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0727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90 大小:19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1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

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

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6、注意体现弹性,增加适用性。

三、三维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练习整篇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三维目标

第一单元:

多彩的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第二单元:

名人故事

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

心中的秋天

会写34个生字、会认20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第四单元:

细心观察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正确读写56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写一则观察日记。

第五单元:

灿烂的中华文化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

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背诵部分课文;“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

第七单元:

科学的思想方法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第八单元:

献出我们的爱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引导学生发现:

只要我们献出自己的爱,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二)单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

1---2第一单元15----1711---12第六单元12----13

3---4第二单元13----15  13---14第七单元13----15

5---6第三单元12----1415---16第八单元13----15

7---8第四单元12----1417---18总复习、期末考试

9---10第五单元15----17

五、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1.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名人故事会

3.秋天的快乐

4.观察中的发现

5.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6.自编童话故事

 

第一单元教材计划

第一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主题,由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组成,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一》5课时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情感、价值观: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词语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

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二.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

(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出示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三、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坪坝 傣族 阿昌族 德昂族,摔交 穿戴 招引 蝴蝶 孔雀舞 铜铃 粗壮 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

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b、玩找字游戏:

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四、 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五、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会认:

坝傣昌昂跤

会写:

坪坝戴招蝴蝶

孔雀舞铜粗尾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情感、价值观: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了《我们的民族小学》。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

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使得作者如此自豪。

二、自主、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每一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看法。

4.老师适时点拨,归纳,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上学路上,来到学校

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上学路上,环境美;民族团结,心灵美;穿戴鲜艳,服装美;热情有礼,行为美。

想象读

第二、第三自然段:

上课、下课

①“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③.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④.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第四自然段:

点题

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通过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①.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②.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拓展

作者怀着自豪之情赞美了自己的民族小学,校园美丽,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

虽然我们不是民族小学,但是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特点,谁能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上学路上:

美丽、自豪

我们的民族小学上课:

读书认真、窗外安静团结友爱

下课:

充满欢乐、令人羡慕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3.完成练习册。

教学反思:

 

2.金色的草地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情感、价值观:

学习中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平时看见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填空:

()的草地

3.自然过渡:

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答案,如:

(金色/可爱……)的草地

3.设疑:

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

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

我们继续学课文。

三、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

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

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

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

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

(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例:

“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辩和辫”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草地玩游戏、蒲公英变色)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花是什么颜色的?

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

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五、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本课生字新词

作业设计:

一、多音字

假jiǎ()jià()朝cháo()zhāo()盛shèng()chéng()

二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情感、价值观:

学习中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

(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体会他们草地上玩耍的快乐。

美美地读读第二自然段。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说说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并用手势示范。

   填空:

早晨,花朵(),草地(),

中午,花朵(),草地(),

傍晚,花朵(),草地()。

7指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

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这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拓展

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事?

说一说。

板书设计:

玩耍:

快乐生活

金色的草地可爱、喜爱

发现:

草地变色

作业设计:

一、听写词语

蒲公英、玩耍、绒毛、假装、朝向、这些、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盛开、使劲、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它们分别说一句话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三、完成练习册

教学反思:

 

3.爬天都峰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怕天都峰的过程,以及学习和人物对话。

情感、价值观:

体会到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

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

板书:

天都峰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

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板书: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

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

石头台阶。

仰望:

抬头望。

攀着:

(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

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犹豫:

拿不定主意。

奋力:

充分鼓起劲来。

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

(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取:

吸取。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作业设计: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怕天都峰的过程,以及学习和人物对话。

情感、价值观:

体会到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1、出示生字卡集体读、抽读。

  2、听写重要的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画出有关语句,大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都峰的“高”和“陡”的?

分别画出有关语句,大声读一读。

(1)高:

“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

在云彩上画哩!

      “我爬得上去吗?

”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

“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

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互相怀疑吗?

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

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五、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

“我”怎么爬天都峰?

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

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