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6049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docx

大气科学考试摸底测试题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

3、答案一律写在试卷上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

题号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英译汉

填图题

实践分析题

简答题

总分

总分

30

10

15

5

5

10

25

100

分数

一、填空:

(每空1分,共3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

1、就水平运动而言,在不考虑其它作用力时,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得风向向(1.右)偏,南半球向(2.左)偏,速度大小(3.不变)。

2、在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产生(9.锋消);在不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产生(10.锋生)。

3、某地处于地面低压中心1000hpa附近,若该地上空为500hpa槽前脊后,则该地涡度平流随高度(11.增加),有(12.上升)运动,而在该低压中心前方500hpa脊所在地区,地转风随高度顺转,为(13.冷)平流,有(14.下沉)运动。

4、在斜压扰动中,(15.涡度)因子主要使低层系统发展、高层系统移动,(16.热力)因子主要使高层系统发展、低层系统移动。

7、在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果有降水发生,则气旋发展会(17.加速),降水愈强,气旋发展也(18.愈快)而强烈。

5、出现雨凇时,大气垂直结构可分为冰晶层、暖层、冷层等几层,在日常雨凇的预报中,一般认为暖层在(23.700hpa)附近,冷层在(24.850hpa)以下。

6、前倾槽是指700槽线超前于(25.地面锋),它的出现更有利于发生较强烈的(26.雷暴)。

7、冬季东亚大槽是冬季东亚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影响和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因子角度,东亚大槽的形成是(28.海陆热力差异)与(29.青藏高原地形)动力作用的产物。

8.【杭州.天.填.难】平均层上的涡度局地变化是由热成风涡度平流所决定的。

9、在业务上常用来表示大气垂直风切变状态的参量是:

(31.地面到500hPa)和(32.地面到700hPa)风矢量的矢量差的绝对值。

10、雷达发射的脉冲电磁波与降水粒子的主要相互作用方式是散射和(33.吸收),天气雷达对于降水天气系统的探测是基于降水粒子对雷达波的(34.后向散射)。

11.【杭州.雷.填.难】零速度线的走向不仅表示风随高度的变化,同时也表示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冷、暖平流。

《雷》P56

12。

根据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关于调整中短期天气预报降水、气温质量评定(检验)办法的通知》(浙气预函〔2013〕9号),原评定(检验)项目包括列入项目、定性评定和定量得分三项,现调整为列入项目、(定性评定)、(分级检验)三项。

当预报中雨,实况出现26毫米,定性评定为(大雨漏报)。

13.根据《浙江省县级气象台突发强天气预警质量检验办法(修订)》(浙气函〔2015〕51号),短历时强降雨,指降雨量1小时≥(30mm);雷电和雷雨大风(龙卷):

强对流系统引发的雷电或极大风速≥(7g)(平原地区)。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在日常业务天气图上求取水平气压梯度力,需要计算(A)。

A.位势梯度B.空气密度C.A和BD.风速差

2、地转风原理不能适用于(C)。

A.中纬度地区B.高纬度C.低纬度50以南D.南半球

3、下图为某站上空测风,请运用热成风原理判断有无锋的存在及类型(C)。

A.有冷锋B.有暖锋

C.有静止锋D.无锋区

 

4、下图为中纬度一短波,等压线分布均匀。

请运用位势倾向方程的原理,

分析A、B、C、D处的地转涡度或涡度平流(D)。

A.A处涡度>0,B处涡度<0,C处有正涡度平流,D处有负涡度平流

B.A处涡度<0,B处涡度>0,C处有正涡度平流,D处有负涡度平流

C.A处涡度>0,B处涡度<0,C处有负涡度平流,D处有正涡度平流

D.A处涡度<0,B处涡度>0,C处有负涡度平流,D处有正涡度平流

5、温带气旋主要是在锋区上发展起来的,有很大的斜压性。

在斜压系统的理想模式中,高空槽前地面为气旋,槽后为反气旋。

运用地转平衡原理,分析斜压系统中,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的作用导致高空和地面气压场发生变化(A)。

A.槽前正涡度平流促使地面气旋发展,槽后冷平流导致槽加深。

B.槽前负涡度平流促使地面气旋发展,槽后冷平流导致槽加深。

C.槽前正涡度平流促使槽加深,槽后冷平流导致地面反气旋发展。

D.槽前负涡度平流促使槽加深,槽后冷平流导致地面气旋发展。

6、一般称寒潮过程地面高压为冷高压,多数冷高压的特点是(D)

A.高压前部和后部均有强冷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接近为零

B.高压前部冷平流大于后部冷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接近为零

C.高压前部、后部和中心区均有冷平流

D.高压前部有强冷平流,后部为暖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接近为零

7、低空急流与暴雨相联系,低空急流多位于(c)

A.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脊线附近;

B.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的左侧或南亚高压脊线附近;

C.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脊线附近;

D.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左侧或南亚高压脊线附近;

8、T-lnp图可以反映气块上升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状态,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

A.抬升凝结高度是指气块湿绝热上升到饱和后开始凝结时的高度;

B.气块温度升降的曲线为状态曲线,实际大气温度分布为层结曲线

C.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第一个交叉点为自由对流高度;

D.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第二个交叉点为对流上限。

9、MCC形成在(A)环境中。

A.弱强迫大气B.强斜压C.强垂直切变D.大气锋生

10、预报员把雷达观测到早上出现的超折射回波作为一种预测午后可能产生强雷暴的指标是因为(B)。

A.低空有大量水汽B.低空有暖干盖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储存

C.低空有风切变D.低空有冷空气。

11、雷达回波测量降水的可靠性,首先要保证反射率因子值的准确,为了使Z值可靠,首要问题是(C)。

A.消除地物杂波B.消除零度层影响

C.雷达正确定标D.消除大气中气流影响

12、雷达速度图上回波零线呈“S”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风随高度呈顺时针转,有冷平流

B.风随高度呈逆时针转,有冷平流

C.风随高度呈顺时针转,有暖平流

D.风随高度呈逆时针转,有暖平流

13、蒲福风力等级表中,6级风为强风,风速范围为(B)米/秒。

A.8.0—10.7B.10.8—13.8C.、5.5—7.9D.13.9—17.1

14.急流中风速水平切变、垂直切变量级为每公里(①)。

①10-2m/s、100m/s②10-1m/s、100m/s

③10-1m/s、100m/s④10-1m/s、10-1m/s

15.云滴增长过程中,需要冰晶和过冷水滴同时并存,以下哪个气温区间最有利于产生冰晶效应(③)。

  ①0~-8℃②-8~-12℃③-12~-16℃④-20~-25℃

16.暴雨是在大气饱和比湿达到相当大的数值以上才形成。

根据有关专家统计,浙江一带如出现日降雨量达到50毫米,则700hPa上比湿通常需要达到(④)以上。

①6~7g/kg②7~8g/kg③8~9g/kg④9~10g/kg

17.江淮流域梅雨一般出现在6月到7月初,此时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在(②)。

①25~28°N②22~25°N③20~22°N④18~20°N

18.降水回波的反射率因子一般在(②)以上,层状云降水回波的强度很少超过()。

①15dBz、30dBz②15dBz、35dBz③20dBz、30dBz④20dBz、35dBz

19.按照《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内陆:

平均风力6级以上或阵风8级以上,则应发布(③)预警信号。

①大风红色②大风橙色③大风黄色④大风蓝色

20.空气质量指数(AQI)148时,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级,空气质量状况及表示颜色为(②)

①三级、轻度污染(黄色)②三级、轻度污染(橙色)

③四级、中度污染(橙色)④四级、中度污染(红色)

三、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合计15分)

1、在地球旋转坐标系中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受的作用力有:

(BCDE)。

A.地心引力B.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D.重力E摩擦力

2、根据极涡中心的分布特点,按100百帕的环流分为(ABCD)类型:

A.绕极型B.偏心型C.偶极型D.多极型

3、冷锋云系减弱的特征:

(ABC)

A.冷锋云系移向大片无云区B.冷锋云系移向盾状急流云区

C.处在地面变形场区的冷锋云系

4、我国境内的锋生区,集中在(CD),常被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

A.青藏高原南侧到四川盆地B.江淮流域

C.华南到长江流域D.河西走廊到东北

5、雹暴云团呈块状,强度大,色调十分明亮,(ABD),日变化明显。

A.发展迅速B.移速快C.移速慢D.生命期短

6、雷达能为暴洪预警提供的线索有:

(ABCD)

A.降水率的大小B.低空急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C.产生降水的对流系统的主轴的取向与系统移动方向的关系

D.次流域面积上雨量的定量估计

7、下列因子中哪些是有利于干微下击暴流产生的环境因素:

(ACDE)

A.弱的垂直风切变B.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

C.弱的天气尺度强迫D.高的自由对流高度

E.小的垂直不稳定

8、下列因子中哪些是有利于湿微下击暴流产生的环境因素:

(ABDEF)

A.弱的天气尺度强迫B.弱的垂直风切变C.环境逆温

D.较低的自由对流高度E、强的垂直不稳定F、高空有低湿度空气源

9、下列因子中哪些是有利于强冰雹产生的环境因素:

(ACD)

A.CAPE值较大;B.对流层中层相对湿度较大;

C.0℃层高度不过高;D.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大;

10、下面哪些是识别中气旋的判据:

(ABCD)

A.核区直径B.转动速度

C.垂直伸展厚度D.特征持续时间

11、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雷暴消散:

(BDE)。

A.边界层辐合线与雷暴相遇B.雷暴逐渐远离其出流边界

C.雷暴与另一个雷暴相遇D.雷暴进入一个稳定区

E.白天雷暴由陆地移到很大的湖面上

12、以下是虚假回波的是(ACDE)

A.三体散射回波B.辐合线窄带回波

C.超折射回波D.距离折叠引起的二次回波

E.旁瓣回波F、固定地物回波

13、下面关于超级单体风暴垂直风切变特征正确的是(ABC)。

A.风向随高度朝一致方向偏转

B.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分布是有序的

C.在低层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值比较大

D.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14、强垂直风切变的作用有(ABCD)。

A、能够产生强的风暴相对气流

B、能够决定上升气流附近阵风锋的位置

C、能够延长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共存的时间

D、能够产生影响风暴组织和发展的动力效应

15、下列因素中哪些有利于对流性暴雨的产生(ABCDGHI)

A.低层反射率因子较大;

B.雷达回波在某处停滞不动;

C.列车效应(强回波反复经过同一地点);

D.环境相对湿度大;

E.高空风较强;

F.对流层中层存在明显干层;

G.抬升凝结高度到0℃层之间的距离较大;

H.低层露点较大;

I.云底以下相对湿度较大;

四、英译汉(共1小题,共5分)

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onsoonintensityandtheprecipitationinrainingseasonsinChinaisstatisticallystudiedandtheresultsareasfollows.Intheyearsofstrong(weak)summermonsoonintheSouthChinaSea,therainbandsareofPatternOne(Three)distributioninthesummerofChinaandtherainfalloftheChangjiangR.ValleyinJuneandJulyismainlybelowanddrought(aboveandflood).

统计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弱)年,我国夏季雨带型呈一(三)类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6-7月)少雨干旱(多雨洪涝)。

五、填图题

六、实践分析题(3题,每题5分,共15分)

第一题

序号

预报(编码)

实况雨量

(mm)

列入项目

定性评定

晴雨准确性

≥0.1

≥10.0

≥25.0

≥50.0

1

10

49.9

暴雨

空报k

正确+

+

+

+

-

2

08

35.6

大雨

空报k

正确+

+

+

-

3

04

15

中雨

漏报L

正确+

+

-

注:

1)可以填写“正确”、“空报”、“漏报”、“错误”,也可以填写“+”、“K”、“L”、“-”,不需要填的,请不要填写任何信息;2)列入项目指:

一般性降水或暴雨及以上降水。

第二题

东海市下属平安县、富裕县分别有26个、20个区域自动站。

某日14时至20时,上述区域自动站陆续出现降水,其中平安县有10个、富裕县有7个达到50毫米。

根据强降雨已经出现情况和未来趋势,平安县、富裕县值班预报员在18时左右先后向市台值班预报员请示本台准备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东海市值班预报员当时一人在岗,他看了各类监测信息和数值预报后,分别答复平安县、富裕县值班预报员请其根据情况自己决定。

平安县、富裕县值班预报员根据市台值班预报员回复,随后自行决定发布了预警信号。

假设上述情况发生在我省,上述情况为当次业务的主要情况(即未提及内容视为“不存在”或“未发生”、“未操作”)。

请问:

按照我省相关规范,上述情况市、县级值班预报员处理方式是否规范、准确(注:

涉及服务部分工作可不分析)?

为什么(即对照规范要求哪些工作步骤或内容未“到位”)?

七、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用200字左右简单介绍你目前工作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5分)

考查目的:

了解当地情况,从思想上树立服务的针对性

2.简要解释常年“小寒”节气比“冬至”节气更寒冷。

(5分)

考查目的:

会分析基本天气气候学原因(原理),关注测站气温与体感气温,关注预报与服务的对接。

3.【湖州.天.答.简】常见的对流性天气的触发机制。

《天》P430-431

(1)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

锋面的抬升及槽线、切变线、低压、低涡等天气系统造成的辅合上升运动都是较强的系统性上升运动。

除系统性辅合运动外,低空流场中风向和风速的辐合线、负变高或负变压中心区都可产生抬升作用。

(2分)

(2)地形抬升作用:

山地迎风坡的抬升作用也很大。

因此,山地是雷暴的重要源地。

(2分)

(3)局地热力抬升作用:

夏季午后陆地表面受日射而强烈加热,常常在近地层形成绝对不稳定的层结,使对流容易发展。

(2分)

4、【嘉兴.天.答.难】简述低空急流的形成与维持机制(6分)。

《天》P375-376

答:

从与暴雨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环流背景与结构可以看到,低空急流多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压高压东部脊线附近。

由于在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有正的涡度平流,这里高空有气流辐散,低层气压降低(1分)。

一方面高空辐散的气流随南亚高压东侧的偏北气流向南流动。

由于从高压向外流动,气压力作功使高空东北风加强并在东风急流的北侧辐合下沉。

(1分)另一方面低层减压使副热带高压北测的气压梯度加大,高压中的气流向北流动产生辐合上升气流并有西南涡生成。

(1分)同时气压力作功又使气流加速,西南气流加强。

从高空东风急流北侧下沉的气流与低层向北流动的气流相连接构成了一个垂直反环流。

(1分)由于大气潮湿不稳定,低层辐合上升气流中将有对流发展,水汽大量凝结产生暴雨,凝结潜热的释放又使低层气压降得更低,南高北低的气压梯度更大,偏南气流加速更快,结果导致低空急流的形成或维持。

(2分)

可见,低空急流的形成与维持跟高低空环流的耦合发展有关,是大气环流演变的产物,同时与暴雨的生成有密切的联系。

 

5.【舟山.雷.答.中】下图为沿着雷达径向穿过一个强雷暴的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垂直剖面,环境的0C层和-20C层高度分别为4.2km和7km,低层暖湿入流来自右侧。

请根据图判断需要发出哪几种强对流天气预警?

并说明理由。

(6分)《雷》P150、169

答题要点:

(6分)

需要发出强冰雹和雷暴大风预警。

(2分)

1)冰雹预警理由:

高悬的强回波,55dBz以上回波扩展到-20C等温线以上高度,低层弱回波区和中高层悬垂回波,0C层高度适中;(2分)

2)雷暴大风预警理由:

径向速度剖面显示明显中层径向辐合,即MARC特征,是雷暴大风预警主要指标之一。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