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3461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

正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方案

江西于都实验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及界定

1、课题的提出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新课程教改过程中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的时代,现代信息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人在课堂上使用。

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将会带来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现代教学设备方面的投入,我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班班通的开设,更加方便了我们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

但由于旧的教育观的影响,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绝对化或简单化的理解和应用,有些课虽然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得到的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由于受资源、教学内容的限制,数学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由此我们感受到,如何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因此,我们提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

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

2、概念的界定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字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是指小学数学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对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与学。

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应用: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当前,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已经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尝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各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化,给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

目前,我校已开通了校园网,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室和光盘播放室,同时每个教室开设了班班通。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次培训,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基本知识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我们所进行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掌握研究方法,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

而且我校学生处于小学教育阶段。

因此本课题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等。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发展符合认知规律的新的学习环境,从而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理论。

情境教学重视儿童的形象思维的形式,主张儿童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

依据这一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化的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辅助学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3)信息教育理论。

这一理论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环境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获取信息的能力,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运用信息使之有创新能力,具有协作意识和新时代的价值观念。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一种手段。

未来的学校教育是由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设施、教师队伍、与现代化教育技术四柱并立、共同支撑的立体化教育。

伴随着知识经济大潮的袭来,知识经济时代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而它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示。

我校是我县小学中信息技术设施比较完备的学校之一,理应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本课题的出发点之一。

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与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是一对矛盾,利用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客观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及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这是本课题的出发点之二。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保障,通过上网查找、下载,教师们第一时间接受到更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可以欣赏、模仿名师的优秀案例,然后比较筛选出乃至创造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样教师的自身水平才能得以比较快的提高,在当今我国仍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的教学体制下,有了良师,才可能谈到提高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这是本课题的出发点之三。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发展,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质量,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课题的出发点之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通过课题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3.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师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研究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创新的原动力。

而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愿学、乐学,并能够积极的参与,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声、影像于一体的特点,创设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渐入佳境,步入思考,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享受数学课堂的快乐。

2、探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结构,动静结合,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抽象,而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主要是靠直观形象思维去理解。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老师的语言讲述、比拟,教师讲的累,学生学的苦,课堂教学效率低。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是把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再和通讯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整体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传输的信息容量大,展示给人们声、像、画的听觉和视觉的立体、综合效果。

如我们把这种技术用于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传送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和反应,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更直观、更形象,弥补了教师讲解的不足,扫除学生认知、感知的障碍,丰富学生的感知,增进学生对所感知内容的保持和识记,减少对所感知内容的遗忘。

3、促进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知识水平、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冲击的不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而且对已经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

这种挑战迫使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为自己进行定位,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之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明确现代教学观不只单方面强调教师教,更关注学生的学。

要求教师不单纯是教学过程中的讲授者和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

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巧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运用不当或一味的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会起到宣兵夺主,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要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达到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巧用”,只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即在2014年春三年级13个班中抽2个班【三

(1)、三

(2)班】的学生进行3年的跟踪研究,在数学学科中展开。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国内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资料,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资料,奠定研究基础。

2、教育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案例研究等科学方法,收集研究材料,调查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找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

3、行动研究法:

身处教育一线,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做课,就教学效果进行实验对比,检验效果,进行探索研究。

4、案例研究法:

对课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采取切实可行的矫正方法,并形成具有研究价值的案例。

5、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和模式。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以文献法等为辅。

通过调查——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共同实施——行动反思——补充修改——终结评价等环节,稳步推进研究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三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3.10——2014.03)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组织实验队伍,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及申报工作,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操作培训。

2、课题组成员收集资料文献,不断加强学习积累。

3、优化信息环境,丰富资源库,为课题实施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4.04-2016.05)

1、确定以数学为实验学科,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具体实施研究。

2、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讨交流。

3、将科研、教研、教师培训有机结合探索新的教研模式。

4、完善、建构不同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5、开展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操作过程严格把好三关:

一是教材目标关;二是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关;三是课后的研讨关。

6、定期开展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督促试验教师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

7、及时收集、整理实验资料,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资源等。

8、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

(三)总结阶段(2016.06-2016.09)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2、整理教师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资源等,整理学生问卷、成绩统计、相关评价等资料。

3、接受课题鉴定组终期评估鉴定。

七、现有的工作基础和预期研究成果

1、工作基础

实验小学是县直小学,办学规模较大,实施“教改兴校、科研强校”的方略,教改、科研工作成绩显著,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省级教研课题十多个。

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基地”、“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学校”,荣获“江西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有可供教科研研究的图书、影像资料,能为研究者提供值得借鉴的课题研究资料;学校计算机网络设备齐全,每个教室都配有班班通,图书馆藏书五万余册,资料管理规范有序,为课题研究构建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2、研究条件

(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课题负责人邓云茵,本科学历,小学特高级教师,省“第一批小学数学骨干老师”;多次被评为市、县“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十大杰出青年”;县“优秀共产党员”和“最佳支持校长”,现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分管教学。

已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几十年,业务素质过硬,教学水平较高,已主持1个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的实验研究,都已结题。

一直以来勇于探索,热爱学习,执衷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发表和获奖,已具备了较高的科研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

(2)、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卢建梅,本科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多次被评为“于都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省级课题《自主对话式课题研究》组成员。

制作的课件《长方体的认识》获省级一等奖;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获江西省赣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电脑创作获市级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曾获得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学突出贡献奖”。

现任江西省于都实验小学教研组长。

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

朱小云,专科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年,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获县一等奖。

有多篇论文获市、县一等奖。

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

张美英,本科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市学科骨干教师”“于都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省级课题《自主对话式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自学教学方式的研究》成员。

现任江西省于都实验小学五年级备课组长。

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

课题组参与人员谢小金、兰君英、葛秀英、李娇燕、吴庚燊、王青莲、钟明等老师都是县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或骨干老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教科研水平以及饱满的工作热情,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也较强,曾指导学生参加电脑创作,取得过优异成绩,他们都是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时间就是他们开展课题实践与研究的时间,研究时间有足够的保证。

3、课题组人员分工

邓云茵负责全面组织协调课题研究工作,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和研究方案的制定;卢建梅负责实验研究的实施和研究报告的撰写;朱小云、张美英、谢小金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牵头分析和梳理实验班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效果;兰君英、葛秀英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牵头分析和梳理对照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效果;李娇燕、王青莲、钟明参与实验过程,探索教学模式,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吴庚燊负责教学软件的制作。

廖晓群负责课题指导。

4、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3.10—2014.03

开题报告

论文

邓云茵

2

2014.04—2014.07

现代信息技术操作培训

校本教材

课题组成员

3

2014.08—2014.11

实验、课题研讨交流

影像资料

课题组成员

4

2014.12—2015.04

完善、建构不同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文集与影像资料

课题组成员

5

2015.05—2015.12

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资源等

教学设计

论文

课题组成员

6

2016.01—2016.03

师生竞赛成果

影像资料

证书

通报

课题组骨干成员

7

2016.6—2016.9

总结报告

论文

邓云茵

八、参考文献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网络教室的教学模式与应用》龚道敏中小学教师培训

[3]《现代教育技术教程》钱建昌、谢建斌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现代教育技术》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宁主编

[6]《教学模式论》高文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7]《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高金岭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