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57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docx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与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汇编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

今天,在倪主席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下,在我市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市政协专门举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服务业”政协委员论坛,邀请各位委员对服务业发展建言献策,这对于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政协举办这次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各位委员从不同侧面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思想丰富、思维超前、思路开阔,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于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培植税源为目标,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但是,与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市服务业的产业素质还不强,服务功能还不完善。

特别是物流、信息、金融、旅游等生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因此,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听了各位的发言,我有三点感悟。

1、抓服务业就是抓经济结构的调整。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目前,我市人均GDP已超过1300美元,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处于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动时期,服务业面临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服务业开始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所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顺应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可以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并进奠定基础。

2、抓服务业就是抓综合实力的提升。

随着这几年机制的转换、投入的加大,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夯实,发展的后劲在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6.2;财政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6.1。

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16.1;税收4.9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市总税收的33.5,占地税收入50以上,占国税收入25以上。

同时,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35以上,每年增加近8000个岗位。

服务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就业富民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

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领先发展,为全市加快“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为提升江都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作出贡献。

3、抓服务业就是抓和谐社会的构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其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使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

从和谐两个字眼来分析:

和,拆开来看,一边是“禾”,一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一边是“言”,一边是“皆”,就是人人有话讲。

集中起来,就是民生问题、民主问题。

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升级,服务业的发展已相对滞后,需要我们以更高的定位、更系统的观点,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在着眼为生产服务的同时,要注重为生活服务、为城乡居民服务,努力扩大城乡服务消费领域,促进物质消费与服务消费的结构转变,不断拓宽新的服务领域,尽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只有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型业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才能使社会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定的基础和保证。

服务业千头万绪,任务繁重。

如何围绕工作目标,发挥产业优势,找准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这次论坛已作了很好的破解。

概括同志们的观点,在今后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上,我赞同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立足于“新”,以新的理念统领服务业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新的理念是搞好规划的灵魂。

目前,市三产办委托南大商学院开始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

在制订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中大家的智慧,既要立足江都实际,更要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等新的理念,建立以新型业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的框架,注重“两个突出”:

一是突出先导作用。

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引导作用。

超前谋划城市核心商业圈和鞋业、花木等骨干市场的规划,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品味,增强服务业与一产、二产的联结度。

二是突出合理布局。

服务业规划的合理布局,就是要使市内生活性服务业和市外生产性服务业各得其所,使服务业场所之间形成系统配套的整体优势。

要与城市规划相配套,包括城市组团、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合理布局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确保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接受就学、就医、就餐等物质生活消费以及享受文化娱乐、体育保健等非物质生活消费。

二、着眼于“调”,以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发展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扬长避短的科学选择,是结构调整的主要取向,是未来可以倚重的增长力量。

要在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以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以大市场作支撑。

充分发挥我市的区域优势、交通优势和消费优势,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积极打造沿江、沿河、沿路专业市场经济带。

要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已有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我市的鞋业、花木等市场,至“十一五”期末,形成亿元市场20个,其中超10亿元市场5个,超50亿元市场2个,超100亿元市场1个。

其次,以大流通上水平。

在促进商贸群体有序发展和创新流通业态的基础上,做大做强龙头商贸企业,不断巩固购物中心、卖场、专卖店和专业公司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重点支持江都商城大型购物中心、世纪联华大卖场的发展,形成江都城市的市场品牌。

同时,依托道口、站口、港口,规划建设沿江港区、苏中商贸城、火车站、砖桥道口四大物流园区,加快启动现代物流业,从而形成与产品集群配套、互动的流通集聚。

第三,以大旅游聚人气。

当今的旅游,人们已经从游览型向参与型转变,应适合旅游者的需求,吸引旅游者的眼球,激发旅游者的兴趣,争取将旅游景点纳入扬州旅游线路,融入扬州大旅游圈,打造“一主两翼”新格局,形成“一水贯通”新体系。

着力打造江都“花乡之旅”、“水木仙旅”,形成扬州旅游的“第二方阵”,使旅游业真正能够带动一产、联动二产、拉动三产。

配合沿江开发,加快滨江旅游带和芒稻河风景带建设,重点建设“三园一湖”项目(中华水园、引江风光园、现代花木产业园、邵伯湖)。

积极引导企业开发以运河、水利为主题的旅游特色商品和旅游文化,配套规划和建设旅游购物街。

三、致力于“联”,以“三资”联动提升服务业发展

开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也是服务业发展的最大商机。

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坚持外资、民资、国资三资联动、各个击破,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结合、多种服务形式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乘势而上,全力主攻外资。

当前,我市要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抢占服务业利用外资阵地,使服务业成为我市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

要包装推介我市旅游、市场、商贸、物流等项目,坚持“靓女先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优势企业嫁接招商,吸引外资合资合作。

因势利导,大力吸引民资。

现在,民营经济十分活跃,民间积累丰厚,民营企业家抢摊服务业、举办实业的势头较好。

我们要抢抓机遇,把服务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领域,充分挖掘民资潜力,凡允许外资进入的民资都可进入,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股服务业。

顺势而为,努力争取国资。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事业是重要体现。

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政策机遇,力争通过组建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营公司,盘活余量,包装项目,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搞好载体,力争明年吸引国资3亿元。

把项目建设作为争取国资的载体,象抓工业项目那样抓好服务业项目,真正做到以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增长,以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下一步,重点是跟踪落实好一批亿元以上的大体量项目,特别是国际五金城、五星级酒店等,确保开工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四、强化于“优”,以优化服务促进服务业发展

最具竞争力的环境才能孕育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在优化服务上取得新优势。

提高思想认识。

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过程,首先是个解放思想的过程。

进一步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重农轻商”、“扶工抑商”、“重生产轻流通”的轻商理念,突破固有发展模式的制约,真正把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集约发展的优先选择,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

转变领导方式。

加速发展服务业,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创优势的重要途径。

全市各级组织要把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摆上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三次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各服务行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转变领导方式,亲自参加调研,研究分析形势,在规划制定、行业自律、培植市场等方面积极提出发展思路,落实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加强政策扶持。

政策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助跑器、加速器。

认真贯彻落实省、扬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纲要》,合理配置资源,落实扶持政策,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整合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服务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完善税收扶持政策,培大育强那些发展前景好、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企业。

鼓励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方式,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途径,开展直接融资。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破解瓶颈制约,在土地、水、电等供给上加强对服务业的支持。

公务员之家:

今天的活动是继旅游业发展论坛后的又一项重要活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诚恳地请政协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高度重视全市的三个文明建设,尤其是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问题,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指点和监督。

最后,再次向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对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政协委员视察我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

首先,我代表*区委、*区人民政府,对各位市政协委员莅临我区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重点就全区今年的经济工作情况及明年经济工作打算,作一简要的汇报:

一、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内城区保持领先,苏北城区进位争先,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税源富区、诚信立区、服务利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措施落实,加大工作力度,克服了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全区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0.44%,增长28.4%。

其中,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7.31亿元、14.49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1.77%、110.27%,分别增长31.95%、28.1%。

财政收入完成2亿元,增长41.4%。

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8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900万美元,增长31.2%;自营出口完成480万美元,增长77.62%。

农民人均纯收入5864元,增长7.1%。

今年我们抓经济工作,主要是采取了以下措施:

㈠加快园区建设,着力提高区域工业经济竞争力。

我区始终把加快工业化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第一方略,通过保重点、引项目、建园区,积极把工作重点引向“工业强区”。

一是加快建设“三大”工业园区。

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指挥部,集中精力、集中资源、聚焦发展。

总规划占地1940亩的杏山子民营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投入1000多万元,水、电、路、通讯等实现“五通一平”,新引进的路友工程机械、飞虹钢结构、华泰矿山机构制造等9家企业,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有3家企业厂房基本建成,年底可望竣工投产,其余6家企业明年上半年将全部建成,年可新增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