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729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docx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特点,认识游戏的种类、特点及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了解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

3.了解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理解相关理论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1.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幼儿认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3.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及教具】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课件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一)、年龄阶段

指儿童从3岁——6、7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做幼儿期;又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所以又称学前期。

学前期的广义和侠义之分

(二)、一般特征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幼儿的心理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是,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展。

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社会性也进一步发展。

(一)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

与婴儿期相比,此时儿童在身体的发育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能很好的独立行走和跳跑,双手能灵巧的操纵物体,能与别人进行言语交流。

有了这些能力,儿童迫切地希望加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但他们又不可能真正地进入社会生活。

游戏形式的存在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幼儿的心理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

幼儿不能给出事物的抽象定义,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来界定事物,只能从表面特征和功能方面去认知事物。

如,他们不能准确地给出花的定义,只知道花是美丽的;

他们不能准确地给出铅笔的定义,只知道铅笔能写字。

幼儿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数的概念和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必须有实物的支持,带有明显的形象性。

由于幼儿受到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限制,他们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其行为经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当来了一个新的刺激时,幼儿会放下眼下正在进行的活动,把注意力投入到后来的刺激。

这说明,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不随意性。

(三)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由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和言语的初步准备,其行为的自觉性逐渐发展起来了,这些都为儿童个性倾向性形成创造了最初条件。

幼儿期开始形成的最初的个性倾向,是将来个体个性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今后个体个性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性质。

二、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到幼儿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量继续增加

幼儿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3岁儿童的脑重量大约为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75%;

7岁儿童的脑重量大约为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91%。

由此可见,幼儿的脑重量已经接近成人的脑重量。

从7岁开始一直到成人,脑重量的改变已经不再明显了。

2.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

大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由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分支增多、长度伸长所导致。

幼儿期儿童的神经纤维继续增长,继续髓鞘化。

儿童2岁之前,脑神经纤维较短,多呈水平方向;2岁以后,出现了向竖直方向延伸的分支。

幼儿神经纤维的分支继续加多、加长,为形成复杂众多的神经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幼儿后期,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这使幼儿神经传导更加迅速、准确。

到了5—7岁时,幼儿额叶面积的增长速度又明显加快。

幼儿额叶面积的快速增长就意味着幼儿大脑皮层已达到相当的成熟程度。

3.脑电波的变化

脑电波是脑发育的一个重要参数。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发现:

1—3岁时儿童脑电波δ波减少,θ波增多,同时出现少量的α波。

但是在5岁以前,儿童的θ波一直多于α波;

儿童从4岁开始,θ波逐渐减少,α波增多;

5—7岁时,α波与θ波的数量基本相同;

到7岁以后,儿童的α波逐渐占主导地位;

8——12岁,θ波开始从枕叶、颞叶、顶叶消失,α波占主要地位。

脑电的变化表明,儿童大脑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我国的有关脑电波的研究还发现,大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个体在4—20岁之间,大脑的发展存在两个加速期:

第一次加速期就是在幼儿期,5—6岁左右,此时枕叶α波与θ波斗争最为激烈,最后α波逐渐超过了θ波;

第二次加速期是在13--14岁左右,此时整个皮层α波与θ波的斗争已基本平息,α波基本代替了θ波。

幼儿大脑结构的相对成熟为幼儿智力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新的、复杂行为的形成提供了生理上的保证。

(二)大脑机能的状态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皮层的抑制机能上。

3岁以前儿童的内抑制很弱。

约从4岁起,由于神经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才逐渐加强。

由于这种抑制机能的不断发展,儿童能更专注地认识事物和操作物体,更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冲动,为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提供条件。

与此同时,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有所增强,表现在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延长。

如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可达20小时以上,1岁婴儿需要14--15小时的睡眠,3岁儿童则需要12--13个小时,到了5--7岁时就只需11--12个小时了。

幼儿期虽然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速度快于兴奋机能,但总的说,兴奋和抑制过程还是不平衡的,兴奋仍强于抑制,而且年龄越小,两机能不平衡就越明显。

因此,对幼儿过高的抑制要求,如要求幼儿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或集中注意于单调乏味的课业,往往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

第三节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针对儿童游戏现象作过这么一个正确的总结:

“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确实,游戏对于幼儿就犹如生命一样重要。

可以这么说,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

同时,游戏也是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的活动,是幼儿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一种活动方式。

所以适应幼儿心理发展需要和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游戏,会很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过渡到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虽然,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喜欢游戏,但相对来说,幼儿阶段进行游戏的时间最长,儿童在幼儿园和家中的主要活动都是游戏。

可以这样说,除了吃饭、喝水和睡觉等必要的生理活动外,他们的时间全部都用于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幼儿为什么如此喜欢游戏呢?

游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游戏的种类又有哪些呢?

对于这些问题,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有不同的论述、不同的见解,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一)、传统的游戏理论

1、复演说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在20世纪初提出了复演说。

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动,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

而游戏则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人类祖先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如追赶动物、制造工具、采集果实等,与儿童的一些游戏形式有相似之处。

霍尔还认为人类的文化经验可以遗传,游戏中的所有态度和动作都是遗传下来的,如儿童爬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儿童玩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盖房子的活动等。

2、精力过剩说

“精力过剩说”是由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赛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又没有其他途径来发泄这些能量,只有把游戏当成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

剩余精力越多,游戏就愈多。

而低等动物的精力基本上都用于维持它们的生命了,剩余的精力较少,所以相对于高级动物来说,低级动物没有游戏或少有游戏。

3、机能快乐说

“机能快乐说”是由彪勒提出来的。

彪勒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愉快,儿童不知疲倦地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的快乐。

4、生活准备说

这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提出来的一种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为成熟作准备性练习。

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

儿童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准备练习,锻炼和培养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

儿童本能地把游戏看成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他们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

如女孩子玩娃娃,即是为将来为人妻、为人母作准备;而男孩子从小就愿意扮演男子汉大丈夫的角色,即是为将来为人夫、为人父作准备。

5、成熟说

博伊千介克提出了游戏的成熟说。

他认为,游戏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

第一是发展个人主动性的欲望;第二是适应环境的欲望;第三是重复练习的欲望。

幼儿之所以如此地喜欢游戏,需要游戏,就是因为他们同时拥有这三种欲望。

这三种欲望在幼儿的身上明显可见。

比如,幼儿期,儿童身心各方面已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身体各部分已能不受限制、完全自由地活动了,在这种生理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儿童想要获得个人主动性的欲望就蓬勃发展了;随着儿童自由的活动,其交往的范围也不断地扩大,这时就要求儿童要不断地适应环境;由于儿童身心各部分仍是处于初步的发展中,所以儿童需要进行不断的重复练习技能或动作,以达到强化的效果。

6、娱乐放松说

拉扎鲁斯、帕特瑞克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的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二)、当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事件的手段。

儿童和成人一样,天生也有着种种的欲望需要得到满足和表现。

但由于儿童所生活的客观环境不能听任儿童为所欲为,所以儿童的许多欲望得不到满足和表现。

而游戏则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摆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尝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危险冲动,缓和内心的紧张,发展自我的力量以适应现实的环境。

美国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游戏做出了另一种解释。

他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也可以抚平创伤。

2、认知动力理论

“认知动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认知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

皮亚杰认为,儿童进行游戏是由其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认识新的事物,可以巩固和扩大已有概念,也可以发展新的认知结构。

他还指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游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是由其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游戏的发展水平是与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不同。

3、学习理论

游戏的“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桑代克提出来的。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特定的文化对不同的行为会给予不同的奖励或抑制,这种社会文化的差异反映在儿童的游戏中。

而游戏也遵循“效果律”。

效果律认为,强化会增加一种反应出现的可能性,而惩罚则会减少它出现的可能性。

游戏中的强化者为社会上的成人。

上述这些游戏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游戏的实质和功能,对我们从不同方面认识游戏的本质和幼儿的游戏现象有一定的启示。

二、游戏的特点与种类

(一)游戏的特点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非常好的活动方式。

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其他活动方式、教育方式所不可取替的,原因就在于游戏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是对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的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儿童根据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愿望,将生活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在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