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3082938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9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docx

069椒生随笔清王之春

椒生随笔

(清)王之春

●自序

 

  天下形形色色,见见闻闻,莫不有以开发人之心思,警动人之耳目。

无心置之,斯过而不留耳。

余性鲁,苦无记诵之学,事无大小,有可资观览助谈柄者,暇辄笔于书,随得随记,久而裒然成集。

积以岁月,穷控古今,然后知后海先河,为山覆篑,而于圣贤六经之奥,国家治忽之原,民生根本之计,渐有所窥。

始悔向日学之不博,见之不卓,方拟举付一炬,以免敝帚千金之诮,而友人谬许为可存,怂恿付梓。

夫天下之理无穷,而君子之志于道也。

不成章,不达故,昔日之得不足以自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

假我数年,将择焉而精,语焉而详,所以明学术,正人心,厚风俗,以兴平治之事者,则有志未逮。

姑先以此本质之同志,名曰《随笔》。

山中白云,只自怡悦,不堪持赠,覆瓿烧薪,将一任诸览者。

  光绪三年丁丑九月爵棠王之春自识于京口军次。

●卷一

 

  ◎戒子孙

  予七世祖船山公讳夫之戒子孙云:

勿作赘婿,勿以子女出继异姓及为僧道,勿嫁女受财,或丧子嫁妇尤不可受一丝,勿听鬻术人改葬,勿为讼者证佐,勿为人作呈诉及作歇保,勿为乡团之魁,勿作屠人厨人及鬻酒食,勿挟火枪弓弩网猎禽兽,勿习拳勇咒术,勿作师巫及鼓吹人,勿立坛祀山犭跳神。

能士者士,其次医,次则农工商贾,各惟其力与其时。

吾不敢望古人之风规,但得似启、祯间稍有耻者足矣。

凡此所戒,皆船山公所深鄙者。

若饮博狂荡,自是不幸而生此败类,无如之何。

然其由来,皆自不守此戒,丧其恻隐羞恶之心耳。

  ◎周文忠逸事

  周文忠(天爵)有勇力,居恒舞大刀自乐。

性卞急而至孝,每坐堂皇,怒而刑人。

闻太夫人召,即止而退。

太夫人怒,则跽而请罪,色愉如也。

或言公一逸事云:

公任漕督时,以太夫人久旋里,遣干弁赍金为母寿,嘱言是积俸之资,惧太夫人不纳也。

仆至里第见太夫人,果询以金所自来,仆具以对。

太夫人曰:

“得由积俸,吾姑受之。

尔归语主人,好自作官报国,然须变情性为宽和,庶几留一头颅为将来见我地步。

”仆唯唯。

迨归见文忠,诡言太夫人甚喜,且伪作安慰语。

文忠俟其言毕,遽令缚而鞭之,仆不得已以实告。

文忠乃喜,释其缚曰:

“太夫人训我素严,岂肯作好言语,汝后述者,乃真我母语也。

我闻之如见母矣。

”遂赉仆而忻悦者累日。

公之纯孝如此。

  ◎字经百炼

  予题羡园诗有“秋因讳老施颜色”之句,友人亟赏之,谓“讳”字经百炼而出。

近读耕楼句云“天地矜秋色”,意与予合,而“矜”字亦百炼得之者。

  ◎戚少保远鉴

  汴城书生言曰:

未有权臣在朝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

戚少保《纪效新书》有《或问》一篇。

盖明人积习,惟便私图而不问国事。

己在事中,则攘功避过,以身之利害为可否,以心之爱憎为是非;己在事外,则嫉忌成功,恶人胜己,吠声结党,倡浮议以掣其肘。

戚公深鉴于此,故反复论辨之,盖为当时文臣发也(节四库全书提要)。

卒以张江陵没半载,谗构纷沓,竟罢归,悒悒以终。

信乎江陵之非权臣,使分宜复起,恐戚少保亦岳少保之后车也。

  ◎惆怅词

  毗陵名士陆秋岩(崇兰),怀才不遇,赍志以殁。

诗笔清丽芊绵,存稿甚富。

予见其所作《惆怅词》四首,录其三云:

“娥娥红粉尽盘鸦,亭短亭长记那家。

红豆歌残金缕曲,绿芜影冷玉钩斜。

海能填恨思衔石,月解销魂为葬花。

一别匆匆如梦里,由来门外即天涯。

”“白石青松证旧盟,江天何异隔层城。

海棠只为愁红死,胡蝶偏教傅粉生。

已过光阴殊造次,未圆心事怕分明。

人间绝少埋忧地,便拟骖鸾上玉京。

”“晶帘十丈引游丝,瘦骨青衫婴母知。

醉后却嫌天地窄,春来便觉性情痴。

绿波南浦愁江草,细雨荒坟唱鲍诗。

记得小红犹未嫁,合欢不赠赠将离。

  又一联云:

“蕉叶裁成描蛱蝶,菱花留得嫁鸳鸯。

”句亦新隽。

  ◎《蒙求》释注

  唐李瀚《蒙求》一书,以四言韵语类列古人,而各系以事,后仿其体而为之者,若王令、方逢辰、陈栎凡数家。

近日通行之《龙文鞭影》,较此详备而不及其古简。

贵阳蒋允之太守为之释注,所谓日记一事,久自贯穿,益初学之见闻,不是过也。

  ◎月当头

  “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前人句也。

每岁以十一月望日为月当头,是日子刻,立竿无影。

他月不然,否则常有团圆,何必云“一生几见”耶!

忆吴竹桥太史咏月当头《喝火令》词句云:

“笑说今宵明月十分圆,笑说今年明月还有一回圆。

”意特新倩。

  ◎任丘题壁

  有人题诗四首于任丘壁上,仅记其三联云:

“花开三蒂从来少,梅为分尝分外酸。

”“愿从世界栽红豆,敢向天涯录小名。

”“一枕梦回双蛱蝶,百年人得几团圆。

”下署“蠡庄”二字,盖深于情者。

  ◎嘲潘

  崇川潘公子幼随父宦京师,弱冠成翰林,意得甚,旋里集诸少年为征逐游,甚至登场演剧。

有人嘲以偶语云:

“京调唱昆腔,这翰林另有班子;斯文更曲谱,那秀才好个优生。

”斯可谓善谑矣。

  ◎诗有来历

  郑板桥《诗钞》中有句云:

“贪看斜阳婢倚楼。

”人谓“焉有如此雅婢”。

予笑曰:

“胡为乎泥中?

此谁氏婢也?

岂如小家之豢于厨下而蓬头赤脚者哉!

”板桥诗固自有来历。

  ◎挽塔忠武联

  曾侯相挽塔军门(齐布)云:

“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至诚相煦妪,有章曾荐郭汾阳。

”彭雪琴宫保亦有挽联云:

“谥并武乡侯,湘鄂战功青史在;寿同岳少保(忠武以积劳呕血薨于九江,年三十有九),古今名将白头稀。

”相国与忠武同患难,而彭公则稍间矣,情谊有别,辞气不同,而确切莫移则一也。

  ◎哀挽运典

  哀挽以抒真性,自应白描为妙,而运典真切者,如余上岁挽妹一联撰句云:

“汝性最聪明,曾伴阿兄吟柳絮;甥侪均稚弱,忍看若辈著芦花。

  ◎咏曹操

  汉阳戴景皋(喻让)咏曹操云:

“卖履分香儿女情,读书射猎英雄气。

如何横槊对东风,老年想作乔家婿。

”予亦有咏曹操云:

“文章功业两称奇,历代奸雄奉作师。

九锡自加尊武帝,千金尚肯赎文姬。

老而不死真谓贼,谒者之监尚有儿。

闻说当年能治许,阿瞒可惜出非时。

”末二句令阿瞒见之,当又大笑。

  ◎秦桧王氏对语

  汤阴武穆公庙前有秦桧、王氏、万俟禼、张俊四铁像列跪其下,反缚如就刑状。

有人制一对语,其粘于秦桧者云:

“咳!

我纵丧心,有贤妻必不若此。

”其粘于王氏者云:

“啐!

妾虽长舌,无鄙夫何至于斯。

”作互相怨怼口角,是亦妙谑矣哉!

  ◎陈忠愍祠堂联

  陈忠愍(化成)以江南提戎督军御外夷,于吴淞中炮阵亡,敕建专祠。

熊观察一本题联云:

“昔时未读五车书,雅量清心,温如玉,冷如冰,是大将,实是大儒,使天下讲道论文人愧死;此日竟成千载业,忠肝义胆,重于山,坚于石,忘吾身,不忘吾主,任世间寡廉鲜耻辈偷生。

”借题发挥,大力包举,直是下语如铸。

  ◎陈庆云

  陈庆云军门(国瑞),湖北麻城人,初为黄殿臣(开榜)养子,后复本姓。

骁勇善战,性嗜杀,斩疱丁不胜计,执刀匕者恒惴惴也。

历战克捷,功颇伟。

尝语人曰:

“战要战得稳,追要追得狠,退要退得紧。

”予谓此乃名将语。

又助修黄鹤楼,拟联云:

“黄鹤飞来复飞去,白云可杀不可留。

”人怪其下句之奇,庆云笑曰:

“君未读唐诗乎?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比安绿山,非其可杀者乎?

”虽自作聪明,尚有可采。

  ◎家梦楼先生诗册

  予曾于友人处见梦楼先生(文治)手录近作一册,书法秀劲,诗调铿锵,令人把玩不释。

其实获我心者,如“破风万里余豪气,策蹇三年有泪痕”,“实愧头衔称著作,徙教僮仆费饔飧”,“芳草心情淹妓馆,梅花时节上僧楼”,“英雄温饱有髀肉,文士依羁无远谋”,真不啻为浪迹半生者写照也。

  ◎诗意含蓄

  友人潘慎初,粤西孝廉,积功至观察,有《榕阴草堂诗集》。

《金陵杂感》七律二章,诗境闲远,备极含蓄,不受前人束缚。

首云“山形平远水氵荣洄,地到江南气象开。

读史不无兴废感,济时空论古今才。

眼前胜景非金粉,劫后余灰付草莱。

尚有近年征战迹,等闲步上雨花台。

”次云:

“恣游东北遍西南,世味亲尝苦与甘。

名士过江多习气,丈夫投笔总空谈。

清凉近挹青山色,妙相闲寻古佛龛。

我本书生惯戎马,频年侨寓又何堪。

”他如“名利两途羞画虎,诗文一道付雕虫”、“诗情敢谓江山助,豪气难将湖海除”、“春风原野萦荆棘,落日林丘灌菜蔬”、“花前得句诗情远,乱后谈兵胆气豪”、“饱尝世味休吞枣,驰逐名场类嗜痂”等句,皆可诵。

  ◎金陵士人

  贼陷金陵后,闻一士人夙有文名,令作伪王府堂联,士人援笔立就云:

“一统山河七十二里半(金陵周外城计七十二里半也),满朝文武三百六行全。

”某贼怒杀之。

嗣以一论一诗开科取士,诗题为《四海之内一东王》。

一士人极力作颂扬语,伪东王杨秀清大悦,赐状元及第,秩同统制。

游街之次日即逸出。

二士或激烈,或明哲,均合乎道也。

  ◎宣化风俗

  宣化以每岁季春出郭外踏青,男女杂坐,席地饮酒,堕珥遗簪,日失不禁。

解裙挂于树杪曰挂红,遥望之,红绿飞扬,殊有可观。

又于五月十四至十六日,原为总戎晾甲之期,土人讹为晾脚会,故于此三日,无论贫富妇女,群坐于大门以外,日必易著新鞋,其富厚者日凡四五易,游人指视赞其纤小,则以为荣,此俗尤陋。

  ◎咏村学诗

  《随园诗话》载有“牧童七八纵横坐,天地元黄喊一年”之句,已形容尽致矣。

赵云松先生句云:

“惟有村童读书声,都都乎文喧不已。

”谓错读“郁郁乎”二字也。

许文恪公(乃普)句云:

“杖藜扶出村夫子,多少儿童散似鸦。

”均是咏村学诗,亦足称传神之笔。

  ◎名言不必出自贤哲

  今州县大堂戒石箴曰: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按张瑞义《贯耳集》本二十四句,为蜀王孟昶语,宋高宗摘取之。

又“清慎勤”三字为司马昭训长史之言,见《三国志》。

可见至理名言,不必尽出自贤哲。

  ◎御挽林文忠联

  林文忠一代伟人,近罕伦比,强疾视师,中途星陨,天下惜之。

相传有御挽一联云:

“答君恩忠慎清勤,四十年尽瘁披诚,解组归来,犹是心存军国。

迪朕德驰驱险阻,六千里出师未及,骑箕竟去,空教泪洒英雄。

”见者莫不流涕。

  ◎潘文恭公

  潘文恭公富贵寿考,亦近时之有一无两者也。

公成童时,应苏郡试,太守李公器之,出句命对云:

“范文公天下为任。

”公应声曰:

“韩昌黎百世之师。

”李公击节,拔冠一军,书其卷尾云:

“此子早安排作状元宰相矣。

”人服李公之先识。

文恭自挽联云:

“乡梦久无凭,那有闲情问松菊。

主恩惭未报,好留余悃付儿孙。

”时金陵已遭沦陷,公虽予告而归,其忠君爱国之思,溢于言表。

  ◎咏谯周

  予有咏谯周诗,怒骂痛快,录其三首之一云:

“诸葛年才五十四,遐龄高寿乃谯周。

老而不死真为贼,降表烦伊两次修。

  ◎周太守

  周太宋(沐润)寄籍汴城,以庶吉士散馆出宰江南,历任繁剧,所至有声。

然素负不羁之才,未免忽于细行。

有富金者,吴门名妓也,尝赠以联云:

“我富文章卿富艳,兼金声价断金交。

”遂为台谏官纠参。

迨有事复官宰常熟,题堂联云:

“十日雨,五日风,岁乃常熟;九年耕,三年蓄,民其姑苏。

”二联均脍炙人口,后擢守常郡。

  ◎儿时诗

  予九岁初学诗,一日,游郡北育婴堂,楼上祀武穆王神像,下跪秦桧等,口占一绝云:

“育婴楼接岳王祠,日冷风寒积树枝。

扇击佞臣挥涕骂,有人匿笑道予痴。

”塾师见之,谓此子后必工吟,及今思之,真不脱小儿气。

  ◎胡文忠公

  益阳胡文忠,父讳达源,官至少詹事。

母汤太夫人娠公时,梦五色鸟飞集屋后丛,张两翼翔鸣,群鸟从飞,啄林中芝草,因名林翼,字咏芝。

年八岁,陶文毅(澍)见而惊为伟器,遂以女字之。

公后以翰林典试江南,缘案诖误,家居养晦,题斋居联“池圃足高卧,图书供古欢。

”寻以林文忠敦劝出山,乃以知府分发贵州,氵存擢至湖北巡抚。

咸丰十一年七月,显皇帝龙驭上宾。

八月,公以劳瘁薨于位,曾侯相请以功绩宣付史馆。

疏略云:

“六年十一月攻克武汉,以次恢复黄州等郡县,悉师越境围攻九江,又分兵救瑞州,督抚之以全力援剿邻省,自湖北始也。

后功蒇,复奏明以全鄂之力办皖北之贼,越二千里援解湖南宝庆之围;援湖之师未返,又议大举图皖,先灭发匪,保三吴之财赋,雪敷天之公愤,绘图数十张,分致与官文暨诸路将帅,昼夜咨谋。

”又云“每遇捷报之折,皆不专奏,恒推臣处主稿,偶一出奏,则盛称诸将之功,而己不与焉。

其心竞竞,以推让僚友、扶持善类为务。

”又云“臣与该故抚共事日久,相知最深,曾奏称胡林翼之才胜臣十倍,近则遇事咨询,尤服其进德之猛,不敢阿好溢美,亦不敢殁其忠勋”等语。

又挽联云:

“逋寇在吴中,为先帝与荩臣临终憾事;荐贤满天下,愿后人补我公未了勋名。

”纪实之言,诚非溢美,侯相真公之知己哉!

  ◎盗鼠兵猫

  嘉庆戊寅,闽有海滨小盗船窃发,兵船大而不能遍搜。

阮文达抚闽,谓此等如蝗有蝻,尤宜扑灭。

遂雇民船配弁兵扮作客商,专走浅河小港,诱缉小匪,从此盗绝。

有因无盗而议撤者,公曰:

“养猫所以捕鼠,若无鼠而不养,则鼠又出矣。

”比喻最确。

  ◎专责集事

  嘉庆甲戌岁,杨忠武入京陛见。

上问:

“从前三省军务(湖北、陕西、四川)何以延至十数年之久,现在两次军务(河南教匪、陕南饥民之乱)何以蒇事之速?

”公对以有专责,则事易集,上首肯者再。

公,武人也,而一言能发修齐治平之蕴。

  ◎贫士“增减”

  贫士“增减”数则,可供一噱。

其语云:

“愁日增,意气日减;药方日增,酒量日减;奔足日增,交游日减;子女日增,婢仆日减;索债人日增,借债人日减;典票日增,质物日减;妻孥怨恨日增,帷榻柔情日减;市儿牙侩之秽语日增,登临赏玩之清缘日减;厌态日增,佳趣日减;慈悲心日增,计较心日减。

”予又加四则云:

“诗日增,睡日减;案牍日增,酒量日减;亲友奖誉日增,田间乐事日减;零碎书画日增,完善玩器日减。

 

●卷二

 

  ◎惜字

  外舅萧公(继昌)佐贺耦耕先生(长龄)于苏藩任时,办海运。

先生勤于政,除夕觞幕中客,执杯问曰:

“有遗事否?

”萧曰:

“惟一小事,尚宜办。

”贺肃然曰:

“愿闻。

”萧曰:

“署中字纸灰向不准收,飞积厕秽,何如以大竹篓盛之,发交粮艘带至津门,再掷诸海,既镇风波,又为惜字之一道,推之各州县,亦应遵办。

”贺为首肯,立即通饬照行。

嗣据州县呈报,合本署所收者,共三千四百余篓。

先大夫闻知,作书有云:

“一言之福,公之后其无虑无读书识字者乎?

  ◎论加广学额

  戊辰之秋,湖北学政张湘涛太史(之洞)《以团练捐输加广学额太滥,请饬疆臣切实核减部臣变通定章》一疏有云:

“初学者略识‘之’、‘无’,便怀侥幸之想。

幸中者,未尝学问,更无求进之心,将向来文物荟萃之区,浸变为荒芜谫陋之习。

不学者以为得计,老成者深有隐忧。

况人数过众,则官师之约束难;取类过宽,则士林之流品杂。

其于士习文风,殊有关系。

”云云。

夫进取难,则真才出而国强;进取易,则伪士多而国弱。

太史之论,合乎正本清源之道矣。

  ◎正定府十四属对句

  直隶正定府属十四州县,好事者各缀二字,曰“正定将军,行唐使者,元氏夫人,阜平老人,晋州客人,获鹿道人,井陉童子,灵寿仙官,赞皇丞相,无极大帝,平山大王,栾城公子,新乐公主,藁城草寇”,如小说中之称谓然,颇觉连贯,诚匪夷所思也。

山左戴紫垣集成对句,更见巧思,其句云:

“公子何翩翩也,喜仙官暗系赤绳,于是夫人议婚,老人主盟,彼童子无知,但凭使者行媒,聘定藏娇公主。

大帝其巍巍乎,赖丞相借筹玉箸,因而客人亨利,道人服教,虽草寇窃发,可卜将军报捷,削平恃险大王。

  ◎精忠庙联

  武昌精忠庙祀岳王,实创于此,唐书臣大令撰联云:

“入其国,不非大夫、若宋高宗且不论。

古之人,责备贤者,于张魏公又何诛。

”运以史笔,下语如铸。

  ◎回文集

  朱文公、刘静修文集,俱有《菩萨蛮》回文词,随句倒读,不免意复,总不如自尾读回为妙。

邱琼山(浚)有《秋思》回文《菩萨蛮》词云:

“纱窗碧透横斜影,月光寒处空帏冷。

香蛀细烧檀,沉沉正夜阑。

更深方困睡,倦极生愁思。

含情感寂寥,何处别魂销。

”谢默卿司马依调《咏春闺》云:

“飞花落尽春归早,客游遨处青青草。

芳树晓啼莺,愁劳梦又惊。

魂销香惹袖,翠积眉山皱。

微颦小立时,多爱意迟迟。

”又张紫蘩《寄怀素兰六妹》回文《虞美人》云:

“明窗半掩一庭幽,夜静灯残不。

得留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坐倚高楼。

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馀赋。

旅愁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女士名芬,一字月楼。

  ◎张文毅撰联

  鄂抚青墨卿中丞(麟)待士卒有恩,众乐为用,徇一总兵请,移兵就饣襄入湖南境,天子震怒,正法荆州。

死之日,三军皆哭。

张文毅(芾)挽一联云:

“雷霆雨露总天恩,早知秉节孤忠,久拚一死。

成败功名皆幻境,即此盖棺论定,巳足千秋。

”九京知此,魂其无所恫乎。

  ◎板桥词句悖律

  《百字令》收句:

平(可仄)平平仄,平(可仄)平平(可仄)仄平仄。

音节如斯,不能改易。

板桥先生《怀古》词有云:

“世间鼠辈,如何装得老虎。

”上句第三字,下句第五字,宜平而均易为仄。

既碍口,便悖律矣。

此老自成一家,动多率意之作,岂可取法?

  ◎陈耕云诗

  楚北陈耕云送唐太守子方之任巩昌,有句云:

“二千石正为良佐,一万里原是壮游。

杨柳歌残辞鄂渚,葡萄酒熟趁凉州。

”工致极矣。

“杨柳句”用韦皋从武昌移蜀事唐,亦从武昌赴陇,用典雅切。

  ◎黄云孙先生诗词

  丁卯夏,于都门购得武进黄云孙先生(永)诗词。

诗名《秣陵删》,仅百十余首。

词名《公车词》,仅七十余首。

春合读而考证之,盖国初人物也。

其诗则笔力清遒,不同凡响;其词则意旨雄迈,亦脱恒蹊,颇于朱、王各大家独标一帜。

特录其《听蛙》句云:

“多言勿乃躁,群聚近于争。

”《祁庄》句云:

“空庭花习静,深院鸟长饥。

”《过有秋堂小饮》句云:

“年来贫病无休日,说到文章有戒容。

”《小楼晓起》句云:

“雄心过去翻成俗,好梦圆时每自危。

”又:

“花月有情成痼疾,山川无恙作深交。

”又:

“一二酒徒盟铁卷,寻常花径叹铜驼。

”《虞美人》二阕咏虞姬墓云:

“马嵬坡下昭君塞,几件伤心外。

虞姬墓上不须悲,犹与项王白首两同归。

垓心一剑香魂渺,变作风前草。

我今折得草归来,欲与断肠秋色一齐栽。

”“英雄自古推刘季,差有人强意。

一意辟易吕家狐,愿与食其审老大家夫。

一姬死后难相顾,枉自歌声楚。

项王闻此目狰狞,应与虞姬长笑几千声。

  ◎墨劫

  常山王灼斋(昶)太仆,富而有墨癖,所藏自唐代迄本朝名煤不下数百种,殊珍异之,弗轻示人。

戊午春,发逆突扰,仓卒奔避,未及携以俱行。

寇退亟归,则各墨融煮两锅,以刷印伪示,而用其半,翁为痛哭。

  ◎八字官人

  相传高庙精于月旦,尝以“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评定人才,以决用舍。

中如“贯”字、“气”字为最得形容之妙,能知人者能官人,大知固不独虞舜也。

  ◎二贤祠

  开州长垣之交,有闵子骞、公西华墓,隆阜相望,祠祀二贤,地借以名。

黄河绕流,从未冲没,难黎均结茅其上,以避水灾。

祠联云:

“父母昆弟,人不间其言。

宗庙会同,孰能为之大。

”本地风光,不烦雕琢。

  ◎破句别字对语

  相传一纳资为宰官者,遇童试出对云:

“父母千戈(干误),朕琴朕氐朕二嫂。

”一童对云:

“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

”破句别字,竟成绝妙对偶。

  ◎嘲盐城令联

  某明府宰盐城,不甚惬民意,有人大书联语粘于照墙云:

“当时只说此之谓,今日方知恶在其。

”可为一笑。

  ◎咏楚霸王

  郑板桥先生咏巨鹿之战有云:

“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古矣。

”后读康书臣《止马河》一诗,亦不蹈人云亦云之习,均可为项王吐气也。

其诗云:

“楚人此止马,汉人此得鹿,得鹿不必欢,止马不必哭。

太尉不安刘,几乎易产禄。

重瞳虽败亡,令人舌难缩。

楚王不用贤,亚父保骸骨;汉王能用贤,淮阴灭三族。

楚王有烈妃,汉王无贤后,贞淫判两途,青史分芳臭。

鸿门遇高祖,不失其为厚,取败在欺敌,故尔功不就。

后世多沧桑,李赵慌忙走,作诗尉重瞳,江山非汉有。

  ◎论《聊斋志异》

  衡阳曾耕楼曰:

“《聊斋》一书,效左氏则左氏,效《檀弓》则《檀弓》,效《史》《汉》则《史》《汉》,出语必古,命字必新。

《叶生》一则中有尺牍云:

‘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语简意明,效魏晋亦似魏晋也。

”又云:

“《聊斋》论断,即《后汉》论断。

《杨忠愍》一则论云:

‘先生生为河岳,死为日星,世多以遇仙为先生惜,然鄙意谓天上多一神仙,不若世上多一圣贤。

’此等议论,前人未道,有功于儒不小。

”又云:

“《聊斋》善于用典,真如盐着水中也,读其四六,可以见其无一字无来历。

”又云:

“‘人知之,丧汝德,人不知,亦促汝寿’,是绝好语。

愚谓‘德’字不如‘名’字。

”又云:

“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德,施之小人则招祸。

’此言可以为佩。

  ◎谢给谏疏语

  仪征谢梦渔给谏(增)《请诛已革两江总督何桂清》一疏有云:

“何桂清莅任以后,惟以张宴演剧为事。

常州知府平翰等竞进玩戏,男歌女舞,日集于庭,遂置军事于不问。

及和春、丹阳败衄,退往常州,何桂清即俶装思遁,绅民闻信,遮道攀留,愿效死守,何竟令亲兵开放枪炮,伤死士民吴九喜等二十余人,突门而出。

逃至常熟之十里亭,纵令兵丁放火劫掠,居民铺户实受其害。

迨经奉旨逮问两年之久,屡奉严催,始行到部。

”又云“迹其所为,既属形同寇盗;延不就逮,尤为藐视王章”云云。

闻和春军溃时,有营员奔告之何,何适举茶欲饮,杯落于地,神色无措。

夫无胆识者,必无志节,讵解泰山、鸿毛之义哉?

  ◎古人抄袭

  秦少游《临江仙》词,直抄钱起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

宋子京词: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全取小杜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

沈石田启南老景诗有云:

“今日残花昨日开。

”此七字与唐崔惠和句一字不易,可见古人亦不免抄袭也。

  ◎论三焦

  《蓉塘诗话》云:

苏黄门《龙川志》云,彭山有隐者,通古医术,与世诸医所用法不同,人莫知之。

单骧从之学,尽得其术,遂以医名于世。

骧曰:

古说左肾其府膀胱,右肾命门,其府三焦,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包。

以理主之,三焦当如膀胱,有形质可见。

而王叔和言,三焦有脏无形,不亦大谬乎?

盖三焦有形如膀胱,故可以藏,有所系,若其无形,尚可以藏、系哉?

且其所以谓之三焦者,何也?

三焦分布人体中,有上、中、下之异。

方人心湛寂,欲念不起,心火炽然,翕摄三焦,精气入命门之府,输泻而去,故号此府为三焦耳。

予后为齐州从事,有一举子徐遁者,右守道之婿也。

少尝学医于卫州,闻高敏之遗说,疗病有精思,予为道骧之言,遁喜曰:

“齐尝大饥,郡郭相脔割而食,有一人皮肉尽而骨脉全者。

遁以学医故,往观其五脏,见右肾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与膀胱相对。

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脊而上贯脑,意此即道家所谓夹脊双关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为三焦也,单君之言与所见悉合,可以正古人之谬矣。

”今医家者流,皆执叔和三焦无状空有名以自信,不闻有此说,故录之,予谓此论可补诸医书之缺。

  ◎别号

  古人有字无号,别号不知始自何人。

然别号太多者,幸而名传,后人将不知谁何矣。

郑板桥先生云:

“八大名满天下,石涛名不出吾扬州,何哉?

八大纯用减笔,石涛微茸耳。

且八大无二名,人易记识,石涛曰宏济,又曰清湘道人,又曰苦水和尚,又曰大涤子,又曰瞎尊者,别号太多,翻成搅乱。

八大只是八大,板桥亦只是板桥,吾不能从石公矣。

”此论极当。

  ◎大衔借补小缺

  江督曾公(国藩)奏武职各员大衔借补小缺,前经奏准,嗣经部驳。

此次奏补长江水师各缺,甚至以提镇之衔而借补千把之缺,以入营之资格极久,列保之次数较多,而家中贫寒如故,情愿一小缺为终身衣食之资。

统计各省军营保至武职三品以上者,不下数万人。

将来军事大定,各路撤兵,此项有阶无缺之员,难保不滋生事端。

同治三年,沈葆桢请安置此项人员,自提镇至都守,照实缺例给予俸银米石。

饬下臣议,臣以糜费太巨,未经议准。

或每年将借补者酌补六七成,序补者酌补三四成,截至同治二十七年止。

此后仍按班序补,请旨将绿营将备借补小缺一案,一并饬部核议。

见同治七年三月京抄。

  ◎折福

  程拳石先生谓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