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1777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桥梁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桥梁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桥梁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桥梁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监理细则.docx

《桥梁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监理细则.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监理细则.docx

桥梁监理细则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施工监理内容、依据、难点

(一)、施工监理内容

本项目主要桥梁工程有卜纳洞大桥、郑家寨大桥、苗新大桥、撮箕坡I号大桥、撮箕坡II号大桥、夯力湖I号大桥、夯力湖II号大桥、夯力湖III号大桥等,主要结构形式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40米),柱式墩、桩基础、肋板台/U型台。

其中郑家寨大桥墩高较高,最大桥墩99米。

(二)施工监理依据

1、桥涵施工图设计

2、招投标文件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

5、国家、交通部、湖南省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6、本工程实施过程中,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或参加的有关会议纪要、函电及其文字记录,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各种图纸、指令、工程变更方案等。

(三)桥梁工程监理难点

本项目有桥梁墩高、悬臂刚构连续梁跨度大,技术难度高,工程规模大,监理工程师在桥梁施工中,应把以下几方面作为控制难点:

(1)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挖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

(2)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3)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墩顶现浇段施工质量控制;

(4)高墩施工质量控制;

(5)悬臂刚构连续梁质量控制

二、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一)熟悉合同文件

1、施工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熟悉合同文件,其包括且优先次序为:

(1)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含承包人在评标期间和合同谈判过程中递交和确认,并经业主同意的有关问题的补充资料和澄清文件等,如果有)

(4)合同条件第II部分——专用条件(含招标文件补遗书中与此有关部分,如果有)

(5)合同条件第I部分通用条件

(6)技术规范(含招标文件补遗书中与此有关的部分,如果有)

(7)图纸(含招标文件补遗书中与此有关的部分,如果有)

(8)标价的工程量清单

(二)检查施工准备情况

1、施工组织设计

(1)审查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承包人质量自检系统,对照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一项具体计划提出批复意见。

(2)按照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准备情况检查,如施工机械、进场材料、进场人员的检查、审批。

(3)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编制说明,施工组织机构,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施工详图,资源计划,总进度计划和进度图,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4)承包人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主要内容为;质量方针、质量目

(5)、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应考察该桥起止工期和全线工程进度情况。

主要分项工程如:

基础工程、预制工程与当时气候、水文、经济、建材供应适应情况,重点考察关键工序的机具、设备和工艺的适宜情况。

2、施工测量、放样

(1)应在开工前检查承包人如下测量内容,并审核测量报告:

①人员及仪器配置情况、仪器精度及使用状态;

②桥位桩、基线桩以及重要分部桩位测量、放样工作;

③护桩分布及精度。

(2)监理复核测量内容和方法

监理工程师应扼要复核设计图纸上全桥控制桩的关系,以及全桥平面和高程尺寸关系。

①桥梁工程测量放样工作的检查和复核,应由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桥梁监理工程师研究和协调进行,但测量工程师为主要负责人;

②测量监理工程师安排监理测量组人员,检查承包人测量放样工作;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桥梁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测量报告后,决定监理复核测量内容;

③现场测量、放样过程中资料审核时,如确实存在精度或其它问题,应由承包人测量人员解释,必要时指令复测部分或全部桩位,如确系设计问题,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④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复承包人测量放样报告,并把②、③项执行结果和批复意见报告驻地监工程师,以作为批准开工申请报告依据。

(3)宜绘制并在监理办公室张贴全桥测量资料综合示意图。

图上详列:

桥位桩、基线桩、主要分部桩及护桩的编号、坐标、距离、方位角、曲线资料、水准点资料等。

综合示意图图上列出导线点坐标表、桥位及分部桩位坐标表、导线距离和夹角资料表、桥位及分部桩位放样资料表、路线曲线资料表、水准点表等。

(4)施工测量检查要点

①一般、经常性的检查,包括:

高程、平面控制基点桩、桥涵中心桩及测量资料的复测、核对;

布网是否通视,不受干扰,基点埋石是否牢靠,编号是否清晰;桩志总图的检查;补充的水准点、桥涵中桩精确与否;各种测量方法如二级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方向线交合法操作正确与否,等等。

②大型桥梁的桥位测量

a、平面位置测量

利用电磁波测距仪,把仪器立在已知的控制点上,通过控制点与测点的坐标计算,计算出距离及方位角,以极坐标法进行测量。

b、高程测量

在有水河流且水面宽度在150m以上时,两岸水准点的高程应采用跨河水准测量方法校测。

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可参照国家标准进行,观测的测回数、组数及允许偏差按规范执行。

③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

a、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网的测量和GPS测量。

桥梁网宜采用桥轴线独立坐标系,桥轴线相对精度的估算可按桥墩、台定位精度和相对定位精度求得。

b、一般大、中桥的三角控制测量

三角网的基线不应少于2条,依据当地条件,可设于河流的一岸或两岸。

基线一端应与桥轴线相连,并尽量近于垂直。

当桥轴线较长时,应尽可能两岸均设基线。

三角网所有角度宜布设在30o~120o之间,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25o。

三角网平差一般按角度、以条件平差为主。

c、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特大、大中桥施工时设立的临时水准点,应根据设计单位测定的水准点测出,其高程偏差不应超出规范允许规定值。

④桥涵放样测量及质量要求

a、直接丈量法进行墩台施工定位,以三角网进行复核。

b、大、中桥的墩、台和基础的位置,应以型号为DJ2或DJ1的3台经纬仪从3个方向(其中一个方向为桥轴中线或顺桥向基础桩轴线)交会得出。

c、曲线上的桥梁施工测量,应按照设计文件参照公路曲线测定方法处理。

d、桥台锥坡应尽量争取在无水时测量放样。

e、涵洞测量放样时,应注意核对涵洞纵横轴线的地形剖面图是否与设计图相符,应注意涵洞长度、涵底标高的正确性。

⑤桥梁施工过程中和竣工测量

a、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桥涵结构浇砌和安装部位的位置和标高,并对承包人的测量结果进行校核。

b、桥梁竣工后的测量

桥梁竣工后,应对承包人的竣工测量结果进行校核。

测量项目如下:

测定桥梁中线、丈量跨径、桥宽、桥长、墩台各部尺寸;

检查桥面高程;

检查墩帽及支座垫石的高程;

检查支座位置及底板高程。

3、施工人员、设备

(1)按照投标书和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人员安排检查承包人施工人员到场情况。

项目部人员任命要求有中标单位正式的任命文件,项目人员发生变动的应向业主提出书面报告,经业主审查批复后方可换人,有关人员要求做到持证上岗。

(2)按照投标书和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机具安排检查承包人施工设备到场情况,要求配备足够满足桥涵正常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其它附属设备应满足平时正常施工作业的需要。

4、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段划分

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附录A将桥涵工程按每座桥梁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记分单元,其中各分项工程按每座桥梁进行记分。

三、施工阶段监理

施工阶段是每一施工项目和每一分项工程的质量形成阶段,而每一分项工程施工又由若干道工序构成,因此在这个阶段监理工作的重点应狠抓工序质量监理,特别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

(一)开工报告

1、桥涵工程的每一分项工程开工之前,承包人向驻地办提交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在开工报告中应提出:

(1)施工的前提基础;

(2)施工内容;

(3)详细方法和工作程序;

(4)包括机构组织和人员分工在内的材料、设备、劳力的安排;

(5)质量保证措施;

(6)安全保证措施;

(7)技术交底书;

(8)计划进度、流动资金准备情况及计划流向;

(9)生活和工程用水、供电情况及临时工程;

(10)文明施工、环保措施等。

2、驻地办审批开工报告。

(二)样板工程分析

每个桥梁分项工程开工前,先要做好样板工程计划和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如将第一根桩基、第一根墩柱、第一片梁等第一个成品或半成品样板工程标准实施。

样板工程完成后,对工程质量情况、工艺细节等组织专题研究和分析,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形成正式书面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办批准后,方可进行批量施工。

(三)钢筋混凝土工程

1、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脱模剂,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应具有易于脱模的性能,并使混凝土不变色。

不得使用粘在砼上使砼变色的废机油、塑料薄膜等材料代替脱模剂。

2、模板内无污物、砂浆及其他杂物。

需要重复利用的模板,表面必须清除干净并及时涂上均匀薄层的脱模剂。

3、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发生联系,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模板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经监理验收后方能浇砼。

浇筑时,发现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时,应及时纠正。

5、浇筑入模时砼坍落度的控制:

按批准的配合比控制,当工程需要获得较大的坍落度时,可适当掺加外加剂。

泵送砼的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坍落度宜为80~180mm。

6、现场混凝土的拌制配料允许偏差:

水泥:

±1%

粗细骨料:

±2%

水、外加剂:

±1%

7、砼应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最短搅拌时间1.5~2分钟。

应注意检查砼拌和物的均匀性。

8、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9、浇注基础混凝土前,应对地基进行清理和处理;基底为非粘性土或干土时,应将其润湿;基底为岩石时,应先将岩石润湿,铺一层厚2~3cm水泥砂浆,并在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10、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砼时,为防止砼离析,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有关规定。

11、浇筑砼时,除少量塑性砼可用人工捣实外,宜采用振动器捣实。

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条的有关规定。

砼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12、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13、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时,应及时处理。

14、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后如砼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15、结构砼浇筑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同时按规范要求搞好砼养护,桥面大面积裸露的砼应预加设棚罩,收浆后洒水养生,洒水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天,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表面湿润状态为度。

16、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四)下部结构(钢筋砼结构)

1、检查下部结构可施工的条件

(1)桩基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无破损检测合格;

(3)桩顶完全凿除劣质砼,并冲洗干净,施工缝要全面凿毛。

2、检查系梁、立柱、盖梁的测量定位情况,对纵横轴线位置应进行复测。

3、模板拼装就位后,应复查模内尺寸、支承面高程。

抽查模板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拼缝及支撑情况、预埋件和预留孔道的位置及高程。

4、督促承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