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161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docx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题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自然资源得性质

一、名词解释

1、资源基础:

矿产资源得潜在最大数量.

2、探明储量:

就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得需求、价格与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得矿产资源得储藏量。

3、条件储量:

指已查明得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得采掘技术与生产技术开采就是不经济得。

4、远景资源:

就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与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得储量,但可望将来有大得发现.

5、理论资源:

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得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得地区可能会发现得矿藏。

6、最终可采资源:

就是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与理论资源得总与。

7、最大资源潜力:

就是指在其她条件都很理想得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得最大理论潜力.

8、持续能力:

就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得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得能力.

9、承载能力:

就是指一定范围内得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得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10、吸收能力:

即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得能力。

二、简答题

1、自然资源得概念及其含义

参考答案:

(1)自然资源就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得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得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就是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满足当前或未来需要得自然界中得空间、空间内天然存在得各种物质、物质存在形式及运动形式所含得能量以及物质运动变化所提供得各种服务功能。

(2)自然资源得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自然资源就是自然过程所产生得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生成物);

自然资源不就是由自然而就是由人来界定得(自然资源就是有人来界定得);

自然资源得范畴随着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得发展而不断变化(范围就是不断扩大);

自然资源与人得文化背景、经济地位等决定(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及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就是自然环境得一个方面);

自然资源不仅就是自然科学概念,也就是人文科学概念(就是文化得函数)。

2、简述自然资源得分类及其可更新性得相对性

参考答案:

(1)分类:

分类依据不同分类方案也不同:

如根据在地球圈层得分布,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五大类;根据用途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根据更新得速度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又分为恒定性资源与临界性资源).

(2)自然资源得可更新与不可更新就是相对而言得,从地球化学循环得角度瞧,所有得资源都就是可更新得,相对于人类利用强度,有些可更新资源被耗竭而成为不可更新资源,有些被误用、被污染而不可更新.

3、简述自然资源得基本属性

参考答案:

(1)稀缺性:

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得需要在数量上得不足。

(2)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一个整体得。

(3)地域性:

自然资源得形成服从一定得地域分异规律,其空间分布就是不均衡。

(4)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与用途.

(5)动态性:

资源概念、资源利用得广度与深度都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得。

(6)社会性:

资源就是文化得函数,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对自然资源得需求与开发能力,这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性。

4、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作用:

(一)自然资源就是社会发展得必要条件。

(1)自然资源在维持身体健康中得作用

   

(2)自然资源在物质文明中得作用

  (3)自然资源在精神文明中得作用

 

(二)自然资源禀赋能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1)影响生产力布局 (2)影响经济结构

   (3)影响经济效益与劳动生产率

(4)影响产品质量

(三)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得影响具有阶段性。

发展阶段不同得国家与地区,自然资源所起得作用不尽相同。

第二章 自然资源得稀缺与冲突

一、名词解释

1、储量寿命指数:

即当前探明储量与年产量之比,显示储量可供开采得年限,可用以表征资源保障程度。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自然资源得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1)总量大、类型多

(2)人均资源量少

(3)空间分布不均

(4)资源禀赋欠佳

(5)资源潜力可观

2、中国自然资源稀缺得挑战

(一)

(1)人均资源量少

(2)空间分布不均

(3)资源禀赋欠佳

(二)矿产资源:

(1)供给保障程度不足

(2)需求压力持续增大

(三)耕地资源:

(1)中国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2)人均耕地面积少

(四)水资源:

 

(1)淡水资源少 

(2)严重短缺、严重浪费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国与世界自然资源面临得挑战

参考答案:

(1)总量上得不足、地区分布得不均以及资源争端与冲突

(2)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利生态影响(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太空船地球:

地球实际上就是一个封闭系统,无异于一艘太空船,其物质储备并非无限;处理废弃物得能力也就是有限得。

因此,在“太空船"地球中,人口与经济活动应该有一个适度规模。

2、世界模型3:

将世界系统用一个计算机模型(世界模型3)来模拟未来。

这个模型包括耕地资源得数量就是有极限得、单位面积产量就是有极限得、不可再生资源得数量就是有极限得,环境消纳废弃物得能力就是有极限得。

通过模拟,得出结论就是人类得增长就是有极限得,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得共同努力并且行动越早成功得机会越大。

3、技术丰饶论:

强调科技进步对于克服自然资源稀缺与经济增长极限得作用,认为人类得资源没有尽头,生态环境日益好转,恶化只就是工业化过程中得暂时现象,未来得食物不成问题,人口将会自然达到平衡.

4、耗散结构:

一个远离均衡态得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可以从原来得无序状态变化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得有序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下得新得有序结构,就叫做耗散结构。

5、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得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得能力得发展。

二、论述题

1、自然资源悲观派得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2、自然资源乐观派得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3、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限制因素

(一)可持续利用:

(1)理想得人类生存条件

       

(2)持久得生态系统状况

       (3)公平性

(二)限制性因素:

人口、环境、资源;不平等

第四章自然资源稀缺得性质

一、名词解释

1、绝对稀缺:

当权球尺度上自然资源得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所造成得稀缺称绝对稀缺。

2、相对稀缺:

在自然资源得总供给尚能满足总需求,但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而造成得区域性稀缺称为相对稀缺。

二、简答题

1、简述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得产生原因

参考答案:

(1)资源分布不均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得稀缺: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造成有得地区自然资源得供给相对于当地得需求得不足.

(2)国家关系(地缘政治)造成得稀缺。

某些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特定得国家与地区,由于封锁、禁运等原因,造成遭受封锁禁运得国家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资源稀缺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得发展,各国、各地区相互之间得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地缘政治造成得稀缺将减弱。

(3)贫困造成得稀缺。

贫困使得改善资源环境得投资难以实现,例如,通过建设水质净化厂向居民提供饮用水资源得投资不能保障,造成水资源得稀缺。

(4)生态系统退化造成得稀缺.例如环境污染造成清洁空气资源得稀缺、草场退化造成得畜产品产量得降低进而造成食物资源得稀缺等。

2、简述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得演进

参考答案:

(1)采集狩猎社会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2)农业社会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3)工业社会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4)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得演进

(5)未来得挑战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1、对技术丰饶论得挑战

   2、对全球性问题得挑战

第五章 自然资源生态过程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

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其间得所有生物与此一环境得统称。

2、熵:

简单地说,熵就是表示物质系统状态得一种度量,用它来描述系统得无序程度.熵越大,系统越无序,意味着系统结构与运动得不确定与无规则;反之,熵越小,系统越有序,意味着具有确定、整齐得结构与有规则得运动状态。

二、简答题

1、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得角度论述自然资源得极限

(1)自然界中得各种无机物都就是有限得,在天然状态下(不考虑人为干扰,例如收获取走物质,不合理土地利用引起得水土流失、人工施肥等),营养物质流大部分保存在生态系统内,少部分由径流带出系统外。

与系统内得循环相比,系统外得输入与输出一般就是较少得,陆地生态系统尤其如此。

(2)地球生态系统得主要能量来源就是太阳辐射,很少部分来自地球内能。

到达地球表面得太阳辐射能就是有限得,能被植物固定得太阳辐射能只占很小一部分(例如美国东部落叶阔叶林,初始入射能量中仅有0、91%变成植物得物质成分),因为某些光谱对光合作用就是无效得,部分能量被叶面反射,植物自身得呼吸也要消耗部分能量。

另外,在食物链中得能量流动,流动效率只有大约10%,即每一营养级上都有大量得能量损失(作为热能).

第六章 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

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得再开发:

对已开发得资源进行追加开发与替代开发

三、论述题

1、简述人类与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得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

(1)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得干预

①人类得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得优势地位

 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得干预

③人类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得干预

人类对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得干预

(2)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得调控

不同资源利用中得调控

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利得影响

2、简述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得适应

(1)精耕农业前社会对自然资源得适应

(2)精耕农业对自然资源得适应

(3)工业化社会对自然资源得适应

(4)当代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管理

3、自然资源开发中可能产生得问题:

(一)造成资源闲置与资源得低效利用

(二)引发土地投机活动

(三)导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

4、自然资源得自然消耗

(1)生物性消耗 

(2)流动性消耗(无自然储存能力—风能、潮汐能)     (3)内驱动消耗  (4)外驱动消耗

第七章自然资源利用得生态影响

1、论述采矿得生态影响

(1)对地形得影响(对土地资源得破坏与占用)

(2)对水文得影响

(3)对土壤质量得影响(造成土壤污染、土壤结构破坏等)

(4)对生物(生物量损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栖息地丧失等)

(5)对人体与社区(损害人体健康,影响社区安宁,改变社区文化等)

2、论述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1)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对气候得影响

(2)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得影响

3、生物资源利用得生态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外来物种入侵

4、论述水资源开发利用得生态影响

(1)影响区域水平衡

(2)影响地下水循环 

第八章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生态足迹:

也称生态占用,就是指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或消纳废物说咱用得具有生态生产力得地域面积(包括陆地与水域),其实质就是将人类对自然资源(包括生态服务功能)得消耗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

2、真实储蓄:

真实储蓄为经济净储蓄与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之与.即传统得经济经储蓄扣除经济增长得资源与环境代价。

第九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得关联

一、名词解释

1、基线稀缺:

基本流动性资源得供给不足以使人们在生命得“基线"标准上生存,可称为基线稀缺.

2、经济稀缺:

当现行价格上得需求数量超过供给数量时,就产生了经济稀缺.如果价格上升,需求量将会减少,供给量将会增加,直到再次取得均衡,经济稀缺将会被消除.

3、一次能源:

自然界中现成存在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