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008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docx

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点一 碳、硅单质及氧化物

1.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1)自然界中的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因有亲氧性,所以仅有化合态。

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同素异形体,硅单质主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大类。

(2)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

结构

金刚石:

空间网状结构

石墨:

层状结构

晶体硅:

与金刚石类似的空间网状结构

物理

性质

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

石墨熔点高、质软,有滑腻感

晶体硅为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硬度大、熔点高

用途

金刚石用作切割刀具,石墨用作电极、铅笔芯

晶体硅用作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

2.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碳、硅的最外层都是4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ⅣA族,不容易失也不容易得电子,通常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般表现为还原性(如图)。

(1)碳的还原性

碳有重要的用途,除了在氧气中燃烧利用其热能外,还能用于金属冶炼(如铜)、制取粗硅、生产水煤气等,完成上图转化关系中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CO2+C

2CO;

②SiO2+2C

Si+2CO↑;

③C+H2O(g)

CO+H2;

④2CuO+C

2Cu+CO2↑。

碳的还原性还表现为可将强氧化性浓硫酸、浓硝酸分别还原为SO2和NO2,本身被氧化为CO2。

(2)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只能与氟气(F2)、氢氟酸(HF)、强碱反应,不能与氢气、氧气、氯气、硫酸、硝酸反应,加热时能与氧气、氯气反应。

完成上图转化关系中⑥~⑧的化学方程式。

⑥Si+2Cl2

SiCl4;

⑦Si+2F2===SiF4;

⑧Si+2NaOH+H2O===Na2SiO3+2H2↑。

3.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比较

物质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结构

立体网状结构,不存在单个分子

存在单个

CO2分子

主要物

理性质

硬度大,熔、沸点高,常温下为固体,不溶于水

熔、沸点低,常温下为气体,微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不反应

CO2+H2OH2CO3

与酸

反应

只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不反应

与碱

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盛碱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

CO2少量:

CO2+2NaOH===

Na2CO3+H2O、

CO2过量:

CO2+NaOH===NaHCO3

与盐

反应

如与Na2CO3反应:

SiO2+Na2CO3

Na2SiO3+CO2↑

如与Na2SiO3反应:

Na2SiO3+H2O+CO2(不足)===H2SiO3↓+Na2CO3或Na2SiO3+2H2O+2CO2(足量)===H2SiO3↓+2NaHCO3

与碱

性氧化

物反应

如与CaO反应:

SiO2+CaO

CaSiO3

如与Na2O反应:

Na2O+CO2===Na2CO3

用途

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电子部件

制饮料、制碳酸盐

深度思考

1.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看,碳和硅均为ⅣA族元素,自然界中有碳的多种单质存在,自然界中有硅的单质吗?

为什么?

答案 没有,因为硅有很强的亲氧性,在地壳形成时硅与氧易结合,难分离,因而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2.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看,硅的还原性比碳强,但碳能与SiO2反应制取Si,试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该反应发生的原因。

答案 2C+SiO2

Si+2CO↑,由于CO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3.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S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通过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 

(2)通过盛放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 (3)通过盛放灼热铜网的硬质玻璃管 (4)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5)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4.如何用所提供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粉末状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将所选答案的编号填入下表内相应的空格内(如果不需要外加试剂,则对应答案栏可空着)。

可供选择的试剂: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氧气

D.水 E.二氧化碳

可选用的操作:

①水洗 ②加热 ③高温灼烧 ④过滤

⑤结晶

粉末状混合物

选择的试剂

选用的操作

(1)

CaCO3(SiO2)

(2)

NaCl(SiO2)

(3)

SiO2(Fe2O3)

(4)

SiO2(CaCO3)

(5)

SiO2(NH4Cl)

答案 

(1)B ④ 

(2)D ④⑤ (3)A ④ (4)A ④

(5)②

解析 可根据二氧化硅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可与强碱反应,不与酸(氢氟酸除外)反应;受热不分解等性质选择。

而三氧化二铁、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硅酸、氯化铵能受热分解。

通过一定操作,除去杂质。

除杂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SiO2+2NaOH===Na2SiO3+H2O;

(3)Fe2O3+6HCl===2FeCl3+3H2O;

(4)CaCO3+2HCl===CaCl2+CO2↑+H2O;

(5)NH4Cl

NH3↑+HCl↑。

题组一 对比掌握碳、硅单质、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1.下列对于碳和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其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其单质在加热时都能跟O2反应

C.其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共有两种单质

答案 B

解析 CO不溶于水不能生成相应的酸,也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SiO2不溶于水,也不能生成相应的酸;碳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同素异形体,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等,所以两种元素共有多种单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高纯硅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CO、CO2均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中毒

C.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和半导体

D.SiO2和H2O反应可直接制备H2SiO3

答案 A

3.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a~e是对①~⑤反应中SiO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SiO2+2NaOH===Na2SiO3+H2O

②SiO2+2C

Si+2CO↑

③SiO2+4HF===SiF4↑+2H2O

④Na2CO3+SiO2

Na2SiO3+CO2↑

⑤SiO2+3C

SiC+2CO↑

a.反应①中SiO2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刻蚀玻璃

b.反应②中SiO2表现出氧化性

c.反应③中SiO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反应④符合用难挥发性的酸酐制取易挥发性的酸酐的道理

e.反应⑤中SiO2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A.aceB.bdeC.cdeD.ab

答案 B

解析 通常用氢氟酸来刻蚀玻璃,与之对应的反应是③,因此a、c判断错误;反应②是一个置换反应,其中二氧化硅被还原,表现出氧化性,b判断正确;反应④是一个复分解反应,用难挥发的二氧化硅制取易挥发的二氧化碳,d判断正确;反应⑤中碳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和+2,硅的化合价和氧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因此二氧化硅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e判断也正确。

题组二 CO2与盐或碱溶液反应的规律

4.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饱和Na2CO3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退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答案 B

解析 由于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Na2CO3+CO2+H2O===2NaHCO3,因而会析出NaHCO3晶体,A项正确;B项,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CO2+Na2CO3+H2O===2NaHCO3,H2SiO3与CO2不反应,浑浊不会消失;C项,CO2+Ca(ClO)2+H2O===CaCO3↓+2HClO,溶液变浑浊后加入品红溶液,被HClO氧化退色;D项,首先CO2+Ca(OH)2===CaCO3↓+H2O,继续通CO2,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再加入足量的NaOH,则:

2NaOH+Ca(HCO3)2===CaCO3↓+Na2CO3+2H2O,溶液又变浑浊。

5.标准状况下,将3.36LCO2气体通入200mL1.00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O

)与c(HCO

)的比值为(不考虑CO

、HCO

的水解)(  )

A.1∶1B.1∶2C.2∶1D.1∶3

答案 B

解析 n(CO2)=

=0.150mol,

n(NaOH)=0.200L×1.00mol·L-1=0.200mol,

,即1<

<2,

反应产物为Na2CO3、NaHCO3,设其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解得

所以

1.熟记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1)硅单质的特殊性

①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SiO2+2C

Si+2CO↑;

②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Si能与HF反应:

Si+4HF===SiF4↑+2H2↑;

③非金属单质大多为非导体,但Si为半导体。

(2)含硅化合物的特殊性

①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与水作用制备H2SiO3;

②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但SiO2能跟HF反应:

SiO2+4HF===SiF4↑+2H2O;

③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难溶于水;

④因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所以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能发生下列反应: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但在高温下SiO2+Na2CO3

Na2SiO3+CO2↑也能发生。

2.CO2与碱反应产物的定量判断

CO2通入NaOH、Ca(OH)2等强碱溶液的反应与CO2气体的通入量有关,当CO2通入少量时生成碳酸盐,当CO2通入过量时生成碳酸氢盐;当CO2的通入量介于两者之间时,既有正盐又有酸式盐生成,因此推断时一定要注意CO2与碱之间量的关系。

以CO2与NaOH溶液反应为例:

CO2+2NaOH===Na2CO3+H2O

CO2+NaOH===NaHCO3

当n(OH-)∶n(CO2)的值不同时产物如下:

考点二 硅酸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1.硅酸和硅酸钠

(1)硅酸

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硅酸不能(填“能”或“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