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

上传人:j*** 文档编号:30796915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X 页数:115 大小:3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pptx

第三章基本财务指标,学习目标:

本章阐述基本财务指标的具体内容,并介绍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主要识别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应当达到如下的学习效果:

掌握基本财务指标体系的分类,熟悉各个财务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理解财务指标联动性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杜邦分析系统。

了解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主要识别方法。

第一节基本财务指标,一、基本财务指标体系,基本财务指标主要来源于财务报表,基本财务指标体系是将这些财务指标进行归类整理,相互比较,形成能揭示一定时期不同侧面财务状况的指标组合。

基本财务指标体系具体包括:

偿债能力指标体系、营运能力指标体系、获利能力指标体系。

由于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投资回报是按照每股投资回报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加之上市公司本身的股票市场价格又是决定市场投资者投资回报的重要依据,因此,对股份公司乃至上市公司的评价,除了包括以上三方面基本财务指标体系之外,还包括了股东投资评价指标和市况指标体系。

二、偿债能力指标,

(一)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同一时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

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指标的意义在于,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应程度,揭示了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从理论上讲,只要流动比率等于1,企业便具有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而事实上,流动资产变现的不确定性及呆账风险的存在,要求流动比率要大于1。

这样,在流动资产变现发生一定程度的障碍时,企业也具备一定的缓冲余地保证流动负债的如期足额偿付。

该指标的国际公认标准为21。

应当看到,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可能是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流动比率过高的原因也许是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存货积压所至。

因此,对流动比率指标的评价需要结合行业特点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

(二)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是企业同一时点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的差额,它亦能揭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安全性。

计算公式如下: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因此,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都是企业短期债权人所关注的指标。

(三)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同一时点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

计算公式如下:

所谓速动资产是指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后的部分。

利用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可以更清晰地揭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由于速动资产不包括变现速度相对较慢的存货,因此,速动比率所揭示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可靠。

该指标的国际公认标准为11。

尽管速动比率越高,表明偿债能力越强,但是过高的速动比率可能是由于企业现金和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资金导致,由此增加了这些资金的机会成本。

在实际评价该指标的适当性时,应当结合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和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来做出判断。

(四)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企业同一时点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所持有的易于变现的有价证券。

计算现金比率以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原因在于,速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亦存在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某些到期的账款也不一定能够及时收回,这势必影响即期偿债能力的准确判断。

现金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由于现金比率表明的是企业即时偿债能力,这是准备按期收账的债权人所特别关注的指标。

在多数场合下(只要债务没有接近偿还期),企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就没有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以维持较高的现金比率。

(五)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同期间的利润总额、利息费用的合计与利息支出之间的倍数关系。

这种倍数关系是偿付债务利息的安全保障。

计算公式如下:

该项指标在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

计算公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都有“利息支出”,分子上的“利息支出”属于财务费用所包含的利息支出,分母上的“利息支出”既包括财务费用所包含的利息支出,也包括同期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中的资本化利息。

从会计的角度,资本化利息不能计入即期财务费用,但从财务的角度依然需要偿还。

正是基于财务偿还的考虑,分母中的“利息支出”将所有的利息支出合并,以确定需要偿还的利息总额。

利息保障倍数是从企业收益水平的角度,揭示同期偿还所有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这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

要让企业具有正常的利息支付保障,该指标至少应当大于1,而且指标值越大,偿付利息的能力越强。

小资料(31):

资本化利息企业借款建造固定资产的利息,在固定资产建造工程尚未完工之前,应当计入“在建工程”,当工程完工之后,“在建工程”则转入“固定资产”。

这时,固定资产原值包括了建造期间的利息支出,形成资本化利息。

资本化利息虽然体现在固定资产原值中,但工程建造中的利息支出构成了工程建造期间的利息支付事项,因此,应当考虑到工程建造期间的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的计算之中。

(六)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同一时点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即表达资产总额中含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筹资所形成的。

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亦称负债比率,它通过揭示企业资产与负债的依存关系显示企业的财务结构,反映负债偿还的物资保证程度,可以作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因此受到企业债权人的关注。

债权人认为,该指标越低,债务偿还的安全性越高;反之则债务安全性就会受到影响。

在企业确已破产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有助于确定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

从股东的角度看,只要企业总资产报酬率超过负债利率,加大负债比率可以为股东带来好处;如果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实际计算的结果低于负债利率,股东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就会降低到总资产报酬率以下的水平。

负债比率的“双刃剑”效应显示了它的杠杆作用,因此也被称为财务杠杆比率。

尽管负债经营存在着财务风险,考虑到负债利息可以在税前列支,有相应的抵税作用,多数企业还是倾向于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七)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企业同一时点负债总额与主权资本总额的比值。

计算公式如下:

主权资本亦称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

负债总额与主权资本总额的直接对比关系,更加清晰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结构。

由于产权比率能够揭示企业主权资本对债权人投入资金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低,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小。

因此,债权人也将其作为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产权比率不仅与资产负债率具有共同的揭示效果,也具有独特的利用价值。

如果企业把从债权人那里获得的负债资金投入一项延续数年的在建工程,工程如果半途而废,债权人投入资金的安全保障只能指望企业的主权资本。

因此,产权比率在此可以发挥偿债能力的预警信号,这是资产负债率所不能直接揭示的(因为资产总额中的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已经没有意义了)。

(八)权益乘数,权益乘数亦称权益总资产率,是资产总额相对于主权资本总额(即股东权益)的倍数关系。

计算公式如下:

权益乘数指标揭示了企业负债程度,从另外的角度反映财务杠杆比率。

公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都应当来源于同一份报表的同一时点数据;如果将该指标应用于会计期间各项财务指标的联动分析,可以改用会计期间“平均资产总额”和“平均股东权益”。

三、营运能力指标,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揭示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

由于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的产物,其周转速度可以反映出商业信用运行的现状及其问题,也能够显示债权资产占用规模的合理性。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由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是周转期内(通常为1年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因此,周转次数越多,营运效率越高;反之,营运效率越低。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货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还可以通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表达,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反映的营运效率越高;反之,营运效率越低。

由于每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就是该笔应收账款的账龄,这对于利用账龄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有一定的作用。

(二)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指标。

由于存货资产在企业整体流动资产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其营运效率的高低举足轻重;加之存货周转率还能够揭示企业供、产、销过程的顺利与否,理所当然受到企业管理当局重视。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一般认为,存货周转率高,揭示企业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多,营运效率高,存货储备适度,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正常。

如果利用存货周转天数进行补充分析,则计算公式为:

在正常情况下,周转天数越少,企业营运效率越高。

应当看到,由于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存货周转率指标可能失去相互间的可比性,一般只能在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流动资产周转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是揭示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流动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所采用的流动资产周转额一般采用销售收入指标。

如果利用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进行补充分析,则计算公式为:

或者: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少,效率越高。

(四)营业周期,营业周期是企业取得存货开始至销售存货并收到现金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计算公式如下:

在正常情况下,营业周期越短,说明生产经营周转资金的营运效率越高。

(五)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揭示了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

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扣-销售折让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整体资产的运营效率越高。

四、获利能力指标,

(一)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获利能力越强。

该指标的分子利润,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有不同的选择:

可以选择销售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不同的利润,决定了销售利润率的评价界定。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该指标高,不仅说明企业获利能力强,并且说明企业所付出的代价小,揭示了企业具有相应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

(三)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揭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在计算中之所以将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也作为资产报酬的一部分,是因为企业总资产是由投资总额形成,相当于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合计,利息既是筹资代价,也是对经济社会的贡献。

因此,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可以反映资产的社会贡献程度。

(四)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亦称主权资本净利率,是揭示企业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获取净利润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与主权资本投资者的利益相联系,是主权投资者特别关注的指标。

通过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报酬率之间的比较,可以显示负债资金的杠杆效应。

(五)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设计在于揭示企业主权资本的保全和增值能力,而这种能力归根结底是由资产获利能力所决定的。

计算公式如下:

在运用该公式时,应当注意到对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分析,扣除其中的非考核因素影响(例如利润分配的股利支付、资本的人为增减等)。

指标达到100%的视为资本保值,指标超过100%的视为资本增值。

五、股东投资评价指标与市况评价指标,

(一)每股收益,每股收益亦称每股利润、每股盈余,这是揭示某会计期间普通股每股获利水平的指标。

每股收益指标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计算和利用每股收益指标应当注意:

1只有普通股才计算和评价每股收益,因此计算公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普通股的相关经济数据;其中“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是指普通股发行总数,既包括股市上的“流通股”,也包括不能在当前股市上流通的股票股数。

2如果计算该指标的会计期间内,“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发生了数量变化(例如增发新股、债转股等),应当首先按照期末“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计算每股收益指标;然后按照该会计期间内“加权平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计算出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必要区别。

(二)每股股利,每股股利揭示每股普通股可以获得的现金股利,计算公式为:

该指标越高,反映出股东所获得的现金股利越多。

(三)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揭示每股普通股的账面价值,计算公式为:

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股票市价应当大于每股净资产,如果情况相反,说明市场投资者失去了投资信心。

(四)市盈率,市盈率揭示的是市场投资者从某种股票所获得的1元利润所愿意支付的货币倍数。

如果公司亏损,每股收益为负数,市盈率无意义,不予计算。

市盈率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市盈率是普通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因此,较高的市盈率,显示出市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由于普通股市价是随时变动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计算某一市价条件下的市盈率和全年平均每股市价条件下的市盈率;相对应的每股收益也应当是加权平均每股收益。

值得指出的是,市盈率的倒数,就是当前股票投资报酬率,市盈率越高,股票投资报酬率越低。

这显示了投资者购买高市盈率的股票带有较大的风险。

投资者购买高市盈率股票的真正动机也许不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而是期待股票市场价格的继续上涨所带来的股票交易利润,这就可能引发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泡沫。

六、财务指标的联动性,

(一)财务指标的联动性,不同的财务指标揭示着企业财务状况的某一侧面,但是,正如企业财务活动是相互关联的一样,财务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且在这种联系中产生协同效应。

为了做好企业整体的财务工作,就应当研究和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协同效应。

例如,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水平,既需要扩大销售量,又要控制成本费用,还需要加速流动资产的周转;但是,扩大销售的行动方案对销售收入指标、成本费用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所带来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好的方面。

销售收入的增长对成本费用、流动资产也会产生新的需求,由此产生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

评价这些指标变化的合理与否决不能孤立地看待,应当从这些财务指标的联动过程和联动效果上做出系统性的科学评价。

(二)杜邦分析系统,杜邦分析系统是美国杜邦公司最先采用的财务指标联动性分析,对财务理论界和企业界影响较大,至今发挥着典型的指导意义。

杜邦分析系统通过几种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反映出资产、净资产、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主要构思为:

一级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二级指标:

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三级指标: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四级指标:

净利润、销售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五级指标:

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其他利润、所得税、长期资产、流动资产;六级指标:

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现金及证券、应收账款、存货。

杜邦分析系统图示如下(见图31)。

通过上述杜邦分析系统中的实际数据,可以感受到影响财务指标之间的联动效果,如果该公司能够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例如减少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就可能使利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另外,如果提高负债比率,也能够获得更好的财务杠杆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该公司在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的条件下,竟然花费了1100万元的销售费用,如果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需要认真剖析其真实原因。

杜邦分析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固有缺陷,主要是销售收入不分产品品种,难以评价不同产品品种之间的获利水平。

企业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完善。

第二节盈余管理的识别,一、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当局出于利益驱动的考虑,凭借财务管理控制权,采取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对企业财务业绩进行有目的“加工和描述”的行为。

其基本特征在于: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由于企业管理当局(董事会及其成员、经理层及其成员)实际掌管和控制着企业,当企业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业绩对管理当局本身的利益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利用权力,命令企业财会人员编造和篡改会计记录。

2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对私利,当企业管理当局掩盖营业收入、掩盖利润而逃避税款时,国家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企业的利益就是相对私利;当企业管理当局编造营业收入、编造账面利润而获得连任、晋升或者奖金时,股东的利益受到了损失,管理当局的利益就是相对私利。

盈余管理的基本方法虽然包括做假账,但也不仅仅限于会计造假。

由于来自各个方面的审计和监督,往往使单纯的会计账面作假容易被识破,因此,交易的创造、交易时间的改变、会计政策的选用等,都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3盈余管理的方法不限于会计造假,4盈余管理影响的是报告收益,盈余管理是对财务会计数据进行人为干涉,影响的是会计报告数据;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企业的实际收益。

(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出于谋求相对私利,但是其具体动机还是五花八门。

盈余管理的筹资动机表现的极为普遍,一些公司为了发行股票,或者为了成为上市公司,千方百计对企业的盈余状况进行粉饰。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新股和股票上市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如“公司必须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这就会使不少企业煞费苦心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以确保公司“三年内连续盈利”。

1筹资动机,盈余管理的筹资动机不仅表现在证券市场上,也强烈表现在利用银行贷款上。

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通常要求在贷款合同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能进行高风险项目的投资,不能到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超额贷款,还要求定期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对相关财务指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进行关注。

一旦发现企业偏离了限制,就要按照违约处理,企业的贷款资金就面临被提前收回的危险。

所以,企业在经营业绩不佳,违约可能性较大的年度,就可能利用盈余管理降低违约风险。

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获得银行信用的经历,为了使银行相信其经营业绩和良好的财务状况,以取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就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美化会计报告,以欺骗金融机构。

2节税动机,税金是企业的无偿性现金支出,对企业利益构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税负,减少现金支出,企业往往尽量降低会计报告利润。

尽管税务机关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采用税务会计的规定,从而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仍有一些会计政策可供企业自行选择;另外,各地区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这也使企业热衷于对不同税收条件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加大了盈余管理的力度。

3逃避动机,证券管理法规表明,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就被暂停上市,若在一定期限内仍无法扭亏为盈,公司就要遭到终止上市的处罚。

上市公司一旦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公司的高管、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就将受到相应的经济损失。

于是,为了逃避处罚,亏损公司就会将扭亏或防止连续亏损作为盈余管理的目标。

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逃避付款责任(环境污染罚款、农民工工资、法院强制执行的支付、工伤事故支付等),也着手进行盈余管理,由此造成企业巨额亏损的假象。

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往往都对企业高管实施激励机制。

为了获得激励报酬,一些企业的高管人员,从自我利益出发,采用各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尽量在会计账面上体现他任期内的“业绩”,从而获得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报酬。

4报酬动机,5减压动机,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在对企业高管实施目标利润考核任务的时候,如果目标利润任务年年递增而激励机制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企业高管对超额完成目标利润任务的反感。

为了减轻以后完成目标利润的压力,利用盈余管理控制账面利润不要增长过快,进行年度账面利润的人为划分和隐藏利润,就可能成为他们维护自我利益的选择。

6蒙蔽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动机,来自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蒙蔽社会和政府的动机也是国外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

例如,公共消费品价格的不正常上涨,如果导致公司会计报告利润的攀升,就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该国政府就有可能通过立法手段对此类公司加以严格控制。

因此,经营公共消费品的公司,比其他公司具有强烈的通过盈余管理以使当期账面利润减少的动机。

在国内的一些垄断行业,也可能出现通过“学习”、“考察”等消费,扩大成本费用,以减少账面利润的方式来蒙蔽社会公众和政府对垄断行业利润的注意力。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极面上。

首先,盈余管理的滥用,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脱离了可靠性,会计就失去生命力。

盈余信息是重要的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关系当事人意义重大。

而盈余管理使得报表上的盈余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从而使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这就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由此产生误导信息使用者的作用,或者给相关人造成经济损失,或者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或者掩护了经济犯罪,或者使社会分配不公,最终也会对企业本身的长远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盈余管理的影响也表现在一定的积极面上。

由于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都要经过固定的会计程序,其中盈余信息的披露也会受到会计处理方式的影响。

这就可能造成未经盈余管理的盈余信息反而脱离实际。

例如,企业已经收到业务款项,只是因为交易手续的原因,企业无法在账面上体现营业收入的实现,如果企业对此主动进行盈余管理,就可以及时提供相对可靠的信息。

如果这种盈余管理没有产生任何误导效果,也不构成对其他人的经济损害,还维护了企业的形象,避免了与财务关系当事人不必要的协调工作,则显示着一定的积极效果。

总之,盈余管理确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已被普遍滥用的情况下,应当引起普遍关注并加以遏止。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

(一)利用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行为。

如果这种交易是以公允价格定价,则不会对交易双方产生盈余的异常影响。

但事实上,有些公司的关联方交易采取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高低决定于公司盈余管理的需要,由此产生利润在公司之间的转移。

1关联购销,有些上市公司是从原来母公司中分离出来的优质资产,现在依然与母公司保持着供产销方面的密切联系。

当上市公司面临亏损时,母公司就会进行经济庇护:

或者高价购买上市公司的产品,或者向上市公司低价出售原材料等,从而实现利润的转移。

当上市公司进入高利润的成熟期,为了避免高额税收,上市公司就会利用关联方交易,将利润转移到母公司。

这种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转移利润的情况在非上市公司之间也大量存在,但多为节税目的。

2费用分担,当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接受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关系时,本来存在着明确的费用支付标准和分担标准。

但是,如果一些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不佳,就可能人为改变本来已经明确的费用标准。

母公司主动分担费用的情况多有出现(分担广告费、管理费等),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3转移、置换和出售资产,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通过转移、置换和出售资产等手段,达到盈余管理目的的情况也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为:

(1)在规划公司上市时,就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剥离给母公司,以达到减少财务费用和避免经营不良资产所产生的亏损。

(2)公司上市后,出于盈余管理的需要,将不良资产高价卖给母公司,获得高额利润。

(3)母公司看到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有意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者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不等价置换,从而达到为上市公司“输血”之目的。

4合作投资,有些上市公司发现净资产收益率难以达到配股要求,就倒推计算利润缺口,然后与母公司签订联合投资合同,投资回报按照测算的利润缺口确定,由母公司让出相应的利润。

(二)利用收入、费用的确认,1利用收入的确认,企业出于盈余管理的考虑,或提前开具销货发票,或推迟开具销货发票,或人为编造收入事项。

例如,为了虚增利润,在年底编造一笔销售,再在第二年度办理销售退回,从而达到虚增当年利润,完成上级要求的扭亏为盈任务。

2利用费用的确认,企业出于盈余管理的考虑,有时将可能以后期间发生的费用、损失提前确认,从而利用这种提前确认费用的方式,以提高以后年度的盈利水平。

与此相反,还有的企业对本期实际发生的费用暂不确认,以提高当期盈利水平。

还有的企业利用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有时难以划分的机会,按照有利于盈余管理的原则进行确认。

(三)盈余管理的其他手段盈余管理所表现的其他手段也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

1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只有在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改变,或者经济环境和现实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改变;而且只有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