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9889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完整答案

篇一: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C)。

A、英国B、日本C、沙俄D、法国

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C),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D)。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

5、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火烧圆明园发生在(B)期间。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B)。

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

8、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

10、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C)。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1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C)后达到高潮。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C)。

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的谴责

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D、政府的妥协

1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A)。

A、义和团运动B、戊戌维新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

14、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A)。

A、林则徐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

1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B)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

16、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B)。

A、帝国主义的强大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

17、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C)。

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战争以后

18、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

19、(C)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

20、“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者是(A)

A、孙中山B、周恩来C、鲁迅D、梁启超

2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D)。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

22、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D、统治集团的腐败

23、到(D)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4、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D)。

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传播西方先进文化

C、为本国与中国同步发展D、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25、德国元帅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D)。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26、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B)。

A、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B、对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C、促进了中国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性D、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均衡发展

27、“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不包括(A)。

A、美国B、法国C、俄国D、德国

28、不含有割地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9、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

30、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激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野心。

B、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

C、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D、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反侵略战争的过程,是中华民族逐步觉醒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军事侵略的手段主要有(ACD)。

A、发动战争,屠杀人民B、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C、勒索赔款,抢夺财富D、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2、晚清时期,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其中鸦片战争期间有(BC)等。

A、林则徐B、关天培C、陈化成D、邓世昌

3、俄国主要通过(ABCD),侵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公里。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

4、关于租借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1898年,德国强租山东的胶州湾

B、1898年,沙俄强租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

C、1898年,英国强租山东的威海卫及香港对岸的新界

D、1899年,法国强租广东的广州湾及其附近海面

5、关于势力范围的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

A、德国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B、沙俄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

C、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D、法国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

6、含有赔款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有(ABC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国家除了俄、日、英、法、美外,还有(ABD)。

A、奥地利B、意大利C、荷兰D、德国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有(ABCD)等。

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9、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主要方式有(ABC)等。

A、垄断近代工业B、设立银行C、控制现代交通运输业D、进行商品倾销

10、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BC)。

A、林则徐魏源B、王韬薛福成C、马建忠郑观应D、李鸿章曾国藩

11、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的是(ABC)。

A、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B、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C、摧毁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D、灌输民主思想

12、19世纪70-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主要表现为(ABCD)等。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B、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

C、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D、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13、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B)。

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C、敌人过于强大D、没有革命的领导力量

14、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主要形式为(BD)。

A、扶植收买代理人B、租借港湾C、迫使中国举借外债D、划分势力范围

15、列强最终没有瓜分中国的原因是(AB)。

A、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C、清政府的存在有利于列强实现自己的利益D、部分列强企图独占中国

三、是非判断题:

T1、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T

F2、近代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虽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但它仍是中国抵制外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

F

T3、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并有领土要求。

T

T4、外国人不仅仅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

T

T5、根据有关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

T

T6、近代战争赔款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T7、近代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自中国。

T8、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铁路的控制来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F9、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加速中国文明进程。

T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方式“是以华制华”。

F1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F12、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所以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F13、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T14、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F15、义和团运动貌似爱国,实则祸国、害国。

篇二: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22最新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2年4月-真题以及详解

一单选

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正确答案

A知识点名称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难易程度

简单口袋自考讲解

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口袋自考统计

刷题次数:

184314错误率:

25%

2.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俄国

D.德国正确答案

A知识点名称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其失败的原因难易程度

简单口袋自考讲解

美国于1899年9月至11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口袋自考统计

刷题次数:

90015错误率:

15%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指挥失误正确答案

B知识点名称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难易程度

简单口袋自考讲解

①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②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口袋自考统计

刷题次数:

128928错误率:

28%

4.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正确答案

B知识点名称

林则徐、魏源与睁眼看世界难易程度

简单口袋自考讲解

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口袋自考统计

刷题次数:

105468错误率:

26%

5.太平天国运动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正确答案

A知识点名称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难易程度

简单口袋自考讲解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战争,前后坚持了14年之久,势力先后扩展到18个省,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达到了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口袋自考统计

刷题次数:

95778错误率:

23%

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