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4933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7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docx

高等教育学最新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高等教育:

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

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

(1)传说在虞夏之时已有了高等教育的萌芽,五代以后书院具有高等教育性质。

(2)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98年设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把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

外国的高等教育:

(1)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出现高等教育,世俗与教会的高等教育学习七艺,至文艺复兴)

(2)中世纪(现代大学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

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雏型阶段的标志。

他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3)近代和现代(洪堡建立柏林大学。

四、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

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包括:

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社会服务

四、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

(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

三个类型: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

三个作用:

导向作用、规范作用、评价作用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社会需要、个体内在需要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

(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

(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五、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

(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

(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

(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

(1)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2)高级人才的培养者

(3)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

(4)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任务:

(1)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

(2)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3)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1)坚定的政治方向

(2)高尚的道德情操

(3)合理的知识结构

(4)优秀的教学能力

(5)出色的科研能力

三、高等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生理特点: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其他系统

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活动的发展、情感特征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

学校方面:

(1)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2)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3)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

(4)完善扶贫帮困制度

教师方面: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4)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方面:

(1)尊重教师

(2)以学为本

(3)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第五章高等学校管理

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

外部体制: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

内部体制:

(1)高等学校内部决策层的构成

校长、决策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双重组织模式

三、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标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

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的一种管理目的或结果。

通过科学地、合理地、适宜地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的相关原则和理念对各组织进行管理,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四、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制定的建立健全。

(2)科研管理:

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教职工聘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级、离休退休、退职,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管理、日常管理等

(4)财力和物力管理:

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学校土地房屋、校园环境、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和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章高等学校制度

一、高等学校学制:

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2年、课程比中学稍深稍广、毕业后能适应本地区就业或转入本科高年级学习,美国称社区学院,日本称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大学一般4-5年,也有3、6年,独立专门学院相当于大学本科教育)

(3)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后层次)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全日制高等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职业高等学校

(2)成人高等学校

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函授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附设的函授部、教育学院和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夜大学

四、高等学校学位制度:

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第七章高等学校教学

一、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

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

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个教学范畴。

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

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

(1)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学科的发展潜力)

(2)高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

(3)社会因素

专业设置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

(2)专业设置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专业设置与国家和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特点:

专业性、前沿性、探究性

课程设置发展趋势:

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国际化、人文化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5)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

(6)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五、高等学校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

教学测量——考试——试卷编制、施测、评分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师教学活动评价(综合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考察考试、毕业论文的审查答辩)

第八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1)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

(2)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

(3)对建立新专业、发展新学科起着重要作用

(4)高校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搜集、获取事实资料,分析处理事实结果)

(3)总结阶段(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成果推广)

三、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产业化

途径:

(1)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和服务

(2)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界广泛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

(3)通过技术入股、参股的方式创办高科技产业

(4)高校与企业共同兴办科学园区

第九章高等教育全球化

一、高等教育全球化:

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性的相互影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自由流动。

二、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

(1)面向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深

(2)培养全球性人才的观念成为各国共识

(3)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地方化共同发展

(4)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5)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全球化内容增加

(6)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失衡现象有所缓解

三、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培养

(1)留学生培养

(2)合作办学

(3)远程教育

第十章高等教育热点问题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尊重主体的教育理念

(3)完美人性的教育假设

(4)遵循自然的教育法则

二、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进

(2)师生关系的改善

(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重

(4)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

(5)国际理解教育与民族传统教育的融合

(6)教师人文主义素养的提高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1)发展规模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阶段特点(教育观念提升、课程设置改进、办学形式多样)

(3)应注意的问题(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平衡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平衡好各层次院校之间的关系)

四、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与教师流动

人事管理原则(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柔性开放、科学激励)

流动主要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各类高等学校作为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本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2、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3、高等教育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

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理论、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促进专业化发展。

(四点意义)

一、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1概念:

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全日制的大学教育,同时也包括非全日制大专层次以上各种形式的教育2内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是由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3特征:

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

参照社会专业分工情况,以社会专门职业为参照,进行专业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层次上一般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班)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密切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功能逐步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向扩展,对社会发展形成一定文化影响力,对引领和带动社会先进文化发挥着作用。

二、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是怎样兴起的1、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兴起:

清末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先后兴起,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开始向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戊戌变法期间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随着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南洋公学上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先后创办,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

2、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1911年到1949年,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变革、调整和发展。

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

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

抗战时期沿海和华北高校纷纷内迁。

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高等教育别具特色。

三、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具体体现有哪些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是指高等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情形,主要体现是:

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

首先高等教育的性质属于培养高级人才的专业教育,在教育层次上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且在高等教育内部有鲜明的层次性。

其次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考虑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一系列问题。

2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

高校教师除具备一般教师的特点外,还具备更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特点;大学教学还具有创新性;大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靠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熟练,更需要科学研究、学术探索作支撑。

3高等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

身体和心理发展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具备高度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男女性别差异鲜明,情感丰富,学习动机、态度、兴趣和理想表现多样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4高等学校职能具有特殊性。

高校具有教育教学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社会文化引领作用。

四、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4、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

1、高等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总总目标,是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标准方面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2、高等教育目的从本质上看是一个价值追求问题,由于价值主题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社会矛盾的历史性和具体性,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样性、动态性,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高等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高等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高等教育目的文化本位论、高等教育无目的论和高等教育目的辩证统一论。

3、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是能够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具体实施方式,即,教学工作、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

4、我国高等教育方针:

1998年8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一、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发展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特定的人,而高等教育目的则是对这些特定的人的素质和规格在观念形态上的规定,因而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具有某种规范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能确保人们的活动不偏离目标,使人们在统一的目标指引下进行活动,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整体性。

2调控作用:

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

宏观上来说,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的规划、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等都具有支配作用。

从微观上说搞的那个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实际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也具有支配和调控作用。

3激励作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旦认识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并自觉接受他的指导,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必定能够激起人们更强的责任感、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充沛的精力、更有效的合作,从而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

4评价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也必须借助于高等教育目的来判断。

高等教育目的是检查教育活动结果的依据和标准,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

高等教育目的通过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丰富的教育活动而得以展现,但最终结果是否达到教育的目的要求,需要作出评价,评价的依据只能是高等教育目的。

二、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1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指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并结合自身特点对接受高等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统一标准与总体要求。

2、专业培养目标:

指高等教育的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总规定。

3、课程目标:

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手段。

有两层含义:

一是为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建构的课程体系;二是每一门课程所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三、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志体美全面发展。

品德方面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健全的人格,还要求有更强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智的方面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开阔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终身学习意识;在体的方面要求大学生具有健康良好的体魄和体能;在美的方面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鉴赏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

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和精英,这是由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决定的。

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思想的体现,明确了教育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上,是建设者;在社会主义信念上,是接班人,两者不是对立与分割的,要统一于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内涵之中。

四、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目的观的认识1社会本位观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主张人的教育和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理论盛行于19-20世纪,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

强调认识社会的产物,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他特别关心个体社会化、公民道德和社会政治。

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

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是不可取的。

2个人本位论主要是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

代表人物老子、卢梭。

由于强调个体的利益和权利、兴趣和爱好、社会参与及自我实现。

这种教育目的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全面的。

(还有文化本位论、无目的论、辩证统一论)

五、试述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就是能够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具体实施方式,即教学工作、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

1教学工作是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活动。

高等学校的教育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的,但最多最主要的就是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教学的目的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教育目的相同。

2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可以直接推动学科的发展,使学科教学内容不断得以更新,教师通过授课使学生所学内容是当前最新的。

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提高。

教师通过科学研究能全面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更深刻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要求,能准确认识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反映到自己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高等教育的几种价值取向1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2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高等教育目的的文化本位论4高等教育无目的论5、高等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七、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的因素:

1、专业培养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

2、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与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调和谐。

3、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

4、专业培养目标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

八、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

1、教学工作2、科研训练3、社会实践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结

构和功能

1、高等教育宏观上主要包括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区域结构等;微观上主要有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课程机构、教师结构、学生结构等。

2、高等学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的活动中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其运行机制。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个体价值主要表现为发展个体知识能力、提高个体文明素养和实现个体的目标追求等方面。

4、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一、简要说明高等教育结构是如何划分的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宏观上主要包括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区域结构等;微观上主要有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教师结构、学生结构、课程结构、科研结构等。

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办学方式及其比例关系。

通常意义上一般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高等学校可以分为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层次结构是指高等教育中的各级教育,一般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级;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校、系、科、专业的结合形式;类型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的构成状态;区域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状况,或者高等学校数量、类型、层次的地区分布情况。

二、什么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的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手段极其运行机制。

它既有宏观上政府、社会与高等学校的联系方式,也包括微观上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有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三种类型。

三、高等教育的功能有哪些1、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1)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高等教育是为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培养人才的教育,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法规,控制教育经费和官员任免、规定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