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467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docx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为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提供可靠保证

——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专题报告

(2010年1月7日)

刘志军

同志们: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铁路全行业干部职工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铁路快速发展,路网规模迅速扩大,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现代化建设实现了重大跨越,已经昂首站在世界铁路先进行列。

近一个时期,全路上下都在思考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顺利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目标。

应该说,影响铁路现代化进程有很多重要因素,有发展环境方面的,有物质基础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有职工队伍方面的。

部党组认为,职工队伍建设问题是决定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是否顺利的根本性问题。

我国铁路职工队伍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在铁路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职工队伍素质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如果我们不把职工队伍建设这一问题解决好,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任务难以完成,发达完善的铁路网也难以管好和用好。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最近一个时期,部党组组织力量,对新形势下铁路职工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决定在这次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把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做出部署。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充分认识人才资源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站在中国铁路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待职工队伍建设问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人才资源的地位与作用是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比拟的,科技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才资源的地位与作用就越突出。

(一)从主要发达国家情况看,人才资源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才优势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纵观近代世界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国家之所以走上世界强国之路,靠的是对人才的重视以及持续不断的人才资源积累;一些国家之所以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优势,靠的是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从美国看。

在世界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工业化始于19世纪初,比欧洲国家要晚几十年,但是他们仅用了100多年时间就超越英、法、德等欧洲强国。

从1913年开始,美国GDP第一次超越英国名列世界第一,并一直保持领先至今。

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

19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和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德等国家。

面对这一状况,美国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成为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美国在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重视吸收和引进全世界的优秀人才。

这一时期吸收了包括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航天工业专家冯•卡门、核物理学家费米在内的2000多名科学家,使美国的科技发展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赢得了军事技术上的主动。

二战后,适应第三次技术革命对人才的需要,美国采取更为开放的人才战略,积极引进各国顶尖人才。

美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占全球获该奖总人数的50%,其中引进人才占35%。

20世纪90年代,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政府确立了信息产业就是智力产业、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的人才战略新理念,相继出台多项教育改革措施和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掀起了新一轮人才资源开发高潮。

2006年,美国政府推出《美国竞争力计划》,把人才战略的重点放在培育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上,为美国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科技和经济强国地位做充分的人才资源准备。

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支出一直居全球之首。

美国现有3600多所高等院校,可为50%的成年人提供各种受教育机会。

可以看出,美国的现代化历史,就是人才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美国利用其成功的人才资源战略和世界一流的人才队伍,走出了一条强国之路。

从日本看。

在过去的150年间,日本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即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强国。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接近崩溃边缘,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资源贫瘠的国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点对中等和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培养出了一批能够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高级技术人才,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复苏发展,而且使日本迈入了世界工业制造大国行列,只用了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就再次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战略,人才的培养由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量的扩大转为质的提高,造就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日本经济结构转型。

这一时期,日本教育投资的增长一直高于经济的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发展战略,加大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对世界高端人才的引进。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日本现已成为世界性优秀科技人才中心。

日本的现代化历程表明,尽管能源匮乏、土地贫瘠,但可以依赖人才资源开发走出全球化时代的强国之路。

从德国看。

在世界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德国曾三次创造历史奇迹,主要得益于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一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德国起步晚于英法,但他们建立起了先进的职业培训制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对英法的赶超。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德国大量培养技术人才,开创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实现了经济的跳跃性发展。

二是在一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通过教育和人才开发实现复兴,他们加快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使经济迅速走出困境,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

三是在二战后,德国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首先着手对教育事业进行恢复与重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济迅速崛起,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近年来,德国又提出了“主动创新”战略,通过联合经济界和科学界的力量,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增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才资源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调整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

我们完全可以预料,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优势,哪个国家就能抢占发展的先机,就能赢得竞争主动权。

(二)从世界铁路发展看,人才资源在铁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铁路在员工队伍建设上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

铁路从19世纪蒸汽时代起步,20世纪中叶进入内燃和电气化时代,20世纪后半期向客运高速、货运重载发展,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跨越。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许多国家铁路加深了对员工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发达国家铁路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不仅保证了铁路现代化的顺利发展,而且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欧洲和北美国家铁路,尽管这些国家国情、路情不同,但在培养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员工队伍上有许多共同的做法。

1.实行精干高效的用工模式。

随着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达国家铁路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建立了精干高效的用工模式,采取整合生产资源、优化劳动组织等措施,对人员实行兼职并岗,大大节约了铁路用工量,员工队伍越来越精干。

目前,加拿大平均每营业公里用工是0.6人,美国是0.8人,英国是6人,法国是5.5人,日本是6.5人,德国是7.1人,人力资源呈现出集约化发展态势,给铁路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员工收入增长、人才开发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和先进技术装备大都使用的是高技能人才,已经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2.严格设定员工选拔标准。

为适应铁路的职业要求,发达国家铁路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主要行车岗位人员设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

美国铁路企业担任管理人员的门槛是比较高的,要求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有相应的专业教育背景,如美国铁路公司一般要求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是结构或土木建筑工程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要求财务、审计人员必须是会计、金融、经济学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加拿大对铁路专业岗前培训有着严格的入学要求,学员必须通过英语、数学、机械理论等考试,方可参加铁路专业培训,以保证新增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

许多国家对主要行车岗位人员的选拔都有一套严格的筛选和考核办法,法国铁路要求申请司机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职业学校电子电气等专业学历,并具备在车站或机务段维修部门工作两年的经验,入选后还需要经过为期半年的室内模拟及上线运行实习,经考试合格才能取得驾驶资格。

德国铁路规定机车司机一般从中专毕业生中择优选拔,调度员一般从其他行车岗位人员中产生,并经过2至3年的相关理论和实作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日本自1964年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主要得益于对职工的严格挑选和严格培训。

以JR东日本公司为例,该公司选拔机车司机,要求必须在站务员岗位工作2年、在值班员岗位工作2年、在运转车长岗位工作3年,才能获得普通铁路机车司机考试资格,经国土交通省组织的理论考试合格、在培训中心学习1年、由业务熟练的司机带培1年后,才能独立操纵机车;对新干线机车司机,要求必须从普速铁路机车司机中产生,再经过为期8个月的高速铁路机车驾驶培训,合格后才能取得新干线机车驾驶资格;对列车调度员,一般从工作满2年以上的优秀机车司机中产生,经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列车调度工作。

3.注重员工队伍素质培养。

发达国家铁路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将对员工的培训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实现了员工队伍素质的持续提升。

如日本铁路一般规定,在主要行车工种岗位工作2~3年的员工必须参加“专业技术教育研修”,工作5年的员工必须参加“应用技术研修”,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德国铁路要求主要行车工种人员每两年必须参加一次脱产培训,考试合格后重新发上岗证;法国铁路要求新员工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多岗位培训,全面强化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英国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制定了铁路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要求技术工人60%必须达到中级职业技术水平、30%必须达到高级职业技术水平,为此,英国自上世纪末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要求年轻员工通过培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为适应全员持续培训的需要,发达国家铁路普遍采用现代化的培训手段。

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铁路都设立了设施先进的培训基地,通过机车司机仿真模拟、高速铁路实习室等方式,给员工的生产实践和体验创造条件,提高实作水平。

4.建立有利于员工成长的激励机制。

发达国家铁路以员工岗位晋升、薪酬管理为重点,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员工成长激励机制。

日本铁路制定了明确的职业等级体系,建立了规范的晋升制度,将员工按岗位划分出若干职位级别,每年开展两次职位级别的晋升考试,按业绩、态度、能力对员工进行细化评比,开展相应的业务知识考试,并将职位等级的进阶与薪酬挂钩,通过适度拉大不同级别员工的薪酬待遇水平,促使员工自觉提高素质、积极主动工作。

法国铁路建立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清晰规定了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确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拔制度,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估,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通过适度拉开不同等级之间的薪酬差距,激励员工通过提升素质实现职位晋升。

德国铁路专门制订了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晋升规划,定期对员工的业务能力进行评价,确定和培养晋升人选,保证各个层次管理人才的储备,目前德国铁路98%的管理人员均通过该规划产生。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各类人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些国家铁路现代化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与他们重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密不可分的。

(三)从我国情况看,人才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正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广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得到信任,工作上得到支持,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为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落后面貌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华罗庚、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留居国外的科学家归国工作后,大大缩短了我国科学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通过拨乱反正,我国人才工作重新走上正确轨道,教育和科技事业逐步走向繁荣。

这个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经过努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得到确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市场逐步形成,我国人才工作展现出新的局面。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形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提出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队伍,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

目前,我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已有各类人才1.04亿人,其中,科技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

同时,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优化,人才环境逐步改善,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经济建设创造世界奇迹,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这与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才队伍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可以预见,随着党中央人才工作新部署的实施,我国人才工作将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通过对人才资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人才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无论对一个国家、对一个行业、还是对一个企业来讲,人才资源都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都是最重要的优势,人才队伍建设都是最根本的建设。

当前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切实搞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高素质的铁路职工队伍,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准确把握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增强搞好铁路职工队伍建设的时代紧迫感

我国铁路职工队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锻炼和培养,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铁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铁路职工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

主要标志有三个:

一是培养了一批掌握世界铁路最先进技术的人才,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自主创新之路,推动了我国铁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二是在路网规模迅速扩大、运输工作量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职工人数稳中有降,用工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发扬“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和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和作风,铁路职工队伍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行业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我国铁路之所以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就跨入了世界铁路先进行列,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职工队伍。

在充分肯定我国铁路职工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铁路职工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人才队伍培养、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任务是极为艰巨的。

大家知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尤其是2010年到2012年这三年,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由量变到质变最为关键的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发达完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铁路“瓶颈”制约将初步缓解,这一变化将是革命性、历史性的。

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我们就能够实现“华丽的转身”,我国铁路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有了坚实基础。

能否实现这一转变,归根结底取决于职工队伍素质是否适应。

这一阶段,我国铁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呈现两大基本特征。

第一个基本特征,今后几年是我国铁路新线投产最为集中的阶段,这将引起职工岗位持续大面积的调整。

从2010到2012这三年,全路预计投产新线2.6万公里、复线2.5万公里、电气化铁路3万公里。

到201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

路网规模的迅速扩张,带来用人需求的重要变化,按照新线的定员标准,今后三年全路需要为新线调配人员9.2万人。

其中,2010年预计4600多公里新线开通运营,需要调配1.7万人;2011年预计9200公里新线开通运营,需要调配3.2万人;2012年预计1.24万公里新线开通运营,需要调配4.3万人。

这几年的人员调配,将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人员的调配是全路性的。

今后三年,18个铁路局都有大量新线开通运营,都需要为新线特别是客运专线选拔人员,而且覆盖车机工电辆各个系统。

二是人员的调配是联动性的。

从既有线为新线选拔输送人员之后,既有线岗位人员需要得到补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梯次递补的问题,引起主要行车工种岗位人员联动性的变化,牵动面比较大。

三是人员的调配主要是既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无论是给新线选拔人员,还是对既有线岗位空缺的递补,基本上是在现有的210万职工中产生。

由此可见,未来三年,将是我国铁路人力资源大调整、大优化的三年,是劳动组织全面改革的三年。

对于广大干部职工来说,面临如何提升素质和能力的艰巨任务;对于各级领导班子来说,面临如何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妥善处理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的重大考验,挑战是非常严峻的。

第二个基本特征,今后几年是我国铁路现代化水平提升最快的阶段,这对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今后三年,全路干部职工面临加快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和管好用好现代化铁路的双重重大任务。

在铁路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建设规模将达到历史最高峰,到去年底,全路在建新线里程达3.3万公里,在建项目投资规模2.1万亿元,预计今后3年,还将有一大批新线开工建设,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任务依然繁重,既要为铁路建设和技术装备的全面更新提供技术支持,又要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尤其要着眼时代发展,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管好用好现代化铁路方面,客运专线的集中投产,新技术装备的大量采用,将对人员素质提出全新的要求。

这种要求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是高水准的。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客运专线的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的,要求必须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人员来管理和运营。

二是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是多领域的。

高速铁路不仅在运输安全上与普通铁路有质的区别,而且在运输组织、服务质量、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与普通铁路也有极大的不同,要求相关领域、部门和专业的人员素质必须全面提升。

三是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是多层次的。

管好用好高速铁路,不仅要求提升运输一线人员素质,培养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还必须培养一批技术领军人物,更重要的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铁路现代化的领导能力,实现各个层次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不尽快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现代化铁路运营和管理就会失去最重要的支撑,我国铁路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认清上述两大特征的基础上,全路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对现阶段铁路职工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的认识。

从运输安全提出的挑战看。

确保运输安全,是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新形势下的运输安全工作,要求全路干部职工必须全面熟悉和掌握新技术新装备。

2010年到2012年这三年,是我国高速铁路建成投产最多、新技术装备上得最快的阶段。

到2012年,全路客运专线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其中时速300~350公里的达到7000公里,时速200~250公里的达到6000公里;全路投入运用的动车组将达到800组以上,大功率机车将达到7900台以上,大型养路机械将达到1000台(套)左右;GSM-R覆盖里程将达到2.1万复线公里,CTC覆盖里程将达到3万复线公里,CTCS-2覆盖里程将达到1.9万复线公里,CTCS-3覆盖里程将达到7000复线公里;全路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综合维修基地、动车组维修基地、大功率机车维修基地以及客运专线调度所将全面建成投产。

在我国铁路由普速和提速铁路向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由传统设备向先进设备快速转变的情况下,保证干部职工素质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要的课题。

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下功夫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对新技术新设备必须尽快熟悉掌握,否则,就无法保证新技术新设备的正常运用和维护,运输安全特别是高速安全就无从谈起。

确保运输安全,最关键的是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高速铁路对安全的要求极高,确保高速铁路运输安全,要求设备质量必须绝对可靠,要求人员作业必须达到高标准。

设备的绝对可靠,就是要做到“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确保设备质量始终达到技术标准。

人员作业的高标准,就是从事高速铁路运营的干部职工必须严格落实岗位标准,在作业过程中做到“零违纪、零违章”,杜绝作业事故。

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不仅要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还要提升有关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

可以说,如果不抓紧构建一支政治思想好、责任意识强、技能水平高的高速铁路职工队伍,高速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是难以做到的。

确保运输安全,还必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高速铁路迅猛发展,既有线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对运输安全管理提出的要求是全新的,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体系,而且还要广泛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手段,尤其需要探索安全规律,这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素质、管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从服务质量提出的挑战看。

目前我国铁路的加快发展已进入“收获季节”,以客运专线、新客站、动车组为重点的一大批新设施新装备投入运用,运输能力迅速扩充,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国人振奋、世人瞩目,但同时社会各界对铁路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充满期待。

对人民群众来说,铁路现代化最终体现在铁路服务质量上。

现在我们在“硬件”上进步很快,但在“软件”提升上比较滞后。

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已投入运营客运专线的实践看,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上都有很大不同,不仅要求售票、候车、乘降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要求列车开行和到发时刻更为合理,让旅客有更多的选择性;不仅要求站车服务设施先进实用,服务功能更具人性化,而且要求提供优美舒适的旅行环境,让旅客快乐地享受旅行时光。

我们必须适应这种要求,加快实现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铁路服务质量的要求。

为此,必须大力强化“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新的服务标准,客运专线服务质量必须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这对职工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全面更新有关人员的服务理念,全面改进站车服务手段,全面提高人员的服务技能。

大家必须看到,这方面的任务是很艰巨的。

从运输经营提出的挑战看。

搞好运输经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新形势下的运输经营,必须首先强化市场营销工作。

今后三年,随着大批新线建成投产,部分繁忙通道实现客货分线,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加。

大家知道,新线开通运营后,客货运输市场需要一个培育过程,部分地区铁路运输将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这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搞好市场营销将成为全路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强化对干部职工市场意识的培育,提高他们市场营销的本领,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营销专业人才。

新形势下的运输经营,必须突破的难点和重点是推进集约化经营。

今后几年,铁路资产规模迅速扩张,预计到2012年全路资产总量将超过4万亿元。

管好用好这样庞大的资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和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是铁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全路干部职工提高发展质量的意识,形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