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4842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地图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地图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地图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地图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地图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地图总结.docx

《专题地图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地图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地图总结.docx

专题地图总结

第一章绪论

1、专题地图的概念与类型

答: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尽程度表示地面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是按照地图主题要求突出而完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地图要素从而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的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与普通地图相比它具有:

只表示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其它要素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表示,内容更加广泛多样,不仅能表示现象的现状和饭呢不还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类型:

按内容分类可分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它专题地图等;按数据特征分类可分为定性数据地图和定量数据地图;按内容概括程度分类可分为解析性地图和合成地图以及复合型图;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

第二章专题内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

1、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

答:

空间分布特征:

1、实地上分布面积较小或呈点状分布。

2、呈线状或带状分布3、呈离散的或连续的面状分布:

(1)间断而成片分布于广大面积上的;

(2)在大面积上分散分布的;(3)连续而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

时间分布特征:

1、反映现象的特定时刻;2、反映现象的变迁过程;3.反映某一段时间的变化情况;4.反映现象周期变化的。

2、专题地图的十种表示方法的概念。

(强调表示手段、所表示现象的分布特征和指标特征)

答:

1.定点符号法是采用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符号,表示各自独立的各个物体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的方法。

符号法以符号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反映物体的特定属性:

符号的形状与颜色表示质量特征,即定性特征;符号的大小表示数量指标,即定量特征。

2.线状符号法是用线状符号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分布的物体的质量特征。

线状符号可以用颜色和图形(形状),表示专题要素的质量特征,如区分海岸类型,区分不同的地质构造线,表示某河段在不同时期内河床的变迁位置等。

线状符号一般不表示数量特征,符号的粗细只代表质量等级的差异,如主要和次要的区分。

3.质底法:

把全制图区域按照专题现象的某种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种类型的分布范围,在各界线范围内涂以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乃至注以注记),以显示连续而布满全制图区域的现象的属性差别(或区域间的差别)。

4.等值线法:

等值线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的连线。

等值线可以显示地面和空间连续分布、且均匀渐变的现象,并能说明这种现象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和强度。

如自然现象中的地形、气候、地壳变动等现象。

(1)等值线法用来表示连续分布于整个制图区域的各种变化渐移的现象;

(2)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每个点所具有的数据指标都必须完全是同一性质的;(3)单独一条等高线只表示数值相等各点之间的连线,不能表示某种现象的变化情况,只有组成一个系统后,才能表示现象的分布特征;(4)等值线的间隔最好保持一定的常数,这样有利于根据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判断现象的变化程度;(5)等值线和分层设色相配合时,各层的颜色随现象数值的变化改变其饱和度、冷暖和亮度等,以表示现象的质和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明显性;(6)等值线直接加数量注记可以显示数量指标,无需另作图例,这是优于其它表示法之处(7)各种地图上等值线法不但反映了现象的强度(即数量指标),而且还可反映:

③现象的重复及或然率

②现象的移动①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现象;5.范围法亦称区域法或面积法,即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内间断而成片的分布范围的方法。

(1).当用散列的符号图形表示要素分布的概略范围时,该类符号完全没有定位意义,仅仅是概略地指明要素的分布范围。

(2).范围法能表示要素的质量特征和渐进性,一般不强调表示数量的指标。

不同时期现象范围的重叠和变化,可显示现象的发展变化。

(3).范围法具有简单、明确的优点,在编制专题地图时,可作为独立的表示方法,如表示煤田分布、森林分布等等,但常常与其它方法(如质底法和等值线法)配合使用。

6.用一定大小的、形状相同的点子,表示分散分布现象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分布密度的方法,

亦称为“点值法”或“点法”,常分为均匀布点法和定位布点法。

定位布点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图比例尺和数据的统计精度。

当均匀布点的区域足够小,相对于较大区域来说,点子的分布是非均匀的,有疏密的变化,即为定位布点。

在用均匀布点法表示时,不需要在地图上详细地表示出地貌、水系、道路及小居民点,因为用均匀布点法表示的地图,不能说明要素的实际分布状况与环境的关系,有时表示她们反会引起误解或错觉(如认为某种要素的数量分布在山区和平原是一样的);反之,在用定位布点法表示时,则应该尽可能地把有关的地理基础要素(地貌、水系、道路、居民点等)表示出来,因为这些地理基础要素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明点子密集或分散的原因。

7.定位图表法是一种用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整个制图区域或线状连续分布)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或线状分布范围)内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现象的方法。

例如温度与降水量的年变化、相对湿度、潮汐的半月变化、沿河流线上各水文站的水文变化等。

定位图表表示的周期性:

表示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周期视地图的用途和资料而定,年、月、季。

定位图表的方向概念:

有方向和无方向。

定位图表的定位:

定位于观测点,海洋的均匀布设。

定位图表的“以点代线、面”:

反映的是线状、面状现象的特征。

数量指标是根据有较长时间纪录的、各点同一时期观测值的平均值而定。

8.在制图区域各个区划单位(通常是以行政区为区划单位)内,按其相应的统计数据,描绘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以表示并比较各个区划单位内现象的总和构成及动态,这种方法叫分区统计图表法。

统计图表通常描绘在地图上个相应的分区内。

特点:

分区统计图表法只表示每个区划内现象的总和,而无法反映现象的地理分布,因此,它是一种非精确的制图表示法,属统计制图的一种。

在制图时,区划单位愈大,各区划内情况愈复杂,则对现象的反映愈概略。

可是分区也不能太小,否则会因为分区面积较小而难以描绘统计图表并表示其内部结构。

它可以表示任何空间分布的现象。

是一种概略的表示方法,属于统计地图。

可表示现象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通常只表示现象的绝对数量指标。

并可显示现象的内部结构和发展动态。

9.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若干个小的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的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别。

特点:

1,分级统计图法可反应布满整个区域的现象(如地貌切割密度),呈点状分布的现象(如居民点的密度)或线状分布的现象(如河流密度或道路网密度)。

2,分级统计图法只能显示各个区划单位间的差别,而不能表示同一区划单位内部的差别。

3,只表示现象的数量指标,不表示质量指标;多数情况下反映现象的相对数量指标,以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如人口密度)或发展水平(如生产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为主。

4,最常与分区统计图表法配合使用。

同样属于统计地图。

分级原则:

分级统计图上级别划分的原则,取决于编图的目的、现象的分布特点和指标的数值。

划分的方法与分级比率符号的分级类似。

通常较多的是采用等差分级法,如图2-22中的分级。

亦可采用等比分级法、逐渐增大的分级或任意的分级法。

但不管采用哪种分级法,都应注意使各级所包括的区划单位个数大致相等,并能突出指标特别高和特别低的区划单位。

级别多少应适当,分级过多会产生错综复杂的色级,使现象的程度差别显示不清。

分级过少,则容易掩盖某些地区疏密程度的具体差别。

10.运动线法简称动线法。

动线法是用运动符号(箭头)和不同宽窄的“带”,在地图上表示现象的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量、质量特征。

如自然现象中的洋流、风向,社会经济现象中的货物运输、资金流动,居民迁移、军队的行进和探险路线等。

特点:

运动线法表示各种分布特征的现象的运动。

它可以反映点状物体的运动路线(如船舶航行),线状物体或现象的移动(如战线的移动),分散成群分布现象的移动(如居民的迁移),整片分布现象的运动(如大气的变化)等。

运动线法可以表示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3、表示方法的比较(区别与联系)与配合,当相同表示手段的两种或多种表示方法配合时,应怎样处理。

答:

1、符号法和定位图表法

联系:

表示手段相近,都是用有定位意义的符号或图表表达现象的特征。

区别:

(1)符号法反映呈点状分布的现象。

尽可能反映全部点的分布状况;定位图表法利用典型点上的现象来说明整个面上或线上现象的特征。

(2)符号法说明特定时刻的或某一段时期内的现象;定位图表法主要用于说明周期性发生的现象。

(3)符号法每个点有较强的独立性,定位图表法表示一个点不能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现象。

2、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

联系:

两种表示方法表示的手段可以完全一样。

都可以表示现象的数、质量指标。

区别:

符号法中的每个符号在地图上的位置代表具体物体的实地位置,它的大小表示该现象在该点的数量指标。

符号之间可以压盖。

其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状分布现象的特征。

分区统计图表中的每个图形并不代表某一具体物体,而是代表某个区划单位内某全部现象的总和,它可配置在区域内的任一适当位置。

通常情况下图表之间不可以相互压盖。

其表示的是在空

3、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线法

联系:

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线法均可用线状的符号表示定位于线(或两点间)的专题现象,有些图上两种方法形式上也颇相似。

区别:

(1)线状符号法是表示实地呈线状分布现象的分布,是反映静态的现象;运动线法则反映各种分布特征现象的运动(或发展)状况,是反映动态的现象。

(2)线状符号法一般是反映现象的质量特征,如海岸类型、道路种类等等,运动线法则常用复杂的“带”表示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3)线状符号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定位比较精确;运动线法的结构有时很复杂,定位亦不够精确,有时仅表示两点间的联系或概略的移动路线,在表示面状现象时,符号只表示运动的趋向,并无定位意义。

间呈点、线、面状分布现象的特征。

4、范围法与质底法

联系:

范围法与质底法都是反映面状分布现象的方法,并且都是以底色、晕线或花纹等形式反映质量特征为主的。

区别:

(1)范围法表示的是某一种或几种专题现象分布的具体范围,几种现象的分布范围可能会重叠,在范围外无此类现象的地区成为空白。

质底法表示的是全制图区域内按现象的质量指标进行的分区,分区不可能重叠,全区也无空白;范围法能表示现象的渐进性和渗透性,而质底法一般不能表示现象的渐进性。

(2)范围法往往是根据各具体现象的各自分布状况描绘它们的范围轮廓,而质底法中的各区域则是在统一的原则和要求下,经过科学的概括而划分的。

所以,范围法中各区域范围是各自独立、互不依存的,不同现象的范围轮廓的概括程度也不一定是同等的。

质底法中的分区单位间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彼此毗连,有着同等的概括程度,如果这一分区范围扩大,必然是另一区域缩小,不同的概括程度则会改变原来对分区指标的正确反映。

(3)用范围法表示的图上,同一种颜色或晕线(花纹)只代表一种具体的现象范围,如红色表示棉花、蓝色表示水稻。

质底法中同一颜色有时固定代表每一类现象(如地质图、土壤图、植被图等等类型图),有的则不一定固定代表某种现象,而仅仅用以表示区域单元的差别,如政区图中的各行政区。

5、点数法与分级统计图法

联系: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表示分散分布的现象的集中程度和发展水平。

区别:

1)表示的手段不同

(2)分级统计图法能简单而鲜明地反映地区间的差别,尤其是反映各区域经济现象的不同发展水平,能得到各地区简单的相对数量指标的概念。

点数法能较好地现象分布的地理特征,它能反映现象的绝对指标。

(3)点数法比分级统计图法统计得详细,但分级统计图法更实用。

易于设计与制作。

6、分区统计图表法与分级统计图表法

联系:

分区统计图表法与分级统计图表法均是以统计资料为基础的表示方法。

他们都能反映各区划单元之间的数量差别,但不能反映每个区划单元内部的具体差异。

区别:

(1)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分区比较固定,如以某一级行政区域为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