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4539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docx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经验解析

附件一: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2012版)

前言

为切实提升工程质量,解决业主投诉非常多的渗漏和开裂问题,工程管理中心通过对各项目巡检结果的总结,结合各区域、各项目在工程实践中提出的宝贵意见,会同规划设计中心,编制出《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常见渗漏开裂部位、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是一个指导工程各重要环节施工,防开裂、防渗漏的重要技术管控文件。

目的是要求各项目:

1.开工前充分理解施工图,研究各分项工程可能出现开裂、渗漏的部位。

2.充分研究这些可能出现开裂、渗漏部位产生的原因。

3.制定防开裂、防渗漏的施工预控措施,达到根治渗漏、开裂的目的。

由于各区域、各项目气候特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求、地方建材特点、施工经验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本文件难免存在不合理或疏漏之处,希望各项目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工程管理中心不断进行完善和修订,以共同提升集团工程质量。

集团工程管理中心

2012年8月1日

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一、地下室工程

1、常见开裂、渗水部位

2、渗水主要原因

3、施工控制要点

二、楼面结构板工程

1、常见开裂部位

2、开裂主要原因

3、施工控制要点

三、混凝土翻边设置

1、砼翻边设置部位与高度

2、施工控制要点

第二节砌体及砌体构造工程

一、砌体构造设置

1、构造柱的设置

2、抱框柱的设置

3、系梁的设置

4、窗台、压顶梁的设置

5、过梁的设置

二、砌体工程

1、砌体材料

2、拉结筋的设置

3、墙体四周加强处理

4、施工控制要点

第三节抹灰工程

一、内墙抹灰

1、内墙抹灰前的准备工作

2、加强网的铺设要求

3、门窗洞口处的抹灰收口

4、护角的抹灰要求

二、顶棚抹灰

三、外墙抹灰要求

1、外墙抹灰前的准备工作

2、外墙基层处理及挂网

3、外墙分格缝的设置

4、外墙抹灰要求

5、各类外装饰线条设置要求

6、滴水线、槽的设置要求

第四节门窗工程

1、门窗进场验收控制要点

2、门窗框安装要求

3、门窗框塞缝要求

4、外框密封胶注胶要求

5、外窗下框排水孔设置要求

6、门窗淋水试验

第五节屋面工程

1、屋面(平、斜)板结构自防水要求

2、屋面防水施工要求

3、保温板与保护层施工

4、屋面瓦施工要求

5、屋面细部构造要求

第六节变形缝节点工程

1、墙体变形缝处理

2、屋面变形缝处理

3、外立面变形缝处理

第七节石材安装工程

1、石材与主体的防水

2、石材与石材间的防水

3、石材自身的防水

4、施工控制要点

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一、地下室工程

1、常见地下室开裂渗水部位:

(1)底板大面积潮湿,无明显裂缝,无明显渗水部位。

(2)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施工缝(冷缝)位置。

(3)局部严重渗水。

(4)后浇带两边接口开裂渗水。

(5)地下室底板与外墙水平接缝位置开裂渗水。

(6)电梯井、集水井内渗水。

(7)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后,结构薄弱位置开裂渗水。

(8)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强电管与墙相接位置渗水。

(9)地下室顶板天窗、通风井周边渗水。

(10)地下室外墙止水镙杆位渗水。

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1)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均达不到设计要求。

(2)砼浇筑过程中,砼覆盖间隔时间过长,产生施工缝(冷缝)。

(3)局部振捣不密实、漏振等。

(4)后浇带浇筑前垃圾、松散砼、集水清理不净;砼水灰比过大;砼强度、膨胀补偿不够等。

(5)外墙水平接缝处,砼浇筑高低不平,止水钢板不起作用。

(6)电梯井、集水井坑内集水未抽尽,导致砼标号降低;或砼振捣不密实。

(7)后浇带砼浇筑后,结构形成整体,结构内力进行重分配后,在整体结构薄弱位置产生应变开裂。

(8)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未安防水套管或套管周边砼浇筑不密实所致。

(9)顶板采光井和出顶板通风井未做砼翻边或翻边高度不够施工缝渗水。

(10)外墙止水镙杆铁环片与镙杆焊接时焊缝不严密,或脱模过早时打松了止水镙杆等。

(11)地下室顶板砼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堆放大量钢筋作加工场超负荷使用。

3、施工控制重点

(1)地下室防水,以结构自防水为主。

要求商品砼厂家对外加剂(膨胀剂、缓凝剂、抗裂纤维、引气型减水剂)提前28天进行试配,并进行砼标号和抗渗检测;砼必须达到设计标号和抗渗等级要求。

(2)施工前对人、机、料做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备施工预案。

严禁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浇筑过程中停工待料导致产生施工缝(冷缝)。

(3)砼采用分层浇筑,泵送砼每层厚度宜为500—700㎜,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板面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机械提浆收面。

(4)底板或顶板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自养,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保持潮湿环境。

采用覆盖保湿养护7天,不间断养护14天。

(5)后浇带内砼应在60天后进行浇筑,采用微膨胀防水砼,强度等级高于两侧原砼一级;养护时间28天以上。

(6)所有后浇带施工缝(电梯井、集水井、剪力墙根部、塔吊口、出料口等)宜采用钢板止水带(3㎜厚止水钢板、宽度不小于300㎜、折边30-50㎜,双面满焊)或按设计要求采用橡胶止水带。

(7)电梯井、集水井结构砼浇筑前,井外壁和垫层外防水要严实不渗水,降水水位必须低于坑底垫层标高以下,砼浇筑时确保坑内无水,振捣密实。

(8)地下室结构应变开裂,采用环氧树脂高压注浆补裂堵漏即可。

(9)出入地下室的所有管、线,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水套管,且套管内壁与管间,采用专用防水填充材料分次堵塞严实。

钢套管焊接固定在外墙钢筋上。

(10)出地下室顶板采光井、通风井、梯间等构筑物,必须做防水翻边,与顶板同时浇筑。

地下室外墙脱模时间应大于7天。

(11)地下室外墙止水镙杆的止水片厚度应大于1㎜;环宽30㎜,焊缝饱满。

(12)对于地下水位高,水压大的地下室工程,必须根据当地地质情况选用合理降水方案。

(13)地下室顶板砼未达到100%强度,严禁车辆通行;严禁超重汽车在地下室顶板上通行;严禁超设计荷载堆放钢材、周转材料、建筑材料。

(14)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防水和防水保护构造,均按设计相关说明和各部位防水构造大样图施工。

二、楼面砼结构工程

1、常见开裂、渗水部位:

(1)客厅结构板或跨度较大结构板板中龟裂或板角45度斜裂。

(2)卫生间板底开裂、顶灯预埋盒处渗水。

(3)排水立管穿板预埋管周边渗水。

(4)地热施工,在门口处、墙根处、纵横墙转角处开裂。

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1)板刚度不够,板厚达不到设计厚度,特别是不同板面标高的板厚。

(2)板负筋(特别是不同板面标高的负筋)砼浇筑过程中下沉移位;板转角钢筋末按设计要求布置。

(3)支撑体系下沉或整体刚度不够,抵抗不住泵送砼时的水平推力。

支模方式不合理。

(4)过早拆模或过早增加板面施工荷载。

(5)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水灰比过大,或初凝前未收面;或气温过高失水过早。

(6)每天养护时间太短或养护天数不够。

(7)卫生间底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沉箱施工砼浇筑时,大量浮浆流入板底所致。

(8)排水立管未按设计要求预埋套管,或管洞堵未分次封堵或堵塞不严。

(9)预埋管径过大或位置不合理,多条管线重叠布置或分布不合理。

3、施工控制重点

(1)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和标号。

楼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板厚度;严格控制不同标高板的板厚。

(2)砼浇筑过程中严格固定板负筋的位置,严禁踩踏负筋。

(3)单向大于4米的板面转角处及两端外墙转角处,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放射形加强筋(钢筋数量不应少于7¢10,长度应大于板短跨三分之一,且不得小于1.5m),以防45°贯通直裂缝的产生。

(4)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板中,距离板面或者板底不少于1/3h,并≥30㎜,同一位置线管不宜三层或三层以上线管交叉。

在管子交叉处,两根管子外径相加值可以大于1/3板厚,但此时管子外皮的保护层厚度a≥25㎜。

(请参照结构及电气的设计图)

(5)内模架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刚度必须满足施工(满足泵送砼时水平推力)要求;梁板支撑体系必须采用钢脚手架,支撑方法正确。

严禁采用圆木(丁丁猫)做梁板支撑体系。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内模架(专家已评审后的高支模架)搭设方案施工。

(6)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跨度较大(≥8米)的梁板,及≥2米的悬臂构件,必须保证其砼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8米梁板及<2米悬臂构件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方可拆模。

砼强度与拆模时间与昼夜平均温度间的关系(参考)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8米以下梁板;2米以内悬臂板80%强度

28

20

15

12

10

9

天数

8米以上梁板;大于2米悬臂板100%强度

40

35

30

28

20

10

天数

(7)严格控制过早上施工荷载: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以减少施工裂缝。

(8)板面振捣及收面:

板面砼现浇时,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并进行二次压抹收面。

(9)板面养护:

住宅标准层柱墙梁板砼,宜采用浇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0)穿板管,均应预埋防水套管,且位置准确;若因设计变更,确须二次开孔者,宜采用机械抽孔,严禁电锤或人工开孔。

(11)沉箱砼浇筑时严格控制浮浆流入量。

(12)不宜在结构板面压槽安装给水管。

设计已考虑板面布管构造空间。

(13)卫生间砼楼板浇筑前,必须先将给排水管或防水套管预埋好。

(14)在地暖楼地面施工中,在与内外墙、柱及过门等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缝内嵌填聚笨乙稀板,当地面面积超过30平米或边长超过六米时,应按不大于6米设置伸缩缝。

缝宽不小于8mm。

胀缝沿内墙周边留设,并与房间内增设的胀缝圈通,门洞阴角、阳角,阳台门坎等部位不得漏设、假设。

三、各部位砼结构翻边设置

1、砼翻边设置部位、翻边高度(与建筑设计翻边高度一致):

序号

砼翻边部位

上翻结构位置

上翻高度(㎜)

1

卫生间墙根部及卫生间

内管道井根部

楼面结构板面以上

150

2

阳台同客厅、房间相交的主墙根部

上若一层若有阳台或雨篷板遮挡

可不设

挡边

3

阳(露)台出屋面门或门连窗底部

楼面结构板以上

据室内外

标高确定

4

出屋面构筑物墙体根部

屋面结构板以上

250

5

外挑空调板处墙身根部

空调结构板面以上

200

6

凸出外墙宽度大于10cm的现浇砼

外装修线条的主墙根部

线条结构面以上

200

7

低矮坡屋面檐口与竖向墙体交接处根部

交结面结构板面以上

500

8

低矮坡屋面歇山、顶部与竖向墙体

交接处根部

低矮坡屋面结构板以上

300

9

烟道出屋面根部的反坎

屋面结构板以上

500

10

其它属于无水和有水部位

交界墙体根部

墙体根部以上

200

11

屋面女儿墙根部

屋面结构板面以上

250

12

斜屋面檐口、歇山翻边(宽150㎜)

斜屋面结构面以上

100-150

13

出地下室顶板的采光井、通风井等

高于回填土

300

说明

1.以上砼翻边均与墙同宽。

所有翻边均按构造要求配筋;φ6@300,2Φ10。

2.斜屋面与立墙相接处(坡斜边或坡顶边),翻边必须与立墙同宽同位置。

3.第12条斜屋面与檐口翻边高度据各地保温层设计要求确定,100—150㎜。

2、施工控制要点:

(1)砼结构板和上翻梁一次性浇捣密实。

(2)若局部部位采用一次性浇筑困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