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4379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

《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史考点 精简版.docx

心理学史考点精简版

一、特心理学的两大体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评价

冯特心理学的两大体系

一是研究个体意识过程的个体心理学(又称实验心理学);

二是研究人类的共同生活方面的精神过程的民族心理学(又称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分析出心理元素并发现这些元素复合成复杂的观念的原理与规律。

心理学性质

实验科学、纯粹科学

研究对象:

直接经验;

研究方法

为内省法/自我观察法(introspection):

个体对自己的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

评价

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新领域。

创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

队伍建设(铁钦纳、霍尔、卡特尔)

先行的贡献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的概念。

高尔顿提出优生学,即通过遗传获得高品质的物种。

斯宾赛拓展了进化论的观点,发展出达尔文社会主义:

宇宙中所有发展包括人性、社会都是进化,都遵循最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是显而易见事实的精致化。

二进化论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特点、杜威及桑代克的理论主张

进化论对机能主义的影响:

心理的机能观(适者生存,强调心理适应环境的作用)

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著名论文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现)

人类的行为的新解释

发展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反对对意识元素的研究。

希望理解心灵的机能。

希望心理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而不是一门纯理论的科学。

主张扩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对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原因感兴趣,这直接导致其关注动机。

心理过程和行为都是心理学的合法研究主题。

对差异感兴趣

直接或间接受到詹姆士的影响,而詹姆士受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强烈影响。

芝加哥学派杜威1896年《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

哥伦比亚学派桑代克

动物研究的突破。

试误说。

学习理论。

由联想主义和享乐主义所构成.,包括学习律、效果律、练习律(使用律与失用律)。

联结主义心理学。

学习,即提高刺激---反应的概率。

遗忘,即降低刺激---反应的概率。

迁移理论。

相同要素说:

在某一情境中所获得的信息,迁移到另一情境的程度,取决于这两个情境的相似性。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新心理观。

开拓了心理学的新分支。

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意义

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社会背景:

(1)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城市运动,适应和学习成为重要主题。

(2)19世纪90年代掀起的政治革新运动,崇尚社会控制。

哲学背景:

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

效的知识或科学,只限于可以观察到或经验到的事实,除此之外,所有属于内省或逻辑思辩的抽象概念,既不能视为科学,也不能视为哲学。

自然科学背景

俄国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心理学背景

(1)意识心理学的危机。

(2)动物心理学的发展。

(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

使用和不使用仪器的观察

测验法

言语报告法

条件反射法

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

行为的元素,身体肌肉运动和腺体分泌

华生关于天性与教养的观点、启发、华生的影响

观点和启发

没有遗传的才能、气质以及特性,这些东西依赖于从摇篮就开始的学习。

(1)人人都是平等的

(2)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影响

改变了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从对意识状态的描述与解释,转为对行为预测与控制。

使外显行为成为心理学几乎唯一的主题。

四、新行为主义:

两个概念、新行为主义的共识、斯金纳行为学说的应用方面、托尔曼三个概念(中间变量、目的性行为、潜伏学习)

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

操作主义:

科学概念不能以绝对的术语加以限定,而应根据测量他们的操作来界定。

新行为主义的共识:

(1)物种之间具有连续性。

(2)学习对理解行为至关重要。

(3)强调实际应用

斯金纳行为学说的应用方面:

(操作条件反射)

(1)言语行为:

以操作强化原理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认为言语也是一种习得的行为;

(2)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学机器;

(3)社会控制计划。

斯金纳主张以操作强化原理进行社会控制,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生活;

(4)对自由、价值、文化等做出新解释。

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者)

中介变量:

在可观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组不可观察因素。

目标指向性:

行为似乎通常具有指向或离开某一特定目的物的特性

潜伏学习:

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就已出现了学习,只不过是未表现出来的现象。

五、新的新行为主义:

班杜拉(人性存在的方式、人的主体能力、观察学习理论)

人性存在方式:

(1)个体化的存在:

不同个体在身体上的分离;

(2)类的存在:

文化习俗、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生活态度,从而形成了共同的感受系统

人性逻辑中隐含的两种学习方式:

(1)试误(实演)学习——以个体直接经验为基础发生的学习;

(2)观察学习——以人类普遍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由示范作用引起的学习。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自我效能感:

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

影响因素:

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反应

人的主体能力:

1号化能力-创造符号并利用符号来表征世界;

2替代学习的能力-所有产生于直接经验的现象,都可以在观察别人行为及其结果的基础上替代性的发生。

3预见能力-人们预测其未来行为的可能结果,自定目标,通过前瞻性思考,支持高瞻远瞩的行为。

4自我调节能力-人不只是按别人的喜好去行动。

他们的大多数行为是由内部标准发动和调节的,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性反应。

5自我反省的能力-人能够对自己的经验和思维进行再思考。

六、精神分析:

产生的标志(自由联想、防御机制、心理地形说、人格结构理论、焦虑种类、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梦的分类及性本能

答:

产生标志:

1895年《臆症研究》的发表

自由联想:

联想实验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方法是当主试呈现一个刺激(一般为词或图片,以听觉或视觉方式呈现)后,要求被试尽快地说出他头脑中浮现的词或事实。

自我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处理冲突所做的努力。

包括

1压抑:

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

2反向作用:

无意识的愿望和冲动难以被接纳时,选择相反的行动来阻止其浮现于意识;

3投射:

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

4否认:

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

5移置:

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

6升华:

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

心理地形说:

又称潜意识理论。

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

(人类本能的基本假设)

1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自我力求愉快而设法避免不愉快

3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

焦虑种类:

(1)现实焦虑:

又称客观焦虑,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焦虑。

(2)神经症焦虑:

害怕本能冲动受惩罚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3)道德焦虑:

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引起内疚的情绪体验。

梦的分类:

隐梦和显梦。

隐梦通过凝缩、转移、象征三种作用转化为显梦。

梦的功能:

保护睡眠、满足正当愿望和身体大的迫切需求需求

释梦的方法:

联想、抛开显梦,解释特殊成分,随意联想

本能的种类:

1915年:

《本能及其变化》性本能和生存本能;

1920年:

《超越快乐原则》生本能和死本能。

性本能:

性本能它以快乐为其终极目的,而生殖只是其次要目的,所有亲切感情的冲动都具有性的本质所在。

其作用是保存种族,繁衍后代。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人格发展的心理性特征)

1.口欲期(0~1岁)

2.肛欲期(1~3岁)

3.性器期(3~5岁):

“俄狄浦斯情结”

4.潜伏期(5~11岁)

5.青春期(12~20岁)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阿德勒:

基本思想、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

基本思想

人是一个为了共同目的而主动合作的整体。

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论,强调个体的整体性、能动性、目的性。

自卑与补偿

个体对自身缺憾的觉知,正是基于这种觉知,个体才会诉诸种种补偿活动以抗争自己的不完美。

自卑情结:

问题出现,个体对此无法适应或无法应对,并强调自己确信无法解决。

生活风格:

每个人在补偿自卑的活动中形成的独特习惯或行为模式。

八、霍妮

基本焦虑:

在一个潜在的敌意的世界里,儿童所具有的一种孤独和无助的体验。

基本焦虑源自父母的支配、缺乏爱和保护。

自我:

⏹真实自我(realself):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内在固有的潜能.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

⏹理想自我(idealiedself)在童年期父母的粗暴对待将使儿童缺乏安全感,迫使他们使用防御机制,并与真实自我相疏离,至于发展自身潜能则更是无从谈起。

人是需要同一感和价值感的,所以便应运而生。

 

九、社会文化学派(弗罗姆):

人存在的矛盾:

一是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

摆脱本能控制的人类获得了自由,但却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永恒的流浪者”。

二是生与死的矛盾,意识到死之必然并正视自已迟早会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会让人感到不安和恐惧。

三是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

人的六种基本心理需要:

关系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需要、定向的需要、刺激的需要。

人的五种人格:

接爱倾向、剥削倾向、囤积倾向、市场倾向、原创性倾向。

两种驱力:

一种是获得安全、逃离自由的驱力,一种是获得自由、创造自我的驱力。

10、人本主义心理学:

形成背景、本性的认识、动机论、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方法中心论

历史背景

当时美国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经济的富足引发对精神提升的渴求;

表面繁荣的社会背后隐藏着尖锐的矛盾和异化现象,需要新的心理学理论加以研究和解决;

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

人本主义的基本假设:

1.人的内部本性具有生物基础

2.每一个人的内部本性,部分的是他自己独有的,部分的是人类普遍具有的3.这种内部本性并不是内在、原初、必然邪恶的。

4.要表达本性而不是压抑本性

5.本性遭到压抑会产生心理疾病

6.内部本性容易被掩盖

7.本性不会消失,而且要求实现.

动机论:

缺失性动机、成长性动机。

自我实现:

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高峰体验类型:

1、普通型高峰体验是指所有的人都可能在满足需要、愿望时产生的极端愉快的情绪。

2、自我实现型的高峰体验是指健康型或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拥有的一种宁静和沉思的愉悦心境。

方法中心论:

1.方法中心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并非它的疑难、问题、功能或者目的。

2.方法中心论往往将技师、“设备操纵者”、而不是“提问者”和解决问题的人推至科学的统帅地位;

3.一味强调雅致、完善,强调技术和设备,往往减弱一个问题和一般创造性的意义、生命力以及重要性。

4.方法中心过高看重数量关系,并且将它视作目的本身。

过于强调表达的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

于是,形式的优美和精确便与内容的中肯和丰富对立起来。

5.方法中心论将科学分成等级。

6.方法中心论往往过于刻板地划分科学的各个部门,在它们之间筑起高墙,使它们分属彼此分离的疆域。

罗杰斯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