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5632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

《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docx

最新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

 

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

中国新能源开发的背景意义

   新能源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

近年来,面对传统能源日益供需失衡、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严峻局势,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和能源新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力度。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

国家发改委从三方面力推新能源产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指出,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量消耗的今天,加强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有效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型能源是我国战略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今后将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示范。

第二要加强新能源体系化建设。

第三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贾庆林强调:

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

   200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大会上指出,积极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为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他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全球的生态环境,影响到社会民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认真履行国际公约,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能源、提高效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生态建设功能,中国正在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经济贡献。

中国石油多领域开发利用新能源

   公司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2001年正式进入乙醇汽油领域,到2007年培养种植林业生物质能源林,进军林业生物质能源林领域,中国石油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打通了替代能源产业链,从而形成了资源种植、油品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

2001年,启动吉林燃料乙醇工程

   乙醇俗称酒精,是由玉米、小麦、薯类、糖蜜等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

将乙醇进一步脱水为无水乙醇后,再加上适量变性剂(无铅汽油)形成变性燃料乙醇。

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

由于乙醇是一种具有较高辛烷值的含氧化合物,按合适的比例调入汽油中,会提高汽油的辛烷值,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因此,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将乙醇作为汽油的调合组分。

发展车用乙醇汽油对降低汽车排放污染和进口原油的依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期间,作为国家推广乙醇的单位,公司积极组织建设乙醇汽油生产厂。

2001年,公司就承担起了总投资29亿元的国家“十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新兴能源的试点、示范工程——吉林6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与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总公司分别以55%、25%、20%的比例共同投资建设,并共同成立了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9月22日,吉林燃料乙醇工程正式启动,次年5月全面开工,第一条生产线于2003年9月正式竣工投产。

“十五”期间,公司在吉林、山东等9个省市共建成乙醇汽油调配中心88座,改造加油气站5778座,占全国乙醇汽油年销售量的55%。

2006年,将发展替代能源列入“十一五”资源战略

   2006年,公司明确将发展替代能源列入“十一五”发展战略当中,坚持多元开发,即在重点发展常规油气业务的同时,重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关注石油替代产品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2006年起,与国家林业局和地方政府合作开发生物能源

   林业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潜力大,不与林业争地、不与人争粮,能够实现产业与生态共赢,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优势,同时对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公司启动了生物柴油“林—油一体化”项目,与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商定2007年在河北、内蒙古、安徽、湖南、四川、陕西等7省(区)共同建设6.8万公顷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决定在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与开发、林业碳汇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启动建设以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示范项目。

其后,又与黑龙江、山东、陕西、河南、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市分别签署生物质能源等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或备忘录。

根据中国石油和四川、云南、山东省签署的生物能源合作协议,计划建设600万亩原料林基地和20万吨生物柴油装置,建成1000万亩原料林基地,建立600万吨生物柴油示范工程,预计2008年投产。

与四川省合作开发生物能源

   2006年11月8日,公司与四川省在成都签订了合作开发生物质能源框架协议。

协议指出,双方将“共同实施《四川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把四川建设成‘绿色能源’大省、清洁汽车大省;“十一五”共同建成60万吨/年甘薯燃料乙醇、10万吨/年麻疯树生物柴油规模”。

标志着中国石油与四川省合作开发“绿色油田”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携手国家林业局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

   2007年1月12日,公司与国家林业局就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启动云南、四川第一批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

这标志着双方共同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双方决定,将在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与开发,以及林业碳汇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各自优势,加快“林油一体化”步伐,共同推动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为国家能源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减缓气候变暖作出贡献。

在云南打造生物能源基地

   2006年8月9日至13日,公司联合国家林业局对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并与云南省就尽快签署生物质能源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制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达成了合作意向。

2007年3月,公司与云南省政府日前签订了生物质(主要是膏桐)能源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公司2008年将在云南投资五百万元开建膏桐种植基地。

普遍野生于云南省海拔一千六百米以下低热河谷地区的膏桐树是极具开发前景的生物柴油植物树种,其籽粒含油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不仅是化工、医药的优良原料,更是制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在每一百升柴油中加入经处理的十到二十升膏桐油,车辆使用几乎不受影响。

2007年1月23日,中国首辆使用膏桐生物柴油的汽车在云南试用成功。

在南充建立公司第一个“生物质能源”研发生产示范基地

   2007年11月25日,中国石油第一家“生物质能源”开发生产示范基地落户南炼。

总投资近10亿元的6万吨/年“生物柴油”和10万吨/年“燃料乙醇”两大建设项目将分别于2008年底和2009年下半年建设投产。

煤层气开发初具规模

   煤层气又称煤层瓦斯,煤层甲烷,它是成煤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热解作用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固岩的自储式天然气体,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它是优质的化工和能源原料。

煤层气是热值高、无污染的新能源。

它可以用来发电,用作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居民生活燃料。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

   中国石油拥有煤层气3万亿立方米,目前正在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30亿立方米煤层气处理厂,另外还拥有种源煤200亿吨。

中国石油建成了最先进的煤层气实验室,拥有三项国际专利技术。

2007年,我们与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正式签署协议,将合作开发山西煤层气资源。

2008年,我国第一个煤层气田将投产,到2020年,中国石油计划煤层气形成15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与西气东输管道连接的管道达到3亿立方米

   此外,中国石油还有地热资源,在华北油田开展了地热油田的先导性实验,取得了突破,开展了地质调查、资源评价。

同时,开展太阳能方面的业务。

中国石油新能源开发的规划与思路

   开发新能源是我国能源企业的社会责任。

国家制定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法规,提出推进节能降耗工作12项整改措施,倡导优化能源结构。

2007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陆续出台了支持优化能源结构的政策,对促进新能源建设必然带来重要促进作用。

   公司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资源勘探程度比较紧,存在重复勘探。

二是各个环节原料供应及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是新能源需要持续攻关。

四是对新能源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是新能源业务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实现。

   但同时,新能源发展与机遇并存。

中国石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实推进,加快产业化步伐,努力为社会提供更洁净、更安全的能源。

目前,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煤层气、油页岩、页岩气、油砂等非常规能源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两大类。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石油就在煤层气、油砂、油页岩、地热等6个方面开展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为大规模开展新能源业务奠定了基础。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石油制定了推进新能源业务的发展的规划和目标,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即在国家能源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资源、技术、市场和资金优势,积极推进煤层气规模开发,稳步发展生物质能源,努力探索地热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加强油页岩、页岩气、油砂等非常规资源评价,推进太阳能、风能和水溶气利用研究,密切跟踪氢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最新进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规划到2010年,形成新能源生产能力300万吨油当量,煤层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产量占全国的40%,页岩油和油砂油产量占全国的20%,利用地热能节约和替代煤炭占公司上游业务能耗总量的5%。

   中国石油确定了发展新能源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大资源的保障力度,加强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等的生产,做好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的质量评价。

二是加强科研技术攻关,建立新能源技术开发体系,通过引进消化,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对秸秆制乙醇、油页岩等关键技术持续进行攻关,对已有的成熟技术实现规模化集成。

三是注重环境保护,任何新能源的项目都要经过环境评价和节能降耗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环保投入,实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

四是争取国家支持,努力争取国家和国外各方面的支持,营造新能源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家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司将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推动新能源又快又好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