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1098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传统节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传统节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传统节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传统节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docx

《中国传统节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节日.docx

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

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

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过去也叫元旦。

春节所在

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

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

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

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

“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49年)起开始施行。

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

每年农历十二月

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

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

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

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藏族是过藏历年。

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

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

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

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

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

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

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

的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

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

有香辣甜酸咸五味。

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

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的。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清明按农历计就没定月没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则为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

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

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

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使清明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

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

∙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们都把米饭扔到河里纪

念屈原。

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就连忙上前询问。

原来,百姓投往河

里的米饭,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

屈原无食充饥,所以日渐消瘦。

他左思右想,不

知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

屈原告诉他,如果用箬竹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

黍(即粽子),鱼鳖虾蟹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再吃了。

那人醒后,就把

此梦转告给乡邻。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

不久,屈原

又托梦给那人,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

后来,人们都这样去做,渐渐形成了包角粽

的习惯。

∙老百姓把源于田文的说法都称为“躲五”。

传说古代的时候,人们把五月称为

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此日生的孩子为“五日子”。

“五日子”是父母的克星,

谁也不敢抚养。

齐国的田文是“五日子”,父亲几次要害死他,多亏母亲保护,他

才幸免于难。

但父亲命令他,每到五月初五这天,他必须到外祖母家去“躲五”。

田文长大以后,做了宰相,便下令改“躲五”为“端午”,说五月五日是个端端正

正的吉利日子,此日生的孩子一律不准加害,也毋须到外祖母家去“躲五”。

自此以

后,便有了端午节。

在端午节的风俗中,除人们熟知的赛龙、吃棕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等祭

奠、庆贺、文体活动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奇趣。

∙名称最多的节日

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堪称节日别名最多。

究竟有多

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权威的统计。

据统计的资料就达二十多个,但含义不

尽相同。

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

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棕子节等等。

∙同风异俗的节日

同为端午节,全国多在五月初五日过节,唯有福建有些地方是在五月四日过节

原因是说五代十国时闽国建立者(即闽王)王审知死于五月五日,故避之。

同为赛龙舟,湖北秭归(屈原故乡)正式比赛是在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

别的地方是在初五这天。

江西一些水浅干旱之地,不是在水上龙舟竞赛夺标,

而是在陆上跑旱船、爬高比赛。

同是佩符避邪,各地佩带物也有差异:

江苏女

子带用各色草花做成的五毒花,妇女头上插绒制虎,儿童背上负绸制虎,而河

北丰润一带却用棉花布缝制成小狗、小人、小口袋带在孩子身上。

青海湟源一

带所带香包,已不单是别处的驱秽作用,而成了爱情的信物,女子精心缝制于

端午节送于情人。

在各地除了吃粽子风俗外,还有吃年糕、馄饨、油果、咸甜

鸡鸭、鹅蛋、蒜瓣等习俗、浙江端午的骆驼蹄糕就很有名气。

∙在外国过的节日

外国也有端午节。

在朝鲜,端午节这天也有用艾蒲的习惯。

不同的是,中国插

艾叶、插菖蒲,或饮雄黄菖蒲酒;而朝鲜是吃艾饼,洗菖蒲澡。

他们不是祭屈

原,而是用艾饼、松皮饼祭祖先。

他们不竟龙舟而是摔跤、打秋千。

日本的端

午节与我国的习俗差不多:

插艾草、吃粽子,沿海也要举行类似赛龙舟的活动

叫“相会”、“爬龙”。

有男孩的家庭,还要挂鲤鱼旗,期望儿子“鲤鱼跳龙

门”。

新加坡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全国龙舟大赛。

在美国从1979年开始,在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举行一年一度的波士顿龙舟会,并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

化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

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

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

 

“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

 

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

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

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

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

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

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

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

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

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在,祭月拜

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月饼的制作

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

苏东坡有诗写道:

“小饼如嚼

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

“月饼饱装桃肉

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

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可

追溯到西汉初期,但其名称见诸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古老的重阳节风俗虽多,但主要是登高、插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

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据西汉时的《长安志》记

载,京城长安城外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逢重九,帽子上插着

茱萸的人们纷纷登上高台,游玩观景非常热闹。

到了三国和晋

代,登高活动更为普遍,历代诗人留下许多“重阳诗”、“登

高诗”。

诗人李白写道:

“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

岳,了然楚汉分。

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

“三月上已,九月重

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

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重阳前后,菊花盛开,赏菊饮酒便成了节日另一重要习俗。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

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用菊花泡的酒,既能防止疫病,又可益寿延年。

每逢节日,

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别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王维诗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

”为后世所称诵。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登高赏菊之俗,至今在我国民间盛行。

近几年,许多省市取“久久”长寿之

义,确定重阳节为“老人节”,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

“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

 —— 颛顼。

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

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

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

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

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

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

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们的欢乐节日。

总结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地展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

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

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