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2416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辽海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大自然的赞歌》··················································2

第2课《春天的歌》·······················································6

第3课《画语诉春》······················································10

第4课《重复与变化》··················································15

第5课《分割与变形》··················································18

第7课《奥运会吉祥物》·················································20

第8课《方寸之间》·····················································26

第9课《变化的汉字》··················································29

第10课《人人都是小主编》············································35

第11课《彩纸剪贴》····················································38

第12课《动物摆件》····················································41

第13课《瓶子造型》····················································44

第16课《质朴的农民画》··············································47

第17课《家乡的老房子》···············································50

第18课《高楼林立》····················································54

第19课《巧搭建筑》····················································58

第20课《建筑物造型》·················································61

 

第1课《大自然的赞歌》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扇子的材质工艺,文化民俗,探讨扇子的制作和装饰方法。

能力目标:

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扇子。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根据课型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课在五年级的学生中进行。

五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仍然占主要地位,有着一定的美术素养,虽然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研究,却有着浓厚的兴趣。

能够使用电脑和网络查询有关知识;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需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说扇、知扇

    导入新课

问题1:

“你所知道的中华瑰宝有哪些”?

问题2:

这节课,你想了解有关扇子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1:

  文房四宝、京剧、扇子。

学生回答2:

扇子的文化、扇子的制作、扇子的作用等。

 学生们在问答中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学习的欲望来自他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所以在课前我安排学生自主查询关于“扇子”的知识,让他们对本课有所期待,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二、赏扇、评扇

    提高审美

欣赏一幅《步辇图》作品的局部的“仪仗扇子”,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扇子?

学生们积极思考。

回答:

仪仗扇

引导学生要关注扇子的文化背景。

播放视频-杜牧《秋夕》。

“古人不只喜欢画扇子,还喜欢做诗来表达对扇子的喜爱”

引导学生们一起随着视频朗读。

美术课标指出“要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将美术教学和语文学科整合,让语言文化来传承中华文化,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和综合素质。

出示各种扇子图片。

老师问:

“你还知道有那些历史人物手中经常拿把扇子?

学生回答:

“济公”“铁扇公主”“诸葛亮”

美术课标中:

体现“视觉形象”的重点体现此环节让学生了解到扇子也是人物身份的象征这一深刻的内涵,并介绍扇子的种类,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引申扇子的作用,解决重点。

分别向各个小组发放课前准备好的实物扇子和设计的制作的扇子范例。

提问:

“这些都是什么人物用的呢?

这些扇子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装饰的?

 研究、讨论、总结。

 根据扇子的作用,巧用材料、设计新颖,才能制作出精美、独特的扇子。

此环节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好的感知扇子,通过分析制作扇子的材料,研究扇子的制作和装饰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扇子的创作方法与过程的理解。

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做扇、画扇    

体验创作

欣赏其他班级学生作品,提出制作要求:

(1).设计新颖、造型独特。

(2).提倡环保、巧用材料

(3)、能够体现扇子的作用,富有寓意

学生制作扇子

提升学生们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体验创作的快乐。

四、评价、展示

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们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对个别作品进行评价

2、设计“角色”扮演游戏。

3、总结本课,予以期望

1、学生们介绍自己制作的扇子,评价他人的作品。

2、参与角色扮演游戏。

3、部分学生表演一段《中华功夫》(太极扇)

4、全体同学共     同朗诵一段

 《少年说》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选择用游戏的方式,强调本课的重点,引申扇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真正的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用贴近学生的表演和朗诵作为结尾,可以让学生们融入其中,升华情感。

 

第2课《春天的歌》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记忆、了解春天的变化,练习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观察春天的景或图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概括能力,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春天的绘画。

3、引导学生如何爱护花草树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教师教学用具:

歌曲《春天在哪里》、多媒体课件春天景色图像、作品图片。

学生学习用具:

水彩、油画棒、图画本。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细心的观察让学生自由地表现心中美丽的春天,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教学难点:

1、选择适于表现、乐于表现的小景。

2、大面积着色的一般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一、引导阶段:

情趣导入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随着乐曲一起歌唱,脑海里浮现出春天的景象,体会春天的美丽。

2、提问:

(1)刚才我们听了一首歌曲,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吗?

学生回答:

春天在哪里。

(2)我们今天就找一找春天好吗?

然后把它画下来,画一幅美丽的春天。

3、板书课题:

《春天的歌》

二、发展阶段:

探求新知

1、启发谈话

(1)现在是什么季节呀?

---春天。

那你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呢?

(2)学生讨论并汇报: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蝴蝶飞来了、山上的小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溪哗哗啦啦地流淌着、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着,小动物们出来玩耍,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等等,学生即兴地讲述着。

(3)教师补充提示:

农民伯伯种田了、小朋友穿上单衣服了......等等。

(同时教师一一粘贴出表现春天的素材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2、读画:

让学生欣赏书中同龄孩子的作品,激发学生思维和灵感。

(1)观察比较作品中构图的技巧、合理地掌握组织画面中的人与物关系与方法。

(2)分析树木花草与人物服饰形状和颜色特征。

(3)作品中运用了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

3、教师演示绘画步骤:

(1)构思:

你想表现春天的哪一些景象。

主体表现什么?

怎样表现?

背景画些什么?

怎样衬托?

脑海里有个想象的画面。

(2)构图:

主体大方有层次,有遮挡关系,有远近关系。

(3)起稿:

彩笔直接作画。

(4)涂色:

色彩新鲜有特征。

4、欣赏课件,寻找春天。

(1)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谈感受。

你喜欢春天里的什么?

你想画些什么表现春天?

怎样描绘在画纸上?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记忆,把感受表达出来。

三、实践阶段,创新求异。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春天的美,急于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表达出自己的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之情。

1、教师引导启示:

(1)学生作画,自主创作,做到我笔画我心。

(2)教师指导,鼓励创新,大胆用色,画面丰满的作品。

(3)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加以改正。

四、评价阶段,展示赏析。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赏析,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一说作品优点值得学习。

2、教师小结:

如何从我做起,让春天更加美丽,进行环保教育。

 

第3课《画语诉春》

1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多种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2.选择自己擅长的绘画形式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形式来表现春天,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与绘画技巧,可用多种绘画形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同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想法与创造力相统一。

3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

难点:

画面中春天的气息要鲜明,处理好出体与背景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兴趣导入

老师:

“春天来了,春暖草绿,鸟语花香。

那么你知道哪些表达春天的诗词或者歌曲?

学生说出有关春天的诗歌。

老师邀请学生共同演唱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师:

“老师的好朋友小熊开来了一辆小火车,带领大家去感受春天的气息,你们想不想跟着小熊一起去冒险?

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教师:

“那么请全体同学赶快乘坐‘画语诉春’次列车,马上就要开动了。

设计意图:

创设轻松的学习情境,初步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2【活动】感受探究

第一站——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师:

“我们来到第一站,遇到一个小女孩,我们与她打个招呼,看看有什么线索?

”(播放课件)

教师:

“正如我们上车之前唱的那首歌谣中所说的,‘春天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

’在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冬去春来时景色都有哪些变化?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

“小草发芽了,树变绿了,花开了……”

教师:

“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景物?

根据学生回答把春天中的景色变化分成两类:

1、植物 2、动物     播放课件,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

探讨表现春天的题材与内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活动3【讲授】评述欣赏

第二站——欣赏名师的画作

教师:

“我们顺利的通过第一站,接下来第二站我们会遇到谁呢?

(播放课件)出现一位画家,那么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要对我们说的?

”播放课件

老师:

“那么我们跟随他去看看大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播放课件,展示作品   将作品分类:

1.油画 2.中国画    

教师讲解名师画作

国画:

齐白石:

《春声》、《春柳奔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