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5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docx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学生用卷

济川中学初二物理阶段考试

(考试范围:

第7-9章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填空(89’16~21题每空2’)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

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都在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图示的水平面上,分别停在图示位置。

(1)三次实验的相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每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开始时都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三次实验的不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可以设想,如果小车处于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小球从足够高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已知小球在空中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则该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

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此时小球共受到______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4.在研究真空能否传声的时候,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

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抛出速度越大,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当速度越来越大时,物体将如何运动呢?

当时他无法使物体达到很大的速度,但他通过科学的推测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1)请你根据以上提示及牛顿当年所绘制的草图推测出这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科技领域中应用这个结论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伽利略等人利用相似的推理方法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牛顿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为荡秋千的情景。

当小红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你认为小红将处于________状态,你的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1)(3)(4)(5)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绳子与放在桌面上质量为0.2kg的木块相连。

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3N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4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做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6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在小盘落到地面后,木块做________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7.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12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小芳的探究:

如图所示,是小芳的实验探究装置图,当左边钩码的质量为100g,右边钩码的质量为150g时,木块恰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于是,她得出结论:

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一定相等。

(1)请你对小芳的实验结论作出评估:

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使木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使左边钩码的质量变为(g=10N/kg)

(6)(7)(8)

9.小明用如①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

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

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若某次实验从静止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②图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分析图像可知:

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小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其中一步的操作如图所示,这样操作的错误是:

物体不在________上运动。

纠正错误后,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①(9)②(10)

11.在列车车厢的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着一重为10N的杯子,若杯子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6倍,则在列车加速行驶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则在列车水平匀速行驶过程中,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12.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

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

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台式测力

计示数F1/N

金属盒

总重力G/N

弹簧测力计

示数F2/N

4.8

4.8

1.8

3.2

1.2

4.8

6.4

1.8

(1)此实验是根据_______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具有容易操作的优点,具体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请你补齐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其值为______N。

(4)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改变金属盒总重力的。

(5)比较实验步骤______(填序号)的数据,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13.如图所示是人在步行前进时的情景。

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___(填“前”或“后”),所以对人前进来说,摩擦力是________力(填“动”或“阻”)。

鞋底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12)(13)(24)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处不在的弹簧

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

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

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

(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克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是________。

钩码重/N

0

0.5

1.0

2.0

2.5

弹簧长度/cm

4

5

6

7

8

9

(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中实例除外)

15.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拉力大

小/N

0

4

5

6

9

10

11

12

弹簧全

长/cm

3.5

5.5

6

6.5

8

9

10.5

14

(1)经分析数据得知: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得跟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比(填写“正”或“反”);

(2)在满足

(1)的条件下,每增加1N的力弹簧应伸长________cm;

(3)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

16.磁铁吸引软铁,磁铁受到的力:

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17.验电器是检验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由于带__________而张开。

18.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________位于原子的中心。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________,它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19.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则此带电小球带______电。

20.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则金属箔带的是______电荷(填“正”或“负”)。

21.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

这主要是因为穿着化纤布料的衣服时,容易产生________现象。

从而________轻小的尘埃所造成的。

这是________的性质。

22.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布朗运动的实验。

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

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水分子的无规则撞击而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是________的运动。

A.分子 B.原子C.小颗粒

(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________分子(水/花粉)的运动是________的(有规则/无规则)。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

(至少用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1)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______溢出(填“会”或“不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继续放入若干个回形针,水仍然不会溢出。

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

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

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

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________(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