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5001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docx

经济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笔记

9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

【重要提示】联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衡量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且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2)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即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重要提示】一般等价物是一种商品,是商品交换过程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能够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特殊商品。

货币也是一种商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金银等贵重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标志着货币的产生。

(4)金银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金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因而最适宜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职能的含义

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此能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并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因此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基本职能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的职能)

(1)价值尺度:

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的三个派生职能

(1)贮藏手段:

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一般说来,执行这一职能的货币应是足值的金银条块等金属货币。

(2)支付手段:

指货币用于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和工资等,这一职能是随着商品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3)世界货币:

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等。

一般只有金属货币才充当世界货币,现在美元等某些纸币也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重要提示】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因为货币职能=基本职能+派生职能

(三)纸币

1.纸币的优点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如下优点:

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重要提示】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纸币固有的容易被伪造、难以大额携带等缺点,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所以电子货币开始出现并广泛使用。

2.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重要提示】:

(1)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因此纸币没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但是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3.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出现。

【重要提示】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达物价总体水平。

一般说来,当CPI增幅持续大于3%时,就意味着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5.货币与财富

1.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但由货币的本质来看,它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2.树立正确金钱观的要求: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3.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意义:

使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常用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常用的结算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

2.信用卡

(1)含义: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放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的信用凭证。

(2)作用及特点: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为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

3.支票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外汇

1.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重要提示】1.外汇含义中的“支付手段”≠货币职能中的“支付手段”。

2.外汇储备是外汇的结余。

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外贸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加。

截止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近2万亿美元。

2.汇率

(1)汇率的含义: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汇率变动的判断: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的汇率则跌落,即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1)含义: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

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难点突破】

难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知识归纳】

1.从外延把握:

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

物品说明:

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

因此商品

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2.从内涵把握: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商品,首先看它是不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肯定不是商品;然后再看是否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2)商品身份并非固定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和非商品可以转化。

3.从属性把握:

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c.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价值

a.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c.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1)商品只有具备了使用价值(有用),才有人购买。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大自然界的物品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并非劳动产品就有价值,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有意义,所以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才有价值。

(3)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难点2货币流通量的计算

【知识归纳】

1.货币流通规律的作用: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因此,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与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保持基本一致。

否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数量的计算公式:

重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知识归纳】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这是货币的第一个基本职能。

(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常用“标价为”、“价格是”等关键词来表达。

(2)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

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对货币来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对商品价值来说,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这是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

(1)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常用“用了、支出了、支付了多少钱”等关键词来表达。

(2)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商品如何交换。

(3)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初期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

公式

商品—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产生时间

货币产生前就存在

货币产生后出现

买卖行为

同时同地进行

在时空上是分离(先卖后买)

联系

都是商品交换的形式。

本质上都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3.区别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与支付手段职能:

(1)前者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后者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2)支付手段首先是针对延时付款(付欠款即还债)等适用的,后来又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和工资等。

常用“后来又付了多少钱”等关键词来表达。

重点2纸币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知识归纳】

1.对纸币的含义理解。

(1)从纸币的发行来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应该遵循纸币发行的客观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2)从纸币的本质来看,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从纸币的职能上来看,纸币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严格地讲纸币不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他职能。

2.纸币的发行量过多或过少只是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物价总水平的全面、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全面、持续下跌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经济衰退,失业率增加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成因

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备注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重点3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

【知识归纳】

1.汇率的含义: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它是在使用外汇时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而产生的。

2.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也即人民币外汇牌价):

外币对人民币(不能颠倒)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

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687.12。

我们通常说的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指买入价。

3.汇率变动的判断:

条件

本币汇率

本币币值

外币汇率

外币币值

相同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币

跌落↓

贬值↓

升高↑

升值↑

相同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少的本币

升高↑

升值↑

跌落↓

贬值↓

4.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主要有:

①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②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海外投资;③由①②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④有利于出国旅游或到海外留学;等等。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主要有:

①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②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海外投资;③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等等。

第2讲多变的价格

知识清单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1)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2)直接因素: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1)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希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它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它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重要提示】区别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关键在于买卖双方何者占主导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

(1)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格的含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即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价值决定价格

(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就越低。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重要提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其价值量越小。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重要提示】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尽管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会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因此,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价格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供给与需求

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增大,商品价格会上涨;反之,需求减少,商品价格会下跌。

其他因素不变时,供给增大,商品价格会下跌;反之,供给减少,商品价格会上涨。

(2)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重要提示】价值规律适用于商品生产领域和商品交换领域,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更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来决定要不要购买。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定律/需求法则: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弹性理论: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重要提示】可以借助粮食、食盐与轿车、等离子电视等具体例子来理解生产必需品需求量与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差异。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1)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①互为替代品的含义: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②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2)互补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呈正方向变化。

①互补商品的含义: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这实际上是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因而压缩生产规模,减少该产品的供给量;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获利增加因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该产品的供给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企业来讲,只有通过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要想方设法提供优质的或多元化的产品,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知识归纳】

1.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2.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汇总比较

条件

单位商品价值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

(即产品数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1倍

↑1倍

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不变

↑1倍

↑1倍

通过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2)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第3讲多彩的消费

知识清单

一、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前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成正比。

(2)居民消费水平会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如果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的话,那么居民可能会扩大当前消费;反之,则会节制当前消费。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总体水平:

这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在人们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二)消费类型

1.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此外,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也越来越常见。

含义

主要特点

钱货两清的消费

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完成的消费

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贷款消费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即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

一般适用于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以及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

租赁消费

指有些商品由于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来获得一定使用权

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

2.按照消费对象的不同,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重要提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重要提示】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2.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的一个指数。

(2)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会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应区分四种主要的消费心理

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心理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①利: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②弊: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③态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标新立异

①利:

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②弊: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③态度: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夸耀性

盲目性

①弊: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②态度:

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

讲求实惠

符合实际

①利: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②态度:

值得提倡

(二)消费行为

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科学的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这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反对过于节俭及违背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行为。

【重要提示】“量入”的“入”和“适度”的“度”都是指自己的收入水平,其中包括当前收入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这要求人们在消费的选择过程中要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重要提示】坚持理性消费,要做到“三避免”: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的主旨:

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

(2)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3)绿色消费的具体表现和要求:

“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4)坚持绿色消费的意义:

这一消费原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

【重要提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消费者自觉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绿色消费原则。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重要提示】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反对切合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合理消费和贷款消费,而是反对大手大脚的浪费行为。

2、从历史传统来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之一,应当发扬光大;从现实国情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戒奢以俭;从个人成长来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与体现,只有戒奢以俭,才能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影响消费的主客观因素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

【知识归纳】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1)一般来说,当前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成正比。

—→因此,必须保持经济的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