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3529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2006学年度年春季)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1-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

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

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

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2-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人们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有的说:

人是进化来的;有的说:

人的由来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在这大家人是猴子变来的;有的说:

人是从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圆中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海里来的;有的说:

人是自己生出发展来的?

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来的;有的说:

西方人认为上帝造

1.人类的起源样来的?

先请同学们各抒己人,东方人认为女娲造人等。

2.达尔文的进化论见。

神创论、进化论

3.人类与现代类人猿进入新课:

关于人类的起源概类人猿的定义、的比较括起来有两种观点?

种类、数量、生活方式(略)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现在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观点观察图片、思考

同祖先是——森林古是:

进化论。

相似处:

可直立(主要是臂行),猿请小组交流课前找到的信息资无尾,手能握物,有喜怒哀乐的表

4.森林古猿的生活料情等。

投影展示四种现代类人猿,请根本区别:

运动方式的不同,制造

同学指图说出与人类的相似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

处、根本区别(教师适时补充同。

更正)总结、记笔记

根据比较得出人和现代类人猿根据图展开想象并描述(森林古猿

有近的亲源关系,研究初步表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

明:

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

祖先:

森林古猿实等为食物)。

投影展示: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

的想象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

的一支下地生活进化成人类?

同学们课下可继续找资料,下

节课我们一起再探讨。

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共同

努力,知道现代类人猿和人有共同祖

先是森林古猿,为什么同一祖

先会朝着两支发展呢?

下节课

讨论。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3-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

胚胎的发育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

挂图、写好内容的纸条、胶条、录象

学生:

课前预习、分出男女生代表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4-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第三节青春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情感态度: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习惯。

2.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3.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课前准备:

教师:

1.实物投影仪

2.投影片

3.年级学生情况

4.指导学生排练小品

学生:

预习,排练小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P)

-5-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肺功能明显增强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健康图中数据只是某地区的度过青春期课堂小结

通过观察卵巢睾丸发育

P14)

教学后记:

第四节、计划生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人口剧增给地球造成的压力,说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措施,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调查、探究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究方法;认同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课前准备;

-6-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教师:

准备“世界与人口”栏目的录象资料;准备一个人一生大约需要从环境交换多少物质的数据;实物投影仪

学生:

调查自己家族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并详细记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P18——20)

板书设计

第四节计划生育

一、一个家庭人口的数量变化二、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

探究晚育的意义四、小结

按60岁计算:

6013亿,这么多的人

P19—20

夫妇及子孙都是20岁生孩

100年后,A的后代有5

B夫妇及子孙都是25岁生

100年后,B的后代有4

-7-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16岁、17岁、

2—3年结婚?

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

1千万人,第一种情况是没

5年后因她们的生

5千万;第

25岁时才生孩子,也是每

5年后因她们

1千

教学后记: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营养物质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

(1)将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学生: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3)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教学设计过程

-8-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并查阅教科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组成细胞的主要物

指导学生看书,.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

-18的旁边,再举写在图

-20的旁边。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

思考: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3页中的插图,互相

各小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问

明确在探究食

可以从不同的角

实验的方

制定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

完善后,各小组用自装置和

按照课前

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

同是

踊跃通过“医生看病”的角

愉快地学习和掌握

-9-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

唐鸿倩四川省郫县第一中学(选自《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吃过哪些食物?

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

生:

肉、蛋、奶、白面„„

生: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

师: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

生:

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师:

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师:

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P21资料分析的表格中。

生:

(学生写出两种食物,查阅教科书第41-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填写资料分析中的表格)

生:

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猪肉等。

师:

指导学生查阅表格。

师:

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

请同学们讨论。

生:

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六类营养物质。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师:

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22页的课文,在书上划出来。

也可小组讨论。

生:

小组讨论,划出重点,举出例子,写在书上。

师:

巡视、指导学生看书和完成讨论,并给予表扬。

师: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生: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来源。

师:

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

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测定呢?

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请同学们看教材P23页中的插图,你们小组想知道什么呢?

生:

小组同学通过看插图并讨论后,提出探究的问题。

各个小组的探究问题可能不一样。

生:

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

生:

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生:

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个能量多?

师:

(让学生明确探究过程中,问题不同,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不同)。

生:

各小组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能否作出假设。

如能,则各小组积极讨论,作出假设。

师:

巡视、指导,纠错。

师:

请将课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向同学们展示,并说出它的优点。

生:

(有的用白塑料筒,有的用倒置漏斗,有的用透明的玻璃管,并外套一层铝箔。

)师:

肯定学生的制作及丰富的想象力。

师:

请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并按方案进行操作。

生:

各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

利用谭前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按照课前的

 

-10-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分工进行探究。

师: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产适当的点拔指导。

教师留下15分钟左右给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和对数据的处理。

生: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师:

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或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和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生: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教学过程二(第二课时):

唐鸿倩四川省郫县第一中学(选自《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联系出版)

师:

上一节课主要了解了营养物质中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食物中还有哪些并不含有能量,但对健康也很重要的物质呢?

生:

有,如水„„

题:

为什么水分对我们的生命这么重呢?

生:

因为水分是人体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生: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废物也只有溶角在水中才能运送出动。

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所产,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以看病的方式,学习无机盐与维生素的知识)

师:

要保持健康,只多补充水分可不够。

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生:

无机盐和维生素。

师:

完全正确。

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都非常多。

如果同学们有挑食的赞美,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良或患病。

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

生:

(课前挑选了一名学生以角色形式,自说自演一位缺碘的病人。

师:

看来这位同学病得不轻。

同学们都是“小医生”能帮这位病人下他得了什么病吗?

生:

缺钙。

生:

我觉得不对,缺钙只影响骨骼发育,不会影响智力。

而且他的脖子也很大,应该是缺碘。

师:

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

但当医生不能只看病不开药呀!

你觉得要治好他的病,应该多补充哪些食物呢?

生:

海白菜。

生:

海带。

生:

海中的鱼虾。

师:

对,如果病人缺碘,可多食用海带等海产品。

我们内陆地区食海产品的机会相对较少,为了补充足够的碘,我们吃的盐都是“加碘盐”。

师:

还有“小患者”愿意上同学们帮助诊断的吗?

生:

(气氛活动,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

台下的学生发言踊跃,热烈,查食物成分表积极。

师:

(注意引导学生做诊断,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

生:

(根据同学的表演和老师的板书,填写表一和表二。

师:

除同学们说到的一些症状,还有一位同学,经常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大家觉得应鑫补充哪类食物呢?

生:

我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妈妈让我多吃水果和笋子,这种情况就消失了。

生:

多吃新鲜蔬菜也可以。

师:

为何多吃水果、蔬菜,就能帮助排便呢?

-11-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生:

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师:

纤维素除了能帮助排便外,对身体还有许多好处,所以一些科学家将它称为“和七类营养素”。

(引导学生看书P28-29)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有的同学表演能力非常强,有的同学自学能力也很好,而有的同学简直就是小辩论家,让老师刮目相看。

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同学们觉得自己有哪睦收获呢?

生:

原来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这么多,这么重要。

师:

现在你能说出它们的种类吗?

生:

(回忆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

生:

我们应该改掉偏食的毛病。

生:

我觉得我的胆子比以前大了。

师:

只要大家有收获,我们就成功了。

希望大家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后,能自觉地合理饮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练习巩固书P27-28练习题

作业:

设计探究方案,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消化

教学目标:

1.知识: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

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

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酶的作用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有关实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12-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课后反思:

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没有酶就没有食物的化学性消化;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学生来讲十分抽象。

本节课运用实验和演示制作的计算机课件两种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酶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我对课本上原有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不仅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还增加了用尿糖试纸检测麦芽糖的有无及多少。

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

淀粉只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才能变成麦芽糖,从而认识到酶的重要性。

又通过用尿糖试纸分别检测“经过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的馒头”和“未经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的馒头”在人工口腔检测淀粉的存在:

可使用碘液——淀粉遇碘变蓝。

2.检测麦芽糖的存在和含量的多少:

可使用尿糖试纸。

麦芽糖可使尿糖试纸变色,且麦芽糖的浓度不同,试纸改变的颜色也不同。

尿糖试纸使用方法

(1)将试纸浸入液体中,湿透约1秒钟后取出。

(2)在30至60秒后观察试纸颜色并与标准色板对照,测得结果。

详见下表说明:

 

3.尿糖试纸说明(见下图)-13-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关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问题、中日青少年身高比较结果、牛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什么是营养配餐等资料。

学生:

 

-14-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1.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

2.搜集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教学设计:

1.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分小组讨论资料后的相关问题。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的交流和总结。

3.学生分别在组汉堡包造就了美国严重超重超肥的一代,美国政府试图将国民脂肪摄入量从40%降至30%,却非常困难。

而目前,洋快餐正在向我国青少年大举进攻。

部分青少年偏食洋快餐,那只是摄入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极少。

一旦形成饮食习惯,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素质。

2.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

据介绍,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增长,归功于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

而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至15分。

3.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

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

那么,肥胖是营养过剩?

不是。

肥胖不仅不等于营养过剩,而且是营养缺乏的主要表现。

4.对正在旺盛生长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身高是生长发育中最显而易见、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在通常情况下,身高顺利增长,说明孩子的营养良好,也没有受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干扰。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民族在遗传营养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中国男女7—18岁青少年身高和日本青少年全国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清晰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上身高较日本处于劣势。

大体上,7—9岁比日本矮1—3厘米,10—12岁矮3—4.5厘米。

青春中期后男、女出现分化,男生的劣势更明显,13—15岁矮3.5—4.5厘米,16—18岁矮2—3厘米;女生13—15岁矮1—1.5厘米;15—18岁差距为0.5—0.6厘米。

5.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钙的摄入量仅能达到需要量的一半,我国儿童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达40%左右。

奶中维生素B2含量丰富,喝一杯可达到每天需要量的23.3%;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B1和C,且奶是碱性食品,可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奶的营养价值及生物利用率高,因此,男女老幼都适宜喝牛奶。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人均牛奶摄取量非常高。

因消化牛奶的速度比肉、鱼、蛋快,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积极改善食物结构,号召天天喝牛奶。

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身高比大战前平均增长了10厘米,国际上评价道“一杯牛奶改变了一个民族”。

6.营养配餐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却尚未引起人们重视。

什么是营养配餐呢?

营养配餐:

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

-15-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既达到均衡膳食。

简单讲,就是要求膳食结构多种多样,谷、肉、果、菜无所不备。

思考讨论题:

1.中国和日本青少年身高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青少年普遍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和日本目前在饮食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你认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

5.青少年必需的营养以及合理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教师:

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

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小组意见。

教师:

1、请你对目前学生的不良饮食结构和习惯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2、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相关资料告诉大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食品安全。

学生: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

请你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营养和饮食的知识,作为自己的青春期营养师,制定一个适合你的、合理的营养配餐食谱。

学生:

小组讨论,制定食谱,全班交流。

课后小结:

本节课以资料分析为引子,提出合理营养、合理营养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影响、食品安全、青少年营养配餐等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认真而细致的分析了相关问题;最后通过做自己的青春期营养师,运用所学知识和了解的信息,制定合适的、合理的营养配餐食谱,解决了问题。

既实现了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习能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教学后记: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自编小品《三心二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16-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如新课.,引起学

呼吸系统的组成43页图Ⅳ-25,思考:

呼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张嘴;不捏鼻子,闭,张嘴;不

闭嘴的感受。

明确,闭嘴的感受,来推测呼

三、呼吸道的作用讨论45页的讨441、气体进出的通道。

1、骨与软骨作支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的作用。

、用鼻呼吸,

3、发声气管呈C

.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有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

.痰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不

SARS对学生进行卫生教

四、小结

-17-

★三台县西平镇初级中学校★★熊骏★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如果你捏鼻子,闭嘴,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憋气,不能呼吸。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气体交换。

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排出体人体的呼吸)人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

(板书: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请看书43页图Ⅳ-25,思考:

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演示课件:

呼吸系统的组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一个通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呼吸道。

请学生谈谈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的感受。

根据不同的感觉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

(板书:

二、呼吸道的作用)

请阅读44页资料分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寻找答案。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