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30360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X 页数:168 大小:7.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

《(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1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福祥老师)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1).pptx

复旦:

2016.07.23肆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详纲),吴福祥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多义性、同词化与语义图,0.引言1.多义性与同词化2.语义移变与语义关联3.语义图模型3.1什么是语义图模型3.2如何构建概念空间和绘制语义图3.3怎样进行概念空间的动态化4.基于语义图模型的汉语语义移变研究4.1语义图模型的引介与综述4.2基于语义图模型的个案研究4.3语义图模型相关问题的探讨5.结语,0引言,“多义性”(polysemy)、“同词化(colexification)以及“语义移变”(semanticshift)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可见的语义变异现象,也是近年来历史语义学、语法化、词汇(语义)类型学以及语义图研究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

本文在介绍和综述相关概念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汉语的语义演变研究,特别是历史词汇和词汇语义演变研究,应该深入了解和充分借鉴上述框架、视野、方法和成果。

1.多义性与同词化,1.1多义性(多功能性)1.1.1什么是多义性?

“多义性”(polysemy),也称“多功能性”(polyfuctionality),是指语言中某个编码形式(词汇形式、语法成分、语法范畴以及结构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而相关(related)的功能。

语言形式的多功能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征,常见的多功能形式是词汇语素(实义词)和语法语素(语法词及词缀)。

比如下面的

(1)是多功能实义词,

(2)-(3)是多功能语法词,(4)则是多功能词缀。

1.1.2多义性(多功能性)的两种类别,语素多功能性有两种类别:

一是“多义性”(polysemy),另一是“异类多义性”(heterosemy)。

“多义性”是指一个形式具有两个或更多不同但相关的意义或功能,这些意义或功能属于相同的形态句法范畴,具有这种多义性的语素被称为“多义语素”(polysemousmorphemes)(参看Lyons1977:

561;Lichtenberk1991:

476;Heine1992:

358;Taylor1995:

99;Croft&Cruse2004:

111)。

Heine(1992:

358)认为,典型的多义性语素需满足下面的要求:

(5)多义性的特征:

(a)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但相关(related)的意义;(b)这些意义只关联于一个语言形式,该语言形式通常是但并非必然是一个词汇项;(c)该语言形式属于同一个句法范畴(syntacticcategory)。

根据所关联的意义或功能的性质,多义语素可分为“词汇性多义语素”(多义实词)和“语法性多义语素”(多义虚词和多义词缀)。

比如(6)中现代汉语“搞”的三种意义均属词汇范畴,故“搞”为词汇性多义语素;另一方面,(7)中现代英语of所有的意义均属功能范畴,故of为语法性多义语素。

“异类多义性”(heterosemy)是“多义性”的一个特别的类,这个术语由Persson(1988)最早使用,指的是一个特定形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而相关的意义或功能,这些意义或功能历史上来自相同的语源成分,但在共时层面属于不同的形态-句法范畴或者关联于不同的形态句法环境(参看Persson1988;Lichtenberk1991;Heine1992;Enfield2006)。

Lichtenberk对异类多义性的经典定义:

(8)一个语源成分的反映形式具有若干源自该语源成分因而历史上相关的不同意义或功能,而这些反映形式属于不同的形态句法范畴。

比如一个动词、方向小词和体标记最终都源于相同的历史来源,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异类多义性”实例。

“异类多义性”这个定义也包括这类情形:

一个语法反映形式在音系上可能业已弱化,而词汇反映形式则不必此。

(Lichtenberk1991:

476),根据Lichtenberk(1991),“异类多义性”具有以下特点:

(9)“异类多义性”的特征:

(a)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而相关的意义,这些意义源自一个共同的语源成分;(b)这些意义通常但非必然用一个形式来表达,如果表达这些意义的形式多于一个,那么其中必有语音弱化形式;(c)这些意义所关联的形式属于不同的句法范畴。

“异类多义性”跟“多义性”的主要差别在于,后者的不同意义或功能所关联的语言形式具有相同的句法范畴,而前者的不同意义或功能则属于不同的句法范畴。

此外,“异类多义性”的不同意义或功能所关联的语言形式可以多于一种,而“多义性”的不同意义只关联一种语言形式。

这类具有“异类多义性”的语素被称为“异类多义性语素”(heterosemousmorphemes)。

比如现代汉语的“得”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异类多义性语素”,1.1.3为什么要研究多义性,1.2同词化,“同词化”(colexification/colexify)这个术语是法国语言学家亚历山大弗朗索瓦(AlexandreFranois)创造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sense)被编码(code)或词化(lexify)为同一个词汇形式(thesamelexeme)。

换言之,若意义A和意义B在某个语言里用同一个词汇形式来表达,那么就可以说,在这个语言里意义A和意义B被同词化了。

Forexample,Figure1showedthatEnglishcolexifiesthesensesimmediatelyandundiluted;rectilinearandright-handarecolexifiedinFrench;rectilinearanddirectlyarecolexifiedbothinEnglishandinFrench.Oneoftheadvantagesoftheterm“colexification”,whichIamproposinghere,istobepurelydescriptive,andneutralwithrespecttosemanticorhistoricalinterpretationscontrarytotheterm“semanticshift”,chosenforexamplebyAnnaZalizniak(thisvolume).Franois2008:

170,Franois(2008:

167),Oneinterestofthecolexificationmodelistobereadilyexploitablefortypologicalresearch.Forexample,onemaywanttocheckwhatproportionoftheworldslanguagescolexifythetwosensesrectilinearandhonest,asFrenchandEnglishdo:

isthisconnectionfoundonlyinafewscatteredlanguages?

Isitanarealphenomenoncovering,say,WesternEurope?

Isitwellrepresentedinotherpartsoftheworld?

Orisituniversallycommon?

CLICS网页的相关说明,Conceptuallinks,whichconstituteourmaininterestincolexification,areclearlynottheonlypossiblereasonwhytwoconceptscanbeexpressedbythesameforminagivenlanguage.Themostprominentamongtheothersishomonymy,whichisinverysimpletermsanaccidentalsimilarityinform,oftenarisingfromsoundchangescausingoriginallydistinctlexicalitemstocollapsephonologically.Suchcasesmayleadtospuriouslinksinthedatabase(compare,forexample,thelinksbetweentheconceptsarmandpoorwhichareduetohomonymyinsomeGermaniclanguages).,Todealwiththisissueinaconsistentandgenerallyapplicableway(evenifthehistoryofthelexicalitemsinquestionisnotknown)werecommendtoemployatypologicalcriteriontodistinguishbetweenhomonymyandpolysemy(seeCroft1990):

forsemanticconnectionstobeacceptedasgenuineratherthanaccidental,theconnectionshouldbedetectableinmorethanonelanguagefamily.,Weshould,however,pointoutthatthiscriterionhasbeendevelopedandoriginallyappliedbytheafore-mentionedauthorintherealmofpolyfunctionalityofgrammaticalmarkers,thatis,itemsbelongingtoaparadigmaticallyrelativelywell-structuredsetofitemswithamanageablesemanticrange.Whenappliedtolexicalmeanings,thereisadangerthatthecriterionrulesoutasetofgenuine,butsimplyrare,semanticassociations.Still,wefeelthatourapproachisjustified,methodologicallybecauseitoffersasimpleandnon-subjectivedecisioncriterion,andconceptuallybecauseourapproachreliesoncross-linguisticdatainthefirstplace.,多义性与同词化的联系与区别,多义性:

形式到功能的投射=符意学(semasiology);(一般)演变产物同词化:

功能到形式的投射=定名学(onomasiology);(多半)命名策略,2.语义移变与语义关联,2.1什么是语义移变语义移变(semanticshift)是俄国语言学家AnnaA.Zalizniak创造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词的意义变异(variationofmeaning)现象,这种词义变异既可以是共时的(一词多义),也可以是历时的(语义演变)。

Theideathatsynchronicpolysemya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