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864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docx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课后练习

第一章物流技术与装备概述

一、判断题

1.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

“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P2)

2.现代物流包含的是供应物流、生产物流、社会物流、销售物流这四个部分。

(×P3)

3.物流组织网络化即是在物流中实现电子商务。

(×P34)

4.物流技术与装备体系分划分为三类:

物流硬技术、物流软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

(√P5)

5.现代物流技术先进于生产技术。

(×P6)

二、单项选择题

1.物流技术装备不包括(A)。

P5

A建筑物B站场等物流设施C运输工具D仓储设备

2.现代物流企业的主要特征不包括(D)。

P3

A物流反应快速化B物流服务系列化C物流手段现代化D物流技术先进化

3.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的先进性不包括(C)。

P10

A速度更快B准确度更好C自动化程度更高D稳定性更好

三、简答题

1.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与传统的物流有何区别?

P3

答:

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物流行业重新崛起,目前美国的物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远远超过了仓储、分拨和运送等服务。

物流公司提供的仓储、分拨设施、维修服务、电子跟踪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务日益增加。

物流服务商正在变为客户服务中心、加工和维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据顾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观念。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传统物流。

2.试比较我国物流技术与装备与先进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之间的差距?

P7-9

答:

现代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特征。

由多种信息技术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对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作业中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是实现“缩短在途时间、实现零库存、及时供货与保持供应链的连续与稳定”等现代物流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可以说,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物流技术的发展

(1)由国家统一指导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根本保证,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统一指导进行。

如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高度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自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和货流量大小,在大中城市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有步骤地开辟了物流业务区,建设了物流中心、仓库团地、集装箱货场、卡车终端及专用码头等大型现代基础设施。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也十分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育和建设货运中心是德国加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德国的货运中心是为了提高货物运输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以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要目的。

其建设遵循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

(2)积极采取不同运输方式集约组合的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作为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集约组合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优化运用,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家运输部一直强调把建立智能化的国家多式联运运输系统作为其面临的主要任务。

在1992年美国《多式联运法》就明确指出:

“发展国家多式联运运输系统是美国的政策。

这个运输系统应能够提供可增强美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并且又能够高效利用能源运输旅客和货物。

这个系统是由各种具体交通运输方式统一、交叉之后组成,也包括未来的交通运输方式。

(3)物流企业普遍采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高效率的配送方式

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批发中心、仓库、卡车终端、集装箱中转站,以及各种专用码头、货场等分布均匀,加上铁路和四通八达的公路,形成了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物流网络。

与这些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设施相联系的,是物流企业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计算机管理被广泛应用在订货、仓库保管、理货、发送等物流环节。

立体仓库和配送中心都设置了现代化的机械装备,广泛使用托盘、组装货架、铲车和吊车,实现装卸、搬运、分拣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目前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高效率的配送方式是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动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4)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建设

在推进物流产业标准化进程中,欧洲各国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针对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如统一托盘标准、车辆承载标准、物品条形码标准等;二是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如清洁空气法、综合环境责任法等;三是支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物流用语标准,如欧洲物流协会制定的物流用语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

此外,为提高欧洲各国之间频繁的物流活动效率,欧盟组织之间采取了一系列协调政策与措施,大力促进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共享化和通用化。

如:

由全欧铁路系统及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在未来20年内,努力建立欧洲统一的铁路体系,实现欧洲铁路信号等铁路运输关键系统的互用”就是这一努力的具体体现。

日本特别注重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

早在1995年,日本就制定了国内物流标准信息(JTRN)。

近年来,物流标准信息电子数据交换(EDI)又成为日本利研机构研发的重点。

在日本,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研究与普及,是1996年由在通产省及运输省的支持下成立的物流EDI推进委员会具体实施的。

该委员会制定了物流标准EDI,以此为基础又确立了“高度物流信息化系统开发事业”。

通产省于1998年度开始实施此项计划。

该项计划通过向物流行业开发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及EDI手段,达到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其特征是非常重视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2000年7月日本服装产业协会对该项计划进行了实地测试。

2、中国现代物流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技术应用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足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不足,主要表现为运网密度较低,单位交通基础设施所承担的运输负荷过重。

从运网密度来看,截止到2002年底,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计算,我国铁路运网密度为74.4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0.55公里/万人,公路运网密度为18.33公里/百平方公里和13.64公里/万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2)物流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

发达国家纷纷通过积极致力于现代物流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来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设多个物流标准化的技术委员会(TC),各国都积极争取成为ISO物流TC的秘书国,以便在物流标准制定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本国的利益,如ISOTC104集装箱设在美国,ISOTC51托盘设在英国,ISOTC101连续装卸设备设在法国等。

发达国家如英国物流相关标准2500项,德国2480项,美国1200项,而中国与物流相关的标准仅300项左右。

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一些已与国际接轨的、非常重要的物流标识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等,在推广使用中仍存在严重问题,有些标准如《储运单元条码》应用的正确率不足15%。

(3)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物流企业中已基本普及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国尚未得到全面应用,即使是采用最广泛的DRP(配送需求计划)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中只有48.2%的企业采用,说明我国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待于提高。

(4)供应链管理(SCM)有待进一步推广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思想与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运用,而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现状。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仍处于落后状态。

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影响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章运输技术与装备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

P44

A港口B港界C港区D港口作业区

2.(B)多设在中等城市和铁路网上牵引区段的分界处。

其主要任务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进行机车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

P24

A编组站B区段站C货运站D中间站

3.管道运输的对象不包括(D)。

P58

A、原油B、天然气C、固体妹浆D、书籍

4.下面不属于水路运输特点的是(C)。

P43

A、运量大、成本低B、适合大宗货物C、运送速度快D、受气候影响大

5.6×4型牵引车,有(B)个驱动桥。

P39

A、1个B、2个C、3个D、4个

6.(C)运输特别适合于运输长距离高价值的产品。

P52

A、铁路B、公路C、航空D、集装箱

7.只需一次装卸的运输方式是(B)。

P30-31

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路

8.下面属于载货汽车的技术性能参数的是(A)。

P35

A、性能参数B、类别参数C、尺寸参数D、质量参数

9.自卸汽车按用途可以分为(A)。

P39

A、后倾自卸车B、普通自卸车C、矿用自卸车D、专用自卸车

10下面不属于管道运输特点的是(D)。

P58

A、运量大B、占地少C、建设周期长、费用高D、灵活性好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水路运输特点的是(AB)。

P43

A、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B、运量大,运输成本低廉

C、运输能力有限D、在长途运输中,运达速度较快

2.(D)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而密集的运输方式。

P52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3.民用航空主要有(BCD)构成。

P53

A、政府部门B、民航机场C、航空器D、民航企业

4.港口堆场按货物种类及使用特点,可分为(ADE)。

P44-45

A、散货堆场B、件杂货堆场C、整箱货堆场

D、拼箱货堆场E、集装箱堆场

5.下列属于船舶设备的是(ABCDE)。

P46

A、舵设备B、锚设备C、系泊设备

D、起货设备E、救生设备F、码头

5.航空运输的特点包括(ACD)。

P52

A速度快B机动性大C舒适安全D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6.管道运输设施由(ABC)三部分构成。

P60

A线路设施B管道站库设施C附属设施D维护设施

7.运输管道清洗技术分为(ABD)三类。

P62

A物理清洗法B化学清洗法C生物清洗法D物理与化学结合清洗法

三、简答题:

1.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