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012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现代汉语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现代汉语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现代汉语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现代汉语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7.docx

《现代汉语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7.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7.docx

现代汉语7

1、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重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上个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共同语是指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也叫作民族共同语。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一个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之后,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汇经常传播并渗透到各地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3、3、 20世纪50年代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答: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

1955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接着,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当时,这样确定了“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

 

4、4、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5、5、语言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

语言的三要素是:

语音、词汇和语法。

 

6、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是什么?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什么?

答:

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是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官话方言)。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

1、华北、东北方言;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

贵州方言属北方方言这个范畴。

 

7、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

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要求汉民族共同语更加明确,更加一致。

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要顺利地进行这项工作,首先必须依靠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

其次,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调查研究,弄清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存在哪些分歧或不合规范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再从语言的内部规律和使用习惯等方面找出取舍的标准和处理的办法来。

 

8、简答现代汉语的特点。

答:

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语法方面: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汉语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短语和句子结构的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第二章第二章               语音

一、填空题:

1、语音具有属性、属性、属性,其中本质属性是。

2、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四要素。

3、“qióng”(穷)韵母是呼的,“tòng”(痛)韵母是呼的。

“diū”(丢)由个音素构成,“érgē”(儿歌)是个音节,“huār”(花儿)是个音节。

4、《汉语拼音方案》是由部分组成的,其中第三部分是。

在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中,共有个声母,个韵母。

5、《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i代表了三个音素,它们分别是、和。

在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中,有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的。

6、“快跑啊”中的语气词“啊”音变后的规范写法是。

7、在普通话的22个辅音中,不充当声母,专作韵尾的辅音是。

8、“zì”(字)的韵母是开呼的,“xué”(学)的韵母是撮呼的。

“diū”(丢)由个音素构成,“yòu’ér”(幼儿)是个音节,“huār”(花儿)是个音节。

9、音节“gāo”(高)的韵尾是[],音节“qióng”(穷)的主要元音是[]。

10、舌面、中、央、不圆唇元音是[](要求写出字母和国际音标);双唇、塞音、清、不送气音是[](要求写出字母和国际音标)。

11、小学语文教学把y、w当作声母,这是为了而采取的变通的办法,从发音的原理说,y、w是。

12、双唇送气清塞音是[],舌尖中浊边音是[](要求写出字母和国际音标)。

二、解释题:

1、1、 音节2、轻声3、儿化4、变调5、音素6、声母7、韵母

8、元音9、辅音10、语音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韵母ɑi、iɑ、ɑng中的元音α分别是[α]、[a]、[A]。

()

2、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最多只能有四个音素,最多只能用六个字母来表示。

()

3、小学语文教学把y、w当作声母,这是为了教学的方便而采取的变通的办法,从发音

的原理来说,y、w是隔音字母。

()

4、“眼儿”和“眼”的词义和词性完全相同。

()

5、汉语一个音节最少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3个音素构成。

()

6、普通话中能同j、q、x相拼的韵母,一定不能同z、c、s相拼。

(     )

7、“多好啊”中的语气词“啊”音变后的规范写法是“哇”。

()

8、pi(批)、zhi(只)、xian(先)、ci(词)的韵腹都是i[i]。

()

9、“樱桃好吃树难栽,山歌好唱口难开;要吃樱桃先栽树,要唱山歌拉下脸来。

”这首民歌的韵脚属于怀来辙。

()

10、“不吃、不开、不怕”中的“不”实际读音都是阳平。

()

11、wu(五)、gun(滚)、que(确)、wang(王)的韵腹都是u。

()

四、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字跟“删”的声母相同的是。

()

A、嫂B、僧C、耍D、嗽

2、下面各词第一个音节变阳平的是()

A、几乎B、可以C、小时D、女人

3、下列各组字中,韵母都是齐齿呼的是()。

A、吃握言女B、力西言批C、及雨支云D、字四牙也

4、下面各字韵母属于舌面高元音的是()

A、哥B、妈C、吃D、鱼

5、“检举”中的“检”,变调为(    )。

A、阴平    B、阳平C、上声    D、去声

6、属于舌尖后音的声母是(    )

A、zcsB、bpmfC、zhchshrD、dtnl

7、普通话“农奴”二字的声母是()。

A、都是舌尖中、浊、边音B、都是舌尖中、浊、鼻音

C、前者是舌尖中、浊、鼻音;后者是舌尖中、浊、边音

D、前者是舌尖中、浊、边音;后者是是舌尖中、浊、鼻音

8、下列词语注音错误的是()。

A、动画dònghuàB、厨房chúfángC、病假bìngjiă D、水田shuǐtián 

9、元音i与u的区别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A.音高B.音色C.音强D.音长

10、普通话语音里最小的单位是()。

A.音素B.音节C.音位D.韵母

五、列表分析下列各音节的结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屈指二万里幽谷兰花香(答案略)

六、什么是儿化?

儿化跟词汇和语法有何关系,试举例加以说明。

七、就作为注音符号的《汉语拼音方案》来说,请说明音素和字母的关系。

八、普通话的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

九、普通话声韵拼合的主要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物理生理社会社会2、音高音强音长音色3、撮口呼合口呼四两一4、五《韵母表》二十二三十九5、i[i]-i(前)-i(后)五6、哇7、ng8、开口呼撮口呼四两一9、[u][ü]10、e[ә]b[p](要求写出字母和国际音标)11、教学的方便隔音字母12、pl

二、解释题:

1、音节:

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单位)。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例如“汉语”(hànyǚ)就是两个音节。

2、轻声:

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的变调。

因为四声中的任何一种声调,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变读轻声,所以轻生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

例如“心”本调为阴平,“朵”本调为上声,可是在“点心”、“耳朵|这两个词里,”心“和”朵“都失去了原来的调子变读为轻声了。

⏹轻声表现在声学上的特点是音长的缩短及音量的减弱,给人的明显声感是音高幅度的压缩和持续时间的缩短。

轻声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3、儿化:

儿化指的是普通话里有些音节的韵母发音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的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例如“鸟儿”普通话念“niǎor,在这里”儿“字不独立成音节,只是儿化的标志,表示在念到”鸟“这个字音的末尾时,要同步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的音色。

4、变调: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主要有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七、八”的变调和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5、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

例如:

普通话。

汉字通常包括1——4个音素。

例如,啊、书、好、庄。

6、声母:

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的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有二十二个声母。

7、韵母:

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普通话”(pŭtōnghuà)中的u、ong、uɑ就是韵母。

零声母音节整个音节由韵母构成,例如:

“欧”(ōu),它的韵母就是“ou”。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中共有三十九个韵母。

8、元音:

元音指的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但受节制,如圆唇与否,口腔开闭等)而形成的音,又称之为母音。

9、辅音是指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子音。

10、语音:

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2、√3、√4、×5、×6、√7、√8、×9、√10、×11、×

四、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C2、B3、B4、D5、B6、C7、B8、C9、B10、A

五、列表分析下列各音节的结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普通话音节结构表

六、什么是儿化?

儿化跟词汇和语法有何关系,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

儿化指的是普通话里有些音节的韵母发音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