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231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docx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母乳喂养的方法

●准备方法1.妈妈先洗净双手。

2.应该选择舒适、放松的姿势。

3.准备一个坐垫放在妈妈的大腿上,调整喂奶高度,避免使妈妈的手臂酸痛。

4.在宝宝的胸口前垫一块手巾,以免弄脏宝宝的身体并可擦拭宝宝的嘴。

婴儿的头靠在妈妈手臂上很容易流汗,妈妈可以在手上垫一块毛巾,用于吸汗。

●正确地喂奶姿势1.先用消毒棉擦洗乳头及周围皮肤。

2.可以采用坐喂或躺着喂的姿势,通常坐在低凳上比较好。

若座位较高,可把一只脚踏在另一只脚上。

3.把婴儿放在腿上,让婴儿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用手腕托着后背。

4.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先挤去几滴宿乳。

5.妈妈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皮肤,待婴儿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6.让婴儿充分含住乳头。

用手指按压乳房,这样既容易吸吮,又不会压迫婴儿鼻子。

7.当婴儿吸得差不多时,妈妈可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挟一下两侧的脸蛋。

给婴儿喂完,把婴儿身体直立,头靠在妈妈的肩上,轻拍和抚摩后背,以排出吞入的空气。

8.在床上喂奶,妈妈身体应躺在床上,膝盖稍弯曲,在自己的头下、大腿及背部放在婴儿的头下,支撑婴儿的背部。

先喂躺下那一侧乳房,后喂另一侧。

●喂奶时的注意事项1.妈妈喂奶时,婴儿的头与身体应在一条直线上,颈部不要扭曲。

2.婴儿的脸迎面对着乳头、3.妈妈应抱着婴儿,让婴儿身体紧贴着妈妈,婴儿下颌贴着乳房。

4.若婴儿刚出生不久,喂奶时,妈妈不要只托着他的头、肩膀,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5.要让婴儿吸吮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后,再吸吮另一侧。

若婴儿吸完一侧就不吸了也没关系,下次喂奶时,就从另一侧先吸吮。

6.婴儿吃饱后,若还含着乳头不放,不要强行拉出,妈妈不妨用手指轻轻放在婴儿的嘴边舔一下,婴儿自然会突出乳头。

●提示:

确认婴儿已经吃饱但乳房还有余奶时,可将余奶吸出,这样会使下一次奶量更多。

长期躺着喂奶会影响婴儿下颌发育,日后易产生畸形。

新生儿母乳喂养时应避免用奶瓶来补喂一些奶类。

奶瓶上的奶嘴开口大,婴儿不费力就能吸到奶,若再吸吮妈妈乳头时,当吸不到那么多奶时,婴儿就会烦躁,不愿吸吮,从而减少对乳头的刺激,影响乳汁分泌,以致母乳喂养失败。

 

关于刚出生的宝宝喂奶时间数量

每天婴儿一般喝奶在450ml左右!

是一个正常范围!

护士所说的能吃可能让你有些担心!

其实这只是一种无心之语!

只要消化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这些资料以供参考!

(1)1个月宝宝。

一般情况下,宝宝全天的奶量在500~750毫升,每天需要喂奶6~7次,每次喂奶在80~125毫升。

当然,因宝宝体格、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活动量的不同,需奶量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每次哺乳需要1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每次吃奶后总是吸吮着乳头不放,同时其体重增长较慢,就表示母亲的奶量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应进行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时,应坚持“母乳为主,其他奶品为辅”的原则。

(2)2个月宝宝。

对于2个月的婴儿仍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可以适当延长喂奶间隔,一般每4个小时左右喂1次,每天需要喂奶5~6次,每次哺乳的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不要因为宝宝的活动能力增加而使其养成吃吃停停的坏习惯。

如果母乳不足而采取混合喂养时,最好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睡觉前以及夜里都要让宝宝吃到母乳。

对于选用配方奶粉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儿,宝宝所需的奶量较上一个月又有了明显增加,但每次的喂奶量应控制在200毫升以内。

对于选用牛奶进行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每天的总奶量不应超过1000毫升。

如果宝宝仍吃不饱,可以加健儿粉或糕干粉,每100毫升奶中加3~5克即可,放在奶中一起熬熟。

(3)3个月宝宝。

这一时期的母乳喂养要注意提高奶的质量。

有的母亲只注意在月子中吃得好,而忽略哺乳期的营养或因减肥而节食,这是错误的。

宝宝要吃妈妈的奶,妈妈必须保证营养的摄入量,否则奶中营养不丰富,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人工喂养的宝宝随着体重增长速度的减慢,吃奶量可能会出现稍微地下降,有时甚至出现短暂的厌奶现象,此时不应强行喂养,仍要本着“按时喂养”的原则,大约4个小时喂1次奶,中间可以加喂白开水,但一定不要让宝宝吃吃停停,这对宝宝的身体和习惯培养都不利。

此时可以适当给宝宝喂一些果汁和菜汁,每天2~3次。

(4)4个月宝宝。

这一时期仍应尽可能以母乳喂养为主,但喂乳的时间可以减少至每天5次上、下午各两次,晚上睡觉前1次,夜间可以不再喂乳。

宝宝从第4个月开始进入断奶期,需要添加辅食。

因此,除了给宝宝喂奶以外,还应加喂半流质的辅助食物,为宝宝以后吃较硬的固体食物做好准备。

可以食用一些淀粉类半流质食物,先从1~2匙开始,以后逐渐增加,当然,如果宝宝不爱吃就不要喂,千万不要勉强。

这一时期的宝宝很容易出现贫血,因为从母体带来的微量元素铁已经消耗掉,因此,要在辅食中注意增补含铁量高的食物,例如蛋黄。

为补充体内维生素C,也可以做一些菜泥和水果泥喂宝宝。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是否正常以及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为使宝宝的消化系统逐渐适应,每次添加的量不宜太多。

(5)5个月宝宝。

随着宝宝活动量的增加,热量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纯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需要给宝宝补充淀粉类食物(如米粉糊、米粥、软面条等)和植物油,此时婴儿消化道内淀粉酶的分泌已明显增加,及时添加淀粉类食物不仅能够补充乳品能量的不足,还可以培养宝宝用匙和咀嚼的习惯。

如果宝宝的消化吸收情况良好、大便正常,也可以增加果泥、菜泥的喂食量。

喂养时间仍可按上月的安排进行,只是在辅食添加种类与量上略多一些。

(6)6个月宝宝。

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母亲应尽量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宝宝出生后6个月。

从这个月开始,要逐渐延长喂奶间隔,减少每次喂奶的时间,逐渐增加辅食的数量。

如果是人工喂养,与上月相比较,奶量也不再增加,每天喂3~4次,每次喂150~200毫升,应逐渐增加辅食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此时宝宝应该每天吃两次粥,每次要有半小碗或一小碗,还可以吃少量碎面片,鸡蛋黄要保证每天1个。

6个月正是宝宝出牙的时候,所以,应在粥类食物中加入蛋黄、鱼末、动物血等多种辅食,并给宝宝吃一些较硬的固体食物如碎饼干、烤面包等,一方面可以促进牙齿的萌出;另一方面也可让宝宝练习咀嚼。

(7)7个月宝宝。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宝宝每天进食的奶量不变,每天喂3~4次。

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成长的需要,所以,应进一步给宝宝添加辅食。

添加的辅食品种要丰富多样,做到荤素搭配,还可以在辅食中添加少许食盐,以增加食物的口味,要注意一定不要养成宝宝偏食的习惯。

这个时期婴儿的牙齿开始萌出,要继续给宝宝吃小饼干、烤馒头片等以让他/她练习咀嚼。

辅食以菜泥、鱼泥、肝泥为主,还可添加一些豆制品。

鸡蛋可蒸或煮,但只吃蛋黄。

(8)8个月宝宝。

大多数母亲的乳汁分泌开始减少,即使有些母亲的奶量没有减少,乳汁的质量也已开始下降。

因此,必须给宝宝增加辅食,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添加辅食的次数可以增加到3次,喂食的时间可以安排在10时、14时和18时。

相应地,母乳喂养的次数要减少到2~3次,喂养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早起时、中午和晚上临睡时。

此时宝宝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需要大量的钙,而牛奶是补钙佳品。

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不应再把牛奶作为宝宝的主食,要增加辅食,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750毫升,分3次喂。

宝宝消化道内的消化酶已经可以充分消化蛋白质,所以,可多吃一些蛋白质食物,如豆腐、奶制品、鱼、瘦肉末儿等。

宝宝吃的肉末儿,必须是新鲜瘦肉,可剁碎后加作料蒸烂吃。

应该注意,增加辅食时每次只增加一种,当孩子已经适应了,并且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时。

再增加另外一种。

此外,只有当孩子处于饥饿状态时,才更容易接受新食物。

所以,新增加的辅食应该在奶前吃,喂完辅食之后再喂奶。

(9)9个月宝宝。

母乳的喂养次数应逐渐从3次减到2次,可以在早上或晚上进行。

宝宝已经开始和大人一样,每天要吃早、中、晚3餐辅食。

此时,宝宝可能已经长出3~4颗小牙,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较硬的食物,如碎菜叶、面条、肉末等。

但是宝宝的消化能力毕竟还不很完善,因此,要把较粗的根、茎去掉。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要注意蛋白质、淀粉、维生素、油脂等营养物质间的平衡,给宝宝做的蔬菜品种应该多样。

宝宝已经可以自己将整个水果拿在手里吃了,但一定要将宝宝的手洗干净,将水果洗净、削皮、去核后再给宝宝吃。

(10)10个月宝宝。

此时正是宝宝学习和模仿大人动作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和大人坐在一起吃饭,较软、较清淡的饭菜也可以适当地夹给宝宝吃,这样可以使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为下一步的断奶打好基础。

10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的次数要减少到早、晚各1次,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否则,容易使婴儿对母乳形成一定的依赖心理,这样既不利于辅食的添加,也不利于宝宝营养的补充和身体的成长。

另外,宝宝在吃鸡蛋时不再局限于只吃蛋黄,可以吃整个鸡蛋了。

(11)11个月宝宝。

每天早、晚喂奶,三餐喂饭。

宝宝马上就要满l周岁了,此时正是断奶期要结束的阶段。

宝宝的食物要以乳类为主食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此时的辅食可以不必再做得像以前那么细、软、烂,而应逐步向成人饮食靠近,宝宝可以吃软饭、面条、小包子、小饺子了。

有些宝宝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此时还没有完全断奶,这时父母也不要太过于着急,应循序渐进。

(12)12个月宝宝。

经过大半年的辅食喂养过程,l周岁的宝宝逐渐养成了一日三餐为主,早、晚牛奶为辅的进餐习惯。

慢慢过渡到完全断奶。

少数宝宝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还不能完全断乳,父母也不要太过着急,可以再延长一段母乳喂养的时间,不过最晚不要超过1岁半。

此时宝宝仍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必须要保证蛋白质和热量的供应,要注意营养均衡,将肉、鱼、蛋、菜等与主食合理调配,不要让宝宝养成偏食的坏习惯。

让宝宝养成独立吃饭的习惯需要等到两岁左右,而让宝宝能够充分消化吸收大人吃的食物则需要耐心等到5~6岁以后。

因此,在宝宝饮食方面父母还需要多加照顾,要尽量把菜做得细软一些,肉类要做成泥或末儿,以便孩子消化吸收。

如何正确选用浓缩饲料

浓缩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只要掺入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如玉米、糠麸、高粱、大麦等)即成为能够满足畜禽营养需要的全价配合饲料。

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用户使用方法不当,造成浓缩饲料的应有效果发挥不出来,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甚至造成畜禽中毒。

因而,掌握浓缩饲料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正确选择浓缩饲料产品

  目前,生产浓缩饲料的厂家很多,品种也不少,质量差别也很大,有的甚至生产一些伪劣产品。

因此,应根据市场调查情况以及对生产厂的软硬件考察,确定所选用的厂商,其产品质量好且稳定,价格适宜,售后服务完善。

这样才能为用户使用其产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此以外,还应根据畜禽的种类、生长阶段、饲养条件等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和使用。

对用于不同畜禽以及不同饲养阶段、饲养水平和生产目的的各种浓缩饲料,由于其原料组成、质量要求及营养水平的需求不同,应该严格明确地区分开。

选择通用型浓缩饲料是不够合理的,因为那样在营养上难以达到配套平衡。

另外,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根据浓缩饲料销售使用区域常用能量饲料的类型特点而设计出针对性强的浓缩饲料产品,因此在选择时应注意其产品特点。

  浓缩饲料不能直接饲喂

  浓缩饲料是配合饲料的中间产品,它是以蛋白质饲料为主(包括添加合成氨基酸),加上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或预混料(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防霉剂、诱食剂及促生长保健剂等)配制而成的。

浓缩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均在30%以上,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高于畜禽需要量的两倍以上,因此,不能直接饲喂畜禽,必须按一定比例与能量饲料互相配合后才可饲喂,才能发挥浓缩饲料的真正效果和作用,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合理配比

  浓缩饲料的实际饲养效果,必须与一定比例的一种或几种能量饲料(如玉米、大麦、稻谷、糠麸类等)配制成全价配合饲料或粗料混合料后才能表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