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125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95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5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5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5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5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1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docx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建设方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项目名称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申报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

管理机构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德阳市人民政府

建设单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期限

⏹2006年12月~2008年9月

建设地点

⏹四川省德阳市

申报时间

⏹2006年11月

修改时间

⏹2007年2月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

一、学院基本情况…………………………………………………………………………

(1)

二、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

(3)

三、指导思想…………………………………………………………………………………

(3)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4)

(一)总体目标……………………………………………………………………………

(4)

(二)建设思路……………………………………………………………………………

(4)

(三)具体内容…………………………………………………………………………

(5)

第二部分建设项目…………………………………………………………………

(10)

一、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10)

项目一数控技术专业建设………………………………………………………

(10)

项目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

(31)

项目三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建设…………………………………………………

(49)

二、非中央财政支持其它建设项目……………………………………………………

(66)

(一)其它专业建设项目…………………………………………………………………

(66)

项目一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66)

项目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76)

项目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

(90)

项目四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101)

(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3)

项目一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114)

项目二图书信息中心建设……………………………………………………………

(117)

项目三教育培训与研究中心建设……………………………………………………

(122)

项目四对口支援项目…………………………………………………………………

(126)

项目五中德培训中心建设……………………………………………………………

(129)

(三)素质教育工程建设………………………………………………………

(133)

三、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汇总表………………………………………………………

(137)

(一)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137)

(二)非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138)

第三部分建设实施进度…………………………………………………………

(139)

第四部分项目建设经费筹措及保障措施…………………………………

(141)

一、建设经费筹措…………………………………………………………………………

(141)

二、经费年度安排计划表…………………………………………………………………

(143)

三、保障措施…………………………………………………………………………………

(145)

(一)组织保障…………………………………………………………………………

(145)

(二)管理及制度保障………………………………………………………………………

(146)

(三)建立动态调控机制…………………………………………………………………

(147)

(四)校企合作、共建示范…………………………………………………………………

(147)

第五部分预期效果…………………………………………………………………

(149)

第六部分各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及监测要点………………………………

(155)

前言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树立改革示范,推动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完善“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理念,推进“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机制的建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服务,按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四川工业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结合学院发展建设实际,经反复论证,制定了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学院基本情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坐落在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

学院创建于1959年,先后经历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西南重型机电学院”、“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德阳机器制造学校”、“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等办学历程。

2001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自2001年建立高职学院以来,学院紧紧抓住四川工业跨越式发展和振兴装备制造业、“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德阳市打造“中国西部职教基地”的有利时机,坚持“体制创新,开放办学,努力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和德阳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创立了“省市共建”的办学新格局。

通过资源整合,取得了共建图书馆、共建“国家机电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综合性)”、“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我院等实质性的重大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跨越式建设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学院办学特色的形成,极大的增强了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学院“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八年保持在98%以上。

目前,学院现有校园面积800余亩(另规划用地500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300余万元,图书馆藏各类图书85万册,在校学生10000余人,教师770余人。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电气信息工程系等12个教学系部,开设有包括数控技术“国家精品专业”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等三个“省级精品专业”在内的44个专业(方向)。

2004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数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机电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综合性);2006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四川省教育厅、建设厅和绿化委员会授予“四川省普通高校园林式校园”称号和“四川省‘十五’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四川省经济委员会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二、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3.2006年11月13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4.国家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4号)

5.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06]32号);

6.《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

7.《四川省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

8.《四川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设想》;

9.《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10.四川省经济委员会《研究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方案会议纪要》、《研究论证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方案会议纪要》。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体制创新,开放办学,努力为全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人才培养工作为着力点,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的要求,体现示范高职学院建设的“先进性、系统性和持续性”。

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吻合,体现示范建设的“先进性”;以中央财政支持的三个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相关专业共同发展,统筹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技术和管理创新,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体现示范建设的“系统性”;将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置身于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形成省级有关部门、德阳市委市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共建示范高职的新格局,实现示范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持续性”。

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在高职教育中进一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四川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探索新路。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实现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与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办学模式,形成省市共建、资源整合、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的示范学院共建共管的新格局;创新“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解决当前高职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具有现代装备制造业特色的高职办学经验和典范,在全国达到领先水平。

通过建设,将学院建成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身心健康、作风优良、技能过硬、技术创新的一流人才培养基地。

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明显提升(增量):

1.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上:

以行业发展为引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行业、企业和学院共同研究制定出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找准定位,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将企业生产实际作为案例引入课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和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从而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一批行业、企业认定的精品专业和特色课程。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突破现有体制,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组建由行业知名专家、大学名师、企业技术能手和学院专业带头人组成专业建设领军团队;校企融合,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持续培养的良性机制,充分发挥德阳装备制造业人才优势,用好兼职教师,推行“双师授课法”,形成特色鲜明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职教学团队;从企业技改、社会服务和教学改革等项目中遴选科研和技术服务课题,设立“师生技术创新基金”,以“项目驱动”方式,组建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团队,开展技术研发和服务,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构建起高水平的专业建设领军团队、“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技术创新和服务团队这“三支”团队,在全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3.在实训基地建设上:

按照“真设备、真产品、真环境”的原则,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完善实训设备、共享企业资源、改革实训模式、实现内涵提升。

校企合作完成万元的设备选型和添置工作,改扩建9个以上重点实训平台或车间;按照技能培训由浅入深的规律设置实训单元,形成系列化、规范化,通过融入产业链,分包和承接企业实际生产任务,增强学生实训内容的“实战性”;在实训车间建设和布置上,注重企业文化与教育文化的结合,改善实训环境,部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和方式,提高实训环境的“真实性”;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则和“政府主办,院校承办,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社会共享”模式,在“国家德阳机电职教实训基地(综合区域性大模式)”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体制,在重点建设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中,引进企业技术、人才、管理和资金等,形成建设主体多元化,逐渐建立相对独立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下一步建设产学研园区积累经验。

4.在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上:

通过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学院技术服务和技能培养能力。

在省经委、省科技厅和德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建设好以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为主体的机械制造业技术研究中心,整合中国二重、东方电气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合作共建,形成装备制造业区域性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为全省装备制造业开展技术服务,为地方3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师资培训、对口支援“三州”老少边穷地区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子女免费职业培训等培训项目和数量,形成区域社会培训中心;通过实施图书馆及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形成区域社会文化中心。

(二)建设思路

2006-2008年期间,学院在示范性高职建设中项目总投入为1.81亿元。

其中:

中央财政4000万元、其他投入4422万元,共计8422万元,用于内涵建设;其余9478万元,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预留200万元机动资金,用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不可预见经费,以及相应的奖励基金。

项目制定和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1.省市共建、整合资源找优势:

抓住我省走新型化工业道路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得天独厚产业优势,依托已经形成的“省市共建”办学格局,主动融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省市、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示范学院的新格局。

2.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找入口:

开放办学,以行业先进技术发展为引领,紧紧把握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的脉搏,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上,主动融入和服务于行业企业发展,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获得企业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出机制:

将行业企业对员工的标准作为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研究并确定职业标准、人才定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质量考核体系,让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为实现产学研“深度”结合,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路。

4.项目驱动、重点突破出范例: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找准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差距和突出问题,根据专业建设需要,紧贴行业企业技术进步,设计和遴选示范建设的相关项目,以“项目驱动”方式,校企合作,共同实施项目建设。

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实现有针对性的重点突破,为培养具有装备制造业特色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创造新的经验,形成示范点。

(三)具体内容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与行业企业联合,形成职业标准。

以行业企业技术进步为引领,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依托“全国机械职业教育联合会”等行业及地方组织和协会,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广泛调研,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数控技术等重点专业人才的职业标准。

(2)根据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标准,确定出相关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核心专业课程由企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分段教学的“双师授课法”,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吻合。

(3)按照社会标准,形成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按照“用企业专家的眼光审视办学质量,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标准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理念,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校企合作开展“顶岗实习”等途径,动态跟踪企业需求和技术进步,改革考核方式,深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改革,形成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4)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贯穿始终,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工作的建设中,充分体现“生产性、先进性、持续性”。

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工学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专业建设

跟进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

以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3个专业为建设重点,促进学院专业建设的整体推进。

建成以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等3个特色鲜明的精品专业,带动以汽车维修技术、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协调发展。

3.课程建设

根据职业标准,按照“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划分能力培养模块,梳理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对现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相关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大胆改革创新。

按照“项目驱动”方式,在重点建设专业中遴选9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新颖性、创新性、模块化、人性化上实现突破。

整个课程建设中要求企业全程参与,建有交互式的课程资源库和多媒体课件,并形成持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成一批行业企业认定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开放式的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并与相关企业和院校实现共享。

4.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真设备、真产品、真环境”的原则,建成数控工艺实训车间等9个以上优质资源共享、能紧跟技术和工艺发展进步的、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与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车间),营造全真实训环境;按照技能培训由浅入深的规律设置实训单元和规范车间布置,将课堂建到车间,并结合学分制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探索开放实训项目和场地的管理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

同时与企业深度融合,进入“产业链”,参与生产和技术服务,引进企业技术、人才、管理和资金等,承接企业实际生产任务,引入现代企业化企业的标准和管理,形成建设主体多元化。

并依托德阳“全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产业背景,整合、共享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企业先进生产设备,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

5.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建设领军团队建设

每个重点建设专业从行业聘请1-2名业内知名专家,从重点本科高校聘请1-2著名教授,从企业引进1-2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能手,与学院专业带头人一起,组成专业建设领军团队。

(2)“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措施,通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等途径,建立“双师素质”教师持续培养的良性机制。

同时,利用德阳制造业人才优势资源,更新“兼职教师人才库”,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一方面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在核心专业课中实行“双师授课法”,将课程中实践性、综合应用性强的内容由兼职教师以案例、讲座或专用周等方式进行教学,力争在“双师”结构上实现突破。

(3)科研和技术服务团队建设

学院从四川重大技术装备企业及其配套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中,遴选20个科研和技术服务课题,按照“项目驱动”原则,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和服务,努力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技术服务水平。

6.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构建职业道德教育新体系,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

加强素质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办法,建立一支思想境界高、师德好、理论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素质教育和辅导员队伍。

通过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信息平台、构建学院心理健康支援体系和学生自主发展平台等,构建安全和谐、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努力培养“身心健康、作风优良、技能过硬、实践创新”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以开放性实训基地(车间)建设为载体,搭建为装备制造企业及配套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等服务平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师资培训等社会培训;建立“四川省重大装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为区域技术创新提供服务;联合相关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贫困家庭子女免费职业培训和对口支援“三州”等老少边穷地区;开放馆藏和优质教学资源,为社会提供信息和教育服务,辐射和带动区域、行业8~12所高职院校教育发展。

8.管理能力建设

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通过班子领导能力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院管理能力的提升。

以提高学院班子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班子的战略思维、战略设计、战略决策规划、引领学院发展建设能力强为重点,强化班子领导管理能力建设,把学院班子建设成为政策水平高、决策能力强、教育思想理念先进、作风过硬的学习型的、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原则,推动制度建设的创新,完善学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整体提升学院管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严格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9.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建设总投入9478万元,新增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改善校园环境,加强文化建设。

其中包括图书馆1.82万平方米、三号综合教学楼1.84万平方米、综合教学用房2.5万平方米、工程中心0.55万平方米,以及学生文体活动中心、运动场等工程项目。

 

第二部分建设项目

一、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项目一数控技术专业建设

项目负责人:

陈洪涛

1.项目简要说明

本项目以数控技术专业为重点进行建设,带动机械制造技术类专业集群中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4个专业的提升,建设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项目。

三年内建设资金总投入2590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460万,省财政投入700万,学院自筹430万;用于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资金为2133万,用于该专业所在专业集群建设的资金为457万;与德阳重装企业共同建设本项目,通过整合企业资源,企业投入价值13700万设备用于项目建设共享设备。

2.项目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每年新增各类数控设备在5万台以上,但在制造业7000万一线操作人员中,只有4%具备高级工以上技能资格、60%是初级工。

目前,我国各职业院校都加大了培养数控人才的力度,但由于受办学条件和传统的培养模式的限制,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技能水平不高,很难完全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

当前我国缺乏的不是低层次的数控人才,缺乏的是“精操作、懂工艺、会编程、善维护”的高技能人才。

德阳重装基地拥有亚洲最大22m三轴数控立车,6.9m五轴数控天桥铣、Ф260五轴数控镗铣床等许多世界一流的数控设备,用于加工关键大型产品零件,比如,汽轮机叶片、转轮等,这些零件因为形状复杂、材料特殊、技术要求高,必须通过数控机床加工才能满足要求。

因此,重装基地内许多企业近年来加大了设备改造力度,近3年,德阳技改投入达50亿元,其中主要用于设备数控化改造,高技能数控机床操作人员严重短缺。

由于重大技术装备的工况条件的特殊性,和生产批量较小、零件材料特别,切削加工难度较大,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要求很高,只有在重装产业高度集中地,有良好校企合作关系,才能培育出适应重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