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4619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9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docx

如何打造优质课陈国君

如何打造优质课

各位前辈、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一中的陈国君。

非常感谢梁老师对我的信任,给我这样一个和大家相互交流、促进学习的机会。

也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交流一些我个人的经历、认知以及感悟体会。

希望我的观点能够抛砖引玉,激活更多精彩的见解。

我交流的主题是,结合参加全国赛课的经历,探讨“如何打造一堂优质课。

我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和大家汇报交流,(PPT)

第一部分:

优质课的特点

首先,我想谈一谈,怎样的课才是一堂优质课?

它应具有哪些特点?

针对这次赛课,我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评价。

(PPT)

其中,合肥市庐阳区的曹丹老师,在庐阳教研网上谈到,观看“2012年广西南宁全国第二届初中化学优质课竞赛”的体悟。

“高潮迭起,令观摩者心旷神怡”、“一场享受的盛宴”,这是她对这次赛课的总体评价。

“新课导入各有千秋”、“探究活动实实在在”、“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师生互动扣人心弦”,从这些评价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一堂优质课应具有的特点。

而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研员崔素芳老师的火眼晶晶,在赞誉之余指出许多瑕疵。

她主要提出了几点问题:

1.教师表演的成分太浓厚。

肢体语言夸张,有些像节目主持人或者故意搞笑,来迎合学生的不恰当需要,并且学生回答错误,也不及时纠正,而是含糊过去。

2.过分追求新、奇、特设计。

这些设计不仅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丢弃了最本质的内容。

3.情景过多,冲淡主要知识、方法的学习。

如一节课中有11个情景,学生要搞明白这些情景,都要花费大量精力,又怎能不影响学生对主要知识的学习?

4.探究过度,多做无用功。

比如,有些问题根本不需要探究,通过学生生活经验思考或者回忆已有知识,就能解决问题,却绕了很大弯子或者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探究。

5.认知、推理、理解、思考、创新问题层次不清晰。

有些老师提出的大多数问题都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有些问题过于简单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反应出问题的思维层次设计不合理,评价低幼化。

6.预设过度,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略显不足。

因为是全国优质课评选,选手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有的课堂严格按照预设进行,就像一出木偶戏,缺乏真实性。

7.板书随意性较大。

忽视了对板书的精心设计,从而不能较好地发挥板书对整合课堂学习内容的作用。

以上这些问题应该也是我们准备优质课时需要警醒的地方。

另外,我认为对于课堂的评价,对于优质课的界定,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在我的认知中,优质课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深度

一堂优质课所应该给予学生的绝对不是知识的简单铺排,而是思维的深度碰撞。

再多的学生活动,再风趣的教学语言,再热闹的课堂氛围,都只是表面功夫。

优质课之间的较量在于“深度”的比拼,这个深度体现在思维和方法上。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贵在教给学生方法指导,思维指引,不只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

一堂真正的优质课上完了,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停止,方法得以永恒,这才是优质课的追求。

例如:

河北邯郸的杜志英老师,她的说课内容独辟蹊径,讲的是科学探究方法的专题复习。

科学探究方法在教材上并没有专门的文本内容,只是一些零散的探究小实验。

杜老师独具慧眼,挖掘到这个具有深度的话题,并且在展开教学时,也是从训练学生思维入手,又以思维的运用收尾。

整堂课学生低层次的识记之类的思维活动非常少,深度的思维活动却比比皆是。

具体来看,她从趣味实验开始,引导学生回忆并归纳科学探究的流程,再从课本实验中归纳出三种科学探究方法——转化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

(解释例子:

引入、实验)

每种方法在讲解时都以教材上的实验作为例子,学生脑海里的实验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又找出了每种方法更多的例子。

最后学生自主探究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暖贴为什么会放热?

综合运用了课堂所学到的方法,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独到

“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就是傻子”。

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知识模块的重新组合、实验改进和课堂形式创新等,都是独到的教学艺术。

而独到的课堂总是让人期待,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

来自四川宜宾的金磊老师,对《氯化钠》这一课题的说课,就是一次独到的课堂创新。

他从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红星闪闪》中,截取了潘冬子送盐的视频,导入新课《氯化钠》。

而在行课过程中又始终围绕着这一条情境主线,提出“潘冬子为什么送盐”、“盐的缺乏是不是因为资源贫乏”以及“潘冬子用什么方法达到送盐的目的”三个问题,贯穿了本课题的主要知识点“盐的作用”、“盐的来源”、“粗盐的提纯”。

这样的思路不同于以往的课程设计,却又有效地串起了课堂知识点,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创新。

相信这堂课演绎出来,也一定会非常成功。

三、启发

课堂必须具有启发性,而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

一堂课不能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

这样的课堂,学生就像跟屁虫,永远跟在老师身后,不能超越老师。

那么教育就不能进步,而在退化。

真正好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激疑布惑,综合运用以需引思,以疑促思,以趣诱思和以难激思等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问。

课堂不应只重视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还要关注是否启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样的课堂培养的学生才能思维活跃,举一反三。

启发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略举三种。

一种是情景启发,如八中的王野老师的说课《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学生认识化学,先播放了一段采访市民谈论化学印象的视频,视频中采访同事、邻居谈论对化学的认识,如“---------”视频的播放启发了学生的联想,能够帮助他们畅谈对化学的认识和看法。

还有一种叫实验启发,我曾有一堂课探究酸和碱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之前,先演示利用酚酞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实验,从而启发学生将隐性的反应显性化的实验思路。

学生在这一启发下,顺利地设计实验并完成探究。

另外,语言启发在课堂上也会经常运用。

如邯郸市杜志英老师在设计探究暖贴发热的原理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打开外包装,暖贴才会自动发热?

”“打开”两个字故意加强语气,由此启发学生联想到氧气。

再提问“这些物质对暖贴发热各自有什么作用?

”“这些”“各自”等词语的强调,则启发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四、育人

一堂好的化学课,一定要从化学学科的本质出发,体现学科的思维品质,学科的科学方法,最终要达到育人的目的。

因此,一堂好课,除了要有清晰的知识线,隐含的科学方法线,还要将情感态度线渗透其中,让这三条线相辅相成。

使学生在一堂课上不仅获得知识,领会思维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对化学更加感兴趣,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黑龙江省的吴建利老师就将这种育人观,充分渗透到了课堂之中。

他的优质参赛课《有机合成材料》,创设的每个情境,都是贴近于生活的,帮助构建、探究知识,如“买了一件羊毛衫,标签不清,如何鉴别”,“要将广西的水果带回哈尔滨,如何包装”,“送朋友的贺卡要装入塑料袋,如何封口”。

这些贴近于生活的情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

课堂气氛也被瞬间点燃,整堂课,学生都处于浓厚的兴趣之中,他们时而沉思,时而大笑,全身心投入到化学世界之中。

相信这堂课必定会引导他们树立“大化学”的思想,建起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而且这堂课组织学生针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的辩论,以及对未来的材料的憧憬、展望,都贯穿着“从生活走进化学,化学走向社会”的主题。

这堂课受到广泛好评,相信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五、亮点

优质课的最后一个特点,也是最能吸引人的。

就是一堂成功的优质课,必须要有亮点。

亮点,能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课堂教学中没有营造亮点,教学过程就缺乏起伏和高潮,平淡无奇,难以吸引学生。

亮点的凸显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设计的模式、可以是教学的模具、也可以是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例如,广西选手在引课部分,截取热播剧《神探狄仁杰》的片段,进行创意配音。

(放视频)视频中的狄仁杰分别提出了“蜡烛燃烧了质量减轻”、“铁刀放久了质量增加”,并以网络熟语“元芳,你怎么看”,引出老师的提问“同学们,你怎么看?

”这种引课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是设计模式的创新,形成亮点。

我们这次的参赛课则是通过教学模具的创新,形成亮点,一会在为大家具体阐述。

而四川选手则是在实验中融入魔术,赋予老实验以新生命,走出另一条路,改进实验。

这些精心雕琢的亮点虽然只占了课堂的一瞬间,但都达到了引人注目、推动课堂和营造高潮的效果。

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优质课,而要成就一堂优质课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可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这次赛课过程中,经许多前辈指导、帮助,一路走来,一堂课由无到有,从粗到精,回顾这次课堂成形的过程,给了我非常深刻的体会。

下面我想谈一谈,一堂优质课的打造过程。

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二部分:

优质课的打造

一、确定课题

“九层之台起于垒”,打造一堂优质课的“垒”就是确定课题,这是优质课的“地基”。

如何走好这一步呢?

我认为,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查寻进度

学生作为一堂课的主体,其地位不可忽视,是确定课题时重要的考虑对象。

常说备课,不只要备教材,还必须要备学生,而备学生首先从查寻进度开始。

(1)避开已学课题

首先,要根据进度尽量避开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以免增加备课难度。

试想,一个笑话你第一次听,大笑不止,如果马上再听第二遍,你还会大笑不止吗?

“重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再好的课题也难逃脱这个宿命。

选择学生学过的课题,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此外,已学课题中的知识点必定被大多数学生掌握,课题也就失去了疑点和难点,如何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创造精彩的课堂?

这次全国赛课给定的选题范围较为宽松,但几乎没有人选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题,想必也正是这个原因。

(2)对照知识储备

其次,进度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储备,是确定课题的重要参照标准。

确定课题时,必须要罗列出学习此课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对照学生学习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否则,课题与学生的知识储备断层,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一问三不知,只能专心埋头充当人肉背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该在查寻进度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可以驾驭的课题。

当然,像《有机合成材料》、《人类重要营养物质》这类本身独立而贴近生活的课题,也可进行尝试。

2.抓住冷门

什么是冷门?

XX百科解释,冷门是形容人们很少关注的或者未预料到的事物。

而冷门的课题首先就是很少有人选择的课题。

(1)很少有人选的课题

冷门的课题必然有其奇葩之处,硬石头很少有人主动去啃,但正是这样的课题发挥的空间才大。

乍一看课题,不知道如何去设计,如何突显新课程理念。

比如:

方程式配平、方程式计算这类课题,甚至连实验都没有。

而正是这样的课题,只要设计得好,肯定更容易脱颖而出。

这次获得特等奖的不乏有《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有机合成材料》这样的冷门课题。

这样的课题,本身就是对评委和观摩者的一种吸引,一看到课题,就提起了兴趣。

比如我,下午就要赛课了,上午最后一节还是忍不住去听了《有机合成材料》这一课,无非是对这很少出现的课题感到异常好奇。

(2)太多人选过的课题

另外,我觉得还有一种另类的冷门:

太多人选过的课题。

这样的课题,由于有太多前人的演绎,充分地挖掘,好的想法、好的设计层出不穷,留给我们继续创新、实现突破的空间,也就相当小了。

但正是这样的挑战“经典”的课例,更会让人印象深刻,使人眼前一亮。

如同有种山穷水尽一时,柳暗花明的惬意。

正所谓如何与众不同?

要有这些“众”,才能突显你的不同。

这次赛课特等奖的课题中就不乏有《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与灭火》这样经典的课题。

我们的这堂《二氧化碳制取研究》也是这一类被选烂了的冷门,像四年前的全国赛课就有6堂同题课。

3.认识自我

当然,课的与众不同,还和授课人密切相关。

选择课题时,还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斟酌课题,争取做到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空间。

比如,根据八中王野老师擅长于激情式演讲的特点,指导教师团队为他量身定做了课题“绪言化学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而巴蜀马盈盈师姐特点是情感细腻,讲述故事是她的优势,于是指导教师团队利用波义耳的有关故事成功串联起课题“酸碱指示剂”的主线。

最终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赛出了自己的风采和水准。

而对于我,起初并没有发觉自己有什么特点,定课题时也是再三犹豫,直到参赛前4周,还在考虑换课题。

是梁老师觉得我有调动学生,现场组织的潜质,坚持让我上这个课题。

还建议我多注意观察那些节目主持人如何驾驭现场,并在平时课堂上有意识的强化自己组织活动的能力。

从最开始就给我指明了方向:

“这个课题可变性大,就是要以生成的课堂取胜”。

于是才有了这堂以生成取胜的优质课。

另外,在选课题的问题上,我最大的体会是“相信自己的选择,坚持就是胜利”。

在准备前期,还没有思路想法时,最容易质疑课题的选取,觉得,自己没有想法,是因为选的课题不好,课题本身不好讲,当时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几次想换课题。

但“世上无难课,只怕有心人”,这时候,一定要坚定,要相信任何课题,努力后,都会有所突破。

二、整合资料

这种努力首先从整合资料开始。

一堂优质课,资料的收集当然是越全面越好:

教材、教参以及网络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前辈、同仁们的建议也会使我们收益匪浅。

不过这么多资料,如何有效的整合?

面对这三种资料来源,我认为,永远要明确教材教参的主体地位。

1、教材教参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材教参是课堂教学的骨架。

对教材的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是一堂优质课的基础。

处理教材必须明确: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什么?

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

与前后知识又有什么关系?

而这时候,教参是有力的助手,帮助我们进行精确地选择。

要相信,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一个重点。

重点明晰的课堂才会骨骼精奇,脉络清晰。

其次,教材教参是优质素材的来源。

为课堂寻求素材时,也不能忽视教材教参的作用:

教材中言简意赅的文字、准确美观的图片、代表性的实验都是课堂可以运用的素材。

立足于教材的课堂,目标才是明确的、讲解才是精练的、例子才是典型的。

因为教材是历经数代、无数教育人思想的结晶,必有其精髓所在。

再次,教材教参是甄别资源的标准。

也许有些老师认为教材过于简单,容易照本宣科,就忽视了教材、教参,一味的依赖网络资源。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观点。

网络资料质量良莠不齐,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权威的评判标准。

只有把教材教参吃透,弄清教材设计编写的意图,对课题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认识,才能对网络上参差不齐的资源取舍、借鉴;同时,面对众多指导老师的意见,才能独立地有效地吸收和创造。

2、网络资源的查找整合

(1)网络资源的查找收集应立足对教材的深刻解读

立足于自己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才能对网络资料的查找收集有准确的定位。

别人的设计思路虽然能够给我们启示,但是如果照搬拼凑则没有价值!

必须在自己对教材、课题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加入思维劳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边“看”边思考,才能收集到符合自己理念的资料。

(2)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应注重与设计的适时同步

而收集资料只是初步胜利,整合资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一定要注意三点:

第一,时刻记录重要信息以及自己思维的火花。

海量的、观点各异的信息同时储存在大脑中,需要及时记录防止遗忘。

第二,在整理了适量资料之后,应适时写出自己的设计,形成初步的课堂雏形。

网络资源过于庞杂,是看不完的,即使看完了,各说各话的资料会使你的大脑混乱不堪。

第三,初步设计之后,再边对照资料边做必要的修改。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资料时,看到别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思考能不能修改得更好,或能不能对自己的设计有所启示。

看到那些失败的设计,就反思自己的设计中是否存在相似的问题。

(3)网络资源的查找整合应筛选、启发、反思相结合

对于网络资料,在经受了长期的折磨之后,我终于摸到了一些门道,总结出来:

第一,网络资料太多,要抓重点,筛选勾画,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遇到思维瓶颈时,翻阅参考勾画的内容,启发、寻找思维的灵感。

第三,不能迷信资料,要学会甄别,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网络上的资料,别人想到并发表出来了,很多人都看过,也就过时了,自己就偏偏避开这些想法,另辟新路,有时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专家老师的指导帮助

丰富的网络资源虽然能启发我们的思维,不过,对我帮助最大的,让我真正成长的还是前辈们的指导。

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深入思考的教育智慧,专家老师们的指导帮助就是一座宝贵的财富。

他们不止指导了我这次的赛课,还教会我许多做教学、做事、做人的经验。

他们让我懂得“要静下心来才能做好教学”的真理。

静下心来研读教材教参,静下心来思考设计教案,静下心来反思改善课堂……他们传播的教育教学经验智慧是我成长的“催化剂”。

案例分析:

以上都是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收获,比较抽象,也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会更贴近我们的教学:

当初,定好课题之后,我也是先大量的搜索了网上的教案、课件,幻想从中找到捷径。

将一些初步筛选的资料打印出来后,认真地阅读、勾画出每堂课设计巧妙之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可是这个工作做完后,却发现自己仍然是一头雾水,因为每一个设计都是一个整体,从某一设计中剪辑出一个环节,去和另一设计的一个环节拼凑在一起,很容易不伦不类,失去了整体性、联系性。

同时,这些设计和环节好像织成了一个天罗地网,我的思维被困在所收集的有限的教案和课件里,始终无法跳出,不能形成自己的课。

这时梁老师的话惊醒了我,她让我把课本一字一句的研读,一遍遍的读,弄清楚课本编写的意图。

梁老师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

最初我并不重视教材,觉得课本上就这点内容,这几个字,讲教材不就是照本宣科吗?

可是真正静下心来研读教材的时候,才发现教材才是真正支撑我们课堂的“内功心法”。

我们可以看到教参的教学目标写的很清晰(PPT截图教参P174)

结合教材,思考这三个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整堂课的主线也就呈现出来,先选择原理,再根据原理确定装置,进行操作制取。

最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而他们之间的地位也清楚的呈现出来,原理和一般思路方法都是了解,真正的重点是探究装置。

有了主线,抓住了重点,课堂的思路也就豁然开朗了。

接着,我就抓住主线,罗列出了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反应原理的处理

虽然明确了对于原理的探究不作为重点,但若直接给出反应原理又显得过于唐突,从学生认知的角度上,应让学生初步体会、了解并不是所有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原理的选择需考虑一定的因素。

此时,再给出反应原理才是恰到好处。

而在试讲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先思考、列举所学过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再讨论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

相当于一个版块进行了两次学生活动,课堂显得零散,也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想了很多改进方案,最终解决办法还是来自于教材。

梁老师发现了教材上的课后习题4,提议将这道题作为课前预习留给学生思考,课上便直接给出所学过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而且这些所学的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图片全部取自教材上的原图。

(PPT)只让学生分析能否选用的理由。

很巧妙的既保留了我们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又一改教学中节奏缓慢、耗时过多的弊端。

由此更能看出充分挖掘教材的必要性。

二、对于装置探究的处理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不可回避的设计难点。

探究装置的基础,就是要明确确定装置时考虑的因素。

而这个环节的处理,也是当时意见分歧最大的地方。

大多数老师认为,学生要有一个认知过程,应先复习氧气制取装置,回顾确定装置时考虑的因素后,再进行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选择、改进。

而有的老师认为,这种思路太过传统,应先自主学习确定装置时考虑的因素,然后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不同点,确定二氧化碳制取装置。

可谓各有各的道理。

我仔细研读教材发现:

1.氧气制取的课题,只出现了固体加热型装置,却未提及固液不加热装置,也未提出确定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2.二氧化碳制取的课题中,对于确定装置考虑的因素,其标题是“探究”。

也就是说,教材中的氧气制取装置是直接给出的,并未讲解选取的因素,可是它和二氧化碳装置的确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联系呢?

我将罗列出的这两点,结合老师们的意见和网络下载资料的整理,苦思教材设计的意图。

终于想出了这个被梁老师称为“这堂课心脏”的PPt。

用这熟悉的装置图,图文结合更直观的理解、学习“确定装置时考虑的因素”这一新知识,同时用这一知识更深刻的认识、解释当初氧气制取装置为什么如此设计,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应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

有了这张PPt,我自己感觉这堂课活过来了。

可以看出,读教材,不只是读本课题,还要思考、注重该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相关联系。

这堂课的构思过程中非常曲折,每次遇到瓶颈时,教材为我们理清脉络;每次思维阻塞时,网络资源为我们开阔视野;每次陷入迷茫时,指导老师们为我指明道路。

优质课的设计归根结底还是要博采众家之长,有效整合、独立设计!

三、构建框架

一节课的框架好比一幢建筑的图纸。

图纸为建筑的内部打造和外部装饰提供模板,框架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铺平道路。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目标是立体的,课的框架也应当是立体的。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完整框架包含了四条主线——情景线、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

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充分应用各种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景,形成情景线。

在每个情景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问题和活动,衍生出问题线和活动线。

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情景里、在有思维价值的问题里,在各具挑战性的活动里,不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整节课的知识线。

情景线为背景,知识线融于其中,问题线作为驱动,活动线作为载体,线线相扣。

总而言之,这四条主线上都含有许多为课堂整体内容服务的点,线与线之间因为这些相关点而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张紧密的网。

点越多,网越扎实,学生越受益。

这四条线构成科学的动态结构的课堂,从而引导学生轻松通达三维目标。

下面先以巴蜀中学马莹莹老师的《酸碱指示剂》的课题框架为例,体会一下怎么确定这四条线及四条线各自的作用。

问题驱动

活动线

知识线

情景线

植物汁液遇“酸”遇“碱”真的会变色吗?

实验探究植物

遇酸碱变色

植物遇

酸碱变色

环节1

波义耳的

发现

植物变色现象给了波义耳什么样的启示?

酸碱

指示剂

环节2

波义耳的

愿望

听故事

环节4

环节3

石蕊、酚酞遇酸碱溶液显什么色?

实验验证

指示剂显色

石蕊和

酚酞

波义耳的

研究

环节3

指示剂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家庭实验

指示剂

的用途

波义耳的

启发

环节4

这节课以波义耳的研究历程为线索,将其设计为贯穿课堂始末的一条情景线,再将酸碱指示剂的知识要点穿插在这条情景线中,并设计4个学生活动,形成活动线,活动线又以由四个问题形成的问题线作为驱动,层层递进,完成整个教学内容:

环节1,波义耳发现植物遇酸碱变色的现象,引出环节2,学生通过听故事了解指示剂的发明史,环节3,波义耳最终发明了酸碱指示剂石蕊,环节4,通过课后完成家庭小实验充实教学内容。

而这4个环节用4个问题作为驱动,让学生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可以看出马莹莹老师这节课的框架条理性非常强,四条线相互交映,各司其职,尤以情景线的设计最为出色,知识线、活动线、问题线全都依附于情景线而展开。

学生整节课置身于一个充满探究意味的故事中,变身为小小科学家,真切地感受波义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惑。

在学生迫切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欲望驱使下,提出相关问题,展开相关活动,落实相关知识点,充分贯彻了新课改中“有需要才学”的理念。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