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4796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4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docx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第七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

一、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内涵与科学定位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本研究的理解,对基层、信息、农业信息、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

(一)基层关于“基层”的概念有很多说法,本文所指的“基层”是特指在县级或县级以下的行政范围,包括县、乡(镇)、村一级的地区或区域,每一级有其自身的职责。

县级服务机构是农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乡级服务机构是目前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主战场,直接面对农民。

村级服务机构利用最方便的网络信息设备为周围农民提供农业市场和技术信息,以点带面。

(二)信息

对信息的描述很多,《辞海》(中国):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韦氏字典》:

“信息是用以通信的事实,是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

”在本文中信息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影响人们行动和决策的有用的数据。

(三)农业信息农业信息的定义有很多提法,但都大同小异,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本文的农业信息是指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

它包括农业资源信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农业区划等)、农业政策信息(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对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等)、农业生产信息、农业教育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经济信息、农业人才信息、农业推广管理信息等诸多方面。

(四)信息服务信息服务顾名思义,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或是免费的,或是有偿的。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必将趋于有偿服务。

信息服务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变迁的,根据其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传统信息服务和现代信息服务。

传统的信息服务包括图书资料、报纸杂志、新闻广播、电影电视、音像视听和印刷出版等;现代信息服务一般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所进行的信息处理服务和以数据库形式提供的信息服务。

(五)农业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服务的范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农业信息服务涵盖了农业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发布传播、交易分配,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信息提供服务等综合性服务,泛指以产品或服务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的劳动。

狭义概念是指农业信息服务提供机构以用户的涉农信息需求为中心,展开信息搜集

生产、加工、传播等服务。

本文将农业信息服务定义为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传播媒体,为农业信息需求者主要是广大农户,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提供及时、准确和安全的农业信息来引导农民,增进其知识,提高其技能,改变其态度,增强其自我决策能力,促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从而使农业科技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六)基层农业信息服务

基层服务主体最贴近农民,最了解农民心声,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是指能够直接面对农户等广大基层信息需求者,并满足其对农业科技、市场等农业信息需求的信息服务过程。

二、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结构

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信息服务主体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等渠道,收集、加工、处理、传输、发布与农业相关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向信息用户及时、准确、快速地传播各种农业信息,帮助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特别是农民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管理、营销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涉及到:

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客体、信息服务内容、渠道、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信息服务的支撑保障体系(图7-1)。

-_——_——_一一_一—II444一————一__—i=MS>!

■V-r£3——_———FFFFFFhEK■.斗

农业倍息服第休慕框架圍

(一)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主体是指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和信息产品的制造者,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

他们通过分析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信息源进行采集、加工和处理,开发出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内容,并通过适宜的渠道将其传递给信息用户。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可以分为4类:

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和农民自发组织。

政府是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事业单位包括教育部门、科研单位、情报信息机构、农技推广站、电视台等;企业包括饲料厂、农机厂、农产品加工厂、种子公司、农贸公司和IT企业;农民自发组织主要指农民协会等。

(二)信息服务客体信息服务客体也就是信息用户,是农业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

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的使用也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信息用户群体的文化构成、年龄结构、行业构成不同,接受信息的能力也不均衡,对信息使用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必须对信息用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信息用户提供相应的信息内容。

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民、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部分涉农企业等。

(三)信息服务内容一般来说,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是指与农业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的综合,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农业管理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经济信息、农业基础设施以及政策法规等信息。

我国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下个方面:

(1)组织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到基层去调研,宣传农业信息的重要性,及时了解客体的基本情况及他们的信息需求现状。

(2)根据现实情况制定促进“三农”发展的政策、法规等。

(3)针对客体的信息需求情况,通过可靠途径搜集相关信息,加工整理为客体可以接受的农业信息,通过一定的或多种传播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发送到客体手中。

为客体提供的农业信息的内容可以包括:

政策法规、市场行情、新技术、新品种、农药化肥、农机具、气象信息、种养技巧、病虫害预防、牲畜疫病防治、就业市场、市场供需、产品销路、农民致富经验、交通信息等。

(4)聘请农业专家,为客体提供当面信息咨询,或电话热线咨询,或网络在线咨询,或专家直接进村人户,现场为客体解决疑难问题。

(5)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6)销售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

(四)信息服务渠道信息用户接受信息的水平除了取决于本身的知识程度等主观因素外,还与实际采用的信息服务方式和渠道有关。

信息传播渠道应当满足一定容量和通畅性,符合传播布局和流程合理、中间环节少、直接性好等基本要求。

另外,信息服务渠道和方式的选择应该与当地的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用户可以接受的经济实力相结合。

目前,我国农民常用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其次是道听途说和报纸书刊,网络在农村还行不通。

(五)信息服务的利益分配机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利益分配领域是一个有机的经济活动领域。

在这一领域,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主体和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各种利益关系,整个活动过程由主体、客体、依据、方式,途径、制度、原则、政策等要素组成,它们之间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一个要素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另一些要素的变化,它们这种相互作用,综合而发生的作用机能,正好是特定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下的内在必然性的外在表现。

信息开发服务目的在于盈利,信息产品的开发利用过程实质是一个从投资、生产到销售的市场化的资本循环。

信息服务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在实现信息产品增值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共同的费用,因此,主体为客体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必须得到相应的利益才能激励他们进一步提供信息产品。

如何合理分摊这些费用,并合理分配信息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共同利润,是保证信息服务体系正常运转的关键。

(六)信息服务的支撑保障体系信息服务的支撑保障体系包括经济、组织、技术、制度、风险五个子体系,是运作模式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支柱。

其中:

技术保障主要指针对不同客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组织重点探讨基层服务组织的人员组成、

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建设;制度主要指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基层信息服务的顺利进行。

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

完整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的运作模式、信息服务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信息服务的支撑与保障体系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信息服务的运作模式是信息流动的表现形式,合理的运作模式是能够使农业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从提供方到接受方实现顺畅流动的保障;利益分配机制是信息服务体系能够实现持续稳定运行的动力保障;信息服务的支撑、保障体系是从政策、制度、法规、信用风险等方面为信息服务体系的运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图72)。

生存环境

-IIIIIIU-

7-2农村倍息服务休系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二节我国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一、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

根据服务主体的不同,“政府主导型”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又可分为“政府

农业部门+科技示范点十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信息服务点+农户”型、“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特派员+农产”型、“政府农业部门十农村信息员”型,分析总结

每一种模式的特点、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以及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存在的案例及发展趋势。

(1)“政府农业部门十科技示范点+农尸型

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农业园区近3000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省级农业园区200余个、各部门农业科技示范区(场、基地)2000余个。

(1)组织模式:

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农技中心、畜牧中心等)向科技局、发改委、扶贫办及国家农业部、省农牧厅等部门申报技术示范项目,审批后进行项目实施。

(2)服务内容和传播渠道:

建立示范户、示范点和示范区,通过建立高校、科研单位的科研基地,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对示范区内的农户采取技术培训、发放

科技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试验、示范、椎广,然后通过示范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3)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体系:

国家出资并制定监督制度。

信息服务流程如图

7-3所示。

科技示范园区农产品特色基地科技示范户

辐射带动

n*2

n-1

国家农业部

省农业厅

科技局

抚贫办

发改委

科研单•位-政府农技推广部门*高等院校

7

3农村信息服务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体系

(4)案例: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示范,辐射带动”为功能定位,引进国内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和设施、设备,组装成多元配套生产技术系列;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依托吸收人才,建成专门为农业科技企业服务的专家体系,以此推动京郊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政府搭台、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发展农业,进而带动园区周边乃至北京的

农民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致富。

(2)“政府农业部门+信息服务点+农产”型

服务站模式是指,依托县农业部门成立了县级信息服务中心;依托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乡镇文化站等成立了乡镇级信息服务站;在某一种或某一类农产品生产有一定规模、且对信息有较强需求的村,依托村委会、种养加销经营大户成立了村级信息服务点,同时,也依托一些农民专业协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能为农民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或企业单位建立了信息服务点,即建成较完善的县、乡镇、村三级信息服务组织,见图7-4。

乡镇、村信息

服务站广泛分布在农村,离农民的物理距离较近。

(1)组织模式:

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站,每一级服务站都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基础设备、工作制度等,县级、乡镇级服务站都组建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咨询组,村级服务站则是聘请当地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加工大户、贩销大户作为村信息员,负责村级信息服务点的工作。

(2)服务内容和传播渠道:

专家现场解答,热线电话咨询,编发刊物、简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宣传农业信息,网络收集、发布信息等服务方式,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培训。

(3)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体系:

国家农业部门出资并制定监督制度。

(4)案例:

浙江缙云县信息服务模式由县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乡镇农技110信息服务站、村农技110信息服务点构成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主体;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培训是主要的传播渠道,实地指导培训是传授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最好、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农民最易接受的渠道。

根据农时季节,农业专家要经

常到乡镇、村、户进行技术指导

(3)“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特派员+农户”型

(1)组织模式:

市、县、乡(镇)三级政府选派农业科技人员,即科技特派员,进驻农村。

这些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有涉农部

门干部、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一般任职时间为1〜3年,与当地农民结为一体,在科技与农民之间建立起一个直接联系的机制与平台。

(2)服务内容和传播渠道:

科技特派员驻村后,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科技含量。

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播放科技录像、发放科技宣传资料等方式,并利用有线电

视、广播、墙报、科技简报等各种有效途径,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传授农业科学新技术。

(3)利益分配和保障体系:

“科技特派员”都领原单位的薪水,大力鼓励他们以资金人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尤其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

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回报机制。

(4)案例:

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模式,自1999年以来,南平市从市县乡

三级分期分批选振了3200多名“科技特派员”进驻10个县区的14000多个村,工作2—3年。

这些“科技特派虽”都领原单位的薪水,鼓励他们采取资金入股或技术人股的方式与专业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来增加双方的收入。

信息服务流程图如图7-5所示。

南平“科技特派员”模式

(四)“政府农业部门+农村信息员”型

从2001年起,根据国家农业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的要求,全国各地都积极加强本地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工作。

农村信息员就是由政府组织起来对其进行正规培训和考核的,并且通过考核的农村少数有能力、先富起来的,尤其是拥有电脑和网络的农民。

农村信息员主要来源于镇农业科技人员、农民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村、组干部。

(1)组织模式:

县、乡(镇)、村三级农业部门按照国家农业部的要求在当地农村选拔、推荐农村能人,确保每村有3〜5名,由市级农业部门组织对他们进行培训、考核,通过考核的人取得农业部农村信息员资格,并获得《农村信息员资格证书》;农村信息员直接服务于当地广大农民群众。

(2)服务内容和传播渠道:

农村信息员通过网络为当地农民收集、分析有价值的供求信息,提供给本地的农民;有农产品供求信息需求的农民可以直接到农村信息员那里询问。

(3)利益分配和保障体系:

国家政府统一制定农村信息员制度及相关政策,县、乡镇、村三级根据上级指示负责农村信息员的选拔、培训及工资发放等工作。

(4)案例:

甘肃省白银市农村信息员模式。

白银市选拔头脑灵活、人缘好、威望高、带动辐射大的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和村组干部等为农村信息员,同时也吸纳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的加入,延伸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白银市农业信息中心负责制定农村信息员的发展计划、农村信息员审核、汇总、申报认证以及规模较大的信息员培训和农业部门的信息骨干培训等工作;县区信息服务站负责制定本地信息员选拔标准,负责农村信息员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工作;乡镇信息服务站负责农村信息员选拔工作,协助县级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做好农村信息员培训与网络延伸,指导农村信息员开展信息服务;村级信息室负责本村农村信息员的选拔与推荐工作,指导农村信息员按时参加县区、乡镇组织的业务培训。

信息服务流程如图7-6所示。

国家农业部

组织培讽•审核、汇总

务县区信息服俺

各乡AU言息眼务站

各村级信息率1

■■■2■W■■»■v■■=■■■*址■■

■■■■■■=Vw■■■■

■■

■WVV■

门银市农业信息中心制定计划I部署工件

L_P*■■■—■-V■■■IB■?

>~■-V・■■iB

选拔、推荐血训

农村蓿直员

 

辅射带动

广大农户

图7出白银市农村信息员撲式

二、社会参与型服务模式

根据服务主体的不同,“社会参与型”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又可分为“协会+农户”型、“企业+农户”型、“企业+协会+农户”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户”型,分析总结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存在的案例及每一种模式的特点、演化规律及案例。

(一)“协会+农户”模式

协会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企业、组织和其他人员自愿组织合作,并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和经营,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农民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某种专业产品或某项专业技术服务为纽带,在自愿互利和平等协商的前提下,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自助性民间经济技术合作组织。

目前,我国纯民间的专业协会数量很少,大都是由地方政府发动和组织、农民参与的形式,政府处于中心地位,一般会员在协会中没有决策权,也不承担太多的义务。

1•“政府农业部门十协会+农户”模式

特点:

这种信息服务模式主要依托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和高等院校的有力支持,发挥政府和高校在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吸纳会员,围绕技术和市场为会员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首先引导会员增收致富,

再由会员辐射带动其他农户共同发展。

信息服务流程如图7-7所示

农户1

福射带动

农户

 

H7-7"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十协会+农户”型服务模式

案例:

山东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是由东营市科技局发起成立的,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每年提供建设资金200万元。

协会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出版《山东农大报•百姓科技》报,由百姓使者每隔10天发送到会员手中;协会还聘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的专家,上门为会员解决疑难问题。

对会员和农民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对商家、厂家的服务是收费的,正所谓“羊毛出在牛身上”。

信息服务流程如图7-8所示。

图7舟山东东菅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模式

 

2•“村社集体组织或专业生产大户+协会+农户”模式

特点:

这种服务模式主要依托现有的农村经济组织或村委会,根据本村专业生产情况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的负责人既是村、社干部,又是当地专业生产大户,起着组织和带动的双重作用,围绕当地生产特色,利用组织

i

7-9所示。

“村社離体组頻+协会+农户”型服务模式

案例:

北京北辰区宜兴埠镇二街信息服务协会,由市级蔬菜状元宋会利牵头为宜兴埠镇3000亩蔬菜种植小区的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服务。

现拥有会员200人,固定资产达30万元,设有办公室、培训室及库房将近400平方米,在培训室还配备了农信机和农业信息化教学设备等设施。

2004年开通了“北辰农

业信息110”系统,使二街的农民不用出门就可以上网查阅信息,得到专家系统的帮助。

(二)“企业+农户”模式

1•“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

特点:

这种服务模式主要是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需求,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实现企业与农户的联结,引导农民进行种、养殖生产,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农户集中进行技术培训,既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量,又为农户在生产中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供了保证,农产品销售阶段,企业利用信息化优势把握市场价格,采取比市场价略高的价格进行收购,一方面确保农户利益,另一方面确保企业下一季度的货源,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上实现“双赢”。

信息服务流程如图7-10所示。

案例:

广东温氏集团独创契约养鸡模式,公司作为养鸡生产的龙头企业,联结养鸡户、种苗、饲料、药物、技术和销售各个环节,并对成鸡实行保护价收购,承担市场风险。

公司设有服务部门,对所有养鸡户实行免费上门服务,每隔3天

一次,全程技术指导,除负责免疫接种外,还对痛风保湿、饲养密度、饲养周期、药物配比、喂法等进行具体指导。

公司设立禽病诊断室咨询处,专门免费提供技术咨询,解答疑难问题。

信息流程如图7-11。

图?

广东温氏集团模式

案例:

洛阳农业信息服务超市模式。

信息服务超市由洛阳市农业局、洛阳雅

良农业有限公司、农资连锁经营户三家按5:

4:

l共同出资兴建。

要购买农资或有疑难问题的农户到达超市后,可以查看发布在黑板上的信息,还可以上网查阅自己所需的信息,或上网发布需求信息,由网上坐诊专家在线解答。

若网络不能解决,由超市联系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超市还根据农事季节定期播放科技

VCD播放内容的预告张贴在超市的黑板上。

运作模式如图7-12所示

图742洛阳市农业信息服务超市模式

2•“通讯公司+农户”模式

特点:

通讯公司指的是当地联通公司、信通软件公司、网通公司或者农业信

息网站等。

该模式主要是由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为农产提供信息服务。

政府部门主要从事信息采集、加工整理以及解决客体需求等工作,或者只提供制度监督、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等服务,而信息服务工作由企业承担。

企业提供服务的目的是盈利,农户在接受服务的同时要交纳一定费用。

这种模式的传播渠道较为先进,客体获得农业信息比较及时。

案例1:

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话。

长春万户通是由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与吉林

省信通软件公司、吉林网通合作,于2003年5月分别开通了“长春万户通”农业信息电话查询系统(7888168)和168“万户通农业咨询热线”(16889006)。

话费为市话费,每分钟不到2角钱。

“万户通”系统由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提供信息资源支持,设置了市场信息、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等三大类14个栏目。

农民只需拨打以上两个特服号,就可以查询到种植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的粮油、蔬菜、肉类价格以及供求、气象、用工等信息。

案例2:

传播渠道主要是信息接收机。

目前,我国出现的信息接收机主要有3种:

农信通信息机、农业信息接收机、电视机顶盒。

以下分别列出典型案例

(1)大庆市委、市政府出资,由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与大庆联通公司联合,为全市农户配上农信通信息接收机。

农信通大庆分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将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信息经分类、整理、精选后,再通过大庆联通公司的寻呼网络传递到为农民配备的农信通接收机上,农民每天都可接收到近百条上万字的农业信息。

(2)黑龙江牡丹江市农业信息中心与联通牡丹江分公司研究开发了牡丹江农业信息接收机,当地农民起名叫“致富宝典”,市政府拨款30多万元,确保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模式的运行与大庆市农信通模式相似,由牡丹江市农委信息中心采编信息,由联通公司用传呼机网络覆盖传送信息,农民以村为单位建立信息接收点,安装“致富宝典”,再通过村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公告、板报等形式把信息传给农民。

另外,传呼台和牡丹江市农业信息中心设有咨询电话,解答咨询,还可以代农民发布供求信息,见图7-13。

图773黑龙江牡丹辽的''甦寓宝典”摸式

(3)伊春市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