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0024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docx

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一共17页

模拟试题一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试题一:

(20分)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⒈某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额为3600万元,其中:

预计形成固定资产3060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为60万元),无形资产540万元。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6年。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⒉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1.1。

某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收益及成本表

表1.1单位:

万元

年份

项目

1

2

3

4

5~8

1

建设投资:

自有资金部分

贷款(不含贷款利息)

1200

340

2000

 

 

2

流动资金:

自有资金部分

贷款部分

 

 

300

100

 

400

 

3

年销售量(万件)

100

120

120

4

年经营成本

1682

3230

3230

⒊建设投资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

投产期的前4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

借款利率为6%(按年计息);流动资金借款利率为4%(按年计息)。

⒋无形资产在运营期6年中,均匀摊入成本。

⒌流动资金为800万元,在项目的运营期末全部收回。

⒍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120万件某种产品,产品售价为38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收益率为8%。

⒎行业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10%。

⒏提取应付投资者各方股利的利率,按股东会事先约定计取:

运营期头两年按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10%计取,以后各年均按30%计取,亏损年份不计取。

9.法定盈余公积金按10%计取。

10.该项目产品的销售价格50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40%,税率为5%。

问题:

1.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和运营期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

2.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并将数据填入答题纸表1.2和表1.3中。

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所得税及剩余利润。

4.计算项目正常年份总投资收益率,并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

5.列式计算计算期第8年的所得税,计算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中第8年的净现金流量(假设第7年没有亏损)。

6.根据计算期第4年的总成本费用,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问题1:

⒈ 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第1年贷款利息=0

  第2年贷款利息=(0+2000÷2)×6%=60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总计=0+60=60万元

⒉ 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

=〔(3600-540)×(1-4%)〕÷10=293.76万元

⒊ 无形资产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540÷6=90万元

问题2:

各年等额偿还本金=第3年初累计借款÷还款期=2060÷4=515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贷款还本付息表

表1.2单位:

万元

序号

名称

1

2

3

4

5

6

1

年初累计借款

0

0

2060.00

1545.00

1030.00

515.00

2

本年新增借款

0

2000

0.00

0.00

0.00

0.00

3

本年应计利息

0

60

123.60

92.70

61.80

30.90

4

本年应还本金

0

0

515.00

515.00

515.00

515.00

5

期末余额

0

2060

1545.00

1030.00

515.00

0.00

表1.3某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

万元

年份

项目

  3

  4

  5

  6

  7

  8

1

经营成本

1682.00

3230.00

3230.00

3230.00

3230.00

3230.00

2

折旧费

293.76

293.76

293.76

293.76

293.76

293.76

3

摊销费

90.00

90.00

90.00

90.00

90.00

90.00

4

建设投资贷款利息

123.60

92.70

61.80

30.90

 0.00

0.00

5

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4.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6

总成本费用

2193.36

3726.46

3695.56

3664.66

3633.76

3633.76

问题3:

第3年营业收入=100×38=3800万元

第3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补贴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3800+0-2193.36-3800×6%=1378.64万元

第3年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所得税

=(1378.64-0)×25%=344.66万元

第3年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378.64-344.66=1033.98万元

第3年法定盈余公积金=净利润×10%=1033.98×10%=103.40万元

第3年可供分配利润=净利润-期初未弥补的亏损+期初未分配利润

=1033.98-0+0=1033.98万元

第3年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

=1033.98-103.40=930.58万元

第3年应付各投资方的股利=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10%

=930.58×10%=93.06万元

第3年应还本金=515万元

第3年还款未分配利润=515-293.76-90=131.24万元

第3年剩余的未分配利润=930.58―93.06―131.24=706.28万元

问题4:

计算投资收益率=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总投资

投资收益率=〔(120×38-3230.00-293.76-90)÷(3540+60+800)〕×100%

=21.50%>10%

从财务评价角度评价该项目的可行性。

因为:

项目投资收益率为21.50%>10%。

所以,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大于行业平均水平。

该项目可行。

问题5:

第8年营业收入=120×38=4560万元

第8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补贴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4560+0-3633.76-4560×6%=652.64万元

第8年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所得税

=(652.64-0)×25%=163.16万元

项目第8年的现金流入:

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4560+0+(293.76×4+3060×4%)+800=6657.44万元

项目运营期第8年的现金流出:

项目资本金+经营成本+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偿还+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0+3230.00+500+20+4560×6%+163.16=4186.76万元

项目运营期第8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6657.44-4186.76=2470.68(万元)

问题6:

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51.64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

当项目产量量大于51.64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

试题二:

(20分)

某基础工程公司现有10台挖掘机,因已超过经济寿命,决定更新设备,购买10台新型挖掘机。

根据统计资料每台挖掘机每年可工作200个台班。

1.挖土方全费用单价的相关数据如下:

⑴为了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采用预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确定方法进行实测确定。

测定的相关资料如下:

完成该工程所需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为8分钟,一次循环生产的产量为0.65m3 ,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8,机械幅度差系数为25%。

台班费为:

850元/台班。

⑵人工消耗:

0.05工日/m3;工日单价:

80元/工日。

⑶.管理费费率为7%(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为基数),利润率为4.5%(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为基数),规费费率为5%,税金为3.41%。

2.购买新型挖掘机的基础数据估算如下:

⑴进口设备

①设备购置费100万元/台,寿命期12年,期末残值率10%;

②每4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6万元/台,经常修理费为0.5万元/台·年;

③年运行费为4万元/台;

④台班时间利用率为90%,纯工作1小时的挖土量为22m3。

⑵国产设备

①设备购置费40万元/台,寿命期8年,期末残值率5%;

②每3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5万元/台,经常修理费为1万元/台·年;

③年运行费为6万元/台;

④台班时间利用率为80%,纯工作1小时的挖土量为20m3。

问题:

1.计算每台国产设备的年费用。

若已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每台进口设备的年费用为19.72万元,应购买何种设备?

(行业基准收益率ic=10%)

2.计算完成每m3 工程量所需的机械台班消耗指标。

3.计算每m3机械挖土方的全费用单价为多少?

4.从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角度,用费用效率法优选方案。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问题1:

(1)每台国产设备的购置费现值

40+5×[(P/F,10%,3)+(P/F,10%,6)]+(1+6)×(P/A,10%,8)-40×5%×(P/F,10%,8)

=[40+5×(1/1.13+1/1.16)+7×(1.18-1)/(0.1×1.18)-40×5%/1.18

=82.99万元

(2)每台国产设备的寿命周期年费用

82.99×(A/P,10%,8)=82.99×0.1×1.18/(1.18-1)=15.56万元/年

因为155.56万元/年<19.721万元,所以,应购买国产设备。

问题2:

完成单位工程量机械台班消耗量

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为:

 60 ×0.65/8=4.88(m3/h)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为:

4.88×8×0.8=31.23(m3/台班)

施工机械台班时间定额为:

1/31.23=0.032(台班/m3)

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指标:

0.032×(1+25%)=0.04 (台班/m3)

问题3:

(1)直接工程费: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

=0.05工日/m3×80元/工日+0+0.04 台班/m3×850元/台班

=38(元/m3)

(2)管理费38×7%=2.66(元/m3)

(3)利润(38+2.66)×4.5%=1.83(元/m3)

(4)规费(38+2.66+1.83)×5%=2.12(元/m3)

(5)税金(38+2.66+1.83+2.12)×3.41%=1.52(元/m3)

合计:

38+2.66+1.83+2.12+1.52=46.13(元/m3)

问题4:

(1)进口设备的费用效率

①效率22×(8×0.9)×200×46.13/10000=146.14万元

②费用效率146.14/19.72=7.41

(2)国产设备的费用效率

①效率20×(8×0.8)×200×46.13/10000=118.09万元

②费用效率118.09/15.56=7.59

结论:

由于国产设备的费用效率高于进口设备,故应选择购买国产设备。

试题三:

(20分)

某工业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工程的招标公告中规定,投标人必须为国有一级总承包企业,且近3年内至少获得过1项该项目所在省优质工程奖;若采用联合体形式投标,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明确牵头人并提交联合投标协议,若某联合体中标,招标人将与该联合体牵头人订立合同。

该项目的招标文件中规定,开标前投标人可修改或撤回投标文件,但开标后投标人不得撤回投标文件;

  经进一步调研,投标人收集和整理出A、B两个投标方案投资与收益数据,见表3.1。

A、B方案投资与收益数据表

表3.1

项目名称 

初始投资(万元) 

运营期每年收益(万元) 

1~5年 

6~10年 

11~15年 

A方案

10000 

2000 

2500 

3000 

B方案 

7000 

1500 

2000 

2500 

基准折现率为6%,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

表3.2

n 

5 

10 

15 

(P/F,6%,n) 

0.7474 

0.5584 

0.4173 

(P/A,6%,n) 

4.2123 

7.3601 

9.7122 

问题:

1.该项目的招标活动中有哪些不妥之处?

逐一说明理由。

2.不考虑建设期的影响,分别列式计算A、B两个投标方案总收益的净现值。

3.据估计:

投A方案中标概率为0.7,不中标费用损失80万元;投B方案中标概率为0.65,不中标费用损失l00万元。

若投B方案中标并建成经营5年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扩建,如果扩建,其扩建投资4000万元,扩建后B项目每年运营收益增加1000万元。

按以下步骤求解该问题:

(1)计算B方案扩建后总收益的净现值;

(2)将各方案总收益净现值和不中标费用损失作为损益值,绘制投标决策树;

(3)判断B方案在5年后是否扩建?

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问题1:

该项目的招标活动中有下列不妥之处:

(1)要求投标人为国有企业不妥,因为这不符合《招标投标法》规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或限制了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

(2)要求投标人获得过项目所在省优质工程奖不妥,因为这不符合《招标投标法》规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或限制了外省市企业参与公平竞争);

(3)规定开标后不得撤回投标文件不妥,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到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有效期终止之前不得撤回;

(4)规定若联合体中标,招标人与牵头人订立合同不妥,因为联合体各方应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

问题2:

各项目总收益净现值计算:

A方案:

PVA=-10000+2000(P/A,6%,5)+2500(P/A,6%,5)(P/F,6%,5)+3000(P/A,6%,5)(P/F,6%,l0)

=-10000+2000×4.2123+2500×4.2123×0.7474+3000×4.2123×0.5584

=-10000+8424.60+7870.68+7056.44

=13351.72(万元)

B方案:

PVB=-7000+1500(P/A,6%,5)+2000(P/A,6%,5)(P/F,6%,5)+2500(P/A,6%,5)(P/F,6%,l0)

=-7000+1500×4.2123+2000×4.2123×0.7474+2500×4.2123×0.5584

=-7000+6318.45+6296.55+5880.37

=11495.37(万元)

问题3:

(1)B方案扩建后总收益净现值:

PVB=11495.37+[1000(P/A,6%,l0)-4000](P/F,6%,5)

=11495.37+[1000×7.3601-4000]×0.7474

=11495.37+3360.10×0.7474

=14006.71(万元)

(2)绘制决策树

 

 (3)根据上述分析,B方案扩建比不扩建的净现值大,所以,应选择5年后扩建的方案。

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点①:

0.7×13351.72+0.3×(-80)=9322.20(万元)

  点②:

0.65×14006.71+0.35×(-100)=9069.36(万元)

 所以,应投A方案。

试题四:

(20分)

某工程项目业主通过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某承包商为该项目中标人,并签订了工程合同,工期为16天。

该承包商编制的初始网络进度计划(每天按一个工作班安排作业)如图4.1所示,图中箭线上方字母为工作名称,箭线下方括号外数字为持续时间,括号内数字为总用工日数(人工工资标准均为45.00元/工日,窝工补偿标准均为30.00元/工日)。

由于施工工艺和组织的要求,工作A、D、H需使用同一台施工机械(该种施工机械运转台班费800元/台班,闲置台班费550元/台班),工作B、E、I需使用同一台施工机械(该种施工机械运转台班费600元/台班,闲置台班费400元/台班),工作C、E需由同一班组工人完成作业,为此该计划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当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中工程量的增减幅度超过1O%时,可以调整综合单价,调价系数为0.9(或1.1)。

图4.1初始网络进度计划

问题:

1.请对图示的进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绘制出调整后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指出关键线路。

2.承发包双方约定9月15日开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

9月16、17日,因供电中断停工2天,造成全场性人员窝工36个工日。

事件2:

清单中D工作的综合单价为450元/m3。

在D工作开始之前,设计单位修改了设计,D工作的工程量由清单工程量4000m3增加到4800m3,D工作工程量的增加导致相应措施费用增加2500元。

事件3:

由于设计变更,致使工作E增加工程量,作业时间延长2天,增加用工10个工日,材料费用2500元,增加相应的措施直接费用600元;因工作E作业时间的延长,致使工作H、I的开始作业时间均相应推迟2天;

事件4:

由于施工机械故障,致使工作G作业时间延长1天,增加用工3个工日,材料费用800元。

如果该工程管理费按人工、材料、机械费之和的7%计取,利润按人工、材料、机械费、管理费之和的4.5%计取,规费费率3.3%,税金3.4%。

试问:

承包商应得到的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多少?

答案

问题1:

根据施工工艺和组织的要求,对初始网络进度计划做出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如图4.2所示。

关键线路为B-E-I。

图4.2调整后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

问题2:

(1)工期索赔4天。

事件1:

工期索赔2天成立。

因为供电中断是发包方应承担的风险,延误的时间将导致工期延长2天。

事件2:

工期索赔不成立。

因为D工作增加工作量800m3,使得作业时间延长2天,但D工作为非关键工作,且未超过该工作的总时差。

事件3:

工期索赔2天成立。

因为由于设计变更,致使工作E增加工程量是发包方的责任,致使工作I(该工作为关键工作)的开始作业时间推迟2天导致工期延长;工作H(该工作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3天)的开始作业时间推迟2天不会导致工期延长。

事件4:

工期索赔不成立。

因为由于施工机械故障致使工作G作业时间延长1天,其责任应有承包商承担。

(2)费用补偿378565.03元,包括:

事件1:

工作A、B、C费用索赔:

人工费:

36工日×30元/工日=1080元

机械费:

2台班×550元/台班+2台班×400元/台班=1900元

事件2:

工作D费用索赔:

【4000×10%×450+(4800-4000×(1+10%))×450×0.9+2500】

×(1+3.3%)×(1+3.4%)

=367968.03(元)

事件3:

工作E费用索赔=(10×45.00+2500+2×600+600)×(1+7%)×(1+4.5%)

×(1+3.3%)×(1+3.4%)=5673.02元

工作H费用索赔=(18/3×2×30.00+2×550)×(1+3.3%)×(1+3.4%)

=1559.46元

工作I费用索赔=(36/6×2×30.00)×(1+3.3%)×(1+3.4%)

=384.52元

费用索赔合计=1080+1900+367968.03+5673.02+1559.46+384.52=378565.03元

试题五:

(20分)

某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项目由A、B、C、D四个分项工程组成,合同工期为6个月,措施费50万元,其他项目费80万元,规费费率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其他项目费之和的3.3%,税金率为3.41%。

施工合同规定:

(1)开工前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支付l0%的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在4、5、6月份结算时分月均摊抵扣;

(2)保留金为合同总价的5%,每月从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款中扣留l0%,扣完为止;

(3)工程进度款逐月结算,施工期间第2个月综合单价的综合调整系数为1.1;

(4)分项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出计划完成工程量的20%时,该分项工程工程量超出部分的结算单价调整系数为0.95。

各月计划完成工程量及综合单价如表所示。

1、2、3月份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如表5.2所示。

各月计划完成工程量及综合单价表

表5.1

工程量(m3)

月度

第1月

第2月

第3月

第4月

第5月

第6月

综合单价

(元/m3)

分项工程名称

A

500

750

180

B

600

800

480

C

900

1100

1100

360

D

850

950

300

第1、2、3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表

表5.2

工程量(m3)

月度

第1月

第2月

第3月

分项工程名称

A

560

550

B

680

1050

C

450

问题:

  1.该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