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6813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docx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

柳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姜云飞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柳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发展趋缓、产业转型压力增大等异常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全面贯彻实施“传承创新,稳中求进,重点突破,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五美五好’柳州”的“二十六字方针”,认真执行市人大通过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着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

初步统计(下同),地区生产总值1780.4亿元,增长11.5%,增速比预期目标高0.5个百分点;全部工业总产值3700亿元,增长17.4%,增速比预期目标高0.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260.18亿元,增长13.32%,增速比预期目标高0.3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0亿元,增长28.7%,增速比预期目标高18.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8亿元,增长16.0%,增速比预期目标高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0元,增长11.5%,增速比预期目标高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694元,增长17.0%,增速比预期目标高7个百分点。

我市荣获了“2012中国十大创新城市”、“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一)迎难而上,工业经济逆势增长

牢牢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不放松,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动力,以环境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全面实施“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为抓手,我市工业在困境中实现了逆势增长。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支柱产业继续巩固提升。

汽车产业逆势上扬,产量突破170万辆,增长18.0%;柳钢成功批量生产高强度车箱板、塑料模具钢等多种高附加值新产品。

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提速,增速达到18.6%。

传统优势产业实现新发展,食品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

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上汽通用五菱进入五百亿企业行列,五百亿企业集团达到2家;新增产值过十亿元企业19家,总数超过50家;新增过亿元企业80家,总数超过400家。

全市161家中小企业列入成长计划。

产品品牌进一步提升。

上汽通用五菱自主品牌轿车“宝骏630”入选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目录,并获“最佳性价比新车”、“最受商旅精英欢迎的自主品牌新车”等多项殊荣。

微型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1%,连续七年保持同行业首位。

柳工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国际业务收入约占1/3。

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

全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640亿元,增长15.2%,园区工业总量占全市工业总量近半数,规划的11个工业园区全部通过自治区级以上认证。

全市工业园区新开工项目232个,康明斯发动机、采埃孚驱动桥等一批核心技术企业落户园区,增强了产业集聚效应。

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化。

培育新增广西信息化应用企业130家,总数达到294家,位居全区第一。

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化等企业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二)积极作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召开全市振兴服务业动员大会和振兴旅游业动员大会,制定出台了六个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大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动我市由二产主导型城市向二产和三产共同主导型城市转变,第三产业增加值502.4亿元,增长11.0%。

商贸服务繁荣发展。

“十大商贸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城乡立体商业网络不断完善。

家电下乡、高效节能家电补贴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国际狂欢美食节、消费购物节等促销活动举办20场次,有效拉动了内需。

现代物流做大做强。

广西瑞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柳州市金泰化工运输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围国家第八批税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

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一期)竣工投入运营,千亩农贸物流园、千亩粮食物流园、千亩化工物流园、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等项目顺利推进,广西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开工建设,助推传统物流业升级转型。

旅游经济加快发展。

成功举办国际水上狂欢节、奇石节等大型特色节庆旅游活动。

十大旅游工程年度完成投资11.94亿元。

百里柳江、工业博物馆、马鹿山奇石博览园、三江大侗寨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

万聚农庄成为我市首家获自治区旅游局认定的五星级农家乐。

元宝山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

“旅游大篷车”开进北京等区内外14个城市,“风情柳州”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904.1万人次,增长25.3%。

金融业态不断优化。

实施“引金入柳”战略,全市金融机构已达72家,聚集效应基本形成。

小额贷款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融资性担保公司较快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显著。

召开了“2012柳州首届银行业精英论坛”。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923.31亿元和1405.14亿元,比年初增长20.27%和13.78%。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国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年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45亿元,增长23.0%,销售商品房面积345万平方米,增长12.0%,保障了商品房有效供给。

(三)城乡统筹,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深入实施柳州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用抓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实现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38.9亿元,增长5.8%。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

通过推广超级稻,促进了粮食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达到81.72万吨,增长3.81%;糖料蔗总产量达到754.48万吨,增长7.49%;水果产量58.76万吨,增长9.11%;全市蔬菜总面积138万亩,总产量181万吨,均增长3%;食用菌面积1400万平方米,稳居全区第三位;全年蚕茧产量达4.43万吨,增长4.8%;全市茶园面积17万亩,干茶产量1.1万吨,分别增长3.03%和24.67%。

全年生产肉类总产量21.75万吨,增长4.42%。

“十大农业工程”顺利收官,农民人均收入中占总收入九成以上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增速分别达到17.2%和17.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0%。

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鹿寨县古偿河水库工程实现开工。

完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14处,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4.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平方公里。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11.97亿元,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村水利得到有效管理。

产业化程度稳步提升。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2家。

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

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有13家,5亿元以上2家,超35亿元的1家,涌现了凤糖、日田、柳邕、宏华等一批居全区行业前列的重点龙头企业。

机械化范围不断扩大。

实施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水稻工厂化育秧供秧工程等一批农机化项目。

全市农机总动力191万千瓦,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1%,位居全区领先水平,取得法人资格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共146个。

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

以市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带”加快建设,城乡风貌改造及特色名镇名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100个村屯新农村试点建设“三项会战”工程,城镇化率达到57.3%,沙塘镇被列为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

(四)注重投入,城市建设更加美好

坚持以建设超大城市、宜居城市为主攻方向,按照“一心两城、沿江发展、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柳州由传统生产型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

柳东新区加快建设。

全面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柳东片区供水、生态水系、污水处理以及企业总部、学校、医院和新型居住社区等重大项目建设。

上汽通用五菱新基地项目一期基本完工;东风柳汽新基地乘用车基地、零部件产业园、玉柴工业园、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市区两县同城发展。

统一编制完成柳江鹿寨与市区同城化战略发展规划,柳东大道延长线道路部分已经通车、西南出口道路跨铁路立交桥正在加紧施工。

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柳州站扩建工程项目、西鹅铁路货运中心站项目、湘桂铁路柳南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湘桂铁路永州至柳州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贵广铁路项目、柳南城际铁路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80%。

东堤旅游码头工程项目、柳江航道整治工程一期项目已建成交付使用。

白莲机场扩建工程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雒容至东泉道路、阳和至江口公路等项目已在开展前期工作,沙塘至沙埔道路改造工程实现开工;鹧鸪江大桥、白露大桥、北外环路全线通车;西外环路加紧推进;莲花立交桥桥梁主体结构、广雅大桥主桥主体建设完成。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工业博物馆主展馆、风情港广场、金沙角观瀑广场、水上运动基地一期工程等项目顺利完工并向市民开放;电网工程、城市配网工程加快建设,城区配套供水管网、第二水源、地下水备用水源项目稳步推进,旧城区排水设施清淤改造及官塘等防洪排涝工程加快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

城市管理成效显著。

连续五届获得“南珠杯”特等奖。

全市的保洁范围延伸至城乡结合部、城铁结合部和部分城中村,初步实现了硬化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全覆盖。

桂柳路大型垃圾转运站竣工验收;32座世行贷款公厕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市县576家医疗单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五)追求品质,生态环保效果显著

坚持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为目标牵引,坚定贯彻实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的理念,全力维护生态安全、创造宜居环境,建设美好柳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水更清。

成功处置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率先在广西建设城市第二水源(鹿寨县古偿河水库工程)。

组织开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全面排查和对市区各支流水质的环境监测。

完成饮用水源保护河段内37个排污口的截流工作,全市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并已正式运行。

柳江饮用水水保护河段持续保持国家地表水三类以上水质标准。

天更蓝。

在市区新增设两个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在广西率先完成PM2.5监测点建设,并开展研究性监测,向社会公布监测数据。

完成4个机动车尾气监管示范站建设,率先在广西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开展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192家(次)、重点源燃煤监测165家(次)。

安装自动监控仪106套,对全市所有重点污染源实现24小时实时在线监控。

全年市区空气优良天数352天,空气优良率96.2%。

5家电镀企业安装废水自动采样仪和视频监控仪。

率先在广西创建扬尘控制区,覆盖全市70%以上建成区。

城更美。

“绿满龙城”、“家园绿美”、“生态花园·五彩画廊”等工程全面铺开。

种植各类花卉、乔灌木300万株以上。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百万人种百万棵树”活动,种植各类苗木超过200万株。

四城区小游园建设全面启动,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得到改善。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4.31%,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5.7%,绿地率达35.35%。

全市重要街道、重要节点路树亮化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夜景光亮工程有序推进,市区山体和沿江夜景灯光设施的维修工作已经完成。

节能减排更有效。

柳州市及柳钢集团公司分别成功入选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名单。

41家企事业单位列入全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计划。

柳化、鹿化3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形成节能量31800吨标准煤/年。

5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共减排3.6万吨二氧化碳/年、节水508.35万吨/年。

单位GDP能耗下降6.1%,超额完成年度下降4.5%的既定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5%,圆满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任务。

全市推广节能灯40万只。

实施减排项目51个,减排化学需氧量4525吨、氨氮537.3吨、二氧化硫6740吨、氮氧化物594.1吨。

柳电公司烟气脱硫系统进行增容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柳钢烟气脱硫工程基本完工,柳东新区官塘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正在抓紧建设,柳城县六塘镇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前期工作。

两家主要造纸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投入试运行,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六)循序渐进,改革开放成效凸显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为先导、以合作为纽带,大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民间投资逐步增长。

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召开引入民间投资的相关座谈会及项目推介活动,有力助推了我市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扩权强县全面开展。

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等161项市本级审批事项下放到市辖六县、四城区,县(区)政府的自主能力和统筹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农场改革深入推进。

我市华侨农场围绕“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目标制定了改革方案,并上报自治区。

医疗改革不断深化。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艾滋病攻坚、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和中医药壮瑶医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普及率明显提高,有效减轻了居民就医费用负担,逐步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文化改革取得突破。

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和市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

四个县级文工团划转至县文化馆等单位。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入收尾阶段。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

研究探索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制定柳州市城区学前教育机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8.9%。

建立并推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度,进一步实现了教育公平。

启动实施高中课改工作,高考上线率连续稳居全区第一。

全市中小学启动“素质教育三大行动”。

6所学校被确定为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或示范性综合高中。

区域合作大有作为。

柳来河一体化工作在全区“四个一体化”区域中率先启动,柳州、来宾、河池三市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积极开展“十二五”粤桂、桂黔以及桂湘、闽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工作,认真抓好责任分工和任务落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对外开放与合作不断深化,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

全市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增长8.0%。

招商引资再创佳绩。

引进市外境内资金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为柳州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引进美国康明斯公司投资16亿元的柴油发动机及零部件应用开发项目、深圳华侨城投资30亿元的柳东城市文化综合体项目,与中国风电集团、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曼胡默尔集团等1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签约超亿元项目超过100个。

(七)立足本地,文化建设特色突出

确定并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注重通过推进文化建设来提升全民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全市工业文化、军事文化、城市文化等均取得很大发展,形成了特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柳州工业博物馆开馆揭牌,首批15家民办博物馆挂牌开放,博物馆群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封顶。

文化艺术中心大舞台、东门戏台、水上大舞台和刘三姐大舞台等成为城市文化品牌。

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实行免费开放。

市群众艺术馆、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荣升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市图书馆、市群艺馆荣获“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遗产保护利用有效。

中国柳江人遗址博物馆洞内景观改造和配套服务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融水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柳江客家上花灯、三江农民画等6个项目获自治区政府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

19个项目21名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产业发展稳步提升。

注重基础建设,文化产业大厦建设加快,帆船游艇体育文化产业园、军博园(新址)、马步水库文化旅游休闲项目等一批重大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深入挖掘柳州特色文化资源,成功举办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活动、祭孔大典、柳州首届民间藏品交流会,参加第三届广西彩调艺术节获剧目一等奖。

“精品剧目月月演”、“周末邀您看大戏”、刘三姐大舞台——周周演等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两家企业被列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八)以民为本,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注重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对社会事业投入,全面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水平。

教育事业注重均衡。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教育资源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加快实施新建4所中小学和7所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已取得初步成效。

全面完成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规划项目建设任务。

2012年各批次高考上线率大幅度提升,继续稳居全区各市之首。

扎实开展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5年计划,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建设,做好一职校、二职校、铁职院等职业院校搬迁工作。

继续推进建设广西科技大学工作,启动广西工学院汽车学院的前期工作。

卫生事业注重发展。

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柳铁中心医院1#住院楼、中医院重点专科专病病房大楼及后勤楼、工人医院整体改造等三甲医院的住院大楼建设顺利实施,市儿童医院工程、第四人民医院河西新医院综合楼、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

计划免疫工作全面落实,积极防控手足口病,有效推进防艾工作。

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

体育事业注重基础。

强化推进重点体育项目,市游泳馆、滨江河堤休闲(体育)配套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柳州山水游艇会所及码头等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注重举办体育赛事活动,成功地举办了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柳州大奖赛、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2012柳州国际男篮四国赛、中国柳州世界围棋大师超级争霸赛、全国举重冠军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

计生工作注重诚信。

全市95.2%的行政村和97.8%的居委会开展了诚信计生工作。

率先在全区实现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覆盖。

全市370个“幸福家园”项目建设基本完成。

建立完善的市级全员人口数据库,实现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一盘棋”信息化管理。

9个县区分别获国家级或自治区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3‰,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责任指标之内。

(九)扶弱济贫,民生工作贴近民心

坚持发展的成果由全市人民共享,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真心实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住房困难有扶助。

大力推进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改造,顺利实施胜利小区、仁和馨园、和兴园等11个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项目。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进展综合排名在全区列前茅。

城中村改造工作稳步推进,静兰村一期安置房已经竣工交付使用,二期安置房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河东村回建安置房一期工程全面开工;白沙村、渡口村、水南村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阶段性工作圆满完成。

消除4个县农村茅草树皮房7633户;农村危房改造11000户。

贫困学生有资助。

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扩面工作稳步实施,柳南区和柳北区开展免费午餐试点工作。

在三江县、柳江县、鹿寨县开展校车试点工作。

资助各类贫困学生约39万人次,全年资助金额2.3亿元。

受理贫困学生贷款人数1.44万人,贷款金额8535.82万元。

就业创业有机会。

出台《柳州市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实施办法》等政策保障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创业孵化园区,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范围,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举办创业培训班631期,培训17435人,促进3775人实现创业与再就业,带动(吸纳)就业6542人。

开发就业岗位2000个解决柳州籍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

举办126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51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招聘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8%。

居民生活有保障。

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次全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

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全市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畴。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生育保险政策范围,实现了各类人群的全覆盖。

弱势群体有关怀。

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市属部分场馆,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

启动10万平米养老中心、河东老人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综合楼等项目前期工作,扩建柳州市金山老年公寓。

协调推进县级福利养老中心、中心乡镇敬老院、市县级老人活动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建设。

为六县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落实扶贫到户贴息贷款额度5000万元、贴息资金250万元,重点扶持全市15家扶贫龙头企业。

2012年我市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较好地处理了速度、结构、价格、稳定的关系。

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大力支持、加强指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艰苦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汽车、机械、冶金等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七成以上,容易受到国家政策走向影响和市场的冲击,而化工、建材、制糖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改造和发展培育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较为缓慢,还难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要素供给不足上,土地、电力、铁路运力等供需矛盾突出,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增加了企业发展负担。

三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仍需加快推进,使之成为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不断提升柳州智造水平。

四是第三产业、研发经费支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比较低。

此外,“三农”、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科技创新等领域也存在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更加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我们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抢抓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市委作出的战略部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学习贯彻十八大、全面加速建设小康,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兴起建设‘五美五好’柳州新高潮”的“三十六字方针”,突出把握转方式、调结构、重创新、惠民生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生活幸福城市。

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自治区政府下达指标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届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12347”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狠抓落实:

“一个奋斗目标”,就是力争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牢把握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强化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两个战略重点”,一个就是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广西柳州汽车城;另一个就是打造超大城市。

“三个发展理念”,就是要牢固树立区域合作、生态建设、幸福生活三个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产业升级,更加注重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