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成本概念已打.docx
《一些成本概念已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些成本概念已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些成本概念已打
一些成本概念
如何计量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一)资产重置成本计量
资产重置成本的计量,主要适用固定资产盘盈和资产评估的计量。
它是指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资产所需的全部成本,再估算出资产与全新状态相比有几成新,即成新率,然后用全部成本乘以成新率,得到的乘积作为评估价。
(二)负债重置成本计量
负债重置成本的计量,主要适用于预计负债的计量。
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
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
重置成本计量能够避免价格变动的虚计收益,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但是,确定重置成本较为困难,无法与原持有资产完全吻合,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次,它仍然不能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也无法以持有资产的形式解决资产保值问题,使以后的生产能力难以得到补偿。
如何计量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一)按照购置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1.《存货具体准则》规定: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和借款费用。
(1)存货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用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2)存货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存货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4)按照《借款费用具体准则》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
2.《固定资产具体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按照《借款费用具体准则》规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
(二)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对价是指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都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都以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三)负债的计量
负债的计量主要包括预收账款、接受劳务按合同应付款项和购进货物应付账款等。
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和确认负债的原始交易价格,因而具有可靠性,并且其计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很丰富。
但是,在物价变动明显和资产发生减值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逻辑统一性,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不能分清,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出现低估,难以真实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
什么是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有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成本形成中的全过程、企业内所有员工参与的成本控制。
(1)全部成本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包括料、工、费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监督和限制,不权对变动成本要进行控制,对固定成本也要进行控制。
(2)全过程成本控制对产品设计、工艺、采购、制造、销售、使用的整个过程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不仅对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控制,也要对生产前的设计、工艺和生产后的销售、使用所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3)全员成本控制发动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生产员工树立成本意识,参与成本的控制。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涉及设计、技术、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项工作,要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必须调动和组织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应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制,把企业的专业成本控制工作和群众性成本控制工作结合起来,上下联系,明确每个员工、每个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
各项费用定额,费用开支标准,成本目标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应广泛发动全体员工讨论,使成本控制工作成为全体员工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付诸行动
平均成本与个别成本
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
它有许多表示方式,如社会平均成本、行业平均成本和企业平均成本等等。
平均成本总是针对一定的产品或劳务而言的。
一定时期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平均成本的变化,往往反映了一定范围内成本管理总体水平的变化。
不同时期的平均成本可能会有很大变化,通过比较分析,能了解成本变化的总体水平和为深入分析指明方向。
个别成本是相对于平均成本而言。
相对社会平均成本和行业平均成本,企业的成本便是个别成本。
相对于企业平均成本,企业中每项具体产品的成本便是个别成本。
所以,个别成本概念是相对而言,随着比较整体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然而个别水平的高低,永远是构成平均成本水平高低的基础,不断降低个别产品和个别企业的成本,对于降低整个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提高总体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个别成本与平均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企业的个别成本是产品的实际耗费,也是企业编制计划、制定各项耗费定额,控制支出标准的重要依据。
通过个别成本的比较和分析,不但能了解本企业与同行业及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更能促使企业努力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什么是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并作为合成中心全体职工奋斗目标而设定的一种预计成本。
它是成本预测与目标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目标成本的表现形式很多,如计划成本、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等,一般情况下要比实际成本更加合理和科学。
制订目标成本时,既要考虑本单位的设备条件,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原设计的生产能力和职工的素质及技术水平等,同时要重视企业的外部条件,例如,市场对本企业的产品的需求情况,国内外竞争对象的成本资料等等。
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人人关心成本,更好地贯彻经济责任制,对于激励全体职工努力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成本进一步下降有重要意义。
同时,目标成本也是进行有效成本比较分析的一种尺度,查明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
并有利实行例如管理原则,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重大脱离目标成本的事项上。
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也能促使企业上下各缓和部门和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
历史成本与未来成本
历史成本是指根据以往实际发生耗费情况所计算的实际成本,也称为原始成本,可参见原始成本与重置成本条目。
未来成本是历史成本的对称,是根据一定资料预测获得的尚未实际发生的成本。
历史成本通常是根据会计凭证和账面记录进行的,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长期以来是会计存在发展的一个重要计价基础,它特别适用于存货估价和损益计算的需要。
历史成本计价具有客观性,它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把企业在不同日期存在的资产和负债,以及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收和费用进行有效比较,从而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发展趋势。
但在膨胀情况下,由于币值稳定假设不复存在、历史成本计价基础受到很大冲击。
未来成本在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中有重要意义,它使成本管理从事后走向事先,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步骤。
未来成本的表现形式很多,如目标成本、计划成本和定额成本等须在测定时作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我们预测未来一年内由于节约某种材料,成本可降低多少,相反也可能由于某种材料或人工下年度预计要上升,而使成本上升等等。
所以,我们在预测未来成本时,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和论证那些不确定因素和一切假设是否科学合理,而不用花太大的精力去计算过分精细的数字,因为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可递延成本与不可递延成本
可递延成本是指在企业财务负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对已决定选用的某一方案推迟执行,或将方案中的某一些费用延迟到以后期内再发生等等,这种与推迟方案有关或与延迟支出有关的费用,称为可递延成本,有时也称之为可延缓成本。
不可递延成本是指已选定的某一项方案,或某些执行方案中的某些支出,即使在企业财务负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不能推迟执行,否则便会对整个经营或投资过程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这种与已选定方案有关的,或与方案中某些支出有关的费用,称灾为不可递延成本,也可称之为不可延缓成本。
之所以将成本分为可递延和不可递延,是要求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充分注意各项决策相关成本。
在企业财务负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分别轻重缓急,依次排队,量力而行。
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现有的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成本按决策方案变动时某项支出是否可避免的分类。
可避免成本是指当决策方案改变时,某些可免于发生的成本,或者在几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当选定其中一种方案时,所选方案不需支出而其他方案需要支出的机械化生产情况下,产品零部件的传送需用人工来搬运,而改用自动流水线进行生产时,就可自动传送,这样对于自动流水线生产方案来说,机械化生产情况下搬运零部件所需的人工费用、设备费用就是该方案可避免成本。
应该注意的是,可避免成本不是指可降低成本。
应该注意的是,可避免成本不是指可降低成本,虽然对本方案来说,其他方案的某些支出本方案可免于支出,但本方案可能需要发生其他支出,所以,可避免成本仅指其他方案的某引起支出,对于本方案来读音是可以避免支出的。
可避免成本常常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是指无论决策是否改变或选用哪一种方案都需要发生的成本,也即在任何情况下都需发生的成本。
例如,无论是机械化生产方案还是自动化生产方案,都需要占用厂房,这样厂房的折旧费用对任何方案来说都需要发生,因而是不可避免成本。
同样,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无论是哪一种方案都要发生,因而也是不可避免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常常是与决策不相关的成本。
什么是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plannedcost)是企业根据一定期间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要求,根据计划资料计算的一种预计成本。
如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产品的计划成本和工程项目的计划成本等。
计划成本的组成项目及其内容、应与实际成本相一致,这样也能便于比较分析。
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根据各项原材料的进价以及供应地点远近等因素,按组成原材料的实际成本项目计算的。
通过它与实际成本比较,可以提示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超支。
产品的计划成本是根据计划期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的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费用预算等资料,按规定成本项目计算确定的。
它反映了计划期内应达到的平均成本水平,是降低成本的努力目标,通过它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便能了解和掌握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完成程序,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要注意的是,计划成本与定额成本是不同的,前者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水平计算的,而后者则是按现行定额计算的;前者反映平均水平,后者反映当时应达到的水平。
什么是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norm management)是指利用定额来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种管理方法。
定额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利用和消耗以及获得的成果等方面所应遵守的标准或应达到的水平。
定额按其内容分主有:
有关劳动的定额,如工时消耗定额、产量定额、停工率、缺勤率等;有关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有关费用的定额;有关固定资产利用的定额,如生产设备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有关流动资金占用的定额;等等。
定额管理的内容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