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571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周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三第一学期第八次周考

地理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1、单选题: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图,比较唐代和现代海岸线的变迁,回答1~2题。

1.古沙洲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地壳运动

2.图中现象与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相关的是:

A.海岸线向东移动  B.长江南岸侵蚀明显

C.北岸海岸线变化大  D.南通适宜发展大型港口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

据此回答3~5题。

 3.该河流位于:

A.东半球  B.南半球 C.西半球 D.北半球

4.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

A.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B.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D.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5.图中河道水流侵蚀作用最强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回答6~8题。

6.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的多,其主要原因是M地:

A.纬度较低  B.地势较高 C.气候干旱 D.白昼较长

7.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的丰富,其主要原因是N地:

A.地势高,大气稀薄  B.海拔高,多冰雪

C.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D.气候干旱,光照强

8.与M地相比,N地夏季的近地面气温特点及其最主要成因是:

A.较高 太阳辐射强  B.较高 距离太阳近

C.较低 大气保温作用弱  D.较低 冰雪融化吸热

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

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

斜压大气更接近实际情况,指等压面和等温面出现交角的情况。

下图是北半球1月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斜压大气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0.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

A.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  B.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

C.位于地中海沿岸  D.位于台风中心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右图所示。

据此回答11~13题。

11.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12.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13.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读澳大利亚多年平均A月、B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B月为: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15.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6.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18.有文献表述:

“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19、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20.图2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

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

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

据此回答21~22题。

21.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

A.(10°N,112°E) B.(10°N,116°E) C.(10°S,116°E) D.(10°N,124°E)

22.此时属于东半球中且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大于1/2 B.大于1/3 C.小于1/4 D.小于1/5

 在台湾学界,把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

读图,回答23~25题。

台湾岛紫蝶幽谷分布及紫斑蝶北返路线示意图

23.“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A.南部沿海地区  B.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

C.高山峡谷地区  D.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

24.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A.降水丰富  B.人烟稀少 C.背风温暖 D.花蜜充足

25.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

A.1月下旬  B.9月中旬 C.5月下旬 D.3月中旬

下图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分别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27.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

许多的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应该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造成的。

读图回答第28题。

28.下列四幅图中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的年龄分布情形的是:

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

据图回答29~30题。

29.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  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  D.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

30.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比较稳定  B.河道较浅

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2、综合题(40分)

31.(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谷地区(见下图)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桃乡”,每年都举行平谷国际桃花节、金秋采摘节。

该地区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山间小盆地,独立水系,周围群山储藏着大量富钾火山岩。

平谷大桃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口味最佳。

桃树为落叶小乔木,夏末成熟。

桃树喜光、温暖,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稍耐寒,不耐水湿。

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

(1)描述平谷大桃的空间分布特征。

(4分)

(2)分析图中A地比B地年降水量多的原因。

(4分)

(3)平谷大桃口味最佳,简析该地区发展大桃的优越的区位条件。

(10分)

 

(4)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你认为平谷地区可以发展的相关产业有哪些。

(6分) 

 

32.(16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丛林和泥潭(沼泽)上建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现在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

(1)分析18世纪前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

(6分)

 

(2)评价18世纪初圣彼得堡建城的条件。

(6分)

 

(3)简述圣彼得堡发展造船工业的有利条件。

(4分)

 

地理答案:

1、ACBDACACABBCCCACDADBBCBCDCBBDB

二、

36.1)分布不均(广泛);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山间小盆地);东北部(丘陵)比较集中;沿河谷分布。

(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2)A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处位于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每点2分,满分4分)

(3)优越的自然条件:

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利于大桃糖分和养分的积累;独立水系,水质优良;土质独特,营养丰富;冬季温度低,病虫害少。

  社会经济条件:

重视农业技术,科学管理;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共10分  每点2分。

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4)大桃罐头厂;饮料(果汁)加工厂;旅游业;桃木雕刻(桃木工艺品);制药业;桃花茶、桃花酒、桃花精油、桃花系列化妆品等。

32.

(1)气温较低,蒸发较弱(蒸发量小于降水量)(2分);位于河口,地势较低洼,排水不畅(2分),(受海水顶托作用)海水易倒灌(2分)。

(2)有利:

地势平坦,便于城市建设(1分);河口,水源充足(1分),水运便利(1分);森林资源丰富(1分);(与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相比,)气候较温和(1分);临近西欧(当时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1分)。

(任答4点,共4分)

不利:

受西风影响,多雾(1分);沼泽广布,建设成本高(1分);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1分);热量不足,种植业发展条件差(1分)。

(任答2点,共2分)

(3)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水域面积大;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任答4点,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