

刚果河:

非洲第二长河。

位于中西非。

流量大而稳定(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

①干流两次穿过赤道;

②水文特性(水量大;无明显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③世界水能最丰富河流(降水丰,水量大;流地地形起伏大落差大)  

水系特点:

向心状;

水文特性:

水位高、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喊杀两肖、无结冰期、富水能;流。

⁃上游虽然有些河段多急流瀑布,但仍可断续通航。

⁃中游落差很小;水流缓慢,河宽水深,有助于航行。

⁃下游切穿西部高地,落差很大,形成一系列瀑布,不能通航。

但因落差大和流量大使水能蕰藏量特别丰富,正在筹建超大型水电站。

 扎伊尔河(刚果河)水量很大,平均每秒钟有3.9万立方米水注入大西洋,因而河口以外60公里范畴内大西洋海域都是淡水(盐度特别低)。

刚果河入海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因素

①流域内为热带雨林,植被繁茂,水土流失较轻。

②地形:

河流流经盆地地形区,内部平缓,河流中所带泥沙大某些在盆地内沉积,到河口泥沙少。

③该河流流量大,而河口又位于盆地出口,地势落差较大,流速较急,泥沙容易被冲走而无法沉积。

尼罗河

①发源于东非高原,由流经热带草区白尼罗河(东非高原)和青尼罗河(埃塞俄比亚高原)两支流相会,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世界最长河流。

③汛期:

6—10月(正值热带草原气湿季,雨水补给多)。

•【特性】

尼罗河入海口盐度:

夏低冬高  

地中海入海口盐度:

夏高冬低  

因素: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旱、蒸发量大) 

①上游:

水流湍急;

②中游:

流经刚果盆地中部,地势低平,落差小,水势平稳;水量丰富,河宽水深,利于航运。

⁃界流程最长河流。

它上源出自东非高原多雨群山之中,自南向北,在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上源有两条:

一条是发源于东非高原白尼罗河,另一条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 高原青尼罗河。

这两条河流在苏丹中部会合。

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

  

⁃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水量变化不同样。

白尼罗河上游临近长年多雨热带雨林地区,河水全年水量变化很小。

青尼罗河河水来自湿季多雨、干季少雨热带草原地区,水量变化很大。

湿季青尼罗河水量增大,使尼罗河下游河道容纳不下,溢出河岸,导致泛滥。

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给两岸和三角洲淤积了肥沃土壤。

  

⁃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

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沉没了河岸两旁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

10月后来,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土壤。

在这些肥沃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枣椰等农作物。

在干旱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妈妈”等谚语。

尼日尔河:

流量先减少后增长

这条河流流程长,为弧形水系上游处在热带雨林气候区,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中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减少,蒸发量大,支流少,下渗严重。

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降水量又增长,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

由于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大增。

赞比西河:

上游维多利亚瀑布驰名世界。

在急流和瀑布上,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夏季流量小,冬季流量大,有明显汛期、枯水期因素:

夏季信风迎岸风降水多,水位高,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该河上有非洲最大瀑布维多利亚瀑布

湖泊:

(1)维多利亚湖:

非洲最大(世界NO2次于苏必利尔湖)淡水湖。

盆地凹陷(地壳运动使地面徐徐下沉,形成集水盆地)

(2)坦噶尼喀湖:

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次于贝加尔湖)。

板块张裂地区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5、丰富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不但种类多,并且储量大,其中不少矿产占世界重要地位。

重要矿产及分布世界首位:

黄金、金刚石

南非—黄金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矿尼日利亚—石油刚果——金刚石

五:

资源

(一)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在世界闻名国家与矿产有:

南非黄金;刚果金刚石;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利比里亚铁矿;摩洛哥磷灰石。

北非和几内亚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尼日利亚、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都是重要产油国。

(二)非洲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

森林、草场资源、热带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非洲还是咖啡、油棕、香蕉、椰枣原产地。

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大洲之首。

社会经济特性

一:

人口

总人口:

非洲总人口仅次于亚洲,居第二位。

人口增长快: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最高大洲

黑种人故乡:

撒哈拉以南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二:

经济

经济特点:

单一商品为主经济

非洲经济发展南北差距较大:

(1)北非经济相对发达

北非因石油开采和出口使各国收入较高。

(2)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单一商品经济”明显。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经济相对落后,工业不发达。

该地区许多国家靠出口一、二种发达国家所需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经济支柱,诸多工业制成品依赖进口,在国际贸易中处在不利地位。

1、农业:

(1)、灌溉农业——分布:

河谷或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绿洲 (如:

尼罗河谷地及其三角洲地区)。

(2)、地中海型农业——分布:

北部地中海沿岸。

作物:

油橄榄、葡萄、柑橘、无花果等(摩洛哥有“橄榄之邦”之称) 。

(3)、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热带种植园):

咖啡、可可等

2、工矿业(采矿):

(1)、石油——北非撒哈拉沙漠(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三大产油国),几内亚湾沿岸(石油国:

尼日利亚)

(2)、铝土(几内亚)(3)、铜(赞比亚)  (4)、黄金(南非)(5)金刚石(刚果金) (6)磷矿(摩洛哥)

北非埃及、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盛产石油;

摩洛哥出产硝酸盐、磷酸盐、铁;埃及还出产长绒棉。

北非最大石油国是尼日利亚,加纳盛产黄金、可可;

塞纳加尔生产花生(油料);几内亚出产铝土矿;

中部非洲喀麦隆、乍得、刚果金出产贵重木材(乌木、红木、西班牙衫);

南非、刚果金盛产金刚石;南部赞比亚是非洲出口铜矿最多国家,南非矿产丰富,锰、金、铬位居世界前列。

东部非洲热带草原面积辽阔,野生动物丰富,坦桑尼亚生产丁香和剑麻,埃塞俄比亚是世界咖啡原产地之一

非洲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

1、人口问题——自然增长居世界之首。

2、粮食问题——农牧生产水平低,同步人口增长,使粮食严重局限性。

    

3、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粮食生产,导致“三乱”(乱砍、乱垦、乱牧)使环境恶化。

*非洲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 增长速度。

因而,粮食供应局限性成为非洲各国普遍遇到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