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4304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docx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

信用社(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辖内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工作,努力提高农村信用社在中小企业与微小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占有份额,省联社近期在对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现状进行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我省经济展望及中小企业与微小企业现状分析

一、全省经济展望

“十五”期间,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9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达到7341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2005年粮食产量达到837万吨。

工业在调整改造中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6%。

城镇化水平达到30%。

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2005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54.6亿元,年均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123.4亿元,年均增长15%。

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6.2%。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5.8%。

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43.4,比“九五”末提高69.5个百分点。

五年间,国债资金投入244亿元,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投入,有效地拉动了投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67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总投资的2.1倍。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实施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骨干项目,新增高等级公路2649公里,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45万千瓦,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

“十一五”期间,省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制药五大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新材料基地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

一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等传统支柱产业。

抓住国家石油战略资源开发和建设西部管道、兰州大乙烯等重大工程的机遇,努力扩大兰州、玉门和庆阳的原油加工规模,提高乙烯及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生产能力,加快发展下游延伸产品。

积极利用庆阳原油资源,加快陇东石化基地建设。

积极发展无机化工,调整化肥、农药产品结构,提高高浓度复合肥产能和新品种农药产量。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原料基地建设,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钢铁、镍、铝、铜、铅、锌等生产能力,发展炭素制品、铁合金等配套产业,积极推进钨、钼、黄金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后续加工产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

“十一五”末,钢铁板带比达到70%,有色金属加工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抓住国家振兴先进制造业的机遇,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新型采矿设备、数控机床、电工电器、风力发电设备、真空设备、军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业,提高主机成套和零部件配套能力。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重大装备的开发能力,提升装备工业智能化水平,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依托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工程建设,加强交通、水利、农机、生态和环保等领域的重点装备技术和产品开发。

发挥原材料工业比较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我省建立制造业生产和零部件加工基地。

积极推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

三是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制药等新兴产业。

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实行壮大龙头企业与发展种植基地相结合,把农产品加工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按照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标准化、加工精深化的方向,以草畜产品、马铃薯加工、啤酒原料、葡萄酿造、果蔬制品、民族食品等为重点,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创立名优品牌,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啤酒原料生产、马铃薯精深加工、草畜产品加工基地。

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和生物制药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中药饮片、中藏药、生物制品及化学制药。

推进药物资源综合加工,构筑药物种植、新药研发、药品制造和市场营销相配合的产业体系。

继续推进医药企业改革和改造,培育和扩大品牌优势,增强实力,壮大规模。

四是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资源、产业基础和技术研发优势,在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新能源与环保等领域,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

以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和无机矿物材料为重点,积极推进传统材料向新材料的延伸;发展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软件、电子专用加工设备的开发,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节水农业和生物农业、生态与环保、新型建材、民用核技术等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加快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

五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加大集成创新力度,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进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企业设立开放式研发机构,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为实现关键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六是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以经营市场化为导向,依托主导产品以及专业分工与协作,促进社会化配套和地域集中,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同培育产业集群结合起来,推进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以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空间载体,努力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区域环境。

二、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市场情况

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把工业强省作为重要战略,在做大做强大企业的同时,加快对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改制,加快存量资产的调整,对国有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采取整体出售、拆分出售、破产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身份进行置换,从而使国有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焕发了活力,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度过了原始资本积累时期。

目前,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不但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的产业布局、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2007年末,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达到17万户(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99.9%和从业人员的79.8%;完成总产值700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30%。

近年来,省经济增长都10%左右,而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保持了17%的增长速度,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30%以上,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州市作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各类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40000余户,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9%,工业产值占到42%,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实现税费占财政收入的3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总量规模已基本占据了“半壁河山”。

大企业在资产方面占有优势,侧重于吸纳资本要素,而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在劳动要素方面占有较多。

在工业活动产出方面,从增加值、总产值、利税等方面看,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的基本特点

1、分布面广、门类齐全。

在工业40个大类行业中,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的行业分布涉及了38个工业大类,分布面广、行业门类比较齐全。

其中:

轻工业占43.2%,重工业占56.9%,轻重工业比例比较协调。

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78.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21.8%。

在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占61.3%,加工工业占38.7%。

这说明全省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及加工工业薄弱的状况有了一定缓解。

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的行业布局在分布面广的同时又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食品、轻纺、医药、建材、冶金、有色、化工、煤炭、电力、机械、电子等行业。

2、产业布局呈现新的梯度格局。

“十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的发展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各行业对总体工业的贡献程度来看:

第一层次,工业增加值在20亿元以上的行业是食品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烟草)、电力工业、石化工业、建材工业。

食品工业位居各行业之首,2004年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食品工业增加值为51.5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增加值的91.9%,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9.5%。

电力工业第二,工业增加值为41.2亿元,占全省同行业的89.2%,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6%。

石化工业位居第三,工业增加值为36.2亿元,占全省同行业的21.5%,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7%。

建材工业第四,工业增加值为28亿元,占全省建材工业增加值的84.3%,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2%。

以上四大行业,工业增加值总量为156.9亿元,占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增加值的60.1%,是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的支柱。

第二层次,工业增加值在10亿元以上的行业是机械工业、冶金工业、有色工业。

机械工业增加值为19.3亿元,占全省同行业的54%;冶金工业增加值为18.9亿元,占全省同行业的42.5%;有色工业增加值为16.4亿元,占全省同行业的17.6%。

第三层次,工业增加值在10亿元以下的主要行业为轻纺、医药、电子等行业。

轻纺工业增加值为9.1亿元,占全省同行业增加值的93.6%;医药工业增加值为8.4亿元,占全省同行业增加值的96.3%;电子工业增加值为4.4亿元,占全省同行业的97.1%。

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的医药工业、电子工业基础较好,近几年来发展较快,是未来几年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3、高技术产业初具规模。

近几年,省高技术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从总量、发展速度和所占比重看,均呈不断上升趋势。

2004年全省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6.5亿元,大型企业8.5亿元,占51.4%;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8亿元,占48.6%。

从国家规定的高技术产业5个大类36个小类看,目前,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已初步形成电子通信、生物与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5个大类和23个小类组成的高技术产业群体。

4、劳动密集型特征比较明显。

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劳动密集型特征显著,80%以上的工业企业分布在农副产品加工、皮革、纺织、印刷、工艺美术等行业,小煤窑、小建材、小化工、小机械、小冶金等“五小”企业比重很高。

近几年,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所占比重不足10%。

5、非公有制经济占居主导。

省中小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比重逐年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占居主导地位。

三、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监管环境

近年来,省不断完善、出台鼓励引导和扶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继2005年1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省委发[2005]63号)文件之后,省上21个部门出台了配套政策文件;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又联合省上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化、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建立健全了政策法律体系。

《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初次审议。

同时,各级政府尤其是主管部门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形成了依法行政、依法兴企、依靠政策推动发展、规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中小企业及微小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编制了指导今后5年(2008-2012年)全省乡镇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