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893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太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

太原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秸秆回收利用,禁止露天焚烧

B.为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2.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

A.粒子的大小:

分子>原子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Al

C.分子间的间隔:

氧气>液氧

D.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反应前<反应后

3.小玲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下列选项中可作为判断某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出现

D.有发光、放热现象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结冰体积变大——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B.氧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牛奶

C.稀有气体

D.雪碧饮料

7.我们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燃气

B.剩菜久放后变臭了

C.冰川随气温升高开始融化

D.铝制品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

8.有一根部分氧化的镁条(只含氧化镁一种杂质),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此部分氧化的镁条3.0g与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反应所使用的稀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已知:

MgO+H2SO4=MgSO4+H2O)

A.19.6%

B.4.9%

C.9.8%

D.无法确定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降水一定是酸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10.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反应的是()

A.银与稀盐酸

B.铜与硫酸锌溶液

C.铁与稀硫酸

D.锌与硫酸镁溶液

11.空气和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可得到纯水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得到液氧

12.含磷的水流入河流湖泊,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它是危害水体的因素之一。

用来检测水中磷元素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式(NH4)2MoO4,其中Mo是钼元素的元素符号]。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钼酸铵这种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钼酸铵是由两种离子构成

C.在钼酸铵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钼酸铵是一种化合物

1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2

m

8

14

A.m=8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

1

D.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下列有关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B.鱼虾能在水里存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16.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D.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17.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④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和③表示的粒子均为离子

C.③和④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

D.③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Mg+2

二、多选题

18.已知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CuSO4=Cu+RS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

D.该金属一定是铁

19.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

下列有关模型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甲>乙>丙

B.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降温到t2℃、过滤、升温到t3℃

C.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

丙>乙>甲

D.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三、填空题

21.“铁、铜、铝、锌”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人体缺_____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2)铜丝常用来作电线,主要是利用铜的______性;

(3)铁在_______(填“干燥”或“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锈若不及时除去会加快内部铁的腐蚀速度,我们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铜、铝、锌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

A.CuSO4溶液

B.Al2(SO4)3溶液

C.ZnSO4溶液

2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

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

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__,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稀有气体的用途除了上图中的用途外还可以用作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8

˗195.8

˗183.0

˗33.35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________℃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2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_____;

(2)稀盐酸除铁锈:

_____;

(3)在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_____。

24.2015年我国西南五省遭遇了严重的旱灾。

面对严峻的旱情,许多地方抢抓机会进行人工降雨,为缓解旱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人工降雨飞机升空作业时,携带“焰条”和罐装固态二氧化碳。

“焰条”是啤酒瓶粗细、长约三十厘米的圆柱体,内含碘化银成分。

试回答:

(1)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干冰升华时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是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碘化银(AgI)具有感光性,在光照下可反应生成碘单质(I2)和银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在连续干旱的日子里,一场大雨过后,我们会觉得空气清新,碧空如洗,这主要是因为(_____)

A.气温大幅下降

B.空气中颗粒物大量减少

C.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5.用化学用语填空。

(1)液氧___________;

(2)2个碳原子_____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6.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气________;

(2)4个亚铁离子________。

四、实验题

27.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f_________。

(2)实验室选取d、e、i、j、k四种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小明同学在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除了选用了仪器b、g外还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填写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琪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上述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

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25mL,反应前后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分别为15mL和9mL。

①通常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写出1种)。

② 装置中的气球可以帮助形成密闭体系,还可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28.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③的反应条件为点燃,其他条件已略去)。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B:

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③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流程题

29.新疆地区幅员辽阔,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①乙醇(C2H5OH)      ②甲醇(CH3OH)      ③尿素[CO(NH2)2]

30.工业上用铁矿石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⑴工业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

⑵铁高炉中焦炭的作用:

①提供高温;②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是否属于置换反应的_______(填“是”或“否”)。

⑷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_。

生铁的硬度_______(填“>”、“<”或“=”)纯铁。

⑸生铁炼钢的反应原理是:

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