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5219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docx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

 

下双镇学区

2016至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教者: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艺术审美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审美欲望,发展他们对美术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本教材的设计和编写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阶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确保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编写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设疑、提示、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

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渗透世界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教材分成“时代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

 

整体学习状况:

全班学生28名,其中男生14名,女生14名。

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六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

这次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

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4、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3、了解表现水墨绘画的特殊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2、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

3、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小制作  讨论辩论  竞赛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日期

内 容

备注

1

8.25-8.26

基本形体切挖

2

8.29-9.2

点的集合

3

9.5-9.9

远去的路

4

9.12-9.16

线与造型

5

9.19-9.23

风景写生

6

9.26-9.30

让剪影动起来

7

10.3-10.7

漂浮的画

8

10.10-10.14

山山水水

9

10.17-10.21

彩墨家园

10

10.24-10.28

我做的乐器

11

10.31-11.4

废旧物的“新生命”

12

11.7-11.11

保护文物

13

11.14-11.18

古建筑的保护

14

11.21-11.25

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

15

11.28-12.2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16

12.5-12.9

电脑美术作画

自己设计作业

17

12.12-12.16

难忘的一件事作品欣赏

18

12.19-12.23

作品欣赏

19

12.26-12.30

复习

20

1.2-1.6

期末检测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

基本形体切挖

第1,2课时(总2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形体切挖的方法。

能创造出有特色的切挖造型。

教具准备

课件、制作材料,花泥、萝卜、陶泥、切挖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⒈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

师问:

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答。

师问:

把它们称为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⒉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

(课件)生答。

师总结:

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或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⒊欣赏课本范图以及草图,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形体切挖?

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

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

(通过复习几何形导入,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归纳为几何形体,了解形体切挖特点,切挖掉的部分可以是几何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

二、发展阶段

⒈尝试做

师:

每位同学准备好一块立方体的泥材,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制作《凯旋门》,比比哪个小组最快。

(生练习)

请制作最快的小组介绍他们的制作方法。

师总结:

切,用刀(强调握刀方式);挖,可用汤匙;还有很多东西也可利用,例如:

纸卷筒,可以在花泥上镂空等。

(本次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花泥这种媒材,运用比赛制作《凯旋门》的形式,激励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花泥的材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探究、交流了花泥切挖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意识。

⒉欣赏讨论

欣赏以形体切挖方式制作的各种图片。

(通过图片欣赏,帮助学生了解六面体、圆柱体等形体在生活中、在工业设计中、在雕塑、建筑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分类查找资料的能力。

⒊教师示范

师示范怎样将六面体花泥加工成圆柱体,示范完整作品的切挖。

完成后把作品进行写生。

(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形体切挖方法的运用的认识。

学生们对美术的学习是感知运用为主,理性思考较少,让学生的感知先行,用最高的学习热情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根据成品来把图画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能力。

三、练习阶段

作业内容:

根据构思对基础形体进行切挖练习,做完后根据作品画出结构图。

学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评选出最棒的作品,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构思以及制作方法。

五、拓展阶段

欣赏以形体切挖方法及不同材料制造的建筑、日用品等图片,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把形体切挖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瓜果上,希望学生能运用或尝试运用形体切挖的方法来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

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

点的集合

第3,4课时(总4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点的不同存在形式,学习表现点的集合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种点与线的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掌握不同点的表现形式,从而有选择的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点、线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点的集合表现特殊画面效果。

教具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

彩笔、水粉颜料、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课题

欣赏多幅生活中的点的集合画面,导入课题。

⒈日照举办帆船比赛的画面,在辽阔的海面上,每一艘帆船就是一个小点,许多驶出港口的帆船构成了无数点的集合,也构成了一幅别开生面的图画。

⒉草原上的羊群、马群构成的画面。

⒊马路上的汽车构成的点的集合的画面。

随着图片的播放描绘场景,在描述中让学生明白点是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许多物体集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画面。

揭示并板书课题《点的集合》。

二、寻找,渗透概念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片,仔细观察,在自然界中寻找各种各样的点,明白点无处不在。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

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是点。

从高处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是点。

抬头看,飞机、小鸟也都是点。

甚至于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所在的城市也是点。

再给出一组图片请学生再辨析那些是点。

经过刚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再加上现在这些图片的出示,学生可以得出:

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三、欣赏,感受魅力

通过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

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

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

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

中国画中的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型型式式的物象。

民间工艺把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

欣赏修拉作品《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

将各种原色直接点在画面上,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

凡高的《星月夜》将点进行方向形组成,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

四、提示,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

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可以让学生自己观看书上的绘画步骤,这里的步骤简单易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

五、评价,展示作品

在学生绘画创作中,巡视指导,对于闪观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法展示讲评作品。

 

教学

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

远去的路

第5,6课时(总6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⒈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透视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⒉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的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