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对策.docx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对策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对策
调查报告
题目: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对策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对策
曾经只有城市里的孩子才能接受正规的幼儿教育,现在农村的幼儿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
农村幼儿教育虽然起步较晚,却也被倍受关注,颇具成效。
然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现状已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因此,如果能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切入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要改进教育,我们必须改革学校;。
要改进学校,我们必须变革学校中的个人。
杜威说:
“所有其他的改革都取决于从事教师职业者的素质和性格的改革。
”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要靠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来实现;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以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为先决条件的。
在历时近20多年的学前教育改革中,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要达成理想的目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关键性因素,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接受机构教育的开始;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后,教师进入幼儿的生活世界,成为影响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他人。
这种影响是长效的甚至是终生的。
中共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因此,为了农村儿童和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
2003年3月4日教育部《关于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是强调指出,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幼儿园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
要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开展日常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缩小城乡幼儿教育差距的需要。
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极为显著。
人们关注农村教育,但往往是把目光投向农村中小学教育,“其实,城乡教育差距最大的领域是学前教育,可以说我国教育领域中最大的不公平在学前教育领域,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城乡间幼儿入园率和幼儿园设施设备上,更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能力、水平等“软件”上。
众所周知,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师资素养则是瓶颈性的因素。
硬件的不足可以通过“软件”的提升来弥补,并且“软件”提升带来的实际效用往往远大于硬件改善所带来的效用。
在当前我国财力仍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大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对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缩小幼儿教育的城乡差异来说,不仅必要且现实可行。
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也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幼儿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在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求有高质量的教师。
其次,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广泛展开,新的教育理念开始被农民接受。
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关键在教师。
无论是现代儿童观、教育观的确立,幼儿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还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最终都将转化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上来。
再次,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这一特定群体的存在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个人口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缩影。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城乡二元格局,必须从根本做起,研究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状况,同时也可以为探索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提供现实依据,进而推动幼儿教育的城乡协调发展。
由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关注当下教育实践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研究新时期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问题,成为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调查情况概况
利用三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对昆明市禄劝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由我以及有丰富经验的园长、教师们共同参与。
此次调查我们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再依据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标准,我们主要从专业结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管理理念这几方面进行研究。
主要采用了:
问卷调查、文献法、访谈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结构
我所调查的这三所幼儿园,共有23个教师,其中本专业的只有8个,其余都是非专业从其他小学调入的,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并且教师性别均为女性,而且队伍的年龄以34—47岁为主,年轻教师相当缺乏,整个幼儿园都呈现小学化模式,这种现象对农村幼儿的发展是不容乐观的。
(二)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
教师的专业态度,也称教师的事业心,是教师专业活动和合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教师的职业理想,对这份工作的热爱程度等等。
调查显示,1.不同专业背景和收入水平的教师专业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有11.6%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新手水平,由于年老,适应能力相当差,根本谈不上喜欢,因为是工作不得不做;23.4%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适应水平,不喜欢也不讨厌;42.8%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胜任水平,专业和爱好都符合自己。
2.不同初始学历、不同教龄和不同专业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3.教师在农村家长心中的地位低下。
农村很多家长经常把老师当做保姆。
4.管理欠缺。
由于是在农村,各方面的管理与城市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各方面的要求都是得过且过。
与中小学相比,幼儿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他们在学习中更需要教师情感的带动,更需要教师对他们予以情感的支持,因此态度的投人更应成为优秀幼儿教师的重要素质。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
著名的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
在探究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诸多理论研究中,学术界并无统一观点,但大都认为课程知识(指幼儿教师具有的关于五大领域的内容、目标、知识体系)、教育专业知识(指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情境知识(是指教师能够驾驭幼儿、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等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必不可少。
调查结果显示,70%的农村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五大领域的知识,为儿童释疑解惑、比较深人地把握各领域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等。
但艺术领域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平均答对率偏低,这说明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艺术方面的知识还有所欠缺。
关于教育专业知识,我们共设计了6道教育理论知识题目,受测教师的平均答对率只有38.8%,答对半数以上题目的人数占17%,大部分教师“能做”某一实务工作,但“能够做到”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够清楚表述行动背后的理据,而这一点正是“专业教师”和“职业教师”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而对教育情境知识的掌握,也只有43%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不禁引起了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缺失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一方面它为儿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基,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儿童生活、儿童学习、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培养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当今刻不容缓的事。
(四)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
幼儿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并且所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与幼儿交流的技能,处理幼儿问题的能力,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教育与教学活动指导和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技能,艺术表演能力,和与家长沟通的技能等等。
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做到的,所有的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日常工作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以及幼儿在园的收获。
因此,这些基本技能受到幼儿教师的普遍重视。
但调查结果却是很令人担忧的,大部分教师的艺术表演能力、教育与教学活动指导和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技能相当欠缺,由于大部分幼儿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对幼儿教师而言,教育教学不仅需要学前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些与日常工作相关的能力,如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熟练的艺术技能,可以使教师把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把儿童本能中的艺术潜质激发出来。
部分教师之所以不关注艺术技能的发展,主要与幼儿教师个人初始专业、兴趣爱好、年龄及知识接受能力有差异等有关,教师的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齐,落后的教师会产生极强的消极倦怠情绪,加之小部分教师人园之前学前艺术技能是零起点,所以艺术技能需要针对个别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这也意味着幼儿园必须投人更多的精力。
(5)管理理念
农村的幼儿园大多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领导兼老师、管理薄弱。
在我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很多时候在园长离开后,由于无人挑起担子,使这段时间内幼儿园时常处于瘫痪状态,导致幼儿园不能正常的接受教育和活动。
四、对策及建议
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不难发现,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改善:
(一)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从当前实际来看,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使教师具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动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是必然选择。
1.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
“任何一个专业成熟程度很高的职业都是以有相当高的经济回报作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从事这个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工作人员才能形成更强的竞争意识,从而才能促使从业人员不断地致力于提高专业的标准,建立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从而提高这一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
2.适当扩大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
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应适当扩大当前农村幼教师资队伍。
幼儿教师职业是充满压力、任务繁重的职业,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教学、与同事交流以及专业研修,无力提高其专业水平。
在调查中,多位教师均表现出提高专业素养的强烈愿望,但苦于师资配备不足,只能埋头于繁琐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保育工作,而没有“抬头看路”的时间和精力。
政府应加大力度改善一个班级30—40名幼儿全由一位老师负责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的所有事项。
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教师精疲力竭,专业学习与反思无从谈起。
因此,招聘一批合格的幼儿教师,扩大农村教师数量,将教师从超负荷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之举。
3.实现完整的管理体制即人性化管理,体现教师的成就感。
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言行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实现优胜劣汰,将优秀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保持教师队伍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在适当的压力和约束下,教师能自觉加强自身学习,主动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进而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还应将教师业绩与职位薪水挂钩,将竞争与利益有机结合,使其既能激发起教师的创造力、敬业精神,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和自我约束力,又能加强教师的危机感和责任心,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促使教师主动追求专业发展。
(二)加强教师的在职专业素养培训
1.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参加进修与培训是在职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教师的基本权利。
然而农村幼儿教师则缺乏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进修与培训机会,甚至连基本的培训都没有,这必然形成马太效应,更加剧了农村与城市教师的差距。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应通力合作,拓宽渠道,降低培训费用,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
2.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当地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出发,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模式,切忌将城市幼儿教师培训模式简单移植到农村。
培训内容既要结合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又要有理论的引导以及现代教育观念和前沿知识的渗透,进行分期、分类培训,既可针对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应灵活、多样以调动教师的主动参与性。
。
(三)农村幼儿教师个人也要时常补充新鲜营养
理想的幼儿教师,其素质发展模式是内控的,强调幼儿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在提倡国培计划,强调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和幼儿教师群体发展重要性的同时,要主张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重视以幼儿教师个体发展为导向的学前教师教育。
首先,教师要端正思想,扎根于学前教育事业,有自身可持续成长的内在意识,即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激发,形成教师不断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
当然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也应给予积极的支持。
其次,教师要有不断自我反思的能力。
良好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不断纠正自己头脑中错误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观、儿童观,形成良好的专业伦理和专业素质的过程,每位幼儿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整体素质,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补充新鲜营养,才能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严峻挑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