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525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docx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

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

暑假马上就要来临了,同学们除了了解放假的时间,还要多阅

读一些有关高中生暑假安全教育文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一、用电安全常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

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

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

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

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

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

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

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7)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

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8)睡觉前或离家时切断电器电源.

二、室内用电安全知识

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

器越来越多地进人了家庭.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

题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

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

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

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

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

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

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

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

止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

要认真检查.

(8)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的损伤.大多数是因

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所致,也有被数千伏以上的高压电或雷电击伤

接触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多出现呼吸停止,200伏以下的低压

电易引起心肌纤颤及心搏停止,220~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

中枢同时麻痹.触电局部可有深度灼伤,而呈焦黄色,与周围正常组织

分界清楚,有2处以上的创口,1个入口,1个或几个出口,重者创面深

及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甚至深达骨骼,呈炭化状态.

(1)单项触电:

单项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

体某一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大部分触电事故都是单项触

电事故.

(2)两项触电:

两项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

电事故.其危险性一般是比较大的.

(3)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

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

叫跨步电压.当此引起的触电事故叫跨步电压触电.

四,如何预防触电

(一)室内用电预防知识

实验室内触电的发生可能由于仪器外壳漏电,操作不当或对某

些电器装置没有事先采取安全措施.为了预防触电,必须注意以下几

点:

1.实验室内一切电气装置应该装上三相插头,插座,开关,全部

安装地线.最好安装触电保安器.

2.应用电炉加热金属水浴锅或其它金属容器时,应切断电源后

方可操作.

3.电器设备的外壳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

4.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设备.

(二)室外防雷击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

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可

以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毁坏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绝缘,引

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

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地球上任何时

候都有雷电在活动.

1,雷电的形成和种类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

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

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另外,由于静电感

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树木等有异性电荷.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

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

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

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

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

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

及所处的纬度有关.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

多,建筑物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

【溺水事故】威胁孩子暑期安全的头号“杀手”

据有关部门统计,暑假学生死亡者中,70%以上都是由溺水造成

的,其中90%是小学生,溺水事故已成了威胁孩子安全的头号“杀手”。

温馨提醒:

暑假期间,中小学生不要独自在渠边、河边、水塘边玩耍,避

免意外落水;中小学生应在成人陪同下游泳,不去非游泳区游泳;游泳

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防止抽筋;不会游泳的学生,即使佩戴救生

工具,也不要到深水区游泳,防止发生意外;发现别人溺水时,不能

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要有“救人

不舍己”、“见义智为”的救人理念,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交通事故】三成亡者是中小学生

在假期里,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中小学生在街上骑自行车闯

红灯,有时还带人互相追逐,而且车速很快;还有些孩子过马路时不

走斑马线,见到车流缝隙就跑着横穿马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非常

容易发生危险。

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生交通事故越来越集

中在暑假期间发生,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人,其

中中小学生占死亡人数的三成左右,其中80%是因缺少交通安全知识

和自我保护能力、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所致。

温馨提醒:

中小学生出行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不追

逐猛跑;不把马路当成“游乐场”,不在马路上打闹,不在马路上滑

旱冰、滑板等;家长不要让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不要让未满

16周岁的孩子骑电动自行车;骑车时要做到“七不”:

不双手撒把,

不多人并骑,不相互攀扶,不追赶比赛,不带人,不戴耳机听音乐,

不扒机动车。

【居家安全】面对陌生人叫门不要开

每到暑假,很多父母因工作忙不得不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

这时一定要教会孩子防范“不速之客”。

不法之徒通常会用以下方式诱骗独自在家的孩子开门,如:

“我

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你的家人给你买好吃的了,让我给你带回来”

“我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你的家人出事故了,让我来接你”;“我

是你的亲属,从某地赶来看你”;“我是看煤气表(水表)的”等。

温馨提醒:

如果遇有陌生人敲门,尽量不要答话,更不要透露自己是一个

人在家的实情,可以用“爸爸正在睡觉”或是“大人到楼下买菜”等

来暗示、吓退陌生人。

如果孩子在独自外出时遇见不认识的人前来搭

话,要提高戒备,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跟随陌生

人去陌生的地方;一旦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应拨打110报警。

【安全上网】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

暑假期间,不少青少年选择网上冲浪来作为自己假期主要的消

遣方式。

温馨提示:

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慎交网友,在网上不要透露能确定身份

的信息,包括:

家庭地址、学校名称、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信

息;不要轻信网上朋友的信息资料,不要自己单独与网上认识的朋友

会面;控制好上网时间,拒绝通宵上网,不要通宵玩游戏;不去酒吧以

及歌舞娱乐场所,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

力。

快乐暑假,安全第一,暑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共问题。

为了能够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或者杜绝,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学校和家

长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共同给学生创造一个安

全而健康的暑期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