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198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docx

食用菌生产技术及实例

食用菌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第一节食用菌栽培技术概述

一、食用菌的基本情况

二、营养价值和保健药用价值

三食用菌菌种选育技术及工艺流程

四、食用菌扩大培养与保藏

五、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六食用菌菌种的来源与培育

七平菇栽培实例

八香菇栽培实例

九金针菇栽培实例

 

一、食用菌的基本情况

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记载的不少于850种,著名的有150种,进行人工栽培的已超过60种,有一定生产规模的30种左右,除了已商业性栽培的常见菇类,如平菇、香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的生产得到巩固外,各种新开发或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如姬松茸、真姬菇、杏鲍菇、灵芝、阿魏菇、白灵菇、茶薪菇、杨树菇、大球盖菇等也引起各地菇农的重视,成为继常见品种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栽培品种。

二、营养价值和保健药用价值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是重要的生命物质和营养物质。

新鲜的食用菌含蛋白质15~40%。

以1㎏干蘑菇计含蛋白质相当于2㎏瘦肉或3㎏鸡蛋或12㎏牛奶,并且食用菌蛋白质更优,它富含20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齐备,尤其富含赖氨酸,能促进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食用菌富含人体极易缺乏的VB1、VB12等,且比肉类含量高。

草菇VC含量是辣(青)椒的1.2~2.8倍,是柚橙的2~5倍,西红柿的17倍。

而小麦、玉米、小米、黄豆、黑豆等作物不含VC。

香菇中含VD高达128个国际单位(1个国际单位VD相当于0.025ug维生素D3),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

食用菌是低脂食品,其脂肪含量(干品)仅为0.2~0.3%,其中73~84%为不饱和脂肪酸。

许多发达国家视餐桌上的食用菌为生活(或待客)高标准的象征,称食用菌是“保健食品”,“美容食品”、“宜智食品”、“上帝的食品”和“植物蛋白质之顶峰”。

食用菌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机体综合免疫水平

长期食用食用菌,能增强机体综合免疫水平。

食用菌的多种药用作用都是通过这些免疫水平的提高达到的。

食用菌成了我国传统的中药,在古代多种农书医书中都有固本、益气、补中、解毒等功用的记载。

例如在香菇采收季节采菇工人不患感冒。

2.抗肿瘤

研究表明,众多的高等真菌是抗癌新药的重要来源之一。

栽培种香菇、平菇、双孢蘑菇、木耳、毛木耳、金针菇、滑菇、灵芝、灰树花、猴头、蜜环菌、假蜜环菌等,野生菌松茸、苦白蹄、香栓菌、树舌、云芝等都有抗肿瘤作用,香菇、金针菇、滑菇和松茸的抗肿瘤活性分别达80.7%,81.1%,86.5%和91.8%。

食用菌中抗肿瘤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多糖肽等。

3.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

长期食用食用菌,能有效预防这些疾病,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长期食用香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可以降低人体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木耳和毛木耳含有破坏血小板凝聚的物质,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凤尾菇通过降低肾小球滤速起降血压作用,对肾型高血压有较好的食疗效果;灵芝可有效地降低人体的血液粘稠度。

因此,食用菌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起作用的主要是食用菌中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有机酸、核酸和多糖类等物质。

4.抗菌消炎作用

食用菌产生多种抗生素,可消炎去痛,现已知的抗生素已达近百种,如假蜜环菌产生的假蜜环菌甲素和假蜜环菌乙素,可以治疗胆囊炎和慢性肝炎,猴头菌素对消化系统的炎症有特效。

5.其他

除上述药用功能外,食用菌尚有抗病毒、调节内分泌、保肝护肝、清热解表、镇静安神、化淤理气、润肺祛痰、利尿祛湿等功效,如香菇能产生干扰素诱导物质,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鸡腿菇和蛹虫草有降血糖作用,灵芝和猴头菇有保肝护肝作用,双孢菇和虎皮香菇有清热解表作用,蜜环菌有镇静安神作用,灵芝、金耳、银耳有润肺止咳化痰作用,灵芝还有利尿祛风湿作用等。

三食用菌菌种选育技术及工艺流程

1、食用菌的遗传与变异

食用菌遗传变异的特性→是良种选育的基础

遗传:

子代与亲代性状相似的现象。

变异:

子代与亲代性状的差异现象。

2、良种选育方法

(一)人工选种

1、原理

食用菌的种性是通过菌丝体的繁衍逐代传递的,所以自然选择就侧重于在不同菌株之间进行,而不是在同一菌株的后代中进行。

2、方法

收集品种资源→生理性能测定→品种比较试验→扩大、示范推广

(1)品种资源的收集

尽可能的收集有足够代表性的野生菌株。

确定采种的目标,采集点的地理条件,并做好详细的采集记录。

(2)生理性能测定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采用多种分离方法获取菌株,随后,立即用平板做拮抗试验(即分离的菌株菌丝两两配对接入同一平板培养基内),适温培养,经十余日,不同菌株的菌落内是否出现拮抗线,同时还可在平板或生长测定管上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及对温度的反应。

(3)菌株比较

比较各菌株的优劣,详细记录各菌株的产量、菇形、温性、干鲜比、始菇期、菇潮间隔、形态等。

为了试验的准确性,要保证菌种的质量,培养基配方,接种,管理措施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尽可能使之一致。

试验还应按生物统计原理进行安排。

(4)扩大试验

上述的品种评比结果仅是个阶段性的成果,还应和当地的当家菌株同时进行栽培,证实它是更优良的菌株。

(5)示范推广

经扩大试验后,将选出的优良品种放到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示范性生产,待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之后,再由点到面推广。

(二)诱变育种

出发菌株→生理性能测定→品种比较试验→扩大、示范推广

(三)杂交育种

1、原理

食用菌的杂交是指不同种或种内不同株系之间的交配,后者则理重要。

2、方法

选择亲本→单孢子分离→单孢子杂交配对→转管繁殖→初次筛选→复筛→小面积栽培试验→大面各示范推广→定名申批

1、选择亲本

2、单孢子分离

3、单孢子杂交配对

4、转管繁殖

将可亲和的组合移入新的斜面保存备用。

四极性的异宗结合的食用菌,由于自交不育,经配对后,凡出现双核菌丝的组合,并能正常结实者,即证明杂交成功。

次级同宗结合食用菌(如双孢蘑菇),首先经过单孢子分离、培养,获取不孕菌丝。

随后进行不孕性菌丝间的配对。

5、初次筛选

经过初步筛选,淘汰大部分表现一般的菌株。

经初筛后再做出菇试验比较,选出优良菌株。

6、复筛

通过栽培比较,选出少数性能优良的菌株。

出菇鉴定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菌丝生长速度:

②出菇菌块(袋)的表型特征:

③子实体表型特征:

④测定其最适生长温度、湿度等。

⑤计算子实体的产量

7、小面积栽培试验

将复筛菌株置于不同地域的栽培区进行栽培,以考察其适应性与性状的稳定性,并做相关的详细记录。

8、大面各示范推广

逐步扩大栽培面积,进行示范性的推广,将种性优良、优质高产的菌株逐渐定为当家菌株。

9、为确定保留下来的杂交新品种正式定名,并申请有关部门批准。

(四)育种新技术

1、基因工程

2、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细胞工程重点研究和开发的是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是人们按照需要,使两个不同遗传特性的细胞,融合成一个新的杂种细胞,从而人工构建新型细胞,这个细胞兼有两个亲代细胞的遗传特性

四、食用菌扩大培养与保藏

引言:

从外地购进或分离获得的母种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时,要对初次获得的母种进行扩大繁殖,以增加母种数量。

一、菌种扩大

把接种物移至培养基上,在菌种生产工艺上称接种。

在栽培工艺即生产中称播种。

条件:

无菌操作(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火焰周围10cm)

1、母种扩接方法(超净工作台内接种,由试管到试管)

将试管菌种接到新的试管斜面上扩大繁殖,称为继代培养,转管。

程序:

P43

(1)消毒手和菌种试管外壁。

(2)点燃酒精灯。

(3)用左手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并握要转接的菌种和斜面培养基,在酒精灯附近拔掉棉塞。

(4)在酒精灯灼烧接种锄和试管口。

(5)冷却接种锄,取少量菌种(绿豆大小),至斜面培养基上。

(6)塞上棉塞,贴好标签。

整个过程要快速、准确、熟练。

1支→30支

2、原种扩接方法(超净工作台内接种,由试管到瓶或塑料袋)

(1)消毒手和母种试管外壁。

(2)点燃酒精灯。

(3)拔掉母种棉塞,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试管口和接种锄,将母种固定。

(4)拔掉菌种瓶棉塞,取2块1cm2菌种,至菌种瓶内。

(5)塞上棉塞,贴好标签

1支母种→10瓶原种1瓶原种→20瓶栽培种

3、栽培种扩接方法

(1)原种瓶棉塞进行消毒处理。

(2)消毒手和原种瓶外壁。

(3)点燃酒精灯。

(4)拔掉原种棉塞,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原种瓶口和接种匙,将原种瓶固定。

(5)拔掉菌种瓶棉塞,将表面的老菌种块和菌皮挖掉,用接种匙捣碎菌种,取满勺菌种至栽培袋内。

(6)塞上棉塞,贴好标签。

三、菌种培养中常见的异常情况及原因

1、母种常见的异常情况及原因

(1)培养基凝固不良

(2)接种物不萌发

(3)菌种生长过慢或长势不旺

(4)菌种生长不整齐

(5)细菌污染

(6)真菌污染

2、原种和栽培种常见异常情况及原因

(1)接种物不萌发,菌种被烫死或接种时培养料的温度太高。

〈1〉瓶壁出现不规则的杂菌群落,主要是灭菌不彻底所制。

〈2〉在培养料面出现杂菌,是由于接种过程中未达到无菌操作要求而造成污染。

〈3〉接种块上发生杂菌,是由于菌种不纯带入杂菌而引起的。

〈4〉瓶内菌丝长到半瓶而不再向下延伸,由于培养基料中水量过高或装瓶时培养料压得太坚实而致。

五、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1.菌种选育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对食用菌菌种的选育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菌种选育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主要有基因工程育种和菌种脱毒两个方面。

(1)基因工程育种

尽管食用菌转基因研究起步较晚,但多种主要栽培食用菌已建立了遗传转化体系,如双孢蘑菇、糙皮侧耳、杨树菇、草菇等,其所利用的选择标记或为抗药性标记基因、或为营养缺陷型标记基因。

外源抗药性基因导入香菇体内的研究,初步建立了香菇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定向培育抗病虫、高产、优质的香菇新品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基因工程应用于食用菌育种的技术将会得到更大应用和推广。

(2)菌种脱毒

食用菌菌种脱毒技术,丰富了菌种的选育手段,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经“脱毒”的菌种能够减慢菌株的“退化”。

菌种脱毒的原理是采用先进的尖端分离技术,配合对成熟菌丝体不同阶段、不同形态自然生成物的分离技术,选用不同基质,使接入菌种有条件进行选择性生长,并经2~4个循环后,使该菌种彻底摆脱其携带的病毒、病菌,恢复其原本的生物学特性。

目前,“脱毒”菌种的品种尚少、菌种脱毒的数量太少,要适应产业化大生产还需不断开展菌种的脱毒研究工作。

2.栽培料的研究和选用

目前,食用菌栽培料选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限于传统的栽培料,工农业废料也得到了广泛利用,而且食用菌生产下脚废料也可以用于生产。

经济、来源广泛的栽培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加速食用菌大规模生产,而且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1)以工农业废料作为栽培料

(2)食用菌废料重复利用研究

食用菌废料重复利用就是用食用菌废料重新栽培食用菌。

3.食用菌栽培模式

(1)周年栽培

食用菌周年生产模式,实现了生产供应淡季不淡,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增强了我国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满足国内外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对新鲜食用菌的需求。

如:

塑料大棚周年栽培、室内周年栽培等,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仿野生栽培

仿野生栽培是一种人工配料播种、半保护栽培条件下的近野生栽培方式。

通过与自然界紧密接触,开放式生产,子实体可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温热及风吹,在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内在质量。

大田仿野生栽培平菇、鸡腿菇技术已较完善,尚待解决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