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626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docx

十三届曲麻莱县县委班子工作总结

十三届曲麻莱县委常委会

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中共曲麻莱县委书记普布多杰

(2011年10月1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十三届县委常委会班子作述职述廉报告,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五年来,十三届县委常委会班子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州委全委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认真实施“生态立县、畜牧稳县、科教兴县、项目建县、旅游强县、非公活县、依法治县、以德育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谐稳定”四大任务,突出“保稳定、抓项目、促增长,建生态、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抓实干,不断巩固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保持了全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团结奋进、硕果累累的五年,也是温暖人心的五年。

五年来,曲麻莱建设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发展后劲。

五年来,我们确定了建设和谐稳定新曲麻莱的奋斗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极大地凝聚了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力量,极大地激励了全县上下奋发进取的激情。

我们开辟了符合曲麻莱实际、具有曲麻莱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欠发达的边远牧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得到了全县上下的广泛认同,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据统计,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1.03亿元,增长5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4亿元,同比增长2.31亿元,增长2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7万元,同比增长327万元,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875元,同比增长37.5%;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138元,同比增长743元,增长31%。

(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五年来,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为目标,以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发展为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主线,努力培育牲畜优良品牌,壮大主导产业。

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建立野血牦牛繁育点7个,购买400头母牛和35头种牛。

建立扎什加羊繁育点4个,购买良种母羊800只,种公羊40只。

在县内累计推广140头野血牦牛种牛,380只扎什加种羊;县外累计推广540头种牛和1500只种羊。

同时,还积极实施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点建设、建设养畜等工程及落实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等,不断推动生态畜牧业稳步发展。

今年,我县又积极推进生态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已有19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正式投入运营。

(二)以项目工作为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五年来,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9.3亿元。

随着县城街面房改造和道路硬化、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县城人工湖改造、县城主干街道“六纵九横”建设、县政府综合办公楼、各乡镇党政办公用房、干部职工周转房、县城排水排污和防洪工程、黄河源广场、县城自来水管网改造、县城集中供热、商品集贸市场等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相继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以整村推进为重点,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程。

近几年我们加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力度,共投入扶贫资金1419.8万元。

基本完成全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并全面开展“户帮户、一扶一”结对帮扶活动,使部分贫困牧民逐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同时,为增加贫困牧民收入,积极组织西部四乡贫困牧民到县内虫草产区采挖虫草。

(四)以活跃县域经济为目标,扶持非公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确立其应有的重要地位,放手放开放活。

全面贯彻落实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简化手续,减轻赋税,整治“三乱”,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消除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限制,放开投资领域,鼓励个体、私营资本进入各个领域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注册个体工商户368户,总注册资金达629万元,从业人员650人。

(五)以打造黄河源头生态旅游县为目的,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

根据全县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各地区旅游资源特色,完成了“一个中心、两大区域、一条环线、三条主线、一条精品线路”的旅游总体规划。

依照《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积极开发黄河源头旅游资源,加大了尕多觉悟、岗日莱峻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发了嘛呢石刻、动物头饰、掐丝唐卡等旅游产品;不断发展“牧家乐”、“帐篷乐”等旅游餐饮服务项目和以风土人情、民族歌舞为重点的特色旅游产业,因地制宜推进民族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以带动宾馆、餐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业的全面发展。

二、全力推进巴干乡灾后重建工作

玉树4.14强烈地震中,我县巴干乡1599户6974人受灾,经省建设厅及相关部门鉴定评估,确定重建1089户,维修加固510户。

巴干乡是玉树州内平均海拔最高,交通最边远,气候最恶劣的乡镇之一。

2010年省州下达给我县巴干乡的重建项目涉及132套群众住房和农牧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城镇社区及村级公共服务用房等公共建设项目,总投资7990万元。

去年9月15日至10月20日,我们用35天时间完成全部132套城乡群众住房主体封顶任务,创造了玉树灾后重建的“曲麻莱速度”,得到了省玉树重建现场指挥部和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好评。

2011年,省州下达给我县巴干乡的重建项目涉及957套群众住房和文化、体育、扶贫开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建服务项目,总投资达17463.8万元,总建筑面积8.053万㎡。

根据巴干乡受灾群众的意愿,957套住房分别在县城、巴干乡政府所在地和麻秀村三个点进行集中建设。

其中县城建设点426户,巴干乡建设点403户,麻秀村建设点128户。

一年来,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异常繁重的重建任务和十分紧迫的建设工期,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高寒缺氧、交通闭塞、环境恶劣、食宿不便等重重困难,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规定程序、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切实加强管理,认真组织施工,确保重建标准不降低,速度不减慢,质量不下滑,总体呈现出“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工作部署周密细致,管理衔接科学有序,服务协调及时到位,措施落实有条不紊,建设进度日新月异,质量监管多方有效”的鲜明特点,于8月18日全面完成了巴干乡全部1089套群众住房建设任务。

其中957套住房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入住,从4月15日正式开工到最后全部竣工仅用时125天,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州委旦科书记同志再现“曲麻莱速度”的要求。

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一)认真实施退牧还草及生态治理工程。

五年来,我们始终不渝的把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一号工程”,认真落实“分级负责、双轨运行”的工作机制,求质量,赶进度,抓管理,全面实施了天然草场补播、荒漠化治理、人工种草和湿地保护等各项工程,使三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截止2010年,退牧还草工程共完成建设投资2.2亿元,年饲料粮补助2090.4万元,4834户实行了以草定畜,安置搬迁户1456户,完成阶段性禁牧草场1296.8万亩,减畜18.6万只羊单位;完成建设养畜1576户,总投资为4746.9万元;完成游牧民定居点建设1594户;共实施鼠害防治工程1345.1万亩,完成投资1345.1万元;草原补播和黑土滩治理工程完成种草32.64万亩,总投资达3264万元。

通过以上工程的实施,减轻了草场压力,基本实现草畜平衡;生态退化加剧的势头得到了缓解,局部地区有了明显好转;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加强,生产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已有十几年没有出现因灾死亡牲畜现象。

(二)加强国土和矿产资源保护。

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砂金禁采令》,采取各种手段,深入开展打击盗采砂金行为,盗采砂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两会”期间群众提出加大砂金禁采力度的意见建议,及时在全县范围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砂金禁采工作的紧急通知》(曲发〔2011〕2号)和《中共曲麻莱县委常委专题会议纪要》(第一期),并翻译成藏文下发至各村社、牧委会。

结合我县实际,经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并报请上级党委及业务部门同意后,成立了曲麻莱县国土执法监察大队,专门负责砂金禁采工作。

国土、畜牧等部门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认真开展了国土资源市场整顿,规范了河道采沙取石行为。

(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准备工作就绪。

专题研究部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领导联点制度,每两名县级领导联点一个乡,县直机关每两名科级领导联点一个村。

四、统筹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各项事业

(一)教育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我们始终把民族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调整学校布局等关键性措施的落实,促进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2007年,我县顺利通过州级普六目标验收,2010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与此同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享受“学生达4264人,占学生总数的87.9%。

目前,全县学生总数为484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5.7%。

(二)城乡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投资建设县医院住院部、部分乡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村级卫生室等,进一步改善城乡医疗条件。

截至目前,我县牧民参合率达到97%,参合牧民达21800人。

每年组织卫生、计生巡回服务下乡2—3次,为群众上门诊治疾患,年均达6000多人次,累计为37256人次报销医疗费用837.2万元。

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13‰,计划生育率为97%,三查服务面达8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02‰以内。

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行。

(三)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

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及牧区富余劳动力和生态移民转移就业工作。

截止目前,我县共招录公务员33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6人。

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7个,参保人数为420人,财政每年应拨付养老保险金291.6万元;全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02人,财政每年应拨付工伤保险金17.5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489人,财政每年应拨付956.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678人,财政每年应拨付70.1万元。

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截止6月份,共为困难群众发放各类生活补助资金339.84万元;发放低保供养金345.2万元;为低保对象报销医疗费用102万元。

(四)民政工作富有成效。

加强低保管理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

2008--2011年共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238.69万元,2006--2011年发放各类救灾粮1754.2吨。

另外,全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全县纳入城镇低保的人数达到1515人,纳入牧区低保的人数达到4249人,现有五保对象740人。

城镇低保金、牧区低保金、五保户供养金已全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资金到位率100%。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曲麻莱

五年来,县委常委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持“稳定先于一切、稳定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狠抓各项维稳工作措施的落实,维护了全县政治社会的稳定,切实担负起了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一)全力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为加强全县维稳工作,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宗教界人士及其寺院的联系制度》和《继续实行维稳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具体做法是:

一是结合百名干部下乡宣讲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的有利时机,进村入寺,向广大牧民群众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

二是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