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5833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docx

法兰西内战最终版

《法兰西内战》: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石

1871年3月 18日,巴黎工人阶级英勇地举行了武装起义,他们以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

虽然在凶恶。

庞大的内外反动势力的围剿下,公社仅仅存在了72天,但是法国无产阶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揭开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新的一页。

为了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马克思写下了《法兰西内战》。

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1891年单行本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告诉我们:

“(1871年)5月 28日,公社的最后一批战士在贝尔维尔一带的坡地由于寡不敌众而殉难。

只过了两天,即在5月30日,马克思就向总委员会(指当时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引者注)宣读了自己的著作。

这一著作揭示了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并且写得简洁有力而又那样尖锐鲜明,尤其是那样真实,是后来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浩繁文献都望尘莫及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3页)确实,这部著作处处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至今对我们鉴别各种各样的思潮,反击形形色色的谬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早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便指出: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际经验,阐发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他指出: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同上第52页)他说:

“这次革命的新特点还在于人民组成了公社,从而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把这一权力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办法,即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

”(同上第106—107页)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公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指出:

“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

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同上第58—59页)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宣言》必须做出的唯一的修改正是要加进《法兰西内战》中根据巴黎公社战士的革命经验做出的结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249页)可见,《法兰西内战》中阐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用武器的批判打碎了反动的国家机器,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纪念党的28岁生日,毛泽东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这部光辉著作,他指出:

“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5页)他在稍后发表的《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中又反复阐述了这个问题。

他说,人民民主专政,“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

这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是一个护身的法宝,是一个传家的法宝,直到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阶级被彻底地干净地消灭之日,这个法宝是万万不可以弃置不用的。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92—1603页)这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表述。

    然而,从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之日起,就有人对它持反对态度。

前一阵,有些人又在“民间修宪”的名义下,提出要把“人民民主专政” 改成“人民民主宪政”。

这是极其荒唐的。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因而必然有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

拿资产阶级宪法来说,从来都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敢于反抗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简言之,资产阶级民主也就是资产阶级专政,不过他们不这么说罢了。

因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总是心虚理亏,不便明言的。

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在人民内部广泛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丝毫没有什么心虚理亏的地方。

所以我们敢于明言。

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一样,法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恒地存在下去。

等到我们的伟大理想——共产主义实现之日,阶级和阶级斗争已经在全世界彻底消灭,遵守公共的劳动和生活准则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那时法将同国家一起因为不再有存在的必要而自行消亡。

事情很明显,既然需要宪法,就需要人民民主专政;等到不需要人民民主专政,宪法本身也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这中间根本用不着也不允许插上一个取消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民主宪政”。

如果有,那只能是资产阶级民主亦即资产阶级专政的代名词。

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或曰人民民主专政,当然要依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用专政的手段来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

但是,这并不是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全部。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制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0页)这就是说,在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之后,要运用政权的力量,逐步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推进社会进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造,为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做好准备、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它的生命力和成功的保证,就在于它代表着比资本主义更高类型的社会劳动组织,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劳动生产率,这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没有阶级斗争了。

恩格斯在《导言》中指出,如果说在1848年的革命中,“资产阶级第一次表明了,一旦无产阶级敢于作为一个具有自身利益和要求的单独阶级来同它相对抗,它会以何等疯狂的残暴手段来进行报复”,那么,和1871年巴黎公社所遭遇的报复比起来,这“只能算是一种儿戏”。

(同上第4页)历史是如此,现实也是如此。

在我国,即使在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被消灭以后,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

这些年来,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潮时起时落、时隐时现,与外国敌对势力造相呼应,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制造社会动乱,企图颠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对此,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切不可放松警惕。

                      建立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

    无产阶级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之后,采用什么样的政体才能够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免除国家在旧社会所表现出的种种弊端呢?

巴黎公社在这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

正如马克思所说:

“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

”(同上第56页)公社这个议行合一的机构,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

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

其中大多数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

也就是说,公社从根本上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议会制、三权分立制和多党制,实行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马克思说得好,即使是被奉为圭臬的美国的两党制,也只不过是“两大帮政治投机家,他们轮流执掌政权,以最肮脏的手段用之于最肮脏的目的,而国民却无力对付这两大政客集团,这些人表面上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对国民进行统治和掠夺。

”(同上第12页)至于资产阶级议会,徒具形式,只是行政权用以骗人的附属物而已。

巴黎公社的建立,立刻消除了巴黎的肮脏、丑恶现象,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这有力地证明了公社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公社确立的这一原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承认和接受,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体,体现了巴黎公社的精神和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20 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改革,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完善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有人鼓噪要照搬西方的议会制、三权分立制和多党制等政治制度,这就是把巴黎公社时期已经被工人阶级抛弃,并且也为中国人民在历史选择中所抛弃的东西重新拿出来兜售,这只不过是想替这些已被历史证明是腐朽的东西招魂。

然而,正如我国人民在经济上选择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不应倒退到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去,在政治上也坚持与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应理会那些被自己所抛弃的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些人又在媒体上发表言论,提出要“去人民”,把“人民法院”改称“法院”,要脱离行政区划设立法院,要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等,企图在司法方面为“三权分立” 打开缺口。

对此,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

“人民法院各项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现实”,“人民法院改革绝对不能照抄照搬‘三权分立”’。

这是对全盘西化论者的有力回答。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

    以往剥削阶级国家的特征是,国家机关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社会的主人。

巴黎公社则正好相反,公社及其工作人员是社会的公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防止政府的工作人员由负责的勤务员变成具有“令人倾心的官职、金钱和权势” 的官员,公社采取了许多措施。

恩格斯在《导言》中把它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

第二,它对所有公务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

”(同上第 13页)巴黎公社的这个原则说明:

真正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应当是代表和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工具,其所属的社会公职人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而绝不是由少数人豢养,为少数人效劳的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和寄生虫。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实行真正的民主,由人民选出自己真正的代表来担当社会负责任的勤务员。

马克思说,在巴黎公社,“普遍选举权不是为了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一次由统治阶级中什么人在议会里当人民的假代表。

而是为了服务于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同上第引页)“普选权已经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

由各公社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务员”。

(同上第96页)这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使人民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这是十分必要的。

毋庸讳言,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官僚主义、权力过于集中。

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较为普遍,亟须大力加以改进。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有知情权、发言权、选择权、监督权、罢免权,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坚持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同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所宣扬的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果照他们的那一套办,实际上是倒退到资本主义国家“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一次由统治阶级中什么人在议会里当人民的假代表”,这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所绝对不能同意的。

    为了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巴黎公社“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而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

从前国家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

”(同上第55页)公社废除了高薪制,取消了公职人员的种种特权,使公职人员不再是特殊阶层的私有物,也不是追求升官发财的阶梯,而真正变成了仅仅是为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岗位。

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总结的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

    当然,我们对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相当于普通工人的工资这一措施,不能作教条式的理解,但是其基本精神却是完全正确的,那就是,公职人员的收人,不能与普通群众拉开太大的距离。

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先进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着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有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

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需要共产党员加强个人修养,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洁,维护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样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党才有凝聚力、战斗力。

最近披露的国有企业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在新加坡的控股子公司由于领导人独断专行,从事石油期权投机交易,造成财产损失5.5亿美元,而对此负有主要责任的总裁陈久霖年薪竟达2350万元,这可以说是从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的典型一例。

    某些根本违背巴黎公社原则的做法常常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例如,什么“高薪养廉”啦,什么“管理层收购”啦,等等。

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说明,欲壑难填,一些国家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不是提高工资就可以解决的,指望靠提高工资待遇来养廉,只不过是饮鸩止渴,我们需要的决不是“高薪养廉”,而是“俭以养廉”。

为害更大的是乘经济体制改革之机,以国有企业“改制”之名大搞私有化。

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说明,所谓“管理层收购”不过是为少数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财富提供了便利,为把国有资产转变为私有财产找到了理由和借口,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使一些社会公仆变成了社会主人,使广大劳动人民再次沦为雇佣劳动者。

一旦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不变也得变,这是多么危险的情景啊!

    在新的世纪,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我们党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把我们党真正建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建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的党,这就是把巴黎公社所确立的原则在新的条件下的发扬光大,也是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有力回击。

法兰西内战

价值

《法兰西内战》精辟地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概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特别是用巴黎公社的新经验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法兰西内战》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既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恩格斯在1891年所写的导言中说,这部著作善于“在伟大历史事变还在我们眼前展开或者刚刚终结时,就能正确地把握住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表明马克思在剖析历史事变中的“惊人的天才”,这部著作为“后来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浩繁文献都望尘莫及”。

1.

读了《法兰西内战》,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虚伪本质的深刻的彻底的剖析。

文中提到“每当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

那时这种文明和这种正义就是赤裸裸的野蛮行为和无法无天的报复行为。

财富占有者和财富生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每一次新危机,都愈益明显地证明这一事实。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都属于阶级社会,但与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资本主义宣告了一种形式上的政治平等。

因为资本主义的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是分离的,由于私有制的存在,所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平等,没有经济的平等,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平等。

但资本主义用这种虚拟的平等来代替现实中的不平等,从而使其统治具有极大的隐蔽性。

需要说明一点,这仅限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平相处”的时候。

但一旦无产阶级起来革命的时候,敢于作为一个具有自己利益和要求的单独阶级来反对它的时候,其纯粹的阶级压迫性质就暴露无遗了。

历史已经证明!

单是法国无产阶级血淋淋的悲惨历史就足以揭穿资产阶级国家及其文明的虚伪本质。

1848年巴黎工人群众六月起义被资产阶级以绝对优势镇压以后,“接着就开始了对手无寸铁的俘虏的血腥屠杀,其残忍程度是从那招致了罗马共和国复灭的内战以来所未曾见过的”。

资产阶级第一次表明了,当无产阶级追求自己的利益表达时,它会以何等疯狂的残暴手段向无产阶级进行报复。

然而,和资产阶级在1871年的狂暴比较起来,1848年事件还只能算是一种儿戏。

通过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的血腥镇压,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一点!

2.

看了《法兰西内战》及导言,我想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军队对夺取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性;第二,公社成员的“低薪”是否可以遏制腐败。

一、军队对夺取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武装,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在《导言》中,恩格斯在总结法国近50年来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从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无产阶级一直在革命中提出自己的阶级要求,即消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

而提出这些要求的工人还拥有武装,这对资产阶级统治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因此,“掌握国家大权的资产者的第一个信条就是解除工人的武装”,而工人阶级被解除武装后,他们的斗争总是失败。

这是法国几十年的阶级斗争的一条重要的规律,也是无产阶级的一条经验教训。

恩格斯正是基于法国1848年2月革命、6月起义到1871年巴黎公社这一段历史事实,深刻地说明无产阶级只有掌握革命武装,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成功经验时,指出:

“这次革命的新特点在于人民在首次起义后没有解除自己的武装。

”巴黎公社最后失败的原因是重视和运用革命武装不够,没有继续向凡尔赛进军,彻底消灭反革命武装,可见,革命暴力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性。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不难发现军队的重要性。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妄图通过军阀之间的制衡,最终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但事实证明,缺少军队控制权的孙中山,在革命道路上总是坎坷,最后改组国民党,达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关系破裂后,中共领导了南昌起义,中共开始拥有自己的武装。

之后,毛泽东又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理论,通过自己的军队完成了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二、公社推行的“低薪”政策是否能有效防止官员腐败

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官吏特权的高薪制,一切公职人员,无论职务高低,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

采取这个措施的本意在于防止人们为了追求升官发财而抢占公职岗位。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现阶段,我国公务员的合法收入并不是很高,但为什么每年还有这么多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考试。

因为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和种种的福利待遇,使公务员岗位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香馍馍。

实行“低薪”并不一定能促使公职人员的廉洁。

香港实行的“高薪养廉”是否适应我国大陆的党的反腐建设?

通过高薪来满足公职人员的物质生活需求,在大陆是无法实现的。

原因有:

一是,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一直都是低薪制国家。

况且我国机构臃肿、冗员繁多,经济基础薄弱,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及新加坡、香港比,更不可能去按照他们的薪俸水平来“养廉”。

二是不符合腐败分子的“贪情”。

他们名义工资低,但享受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的明文规定的特殊待遇。

一个省部级官员,名义工资在调资前每月可能不到1500元(不含补贴、福利、奖金),但是,“实物”分配到他头上的,仅房子和汽车两样,折算下来,可享受的就是其工资的若干倍,这还没算公费医疗保险等。

结果他们仍不满足,一个劲的贪。

三是不符合共产党的“党情”。

提出这种理由的人认为,共产党是干什么的?

是干革命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是该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奋斗一辈子的。

他们还用诸如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一定要建立一个“廉价政府”,其四是不符合科学概念的逻辑。

提出这个理由的人认为,一个概念的界定,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高薪养廉”却不具备这一点。

“薪”为多少才算高?

高到什么程度才足以“哪些职业应该高薪?

都不明确,可操作性差。

如何做到官员廉洁?

坚持文化养廉与法制治廉相结合。

廉是需要养,但更需要治。

廉要养,但不能靠所谓的“高薪”去养,而应靠文化去养。

治廉必须在法律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廉政建设只有把“养”与“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3.写作背景:

《法兰西内战》写作于1871年5月,其直接动机是总结法国巴黎公社这一伟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

其写作的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其一,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

1864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的指导下,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因此,恩格斯说:

“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

”【选集第四卷第413页】其二,巴黎公社的爆发。

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面对法国工人掀起的此起彼伏的罢工和示威斗争,路易·波拿马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于1870年7月19日发动了对普鲁士的战争。

其结果是以大地产主、金融贵族为核心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惨败。

直接导致法国工人起来保卫巴黎。

【参见327-329】第三,该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巴黎公社的思想结晶。

马克思在1870年3月18日巴黎工人武装起义之后,就满怀热情的关注着革命的进程,通过各种渠道指导革命运动和收集革命运动的资料,给各国工人运动领袖写信解释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驳斥对公社的种种诬蔑。

他接受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的委托,起草就有关巴黎公社告国际全体会员的宣言。

在巴黎公社失败两天后,他即向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读了《法兰西内战》,并在同年六月在伦敦出版了该著作。

内容结构:

恩格斯的《导言》:

阐释了《法兰西内战》和马克思就普法战争所写的两篇宣言的历史意义,回顾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概述了巴黎工人起义的原因、经过,分析了巴黎公社的性质,对无产阶级革命做了补充。

马克思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

分析了普法战争的起因和性质,提出了工人阶级在这场战争中的策略原则。

《法兰西内战》:

第一部分:

揭露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国防政府”或“第三共和国政府”)投降卖国、挑动内战的可耻行径,并分析了其原因。

第二部分:

记述了巴黎工人阶级武装起义的经过、分析了这场革命的经验教训。

第三部分:

根据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和政策措施,说明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用巴黎公社式的革命政权代替旧的国家机器。

第四部分:

主要揭露梯也尔政府残酷镇压巴黎公社的暴行,歌颂巴黎工人阶级英勇斗争事迹和牺牲精神,阐明了公社与第一国际的关系以及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

《法兰西内战》附录和初稿:

在多维展示世界各国对于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和巴黎公社的评价的同时,给予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和巴黎公社以高度的历史评价,驳斥了种种对于它们的诬蔑。

同时,通过初稿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马克思对于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和巴黎公社的认知过程。

几点思考:

1.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际经验,阐发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他指出: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说:

“这次革命的新特点还在于人民组成了公社,从而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把这一权力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办法,即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

”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公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指出:

“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

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2.建立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

无产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