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2174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检测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检测题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检测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B.a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

D.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2.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3.实验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实验数据的读取也至关重要,图中读数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4.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家用轿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0.1kW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为27dm

5.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

B.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同一个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C.分别用钢和碳纤维材料制成两个等体积的实心部件,它们的质量比为4:

1

D.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的2倍

B.体积为2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20g

C.质量为1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1.5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7.下列现象中有悖文明的做法是()

A.将秤砣内部用密度小的材料填充

B.用黄金制作首饰

C.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生活之中

D.用铝这种轻质材料制造飞机

8.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金属块,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左盘

B.把此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8×103kg/m3

C.把此金属块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此金属块密度比水小

9.实验室里常用沉坠法来测量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

,再用量筒测量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应该为

A.

B.

C.

D.

二、多选题

10.(双选)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C.当水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密度逐渐增大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是不会随着物质的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11.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读数正确的是()

A.

     铅笔的长度为7.23cm

B.

      物体的重力为2.6N

C.

        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60g

D.

液体的体积为26cm3

12.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

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

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水体积的关系

D.同种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三、填空题

13.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制成的两个物块,质量跟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则密度较大的是____。

为了防止洗衣机工作时强烈震动,应选择____种物质制成的物块放在洗衣机里面。

1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球,若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

2,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如果两个金属球体积之比为2:

1,质量之比为1:

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

若都截掉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密度比为_____.

15.有一只玻璃瓶,质量是0.2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0.7kg,用它装植物油最多能装0.45kg,则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_cm3,植物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6.现有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和铜各一块,你将从什么角度加以鉴别,写出两种方法:

(1)_____;

(2)________.

四、实验题

17.下面是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石块密度的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

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_____g。

(2)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是____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

(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18.测木块密度:

要求用量筒,不用天平。

可提供的器材有:

量筒、烧杯、足量的水、细金属丝。

请补充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木块的密度表达式。

(1)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ρ木=_______________。

19.“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

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①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②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

③根据ρ=________,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与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④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测得冰块的质量;

⑤选择器材________,测出该冰块的________.

⑥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实验分析)

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0.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请你将以下小军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或“右”)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②将装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________并记录。

③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并记录。

(2)请你将表头、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______)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g

(_______)

食用油的密度ρ/(g∙cm-3)

(______)

26

(_______)

(_______)

五、计算题

2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500g的水,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试求:

(1)这瓶水的体积是多少?

(2)若用这个瓶子装酒精,最多能装质量是多少的酒精?

(ρ酒精=0.8×103kg/m3)

22.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在那里工作的南极考察队员为了获得干净的饮用水,需要找到不受污染的冰块来溶化取得。

一次他们取回一块90kg的冰块,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求:

(1)这块冰块的体积是多少?

(2)若冰块吸热后,有0.03m3的冰熔化成水,这些水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多少?

六、综合题

23.某同学想测一条小鱼的密度,他用电子秤、杯子、记号笔等做了如下实验。

如图甲,测出杯子和水的质量m1;接着将小鱼放入水中,示数稳定时如图乙,且在水面位置作标记A;然后捞出小鱼,示数如图丙;再往杯中加适量的水,使水面仍在A处,示数如图丁。

求:

(1)小鱼的质量多大?

(2)小鱼的密度多大?

(3)捞出小鱼时会带出部分水,这对计算小鱼的密度有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二、多选题

1、

2、

3、

三、填空题

1、

2、

3、

4、

四、实验题

1、

2、

3、

4、

五、计算题

1、

2、

六、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