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8808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0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docx

制度汇编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安全生产汇编

 

正行煤业矿建正行项目部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二〇一三年一月

第一部分:

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会议:

每月不少于一次。

2.安全办公会议必须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项目经理主持,项目部副职、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以及安全、生产、通风(瓦斯)、机电、材料(供应)、调度、人力资源、财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3.安全办公会议的主要内容:

1)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定、指示等。

2)听取各部门关于执行“三大规程”、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安全监察工作的情况汇报。

3)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并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明确解决时间。

4)对发生的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分析,讨论对事故责任者和违章人员的处理意见,吸取教训,制订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

5)讨论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和对安全生产做出特殊贡献(及时制止“三违”现象,及时处理、汇报安全隐患,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人员的奖励。

6)听取安全技措资金计划和实际使用的情况汇报,及时落实资金渠道,专款专用,保证安全技术措施资金足额到位。

7)分析员工安全思想动态和存在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稳定因素,提出安全宣传教育计划,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4.做好安全办公会议记录,存档备案,必要时对决定的事项写出会议纪要上报下发。

5.安全部门对安全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领导。

二、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1.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及管理:

1)矿山工程万米死亡少于0.5人,重伤2人次以内。

2)项目部必须执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并严格考核兑现。

3.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及管理:

1)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有效控制生产事故的重要保证,采取措施强力推行。

2)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4年2月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中的《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国际矿山隧道建设分公司项目部安全质量达标考评验收办法》(×××矿建安字[2011]100号文)执行。

4.文明生产目标及管理:

1)文明施工包括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综合性的管理要求,文明施工创建活动可以充分体现项目部的管理水平,是项目部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2)按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基本建设文明施工标准及评比办法》和(×××矿建安字[2011]100号文)执行。

3)施工现场按达到以下目标进行管理:

施工现场达到“文明施工工地”的要求,即达到85分以上。

5.安全管理工作目标及管理:

1)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按以下目标进行管理:

(1)“三类人员”持证上岗达到100%;

(2)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其余人员都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

2)项目部设备完好率按以下目标进行管理:

(1)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井下施工设备100%消灭失爆现象。

(2)租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3)项目部每月一次进行自检,检查合格率达到85%以上。

三、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是项目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消除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正常安全生产的需要,是促进施工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根据施工特点的需要建立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管理制度。

其主要内容:

1.项目部在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下达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计划。

2.项目部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督促支付使用。

3.项目部对安全资金应做到专款专用,按时支付,不能擅自更改,不得挪作他用。

4.项目部对安全资金的投入,应建立分类使用和报表。

5.项目部各级负责人应将安全生产资金计划列入议事日程,经常关心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6.项目部财务、安全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对资金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审查,并及时向各级负责人和工会报告。

7.项目部各级负责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或阻止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使用计划。

8.群抓群管,项目部职工有权参与和了解安全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的开支可向项目经理提出改进意见或越级反映。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1.总则

1)为了规范项目管理,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打造企业品牌,确保工程质量,根据GB50213--2010《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GB50511--2010《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等国家标准,给合项目自身特点,制定本制度。

2)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充分调动全员创优质工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按安全质量标准化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3)项目部安全质量达标分为二个等级,总分100分;其中巷道质量检查表满分为50分,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表满分为50分。

总分达90分以上为优良,70—89分为合格,69分以下为不合格,不得参加评级。

2.安全质量达标考评验收办法

1)井巷工程质量检查分为混凝土支护、锚喷支护、支架支护三种支护形式检查,满分50分,详见表一、表二、表三。

2)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表分营地建设、安全文化、安全设施、文明施工四个方面内容检查,满分50分,详见表四。

3)本季度发生一起重伤以上事故(含重伤)不得评为优良级。

4)本季度中有一个月质量未通过业主验收不得评为合格级。

5)每季由项目部安全副经理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对项目部当季所施工的井巷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进行一次全面考评验收,依据表格现场打分,确定项目部安全质量达标情况。

 

表一混凝土支护井巷工程质量检查表

检查内容

标准分

得分

 

1

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材质符合各自规定。

5分

2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进行配比设计。

4分

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4分

4

雨季、寒冷季节、炎热夏季施工要采取措施。

3分

5

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应无明显裂缝,1㎡范围内蜂窝、孔洞等不超过2处。

3分

6

壁后充填材料材质符合设计要求,立井壁后充填密实,无空帮现象;斜井、

平硐、巷道、硐室的壁后充填基本饱满密实,无明显空帮、空顶现象。

3分

7

井巷混凝土支护壁后的充许偏差:

立井局部(连续长度不大于井筒周长1/10、高度不得大于1.5m)应为-50mm;斜井、平硐、硐室、巷道局部(连续高度、宽度1m范围内)应为-30mm。

3分

8

井筒净半径

有提升

0~50mm

10分

10分

无提升

±50mm

净宽

中线至任一帮距离

主要巷道

0~50mm

5

一般巷道

-30~+50mm

无中线测全宽

一般巷道

-30~+80mm

净高

腰线至顶、底板距离

主要巷道

0~50mm

5

一般巷道

-30~+50

无腰线测全高

一般巷道

-30~+80

净宽

中线至任一帮距离

机电硐室

0~50mm

5

非机电硐室

-30~+50mm

净高

腰线至顶、底板距离

机电硐室

0~50mm

5

非机电硐室

-30~+50mm

 

1

混凝土浇筑后,应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

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4分

2

检查项目

立井

斜井、平硐、硐室、巷道

基础深度

--

≥0mm

2分

接茬

≤30mm

≤15mm

2分

表面平整度

10mm

≤10mm

2分

预埋件或预留孔中心线偏移

20mm

≤20mm

2分

预留巷道底板标高

±50mm

±20mm

1分

预留梁窝位置

上下层间距

±25mm

--

1分

垂直中心线左右

±20mm

--

1分

被检单位:

年月日检查人:

 

表二锚(网)喷井巷工程质量检查

被检单位:

年月日

检查内容

标准分

得分

项目

锚网支护

1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卷、树脂卷、和砂浆锚固材料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锚杆安装牢固,托板紧贴壁面、不松动。

锚杆的拧紧扭矩不得小于100N·m.

4锚杆的抗拔力最低值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0%。

5网的材质、规格、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网的网格焊接牢固,钢丝网的网格应压接或绑扎牢固,网与网之间的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10分

喷射混凝土

1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2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外加剂掺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的90%。

10分

般项目

锚网支护

1锚杆的间距、排距的允许偏差为±100mm.

2锚杆孔的深度允许偏差应为0~50mm.

3锚杆孔的方向与井轮廓线的角度或与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夹角不小于75°。

4锚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50mm;锚喷支护的爆破材料库成巷后,锚杆不得外露。

8分

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0mm.

2基础深度允许偏差为设计的10%.

3网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6分

立井

井筒净半径

有提升

0~+150mm

16

16分

无提升

-50~+150mm

中线至任一帮距离

主要巷道

0~+150mm

8分

一般巷道

-50mm~+150mm

无中线测全宽

一般巷道

-50mm~+200mm

腰线至顶、底板距离

主要巷道

0~+150mm

8分

一般巷道

-50~+150mm

无腰线测全高

一般巷道

-50mm~+200mm

硐室

净宽

中线至任一帮距离

机电硐室

0~+100mm

8分

非机电硐室

-20mm~+150mm

净高

腰线至顶、底板距离

机电硐室

-30~+100mm

8分

非机电硐室

-30~+150mm

检查人:

 

表三可缩性支架井巷工程质量检查表

被检单位:

年月日

检查内容

标准分

得分

 

1

支架及其附件的材质和加工应符合设计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分

2

支架的装配件应齐全.且无锈蚀现象,螺纹部分应有防锈油脂.

3分

3

背板和充填材料的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3分

4

水平巷道支架的前倾、后仰充许偏差为1°。

3分

5

倾斜巷道支架的迎山角(单位°)

 

3分

巷道倾角

5~10

10~15

15~20

20~25

支架迎山角

1~2

2~3

3~4

4~5

6

撑(拉)杆和垫板安设的位置、数量在一个检查点中不符合要求的

不得超过2处。

3分

7

背板排列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80%以上的背板背紧背

牢。

3分

8

支架柱窝深度和底梁铺设应挖到实底,底梁应铺设在实底上,其深

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30mm。

3分

9

巷道断面规格的允许偏差(单位mm)

 

3分

净宽

中线至任一帮距离

主要巷道

0~100mm

一般巷道

-30~+100mm

无中线测全宽

一般巷道

-50~+100mm

净高

腰线至顶梁底

面、底板距离

主要巷道

-30~+100mm

 

3分

一般巷道

-30~+100mm

无腰线测全高

一般巷道

-30~+100mm

 

1

搭接长度

主要巷道

±30mm

4分

一般巷道

±40mm

2

卡缆螺栓扭矩

主要巷道

≤5%

4分

一般巷道

≤10%

3

支架间距

主要巷道

±50mm

4分

一般巷道

±100mm

4

支架梁扭矩(限值)

主要巷道

≤80mm

4分

一般巷道

≤100mm

5

卡缆间距

主要巷道

±20mm

4分

一般巷道

±30mm

检查人:

 

表四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表

被检单位:

年月日

项目

得分标准

标准分

得分

1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分开布置且合理。

(1分)

2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要相对密封管理,有大门,高不低于4米,围墙不低于1.8米。

(1分)

3办公室、会议室、宿舍、食堂、澡堂、厕所齐全、卫生干净。

(1分)

4主要道路路面硬化,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处理。

(1分)

5生活区符合疏散、通风、采光、保温、隔热要求。

(1分)

 

5分

1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齐全,办公室、会议室及进班室悬挂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重要机房有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理程。

(5分)

2大门上有企业标识,大门两边有企业简介和工程项目概况。

(1分)

3有统一服装(衣、帽、鞋),标识清晰,有安全宣传标语。

(1分)

4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提示标志、电力使用标志、指令标志齐全并安放在合理位置。

(2分)

 

9分

 

1有双风机双电源并能在10分钟以内自动切换。

(2分)

2有瓦斯监控系统,有“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装置。

(2分)

3立井有动力制动,有断绳、过速、过流、过卷保护,有视频监控系统,斜坡道“一坡三挡”布置合理,齐全有效。

(2分)

4掘进头有前探梁或点柱作临时支护,并按正常程序使用。

(2分)

5机房库房及重要峒室有灭火器、沙、铲等消防器材。

(1分)

6“双突”矿井施工必须设符合《防突规定》要求的避灾硐室并有抽放系统及检测设备。

(2分)

7综掘头在开机作业时有防止人员进入行程范围的栏栅和警示牌。

(2分)

8高瓦斯矿井及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巷头按《规程》规定设置隔(抑)爆设施。

(2分)

9垂深超过50米应有运输人员设备,斜坡道有台阶。

(1分)

 

16分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手续齐全,及时组织职工学习,设计变更后有补充措施。

(2分)

2生产区有防止灰尘飞扬的措施及设施,并定期清洗(扫)。

(2分)

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1分)

4每周安全学习活动正常进行,内容详实且有记录。

(1分)

5生产区水沟畅通,无积水污泥。

(2分)

6水管、压风管、排水管、风筒、各种电缆要成排成线布置且使用托梁或挂钩,并标明用途和规格。

(2分)

7工作面有施工图板(爆破图表、平面图,避灾路线图)、瓦期检查图板,探水(瓦斯)图板。

(2分)

8材料按照名称、品种、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并挂牌管理,易燃易爆物品按照规定存放。

(2分)

9个体防护用品,按规定发放并正常使用。

(1分)

10项目部干部跟班带班执行到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1分)

11小型机电设备上架管理。

(1分)

12机电设备有管理牌板。

(1分)

13运输轨道(刮板运输机、带式输送机)铺设平稳直,构件齐全,轨距、接头间隙、高低差符合要求。

(1分)

14QC质量活动开展正常,质量验收资料齐全。

(1分)

 

20分

检查人;

 

五、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为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坚持强制培训、考核发证,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制定本制度。

2.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由项目部分管安全副职负责,确定培训任务,落实培训费用,负责组织编制安全教育与培训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项目部安全培训中心,要有专兼职教师、有教材、有场所、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计划。

每季必须将安全培训统计报表和书面总结报送上一级安全部门。

4.项目部的生产部门、配合部门、职能部门要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5.项目部从事生产建设和管理的员工干部都必须经过安全教育与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指挥生产,不准上岗作业。

6.安全培训考试不及格者必须经再培训,直至考试合格,职工未经安全培训而分配工作的,以违章指挥论处,未经培训的职工造成事故,应追究分配工作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7.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培训档案,由本单位安全培训部门保存。

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

1.为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患于未然,健全安全约束机制,保障项目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部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2.矿井安全隐患,系指煤矿施工(生产)现场、生产技术管理、装备设施上所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

3.安全隐患的整改要贯彻“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原则。

项目部每旬组织一次全面隐患排查。

排查出来的隐患要按“五定”的要求落实,一时确实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制定预防措施并逐级上报。

4.安全部门负责安全隐患的综合管理。

监督检查安全隐患的整改,负责安全隐患的统计和报告,按照统一报表纳入计算机管理。

5.安全隐患排查必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场所,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组织重点力量进行整改,安全隐患整改好,方可生产;无措施的,不准生产。

6.因安全隐患整改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在安全隐患排查责任内确认事故的责任者。

7.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对本项目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若出现下列情况,造成安全事故,应追究现场领导责任,罚款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1)不及时向职工传达贯彻上级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

2)忽视安全工作,玩忽职守的;

3)现场无跟班干部,盲目安排工人突击生产的;

4)无安全规程措施或重大险情不排除,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的;

5)不按期组织安全活动,抵制有关部门或领导提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意见的。

6)放松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对安全隐患不及时处理,致使安全管理混乱的;

8.安全监督人员必须对所辖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若出现下列情况,应追究安监人员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1)对现场的重大隐患因监督检查不力,未及时发现、上报或下达整改通知的;

2)遇到重大险情不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停止作业的,排除险情,默许工人盲目蛮干的;

3)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

9.岗位人员有下列情况,应追究当事人的或事故肇事者的责任,并按“三违”处罚条例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1)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的;

2)忽视安全工作,玩忽职守的;

3)发现险情和事故预兆,不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又不及时报告的;

4)对制止“三违”人员,对揭发隐瞒事故真相的人员,对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进行谩骂、殴打及借故进行报复的;

5)事故发生后,隐瞒事故真相,对肇事者进行了姑息包庇或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

七、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项目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项目部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定期安全大检查。

3.安全检查的主要方式:

安全检查主要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检查、连续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几种方式。

1)定期检查主要指项目部每旬组织的安全隐患检查等;

2)突击检查是指项目部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组织不定期的、预先不通知的安全检查;

3)连续检查是指派专人对作业场所和作业工序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安全检查;

4)专项检查是指对防治水、“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机电运输以及某一单项工程或生产系统等方面的安全检查。

4.安全检查的主要组织形式:

1)安全大检查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2)专项安全检查由项目部安全副经理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5.安全检查的内容:

1)检查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程的贯彻落实情况;

2)检查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规程的编制审批、施工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

3)检查各级干部安全责任制和工人岗位责任制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4)深入现场,检查顶板管理、一通三防、防治水、机电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检查作业环境、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要求;

5)检查安全技措资金提取和使用情况;

6)检查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落实情况;

7)检查对“三违”人员处理,对伤亡事故和事故隐患分析处理是否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6.安全检查的基本要求:

1)检查人员必须做到严肃认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检查。

不搞形式摆花架子、不讲情面、不徇私舞弊;

2)安全大检查必须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检查。

检查后,组织召开安全检查专题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定项目、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的“四定”原则认真落实处理;

3)对安全检查专题会议提出的问题和隐患的整改情况按期进行复查。

对整改隐患积极、效果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

并根据隐患级别上报。

八、工程技术管理办法

1.总则

1)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中技术活动和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

2)通过充分调动项目部各种技术资源,认真贯彻执行设计文件、合同文本及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达到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同时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满足业主要求而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保障和措施;

3)工程技术组在项目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项目部开工前(准备期)、施工过程(正常生产)、施工结束(竣工)各阶段各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

4)工程技术管理的方针:

科学、严谨、创新、精益求精。

2.技术管理主要范围

1)传达、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矿山、隧道建设等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

2)掌握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掌握国家新规范、规程、标准的颁布动态;

3)制定项目部内部工程技术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并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竣工资料等资料的管理;

4)对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5)对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3.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管理

1)定义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