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督脉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3082863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督脉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2督脉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2督脉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2督脉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2督脉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督脉穴.docx

《22督脉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督脉穴.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督脉穴.docx

22督脉穴

第二节督脉穴

PointsofDuMeridianDU.

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

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止于上齿龈。

联系脏腑器官肾,心,脑、阴器,咽喉,口唇。

本经腧穴,起于长强,止于龈交,一名一穴,共28个穴位(因2—2—1)。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

有少数

腧穴有泻热作用。

1.长强DU1络穴

[定位}跪伏,或胸膘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

深层有

阴部神经的分文,肛神经,阴部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肛动、静脉。

{刺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不灸。

[主治}痔疾,便血,洞泄,大小便难,阴部湿痒,尾骶骨疼痛;瘛总,巅痫。

癔病。

腰神经痛。

[配伍]

1.配承山,有清热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痔疾,便结。

2.配小肠俞,有行气通腑,分清泌浊的作用,主治大小便难,淋症。

3.配身柱,有行气通督的作用,主治脊背疼痛。

4.配百会,有通调督脉,益气升阳的作用,主治脱肛,头昏。

[文献摘要}

1.《聚英》:

足少阴、少阳结会,督脉别走任脉。

2.{铜人》:

针入三分,抽针以太痛为度……灸然不及针。

3.《图翼》:

经验治少年注夏赢瘦,灸此最效。

[研究进展}

1.经闭取长强,刺1寸,用强刺激,泻法,留针2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2.婴幼儿腹泻取长强,刺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左右出针,每日1次。

3.肛裂长强穴埋肠线。

4.痔疮配承山,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

5.癫痫长强穴埋肠线,4周后行第2次埋线,6次为1疗程。

2.腰俞DU2

{定位}俯卧位。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骶层背侧韧带-骶管。

浅层主要布有第五骶神经

的后支。

深层有尾丛.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主治]腰脊疼痛,脱肛,便秘,便血,溺血,月经不调;足清冷麻木,温疟汗不出,下肢痿

痹。

腰骶神经痛,过敏性结肠炎,痔疮,淋病。

[配伍]

1.配长强、膀胱俞、气冲、上寥、下寥、居寥,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髋

胯痛。

2.配环跳,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冷风冷痹,髋部寒痛。

3.配照海,有益肾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经闭,经少,小腹胀坠。

4.配悬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主治足痹不仁,足痿软不用。

[文献摘要]《聚英》:

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

3.腰阳关DU3

[定位]俯卧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

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四腰神经

后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动、静脉的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便血。

腰骶神经痛,坐

骨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

[配伍]

1.配肾俞、次寥、委中,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寒湿性腰痛、腿痛。

2.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有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痿

软无力。

3.配命门、悬枢,有行气通经,温阳散寒的作用,主治多发性神经炎。

[文献摘要}《聚英》:

十六椎节下间,坐取之。

4.命门DU4

[定位]俯卧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

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

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虚损腰痛,遗尿,尿频,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

汗不出,寒热竭疟,小儿发痫。

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配伍}

1.配肾俞,有调补肾气的作用,主治肾虚溺多,腰酸背痛。

2.配肾俞、气海、然谷,有补益肾气,固涩精关的作用,主治阳痿,早泄,滑精。

3.配天枢、气海、关元,有温肾健脾的作用,主治肾泄,五更泻。

[文献摘要]{图翼》:

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

[研究进展]

1.腰痛取命门,针刺得气后留针10一15分钟,隔日1次。

2.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配关元,针刺得气后加灸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疗

程。

3.精子减少症配肾俞、关元、中极,先针刺,出针后隔姜灸3壮。

4.艾灸命门对羟基 所致动物“阳虚”有增加体重。

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提高

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

促进细胞的DNA复制。

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

另用氢化可

的松给小鼠肌注,其中一部分小鼠同时灸命门,经灸命门者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所增

高。

5.悬枢DU5

[定位]俯卧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一腰神经

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

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腰脊强痛;肠鸣腹痛,完谷不化,泄泻。

腰背神经痉挛,胃肠神经痛,胃下垂,肠

炎。

{配伍}

1.配肾俞、委中,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腰痛,腿痛。

2.配天枢、中脘,有化积通腑的作用,主治食积腹胀。

6.脊中DU6

[定位]俯伏坐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推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

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十一胸神经后支

的分支和第十一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斜刺0.5一1寸;可灸,

[主治]腰脊强痛;腹满,不嗜食,小儿疳积,黄疸。

脱肛,癫痫。

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

肠功能紊乱,肝炎。

[配伍}

1.配肾俞、命门、中膂俞、腰俞,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治腰闪挫疼痛。

2.配足三里,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眼暗,头昏。

[文献摘要}

1.《铜人}:

禁不可灸,灸则令人腰背伛偻。

2.《图翼》:

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无妨。

3.《聚英},素问刺中髓为伛,行针宜慎之。

[研究进展}

1.针麻剖腹产脊中配命门、腰俞,与其他穴组对比,效果最佳。

2.癫痫配筋缩埋线,每3个月埋1次。

7.中枢DU7

{定位1俯伏坐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十胸神经

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和第十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主治}腰背疼痛;胃痛,呕吐,腹满,食欲不振;黄疸,寒热。

感冒,腰背神经痛,视神经

衰弱。

[配伍}

1.配天突,有温阳行气,活血散瘀功作用,主治背与心相控而痛,胸闷气急。

2.配中脘、足三里,有理气和中,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腹满不欲食,胸腹冷痛。

8.筋缩DU8

[定位}俯伏坐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

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和第九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斜刺0.5一l寸;可灸。

[主治}脊背强急,腰背疼痛;胃痛,癫痫,抽枢。

腰背神经痛,胃痉挛,胃炎,癔病。

[配伍]

1、配曲骨、阴谷、行间,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癫痫。

2、配水道,有温通阳气,去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脊强,腰背寒痛。

9、至阳DU9

[定位]俯伏坐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

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和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斜刺0.5一l寸;可灸。

[主治}胸肋胀痛,脊强,腰背疼痛,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肠炎,肋间神经

痛。

[配伍}

1.配阳陵泉、日月,有疏肝利胆,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

2.配心俞、内关,有宽胸利气,温阳通络的作用,主治心律不齐,胸闷。

10.灵台DU10

[定位]俯伏坐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六胸神经

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和第六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主治}气喘,咳嗽,背痛,项强;疔疮,肺炎,支气管炎,蜂窝织炎,疟疾。

[配伍]

1.配合谷、委中,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疔疮,风疹。

2.配阳陵泉,有硫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胁肋胀痛。

[文献摘要}

1.《聚英》:

先儒谓心曰灵台,经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岂主病同手少阴神门,而针

刺浅深,艾壮多寡,同至阳、神道 ?

2.《大成》:

今伤灸之,以治气喘不能卧,火到便愈。

禁针。

3.《普济》:

西方子云,主热病脾热温疟汗不出。

11.神道DU11

{定位}俯伏坐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五胸神经

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和第五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主治]心惊,心悸,肩背痛,咳喘,健忘,小儿风痫。

增生性脊椎炎,心脏神经宫能症,

神经衰弱,疟疾,肋间神经痛。

[配伍]

1.配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风痈,神昏。

2.配少海,有行气清热养心的作用,主治心悸,多梦。

12.身柱DU12

[定位]俯伏坐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三胸神经

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和第三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主治}腰脊强痛,喘息;身热,瘛总,癫狂,小儿风痫。

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

[配伍]

1.配本神,有行气疏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2.配陶道、肺俞、膏肓俞,有补阳育阴的作用,主治虚损五劳七伤。

[研究进展}

1.疟疾取身柱穴,在疟疾发作前1.5小时左右点刺出血。

2.毛囊炎取身柱穴挑治,每周1次或隔周1次。

3.艾灸身柱穴对大白鼠甩尾痛阈的影响,灸身柱穴后,能延长因疼痛而引起甩尾的时

间。

灸前平均为6.2秒,灸半小时内平均7.5秒。

13.陶道DU13

[定位}俯伏坐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一胸神经

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和第一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斜刺0.5—1.2寸;可灸。

[主治]脊项强急,头痛;热病, 疟瘛总。

颈肩部肌肉痉挛,疟疾,感冒,癔病,颈椎

病。

[配伍]

1.配神堂、风池,有祛风散寒的作用,主治洒浙寒热,颈项强痛,头昏头痛。

2.配肺俞,有清热宣肺的作用,主治咳嗽喘疾。

[文献摘要}

1.《甲乙经》:

督脉、足太阳之会。

2.《图翼》:

一传此穴善退骨蒸之热。

14.大椎DU14

{定位}俯伏坐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图2—2—2)。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浅层主要布有第八颈神经

后支的内侧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和第八颈神经后支的

分支。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主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

风,黄疸。

颈肩部肌肉痉挛,颈椎病,落枕,感冒,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

[配伍]

1.配腰俞,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

2.配合谷、中冲,有解表泻热的作用,主治伤寒发热,头昏。

3.配长强,有通调督脉的作用,主治背脊强痛。

{文献摘要]

1.{甲乙经》:

三阳、督脉之会。

2.《图翼》:

又治颈瘿,灸百壮,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壮。

3.{千金方》,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

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

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

4.{普济》:

灸以年为壮。

{研究进展]

1.感冒取大椎穴,行散刺再拔罐。

另可用隔姜灸大椎3—5壮,或艾条灸20分钟,每日

2—3次。

2.寻麻疹取大椎穴,行强刺激,留针5分钟。

3.痤疮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数下,然后拔火罐,以出血为度。

4.哮喘配肺俞,着肤瘢痕灸7—9壮,隔日1次,3次为1疗程,每年夏天灸1疗程。

5.灸小白鼠大椎穴,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提高其免疫功能。

6.灸小白鼠大椎穴,对实体瘤和腹水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延长小白鼠的存活期,使

肿瘤细胞受到抑制。

15.哑门DU16

{定位]正坐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图2-2-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

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夹肌之

间,左、右头半棘肌之间)。

浅层有第三枕

神经和皮下静脉。

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

后支的分支,椎外(后)静脉丛和枕动、静脉

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

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一1寸;

可灸。

[主治}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

脊强反折;瘛总,癫疾。

脑性瘫痪,舌骨肌

麻痹,脑膜炎,脊髓炎。

[配伍]

1.配关冲,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2.配风府、合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3.配通天、跗阳,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病。

{文献摘要}

1.《甲乙经》:

督脉、阳维之会。

2.{甲乙经》:

不可灸,灸之令人喑。

3.《圣济》:

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

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4.《大成》:

仰头取之。

16.风府DU10

[定位}正坐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才,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图2—2—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

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

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

支或属支。

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刺灸法]伏案正坐,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针尖不

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可灸。

[主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

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瘛总。

神经性头

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配伍}

1.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伤肌肤经络。

2.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文献摘要}

1.《甲乙经》:

督脉、阳维之会。

2.《聚英》:

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3.《资生》,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入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4.《铜人》:

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5.{扁鹊心书》:

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

妙法也。

17.脑户DU17

[定位]俯伏坐位。

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

处(图2—2—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枕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

枕大神经的分支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平刺0.5—1寸;可灸。

[主治}头痛头重,面赤目黄,眩晕;瘿瘤。

视神经炎。

[配伍]

1.配通天、脑空,有行气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2.配胆俞、意舍、阳纲,有疏肝泄胆,清热去湿的作用,主治目黄,肋痛,食欲不振。

3.配通天、消泺、天突,有行气散结的作用,主治瘿瘤。

[文献摘要}

1.《甲乙经》:

督脉、足太阳之会。

2.《素问}:

刺中脑户,入脑立死。

3.《聚英》:

引铜人,禁灸,灸之令人哑。

或灸七壮,妄灸令人喑。

18.强间DU18

[定位}正坐位或俯伏坐位。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图2—

2—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膜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枕大神经及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

[刺灸法}平刺0.5一0.8寸;可灸。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直;烦心,失眠,癫狂。

脑膜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癔

病。

[配伍}

1.配丰隆,有行气化痰的作用,主治头痛难禁。

2.配阴郄,有行气活血,除烦的作用,主治心烦,心痛。

19.后顶DU10

[定位}正坐位。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图2—2—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枕大神经以及

枕动、静脉和颞浅动、静脉的吻合网。

[刺灸法]平刺0.5一1寸;可灸。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偏头痛;癫狂,痫证,瘛总。

神经性头痛,颈项肌肉痉挛,精神

分裂症,癔病。

[配伍}

1.配外丘,有疏经通络的作用,主治颈项痛,恶风寒。

2.配涌泉,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主治眩晕。

20.百会DU20

[定位]正坐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图2—2—

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腰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枕大神经,额

神经的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主治]眩晕,健忘,头痛,头胀,脱肛,角弓反张,泄泻,阴挺,喘息;瘛总,虚损,癫狂,痫

证,癔病。

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精神分裂症,脑供

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不语。

[配伍}

1.配脑空、天柱,有疏散风邪的作用,主治头风,眼花。

2.配胃俞、长强,有通调督脉,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痔漏。

3.配脾俞,有补脾健胃,温中止泻的作用,主治久泻滑脱下陷。

4.配水沟,有醒神开窍的作用,主治喜哭不休。

[文献摘要}

1.《甲乙经》:

督脉、足太阳之会。

2.{圣济》:

凡灸头顶,不得过七壮,线头顶皮薄,灸不宜多。

3,《圣惠}:

若频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

4.《普济》:

北人始生子,则灸此穴,盖防他日惊风也。

5.《图冀》:

若灸至百壮,停三五日后绕四畔,用三棱针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否恐火气上壅,令人目暗。

[研究进展]

1.子宫脱垂隔附子片灸3—4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小儿脱肛配长强,先温和灸5分钟后,再行雀啄灸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即

可。

3.美尼尔综合征取百会,行艾炷无瘢痕灸,以感到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为度。

4.针刺百会穴,不论是补法组或泻法组,均能使多数患者明显增高的cGMP下降,并

趋于正常。

5。

针刺发热家兔百会穴,有明显退热作用。

如果封闭该穴,却无退热作用。

21.前顶DU21

[定位]正坐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图2—2—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额神经左、右

颞浅动、静脉和额动、静脉的吻合网。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主治]头晕,目眩,头顶痛,目赤,鼻炎,面赤肿;水肿,小儿惊风,高血压,鼻炎,中风后

偏瘫。

[配伍]

1.配后顶、颔厌,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眩晕,偏头痛。

2.配攒竹、人中,有熄风镇静。

清热宁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急惊风。

3.配百会,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目暴赤肿,头痛、眩晕。

[文献摘要]《普济》,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四方1寸以下.其头肿痛立瘥。

覆以

盐末、生麻油揩发际下。

22.囟会DU22

[定位]正坐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图2—2—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腰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额神经及左、

右颞浅动、静脉和额动、静脉的吻合网。

[刺灸法}平刺0.3-0.5寸,小儿禁刺,可灸。

[主治]头晕目眩,头皮肿,面赤肿痛,鼻渊,鼻衄,鼻痔,鼻痈,惊悸,嗜睡。

高血压,神

经官能症,鼻炎,鼻息肉,额窦炎,记忆力减退。

[配伍}

1.配百会、前顶,有温阳散寒的作用,主治脑冷痈。

2.配上星、风门,有宣肺清热,利鼻窍的作用,主治鼻渊,鼻塞。

3.配通谷,有行气醒脑去湿的作用,主治脑泻,头痛,健忘等。

4.配百会,有升阳通关,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卒暴中风,嗜卧等。

{文献摘要}

1.《图翼》,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称佳。

针讫以末盐生麻油调和,揩发根下,即头风永

除。

2.《聚英》:

初灸不痛,病去即痛,痛止灸。

八岁以下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恐伤其骨,

令人夭。

3.《资生》:

予少刻苦,年逾壮则脑冷,或饮酒过多则脑痛如破,后因灸囟会,非特脑不复

冷,他日酒醉.脑亦不疼矣。

4.《圣济》,囟会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针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

23.上星DU23

[定位}仰靠坐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图2—2—3)。

[局部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额神经的分支

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主治]眩晕,头角,目赤肿痛,面赤肿,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衄,鼻痔;热病汗不出,

疟疾。

额窦炎,鼻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

[配伍}

1.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