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五运六气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83519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五运六气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附五运六气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附五运六气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附五运六气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附五运六气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五运六气1.docx

《附五运六气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五运六气1.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五运六气1.docx

附五运六气1

[附]五运六气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

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

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

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

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现仅就运气学说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作一概要介绍,为进一步研究运气学说打下初步的基础。

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五运呢?

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什么是六气呢?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故曰: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

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

故曰:

“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

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

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

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

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

所以说:

“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

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

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

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

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

1.天干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

“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

“干,犹个也。

”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

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涵义在内。

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

十干《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

乙万物生轧轧奋轧于乙

丙阳道著明明炳于丙

丁万物丁壮大盛于丁

戊丰懋于戊

己理纪于己

庚阴气庚万物敛更于庚

辛万物之辛生悉新于辛

王阳气任养于下也怀妊于壬

癸万物可揆度陈揆于癸

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

古人将十二支分别以纪月,一岁十二个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从阴阳属性上看,日为阳,月为阴,阳为天,阴为地,十二支以纪月成岁,故称十二地支。

十二支的次第先后,与十干具有同一意义,主要仍在说明事物的发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反复变化的进展过程。

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

十二支《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

寅万物始生嫔然也引达于寅

卯言万物茂也冒茆于卯

辰万物之娠也振美于辰

巳阳气之已尽已盛于巳

午有阳交日午萼布于午

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味薆于未

申阴用事申贼万物申坚于申

酉万物之老也留执于酉

戌万物尽灭毕入于戌

亥该也阳气藏于下也该阂于亥

子万物滋—下孳萌于子

丑纽也,阳气在上未降,纽牙于丑;

万物厄纽未敢出

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

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

3.干支的阴阳属性

天干、地支各有阴阳属性。

从干与支来看,则天干为阳,地支为阴。

但从干支本身来说,则天干和地支都可再分阴阳:

一般说来,天干中的甲、丙、戊、庚、王为阳千.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其划分方法是按干支的排列顺序,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4.干支配五行

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五对,然后分别配五行以测定每年的岁运;地支也可以分别配五行,用以纪月-天下地支各有两种五行配属方法:

①干支配属五行和方位:

天干相配的结果是甲乙属木,应东方;丙丁属火,应南方:

戊己属土,应中央;庚辛属金,应西方;壬癸属水,应北方。

地支相配的结果是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未戌丑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

②下支化运与化气配属:

天干化五运的结果是:

甲己化上,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乇化木,戈癸比火。

十二支化气的结果是:

丑未主上,卯酉主金,辰戌宅水,巳亥主木,子午寅申主火。

5.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

所谓三阴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所谓三阳是一阳(少阳)、二阳 (阳明)、三阳(太阳)。

所谓六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

六气之中火与暑基本属于一类,所以便不列火与暑,而只把火分为君火和相火两种。

支配三阴三阳六气的规律是:

子午少阴君火,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卯酉阳

明燥金,巳亥厥阴风木,辰戌太阳寒水。

(二)甲子

天干和地支配合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

在医学上,主要是用干支来纪年。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配合,谓之甲子:

故曰:

“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

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素问·六微旨大论》)‘天干与地支的配合是天干在上,地支在卜,按干支的顺序向下排列。

天干的第一位是甲,地支的第一位是子,两者配合起来便是甲子。

从甲子始依次推算到癸亥,共得六十次,便称为一周或叫一个甲子:

六十年后(癸亥止)又复从甲子纪年起,如此交替轮转:

在六十年中,天干往复轮周六次(10干x6次=60年),地支往复轮周五次(12支X5次=60年):

用以纪年,六十年就是一个周期:

故曰: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用以纪日,用纪天的十干反复六次,和纪月的十二支反复五次,排成甲子,再乘以六,便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大概日数。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五日法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天干地支,五六相合,构成六十年一个气候变化的大周期。

前三十年,包括七百二十节气(以一年二十四节气计算),是为一纪,后三十年,亦七百二十节气,凡一千四百四十节气,共计六十年(也称六十甲子):

甲子中的天干,主要是主五运的盛衰,甲子中的地支主要是司六气的变化,所以讲述五运六气,不能离开干支甲子。

三、五运

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

运者,轮转运动,循环不已之谓。

故曰:

“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运又有大运(中运)、主运、客运之分,它们的变化都是以当年纪年的天干及其阴阳属性为准则的。

(一)大运

大运又称“中运”,是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又称岁运。

大运可以用来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同时它又是推算客运的基础。

1.大运推算法

天干化五运,每两干统一运。

“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素问·五运行大论》)。

凡逢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

故曰: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这种推算方法是以五年为一循环的。

在五年中,每运值一年,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土一金—)水一木一火一土。

三十年为一纪,每纪每运共值六年。

六十年为一周,每运共值十二年。

前已述及,十干配五行是:

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为什么十天干在化五运上和配五行上其属性上不同呢?

这是因为天干配五行是以五方、五季等关系而确定的,而天干化五运则是根据天象变化来确定的。

对于十干所以化五运,历代有不同的解释。

其一,《内经》提出“五气经天化五运”之说。

谓:

“臣览太史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素问·五运行大论》)。

丹天之气就是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龄天之气就是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苍天之气就是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素天之气就是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玄天之气就是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色。

牛、女、心、尾、危、室、柳、鬼、亢、氐、昴、毕、张、翼、娄、胃、奎、壁、角、轸等,是天体上二十八宿的名称。

二十八宿在天体上分布的位置是:

东方苍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心五度,尾十八度,箕十一度,计七十五度:

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

斗二十六度,牛八度,女十二度,虚十度,危十七度,室十六度,壁九度,计九十八度: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

奎十六度,娄十二度,胃十四度,昴十一度,毕十六度,觜二度,参九度,凡八十度。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井三十三度,鬼四度,柳十五度,星七度,张十八度,翼十八度,轸十七度,凡一百一十二度。

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所谓“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即五行火气在天体上经于牛、女、奎、壁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戊癸的方位,因而逢戊癸年,则是火气的运化主事,是为戊癸化火。

故曰: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奎、壁四宿之上,下临戊、癸之位,立为火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即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于心、尾、角、轸四宿时,在十干适当甲己的方位,因而逢甲己年,便是土气的运化主事,是为甲已化土。

故曰:

“龄天之气,经于心、尾、角、轸四宿之上,下临甲、己之位,立为土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即五行木气在天体上经于危、室、柳、鬼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丁壬的方位,因而逢丁壬年,便是木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丁壬化木。

故曰: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临丁、壬之位,立为木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即五行金气在天体上经于亢、氐、昴、毕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乙庚的方位,因而逢乙庚年,便是金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乙庚化金。

故日: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四宿之上,下临乙、庚之位,立为金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即五行水气在天体上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丙辛化水。

故曰: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为什么奎、壁、角、轸四宿称为戊分、己分,又称天门、地户呢?

因为“奎壁临乾,当戊土之位;角轸临巽,当己土之位。

”“周天七政躔度,则春分二月中,日躔壁初,以次而南,三月入奎娄,四月人胃昴毕,五月人觜参,六月人井鬼,七月人柳星张;秋分八月中,日躔翼末,以交于轸,循次而北,九月人角亢,十月人氐房心,十一月人尾箕,十二月入斗牛,正月人女虚危,至二月复交于春分而人奎壁矣。

是日之长也,时之暖也,万物之发生也,皆从奎壁始;日之短也,时之寒也,万物之收藏也,皆从角轸始。

故曰:

春分司启,秋分司闭。

夫既司启闭,要非门户而何?

然自奎壁而南,日就阳道,故曰天门;角轸而北,日就阴道,故曰地户”(《类经图翼·运气》)。

其二,张景岳提出“正月建干,五行相生而化”之说。

“月建者,单举正月为法。

如甲己之岁,正月首建丙寅,丙者火之阳,火生土,故甲己为土运。

乙庚之岁,正月首建戊寅,戊者土之阳,土生金,故乙庚为金运。

丙辛之岁,正月首建庚寅,庚者金之阳,金生水,故丙辛为水运。

丁壬之岁,正月首建壬寅,王者水之阳,水生木,故丁王为木运。

戊癸之岁,正月首建甲寅,甲者木之阳,木生火,故戊癸为火运。

此五运生于正月之建者也”(《类经图翼·运气》)。

2.年运的太过不及太过为主岁的运气旺盛而有余。

不及为主岁的运气衰少而不足。

其规律是阳干为太过,阴干为不及。

阳年(太过)为本气流行,阴年(不及)为克己之气流行。

如戊年为火运太过,此年一般是热气偏胜;癸年为火运不及,火不及则水来克之,故此年气候反而偏寒。

余可类推。

五行之气,既非太过,又非不及,谓之平气。

它和太过、不及,合称为“五行三纪”。

五运十干,不属于阳,便属于阴。

阳为太过,阴为不及,为什么又产生平气呢?

因“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也”(《类经图翼·运气》)。

如戊辰阳年,火运太过,但辰年为太阳寒水司天,太过的火运被司天的寒水所抑,因而火太过的戊辰年,又一变而为平气年。

余可类推。

(二)主运

主运就是指五运之气分主于一年五个运季的岁气。

因为各运季的时间每年固定不变,在各运季中的气候变化,基本上年年相同,所以称为主运。

1.主运推算法

主运分五步,分司一年当中的五个运季。

每步所主的时间,亦即每个运季的时间为七十三日零五刻。

换句话说,七十三日零五刻便为一运(运季)。

主运的推算,从每年大寒日始,按五行相生的次序推移,即:

木为初运,火为二运,土为三运,金为四运,水为终运。

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主运五步交司时间,从日而言也基本相同,即木运起于大寒日,火运起于春分后十三日,土运起于芒种后十日,金运起于处暑后七日,水运起于立冬后四日。

主运的交司时刻,就时而言,各年稍有出人。

兹将各年主运交司时刻简介如下:

申、子、辰年

初运(木):

大寒日寅初初刻‘起。

二运(火):

春分后第十三日寅正一刻起。

三运(土):

芒种后第十日卯初二刻起。

四运(金):

处暑后第七日卯正三刻起。

五运(水):

立冬后第四日辰初四刻起。

丑、巳、酉年

初运(木):

大寒日巳初初刻起。

二运(火):

春分后第十三日巳正一刻起。

三运(土):

芒种后第十日午初二刻起。

四运(金):

处暑后第七日午正三刻起。

五运(水):

立冬后第四日未初四刻起。

寅、午、戌年

初运(木):

大寒日申初初刻起。

二运(火):

春分后第十三日申正一刻起。

三运(土):

芒种后第十日酉初二刻起。

四运(金):

处暑后第七日酉正三刻起。

五运(水):

立冬后第四日戌初四刻起。

卯、未、亥年

初运(木)·:

大寒日亥初初刻起。

二运(火):

春分后第十三日亥正一刻起。

三运(土):

芒种后第十日子初二刻起。

四运(金):

处暑后第七日子正三刻起。

五运(水):

立冬后第四日丑初四刻起。

十二支中,子、辰、申、寅、午、戌为六阳年。

在五行上,子为阳水,申为阳金,辰、戌为阳土,牛为阳火,寅为阳木。

丑、巳、酉、卯、未、亥为六阴年。

在五行上,巳为朋火,酉为阴金,丑、未为阴土,亥为阴水,卯为阴木。

凡阳年的初运,均起于阳时,所以申、子、辰三阳年都起于寅,寅、午、戌三阳年都起于申。

阴年的初运,均起于阴时,所以,巳、酉、丑三阴年都起于巳,亥、卯、未三阴年都起于亥。

刻即时刻,古无钟表,用壶面刻有百格之壶漏水以计时,一昼夜壶水漏下歹刻而尽。

古今之刻,名同而实异。

水漏之初,起自寅初,相当于凌晨三点钟,寅初初刻,实为零刻,亦即凌晨三点军分。

主运的演绎,还须应用五音建运、太少相生、五步推运等法。

①五音建运: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五音分属于五行,则宫为土音,商为金音,角为木音,徵为火音,羽为水音。

故曰:

“在地为木……在音为角……在地为火……在音为徵……在地为土……在音为宫……在地为金……在音为商……在地为水……在音为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以角音属木,建于木运,徵音属火,建于火运,宫音属土,建于土运,商音属金,建于金运,羽音属水,建于水运,故称五音建运。

②太少相生:

五运的十干各具阴阳,则阳干为太,阴干为少。

如:

甲己土宫音,阳土甲为太宫,阴土己为少宫;乙庚金商音,阳金庚为太商,阴金乙为少商;丙辛水羽音,阳水丙为太羽,阴水辛为少羽;丁壬木角音,阳木壬为太角,阴木丁为少角;戊癸火徵音,阳火戊为太徵,阴火癸为少徵。

太为有余,少为不足。

十干分阴阳,五音分太少。

太少相生,亦即阴阳相生之意。

如以甲己年为例:

甲为阳土,阳土生阴金乙,即太宫生少商;阴金生阳水丙,即少商生太羽;阳水生阴丁木,即太羽生少角;阴木生阳火戊,即少角生太徵;阳火生阴土己,即太徵生少宫。

己为阴土,阴土生阳金庚,即少宫生太商;阳金生阴水辛,即太商生少羽;阴水生阳木壬,即少羽生太角;阳木生阴火癸,即太角生少徵;阴火生阳土甲,即少微生太宫。

如此,太少反复相生,则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故曰:

“太者属阳,少者属阴,阴以生阳,阳以生阴,一动一静,乃成易道。

故甲以阳土,生乙之少商;乙以阴金,生丙之太羽;丙以阳水,生丁之少角;丁以阴木,生戊之太徵;戊以阳火,生己之少宫;己以阴土,生庚之太商;庚以阳金,生辛之少羽;辛以阴水,生壬之太角;壬以阳木,生癸之少徵;癸以阴火,复生甲之太宫”(《类经图翼·运气》)。

③五步推运:

年干只能代表本年的中运,而不能代表本年的主运。

主运虽始于木角音,终于水羽音,有一定的程序可循,但在五步推移之中,究竟是太生少,还是少生太?

则应用五步推运法。

五步推运法:

无论何年,总是从年干的属太属少,逐步上推至初运木角,便可得出。

例如:

甲年属阳土,运属太宫用事,即从太宫本身依次上推,生太宫的是少徵,生少徵的是太角,因而甲年的主运便起于太角,太少相生而终止于太羽。

己年为阴土,运属少宫用事,则从少宫本身向上推,生少宫的是太徵,生太徵的是少角,则己年的主运便起于少角,太少相生而终于少羽。

乙年为阴金,运属少商用事,即从少商本身上推,生少商的是太宫,生太宫的是少徵,生少徵的是太角,则乙年的主运便起于太角,太少相生而终于太羽。

庚年为阳金,运属太商用事,即从太商本身向上推,生太商的是少宫,生少宫的是太徵,生太徵的是少角,则庚年的主运起于少角,少太相生而终于少羽。

其他各年,均依此类推。

惟丁壬两年是角运,便从本身起运,不必上推了。

如此逐步推算,本年的主运究竟在哪一步,便了如指掌。

而主运必始于角,终于羽,则为一定不易之理。

2.主运的气候常规

主运说明一年之中五个运季的气候常规,是以六气的五行属性为基本规律,即初运属木主风,二运属火主暑热,三运属土主湿,四运属金主燥,终运属水主寒。

各个运季所主的气候,每年是一样的。

(三)客运

客运是指每年五个运季中的特殊岁气变化。

因其每岁有变更,各季有不同,如客之来去,故称为客运。

1.客运的推算方法

客运的推算是在每年值年大运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每年值年大运就是当年客运的初运。

客运的初运按照当年大运确定后,便循着五行太少相生的次序,分作五步推运,每步约为七十三日零五刻,行于主气之上,与主运相对,逐岁变迁,十年一周。

客运主管一年之内各个运季的气候异常变化。

例如:

甲己年属土运,甲年为阳土,为太宫;己年为阴土,为少宫。

逢甲年便以太宫阳土为初运;太生少,土生金,则少商为二运;少生太,金生水,则太羽为三运;太生少,水生木,则少角为四运;少生太,木生火,即太徵为终运。

逢己年便以少宫阴土为初运;少生太,土生金,则太商为二运;太生少,金生水,则少羽为三运;少生太,水生本,则太角为四运;太生少,木生火,则少徵为终运。

他如乙、庚、丙、辛、丁、壬、戊、癸诸年,均依此类推。

十年一司令,轮周十干,周而复始。

由此可以看出主运和客运的异同:

两者阴阳互干为起运,太少相生、五行顺序、五步推移等是相同的。

但是,主运年年始于角,而终于羽,居恒不变,而客运则必以本年的大运为初运,循五行次序,太少相生,十年之内,年年不同,十年一周,轮遍十干,终而复始。

这是客运与主运不同之处。

2.客运的太过不及

客运的太过不及,以及与气候的关系,和大运的规律相一致。

综上所述,大运、主运、客运,都是利用天干配合五行进行推算的。

其推算顺序均按五行相生规律进行,都是用以说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情况。

但大运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主运则是说明一年之中五个运季的正常气候变化,而客运则是推算每年五个运季中的异常气候变化。

四、六气

六气就是风、热(暑)、火、湿、燥、寒的简称。

这六种气候变化要素,也就是在天的阴阳之气。

故曰: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三阴三阳是阴阳之气多少的不同称谓。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三阴为厥阴、少阴、太阴;三阳为少阳、阳明、太阳。

六气中热(暑)与火同气,故在运气学说中不言风、热(暑)、火、湿、燥、寒,而称风、寒、湿、燥、君火、相火等六气。

六气是气候变化的本元,三阴三阳是六气的标象。

标本相合,就是风化厥阴,热化少阴(君火),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相火),燥化阳明,寒化太阳。

故曰: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所谓本也,是谓六元”(《素问·天元纪大论》)。

六气,时至而至,便是天地间的六元正气,如非其时而至,就成为邪气了。

所以说: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素问,五运行大论》)。

六气以三阴三阳为主,结合地支,用以说明和推算每年气候的一般变化和特殊变化。

每年的六气,一般分为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三种情况。

主气用以述其常,客气用以测其变。

主气和客气相合,称为客主加临,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气候的复杂变化。

(一)十二支化气

十二支配六气是:

“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素问·五运行大论》)。

即逢子午年为少阴君火之气所主,逢丑未年为太阴湿土之气所主,逢寅申年为少阳相火之气所主,逢卯酉年为阳明燥金之气所主,逢辰戌年为太阳寒水之气所主,逢巳亥年为厥阴风木之气所主。

┌──────┬────┬────┬────┬────┬────┬────┐

│  地支  │ 子午 │ 丑未 │ 寅申 │ 卯酉 │ 辰戌 │ 巳亥 │

├──────┼────┼────┼────┼────┼────┼────┤

│ 三阴三阳 │ 少阴 │ 太阴 │ 少阳 │ 阳明 │ 太阳 │ 厥阴 │

├──────┼────┼────┼────┼────┼────┼────┤

│  六气  │ 君火 │ 湿土 │ 相火 │ 燥金 │ 寒水 │ 风木 │

└──────┴────┴────┴────┴────┴────┴────┘

十二支之所以这样配六气,是因为三阴三阳六气有正化和对化之不同。

正化、对化之说出自王冰的{玄珠密语》。

所谓正化就是指生六气本气的一方。

所谓对化就是指其对面受作用或相互影响的一方。

换言之,“本位”是正化,与“本位”相对的就是对化。

十二地支中的寅卯辰位于东方,巳未午在南方,申酉戌在西方,亥子丑在北方。

午与子均为少阴君火,但午为南方火位,所以说午为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