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767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docx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之欧阳育创编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时间:

2021.02.04

创作:

欧阳育

一、呼救急救篇

1.紧急呼救

(1)110报警电话

●发现杀人、抢劫、盗窃、强奸、放火、斗殴等刑事、治安案(事)件时,应立即报警。

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

●发现自杀、坠楼、溺水者,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应拨打110电话报警。

●要保护好现场,以便民警赶到现场提取痕迹、物证。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拨打110电话报警时,要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

●在交通民警到来前,要保护好现场。

●遇到肇事车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型、颜色及特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电话,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如因车辆变形,人员被困车内,应立即拨打110电话求助。

因抢救伤员需要变动现场位置的,应当做好标记。

(3)119火灾报警电话

●报警时,要讲清楚失火处的地址或地理位置及周围明显标志。

●报警时,应讲清起火部位、面积大小、燃烧物质、有无人员被围等情况。

同时,要派人到路口迎候、引导消防车到达现场。

●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设法利用就便器材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4)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拨通电话后,应说清楚病人所在地址、年龄、性别和病情。

如不知道确切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幢标志性建筑物附近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典型的病情,如肚子疼、意识不清、吐血、呕吐、呼吸困难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

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报告受害人受伤的身体部位等有关情况。

●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并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

2.急救常识

(1)人工呼吸法

●保持呼吸道打开的状态,用拇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气后,用嘴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嘴,以中等力量将气吹入病人口内,不要漏气。

当看到病人的胸廓扩张时停止吹气,离开病人的口唇,松开手指,施救者再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

反复进行2次,每次成人2秒钟,儿童为1至1.5秒钟。

●吹气两次后,施救者将食指和中指放到病人的喉结处,再向外滑至同侧气管与颈部肌肉所形成的沟中,按压观察10秒钟,感觉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如果没有搏动,应开始配合实施胸外按压。

(2)胸外按压法

●施救者以靠近病人下肢的手(又叫定位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缘自下而上移动至肋缘交会处,伸出食指与中指并排,另一手掌根部置于此两指旁,再以定位手叠放于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相扣,贴腕跷指,手指跷起不要压到胸肋,以髋关节(大胯)用力,肘关节伸直向下压(垂直用力),手掌下压深度为3.5至4.5厘米,每分钟约做100次。

●连续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法,尽量不要停止,直到病人恢复呼吸、脉搏,或有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3)溺水

●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嘴,清除口、鼻内的脏东西(如淤泥、杂草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丧失、尚有呼吸心跳的溺水者要保持侧卧,并注意保暖。

●使溺水者趴在施救者屈膝的大腿上,按压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水排出。

但排水时间不能太长,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当溺水者呼吸极为微弱甚至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由于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有可能再次停跳,应一直坚持救治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4)呼吸道异物阻塞

●施救者站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抱住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用拇指的一侧抵住病人的上腹部肚脐稍上处,另一只手压住握拳的手,两手用力快速地向内向上挤压。

●当病人昏迷倒地时,救护者应面向病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身体两侧,双手叠放,下面手掌根放在病人的上腹部肚脐稍上处,两手用力快速地向内向上挤压。

●婴幼儿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时,须将孩子面朝下放在施救者的前臂上,再将前臂支撑在大腿上方,用另一只手拍击孩子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促使他吐出异物。

如果无效,可将孩子翻转过来,面朝上,放在大腿上,托住背部,头低于身体,用食指和中指猛压他的下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

反复交替进行拍背和胸部压挤,直至异物排出。

●对呼吸停止者,在排出异物后应做人工呼吸。

(5)严重的胸、腹外伤

●及时拔打120急救电话。

●已经刺入胸、腹部的利器,不要自己拔出。

应设法固定利器,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

●如果肠管流出体外,不要把肠管塞回肚子,也不要擦除肠管上的黏性物质。

应在流出的肠管上覆盖消毒纱布,再用干净的碗或盆扣在伤口上,用绷带固定,迅速送医院抢救。

●转送时要让病人采取平卧、膝和髋关节处于半屈曲状,减少病人的痛苦。

(6)烫伤与烧伤

●首先隔断热源,远离造成烫烧伤的炉子、火等。

●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0分钟,使伤口冷却。

不要涂抹酱油、牙膏。

●小心除去创面及周围的衣物、皮带、手表、项链、戒指、鞋等。

●烫烧伤严重的病人,用清洁的布料遮盖伤处,立即到医院救治。

(7)骨折

●用双手扶住骨折的部位,不要让它活动。

垫高受伤的肢体,减轻肿胀。

●如果受伤的胳膊或腿已经扭曲,可以拉直;如果在拉直的过程中引起病人剧烈疼痛或皮肤变白,应马上停止。

●不要冲洗伤口中的脏东西,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把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

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适度包扎固定。

如果伤口中嵌入了异物,不要拔除,注意不要将异物压入伤口,应该压迫止血,包扎固定。

●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

可就便选取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作为固定材料,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

●脊柱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室内失火等特殊情况,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从地上抬起伤者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

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

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

如果是胳膊受伤,就把这只胳膊曲肘,悬吊在胸前。

二、自然灾害篇

1.地震

(1)室内

●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躲避。

也可以躲在墙根、内墙角、坚固的家具旁边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远离外墙、门窗,不要使用电梯,不能跳楼。

●躲避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额头枕在大腿上,双手保护头部。

如果有条件,还应该拿软性物品护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2)户外

●就地选择开阔地带避险,蹲或趴下,以免摔倒。

●驾车行驶时,尽快降低车速,选择空旷处停车。

●避开高架桥、高烟囱、水塔等建筑物。

●避开玻璃幕墙、高门脸、女儿墙、广告牌、变压器等危险物。

●在野外,避开河岸、陡崖、山脚,以防坍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3)震后自救

●被压埋后,如果能行动,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

●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

尽量节省力气,不要长时间呼喊,可用敲击的方法呼救。

●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4)震后互救

●根据房屋居住情况,以及家庭、邻里人员提供的信息判断,

●根据房屋居住情况,以及家庭、邻里人员提供的信息判断,采取看、喊、听等方法寻找被埋压者。

●采用锹、镐、撬杠等工具,结合手扒方法挖掘被埋压者。

●在挖掘过程中,应首先找到被埋压者的头部,清理口腔、呼吸道异物,并依次按胸、腹、腰、腿的顺序将被埋压者挖出来。

●如被埋压者伤势严重,施救者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使被埋压者全身暴露出来,查明伤情,采取包扎固定或其他急救措施。

●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迭食品,等待时机进行营救。

●对挖掘出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镇痛等急救措施后,迅速送往医院。

●伤势非常严重的,要用硬板担架搬运,严禁人架方式,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2.高温天气

●保证睡眠,多喝白开水、盐开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饮食以清淡为宜。

●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被阳光灼伤皮肤。

●如有人中暑,应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给病人服用防暑药品。

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3.寒潮

●注意保暖,防止疾病乘虚而入。

●加固门窗、围板等易被大风吹动的设施。

●采取保护农作物、畜禽等措施。

●海上船只提前返港避风。

4.雷电

●在室内,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等金属物体,关闭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

●在室外,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

在野外应尽量寻找低洼处,降低身体高度。

●如遇被雷击的人员,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法抢救。

5.山体滑坡

●处于滑坡体上,感到地面有移动时,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撤离。

●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或可抱紧附近粗大的树木以求自保。

●处于滑坡体下方时,应该迅速沿滑坡体滑动方向两侧开阔空地撤离。

6.泥石流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逃生。

●逃生时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

三、事故灾难篇

1.火灾事故

(1)森林火灾

●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报告起火方位、面积及燃烧的植被种类。

●身处火场时,要判明火势大小、风向,用湿衣服包住头,逆风逃生。

●如果被大火包围,要迅速向植被稀少、地形平坦开阔地段转移。

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往山下跑。

●当无法脱险时要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贴近坑底,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下面避开火头。

(2)家庭火灾

●发现火情,应该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扑灭初起之火,或设法延缓火势的发展蔓延。

●毗邻房间发生火灾,烟雾弥漫时,不要盲目开门,可向门上泼冷水降温,用浸湿的衣服、被褥堵住门窗缝隙。

同时,应立刻向窗外挂出醒目物件,以示室内有人,也可以大声呼喊,便于营救。

●火势较大,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

●如果浓烟太大,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

●如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或将床单、窗帘布撕戍条拧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床架上,沿绳缓缓爬下。

(3)人员密集场所火灾

●发生火灾后,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应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穿过农烟时,要用湿毛巾、手帕、衣物等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弯腰或匍匐前进,不要大声呼喊,以免吸入有毒气体。

●利用自制绳索、牢固的落水管、避雷网等可利用的条件逃生。

●当无法逃生时,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

●逃生时不可互相推挤,不要急于跳楼。

(4)高楼火灾

●如果火势不大,应奋力将火控制、扑灭。

●逃生时,应用湿毛巾、口罩蒙口鼻,匍匐贴近地面撤离。

也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若房门已烫手,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封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地向房门淋水,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

●被烟火围困时,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发现和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

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夜晚,可以用手电筒等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窗栏,发出求救信号。

●身上着了火,不要惊跑或用手拍打,应设法脱掉衣服、就地打滚灭火,也以跳进水中或向身上浇水。

(5)汽车火灾

●如果汽车发生火灾,应尽快报警,并尽可能利用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