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7114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0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docx

高考第8题突破实验基础题练习

2014年高考题型突破(8)实验基础题

一、广东高考题回顾

1.(2010广东高考22)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

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

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

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Ⅳ:

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2.(2011广东高考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3.(2011广东高考23)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

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III:

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4.(2012广东高考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和SO32-

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5.(2013广东高考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C

溶解度:

CaCO3

溶解度:

Na2CO3

D

SiO2可与HF反应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6.(2013广东高考2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二、广东高考题模型剖析

模型概况:

主要是以元素化合物性质和实验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常见反应、基本操作及实验现象的掌握。

年份

情境模型

主要考点

重要方法

相对难度

2010年

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预测

①萃取实验;②实验室制取氨气;③氯化铁的检验;④氢氧化铝和氧化钙的性质]、饱和溶液的性质

观察法、分析、预测

2011年

T10

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

①浓H2SO4的稀释;②过滤的基本操作;③盐类的水解

分析、预测

T23

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预测

①反萃实验;②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③浓硫酸的特性、SO2的还原性;④铜与硝酸的反应;⑤NO、NO2的性质;⑥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⑦NO的制取、尾气处理

观察法、分析、预测

2012年

物质鉴别、气体制备和除杂

①萃取;②SO42―、SO32―的鉴别;③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④除去HCl中的Cl2

分析法

2013年

T10

物质的鉴别、除杂、物质的保存

①NaCl、NH4Cl混合物分离;②Fe3+的鉴别;③氢氟酸的保存

分析法

T23

图表、实验现象及结论正误判断

①浓硫酸和蔗糖的实验;②铝和浓硝酸的反应;③钠和乙醇反应的实验;④铁与水的反应

综合分析对比法

 

三、题型解码:

题型一:

实验的基本操作

本部分主要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物质的除杂、分离和鉴别等问题。

可以根据研究对象选择仪器和分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固体与固体的分离:

若杂质晚分解、升华时,可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解,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两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大小、受温度影响不同,可用结晶法。

(2)液体与液体的分离:

若互溶且沸点相差比较大时,可用蒸馏法;若互不相溶时,可用分液法;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时,可用萃取法。

(3)气体与气体的分离:

一般可用洗气法,也可用固体来吸收。

(4)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视不同情况分别用过滤、盐析或蒸发的方法。

【针对练习1】

1.(2013深圳一模1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的Cl2,可加入酒精后分液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标准浓度的溶液滴定

C.用排水法收集稀HNO3和Cu反应产生的NO气体

D.用KSCN溶液和氯水鉴别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2.(2013广州一模1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B.将足量盐酸加入混有少量CaCO3杂质的Na2SO4中可除去杂质

C.将混有少量HCl的Cl2通入NaOH溶液中除去HCl

D.将Fe(OH)3固体加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

3.(2013佛山一模8)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己略去)正确的是()

4.(2013茂名一模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A.将AlCl3溶液蒸发结晶提取无水AlCl3

B.在温水瓶中加入Na2CO3溶液泡浸后加入盐酸除去内壁能CaSO4

C.用饱和的NaOH热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

D.将Cl2、HCl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HCO3饱和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5.(2013湛江一模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B.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在pH试纸上,测其pH

C.取用一小块钠后,剩余的钠放到垃圾桶里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定容时俯视,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6.(2013深圳二模8)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15.50mL0.100mol·L-1盐酸

B.用无水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过量浓氨水洗涤试管内的银镜

D.做H2还原CuO实验时,要先通氢气,验纯后再加热

7.(2013深圳二模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NO可以除去其中少量的NO2

B.工业氨氧化法制HNO3,每一步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D.向含硫燃煤中添加适量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8.(2013广州二模10)下列物质的制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CuCl2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可制取无水CuCl2固体

B.NH4HCO3饱和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可制取NH4HCO3固体

C.向FeCl3饱和溶液缓慢滴入过量氨水,加热,可制取Fe(OH)3胶体

D.向电石中缓慢滴入饱和食盐水,可制取C2H2

9.(2013汕头二模1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干燥pH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

B.用图1装置能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的乙烷

C.用图2装置能验证HC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用25mL碱式滴定管世取20.00mLKMn04溶液

10.(2013珠海二模1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正确的操作是()

A.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含I-溶液C.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

 

题型二:

物质性质的检验

主要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具体考查点是判断性质研究的方法是否合理,操作是否科学,结论是否正确等。

解题时,要把关注点放在物质的性质的分析和研究上。

【针对练习2】

1.(2013梅州一模10)ÏÂÁÐʵÑéÄܴﵽĿµÄµÄÊÇ()

A.ÓÃпÓëÏ¡ÏõËáÖƱ¸H2B.ÓÃËáÐÔKMnO4ÈÜÒº¼ø±ð1-ÎìÏ©ºÍ¼×±½

C.Óö¡´ï¶ûЧӦ¼ø±ð¼¦µ°°×ÈÜÒººÍʳÑÎË®D.ÓÃË®À´³ýÈ¥NO2ÖÐÉÙÁ¿µÄNO

2.(2013广东六校5月交流潮阳一中1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苯和甲苯

②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③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⑤少量的钠、钾、白磷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②⑤⑥

3.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到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墙铁壁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4.下列相关家庭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在少量食用碱中滴加食醋

探究食用碱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B

在食用盐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

探究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

C

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溶液

探究淀粉溶液是胶体还是溶液

D

将鸡蛋白溶于水后,滴加AgNO3溶液

验证蛋白质中含有氯元素

5.为了检验SO4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4种方法,其中最佳的是()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B.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C.装置D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不褪色

D.此实验尾气中有二氧化硫,所以可以采用NaOH溶液吸收

7.(2013深圳一模22)从下列实验事实中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纯铜片和另一种金属M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

金属活动性:

M>Cu

B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红色褪去

SO2有漂白性

C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

酸性:

苯酚<碳酸

D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8.(2013潮州一模12)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铝罐槽车储运浓硫酸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铝钝化

B

用饱和NH4Cl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布帘可防火

NH4Cl分解吸热,且分解产物能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

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D

SO2能使溴水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9.(2013广东六校5月交流南海中学10)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气体

C

Na2O2是碱性氧化物

Na2O2可用于杀菌消毒

D

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两者等体积混合更容易使品红溶液褪色

10.(2013广东六校5月交流潮阳一中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

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B

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加入浓硝酸

C

比较H2O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分别加入少量Na

D

比较I2在H2O和CCl4中的溶解度

向I2水中加入CCl4,振荡

 

题型三:

实验室气体的制备

应掌握O2、H2、CO2、Cl2、HCl、SO2、NO、NO2、NH3、C2H4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其中包括药品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要点、净化、干燥、收集、检验、尾气处理等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学会识图、综合分析各仪器之间的联系。

特别要注意一些非常规制取方法和仪器的非常规使用。

【针对练习3】

1.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铜片

浓硫酸

B

SO2

浓硫酸

Fe

浓硫酸

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l2

浓盐酸

MnO2

浓硫酸

2.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如右图所示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3.(双选)下列气体气体制备装置正确的是()BD

 

4.(2013安徽卷8)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5.实验装置合理,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实验室进行有关卤素性质实验时有以下有关操作,其中所用装置正确的是()

A.氯气的收集B.氯气的吸收C.氯化氢的吸收D.食盐水的蒸发

7.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ABCD

8.下列仪器和装置,用橡胶管经过简单连接,可制备收集多种不同的气体(暂不考虑尾气吸收)。

关于这些装置的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收集C2H4:

连接a→d→f

B.制备收集NO2,连接a→c→f

C.制备收集H2S,连接b→c→e

D.制备收集NH3,连接b→d→e

9.(2012佛山二模22)下列实验或操作合理的是()

A.制氨气B.蒸发、结晶C.萃取碘D.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

10.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

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A.①⑤⑧B.③④⑦C.②⑤⑥D.②④⑧

题型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

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掌握一些常见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节少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染。

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确定装置:

根据反应物状态、性质和反应条件确定装置

(1)发生装置:

固+固、液+液、固+液等,看需不需要加热

(2)净化装置:

吸收杂质,不能吸收所制气体

(3)收集装置:

由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

(4)尾气处理装置:

点燃或试剂吸收

二是确定连接顺序:

(1)一般连接顺序:

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

(2)对于验证实验:

混合物……检验A→除去A→验下无A→检验B

(3)注意接口顺序:

①洗气:

长进短出;②干燥管:

大进小出;③排水量气:

短进长出。

【针对练习4】

1.(2013广州一模2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做HCl喷泉实验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等气体

2.(2013韶关一模9)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溶液B.制取并收集Cl2C.铁的析氢腐蚀D.验证氨气易溶于

3.(2013潮州一模2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4.(2013江门一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利用I制取Fe(OH)2B.利用II装置制取CH2=CH2

C.利用III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D.利用IV装置收集NH3

5.(2013肇庆二模12)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

构成锌—铜原电池

B.装置②:

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C.装置③:

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D.装置④:

由实验现象推知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C6H5OH

6.(2013韶关二模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7.(2013广东六校联考1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2013潮州二模2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I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B.图II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C.图III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D.图IV用于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9.(2013广东六校5月交流宝安中学9)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制备氢氧化亚铁B.验证非金属性Cl>C>Si

C.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10.(2013广东六校5月交流中山一中23)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丙图装置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题型五:

实验现象的描述及结论的分析

此类题一般分为三部分:

①给出装置图或实验操作;②实验现象的描述;③结论与解释。

解题时,应判断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三者是否完全对应,如果对应则正确,如果不对应,则错误。

【针对练习5】

1.(2013珠海一模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2.(2013肇庆一模2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A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1H2SO4溶液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则溶液

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B

向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样品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0.1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红色加深。

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表明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3.(2013潮州一模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

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把浓硫酸滴到pH试纸上

试纸变红

浓硫酸具有酸性

C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浅

反应2NO2

N2O4的△H<0

D

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

白色沉淀变为黄色

溶度积:

AgI比AgCl更小

 

4.(2013肇庆二模11)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试剂和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和操作

现象

A

向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B

向新生成的AgC1浊液中滴入KI溶液,振荡

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

C

向Ca(C1O)2溶液中先通入CO2,再加入少量品红溶液

溶液先变浑浊,通入CO2后品红的红色不褪去

D

向BaC12溶液中先通入SO2,再通入过量NO2

先生成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5.(2013佛山二模11)下表中,对陈述I、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判断

A

KSCN溶液可检验Fe3+

待测液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后变为血红色,证明待测液含Fe3+

I对;Ⅱ对;无

B

SO2具有还原性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可见白色沉淀生成

I对;Ⅱ对;有

C

NO2和溴蒸气都呈红棕色

用水可鉴别NO2和溴蒸气

I对;Ⅱ错;无

D

反应物比例不同可导致产物不同

Na与O2反应可能生成Na2O,也可能生成Na2O2

I对;Ⅱ对;有

6.(2013揭阳二模1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

将少量某有机物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充分振荡,未见红色沉淀生成

该有机物不含醛基

7.(2013广东六校5月交流中山一中9)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盛有10滴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

加0.1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Na2S溶液

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

B

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向2mL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验证淀粉已水解

8.(2013广东六校5月交流南海中学2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HB酸性比HA强

C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D

向5mL2%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Y中不含有醛基

9.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