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试题A.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630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试题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试题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试题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试题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试题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试题A.docx

《中医内科试题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试题A.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试题A.docx

中医内科试题A

中医内科学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答题卡上)

1.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

()

A.病邪B.地域C.行为D.时间

2.外感咳嗽的治法是:

()

A.祛邪止咳B.祛邪化痰C.解表止咳D.宣肺散邪

3.下列哪一项对诊断痢疾最有意义?

()

A.大便里急后重B.腹痛腹泻C.有饮食不洁史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4.患者咳嗽气粗,痰多色黄粘稠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身热,口干口粘,舌红,苔黄腻,脉数。

其最佳选方是:

()

A.清金化痰汤B.沙参麦冬汤C.二陈汤D.泻白散

5.喘息气急,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或呕恶、食少,口粘不渴,舌苔色白厚腻,脉滑。

其辨证属何证?

()

A.风寒闭肺B.水凌心肺C.肝气乘肺D.痰浊阻肺

6.证见胸部膨满胀闷,气短、气急不得卧,咳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楚,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首选方是:

()

A.小青龙汤B.大青龙汤C.真武汤D.平喘固本汤

7.心悸不宁,心烦不寐,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尤甚,头晕目眩,耳鸣,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其主方是:

()

A.归脾汤B.安神定志丸C.天王补心汤D.黄连温胆汤

8.黄某,男,38岁,眩晕,头目昏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

辨证为:

()

A.肝火上炎B.痰浊上蒙C.肝肾阴虚D.肝阳上亢

9.辨别中风病中经络与中脏腑的要点是:

()

A.有无半身不遂B.有无神志改变C.有无口舌歪斜D.有无偏身麻木

10.与癫病有关的病因:

()

A.七情内伤B.脑部外伤C.劳倦过度D.饮食失调

11.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宜选用:

()

A.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B.良附丸C.黄芪建中汤D.失笑散合丹参饮

12.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此乃属呕吐之:

()

A.饮食停滞证B.痰饮内停证C.肝气犯胃证D.外邪犯胃证

13.泻下物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舌苔白腻,脉濡缓者,治法是:

()

A.清热利湿B.消食导滞C.温补脾胃,固涩止泻D.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14.黄疸的治疗原则主要是:

()

A.清热化湿B.运脾利湿C.清热退黄D.化湿利小便

15.脾胃虚寒可引起下列何种血证?

()

A.鼻衄B.齿衄C.吐血D.便血

16.口渴多饮,烦热汗出,消谷善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属消渴,辩证为:

()

A.肺胃燥热B.胃热炽盛C.肾阴亏虚D.阴阳两亏

17.头痛起病较急,痛剧或拘紧,痛连项背,遇风尤剧,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辩证为:

()

A.风热头痛B.风寒头痛C.风湿头痛D.暑湿头痛

18.行痹的临床特征是:

()

A.关节酸痛,游走不定,恶风。

B.关节冷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

C.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

D.关节灼热红肿,疼痛剧烈,得冷较舒。

19.“治痿者独取阳明”的治痿原则出自:

()

A.《素问》B.《丹溪心法》C.《景岳全书》D.《医林改错》

20.震颤的主要表现:

()

A.肢体抽动B.头摇肢颤C.肢体麻木D.肢体无力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答案中有2~5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将他们的标号写在答题卡上,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1.心悸的致病因素可有:

()

A.体质虚弱B.饮食不节C.感受外邪D.药物所伤E.情志所伤

2.下例属于炙甘草汤的药物是:

()

A.当归、龙眼肉B.炙甘草、桂枝、生姜C.人参、大枣D.地黄、阿胶、麻仁E.远志、麦冬

3.关于心痛的概念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

A.正气亏虚B.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犯于心脉C.心脉痹阻不畅D.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痛疼E.心悸不安

4.眩晕的病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风阳上扰B.气血亏虚C.肝肾阴虚D.痰湿中阻E.肝气郁结

5.有关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是:

()

A.肝气郁结B.瘀血阻遏C.中气不足D.阳气虚惫E.血虚失养

6.黄疸常并见于下列哪些病证:

()

A.胁痛B.胆胀C.鼓胀D.肝癌E.肝郁

7.胁痛主要责之于:

()

A.脾B.肝C.胃D.胆E.心

8.胁痛的基本治则为:

()

A.健脾B.疏肝C.利胆D.和络E.止痛

9.鼓胀病的发生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

()

A.肝B.胆C.脾D.肾E.心

10.水肿的基本病机是:

()

A.肺失通调B.脾失转输C.肾失开合D.三焦气化不利E.肝阴虚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积聚是指、、、引发或痛或胀的一种病证。

2.心悸的病机关键为  、、。

3.眩晕的辨证要点有辨    ,辨    ,辨    。

4.胃痛的发病机制的共同点是            。

5.鼓胀形成,    是关键,    、    是形成鼓胀的基本条件。

6.痹病与痿病鉴别的关键症状是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4分

1.感冒2.癌症3.胃痛4.水肿5.虚劳6.血证7.瘿病

五、写出以下内科常用方,每题1分,共10分

1.大柴胡汤2.小青龙汤3.五苓散4.六味地黄丸5.天麻钩藤饮

6.止嗽散7.半夏泻心汤8.归脾汤9.龙胆泻肝汤10.沙参麦冬汤

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风病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病类。

()

2.癫病是一种神志失常疾病。

病位在神机,其病机是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机逆乱。

()

3.哮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表现为热哮。

()

4.肺胀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

5.黄疸主症是目黄、身黄、尿黄。

以身黄为主。

因为身黄是出现最早、消退最晚而最易发现的指征之一。

()

6.外感腰痛表现为起病较急,病程较短,腰痛明显,以酸痛为主。

()

7.便秘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属实,冷秘、阴阳气血不足的虚秘属虚。

()

8.肝癌病位在肝,与脾、胆、胃密切相关。

其病机复杂,统而言之为正虚于内、邪毒凝结。

()

9.盗汗临床特征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自止。

()

10.成年未婚男子频繁发生精液遗泄,每月2次,持续1个月以上,可以诊断为遗精()

七、病例分析题,每题7分,共21分

1.患者,男性,19岁,工人。

病史:

5天前因衣着过少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咳嗽之症。

痰吐清稀色白,无汗身痛。

自以为感冒而服用葱姜水等,微汗出,头痛消失,但余症无明显好转。

前一日起,病情发生变化。

现症:

喘逆上气,胸部胀痛,咳而不爽,痰吐稠粘,息粗鼻煽,形寒,身热,烦闷,无汗,口渴。

舌质红,苔薄白且根部微黄、脉浮数。

要求:

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1分)与分析(2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2.患者,女,28岁,工人。

病史:

尿频尿急尿痛2天。

自诉2天前因朋友相聚,相继喝酒后,出现小便频数,日解20多次,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伴有恶寒发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平素嗜食煎炒辛辣之品。

要求:

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1分)与分析(2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3.张某,男,66岁,1月8日急诊入院。

主诉:

(代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2小时。

病史:

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10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要求:

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1分)与分析(2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D4.A5.D6.A7.C8.C9.B10.A

11.C12.D13.D14.D15.D16.A17.B18.A19.A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BCD3.ABCD4.ABCD5.ABCDE6.ABCD7.BD8.BDE9.ACD10.ABCD

三、填空题

1.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腹内结块

2.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

3.脏腑 虚实标本

4.不通则痛

5.肝脾肾功能失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6.肢体关节有无疼痛

四、名词解释

1.感冒是由肺卫失和引起的,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称之感冒。

2.癌症的发生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入侵,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其临床特点是体内出现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坚如岩石,并伴有脏腑虚衰的表现。

3.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证,称之胃痛,又称胃脘痛。

4.水肿是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

5.虚劳又称虚损,临床以两脏或多脏虚损、气血阴阳中两种或多种功能虚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虚弱性证候的总称。

6.血证是因热伤血络、气不摄血或瘀血阻络等致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于脉外,以口鼻诸窍、前后二阴出血,或肌肤紫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7.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

五、常用方剂

1.柴胡黄芩半夏枳实芍药大黄生姜大枣

2.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3.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4.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5.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

6.荆芥桔梗白前紫菀百部甘草陈皮

7.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

8.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9.龙胆草山栀黄芩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泽泻甘草

10.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

六、是非题

1.对2.错3.对4.对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

七、病例分析题

1.诊断:

喘证(实喘--表寒里热)

分析:

本证由于外感风寒而得。

表寒未解,内已化热,热郁于肺,肺气上逆,因而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热灼津液为痰,故咳而不爽,痰吐粘稠;热为寒郁,因而有发热仍形寒,烦闷,无汗,身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为表证未除,又见里热之象。

治法:

宣肺泄热

方药:

麻杏石甘汤:

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0g炙甘草6g黄芩10g日一剂,水煎服。

2.诊断:

淋证(热淋)

分析:

因患者嗜食煎炒辛辣之品,加之饮酒之后,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小便频数,尿道灼热刺痛,少腹拘急胀痛;湿热之邪于卫阳相搏,则恶寒发热;灼伤津液,则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尿色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