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1711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docx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造成世界经济低迷,外部市场需求疲软,经济危机所引起的就业压力、流动性不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等,使我国纺织品行业在这轮危机中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充分暴露了中国纺织业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幅度较上年回落10.7个百分点。

2009年我国出口167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1%。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中国纺织工业抢占新的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低碳经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碳排放指标成为欧美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另一借口。

我国纺织行业必须尽快进行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现状,问题,策略;转型和升级

 

Abstract

In2007theU.S.subprimemortgagecrisis,causingtheworldeconomicdownturn,theexternalmarketdemandweak,theeconomiccrisiscausedthepressureofemployment,lackofliquidity,theconsumerpriceindexfell,sothatourtextileindustryinthisroundofcrisiswasfacedwithverydifficultsituation.InternationalfinancialcrisisnotonlyfullyexposedtheChinesetextileindustryhavelongreliedonlow-costexpansionoftheextensivedevelopmentmode,butalsototheChinesetextileindustryhasbroughtnewdifficulties.Accordingtocustomsstatistics,China'stextileandgarmentexportsin2008overthepreviousyearratedown10.7percentagepoints.2009China'sexport167billionU.S.dollars,down10.1%overthepreviousyear.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crisisforChina'stextileindustrytoseizethecommandingheightsofthenewprovidesararehistoricalopportunity.WiththeclimateconferenceheldinCopenhagen,low-carboneconomyhasbeenwidespreadconcernaboutcarbonemissionstargetsorrestrictChina'stextileexportstoEuropeandAmericatobecomeanotherexcuse.China'stextileindustrymustrestructureassoonaspossibletospeedupindustrialrestructuringandupgradinginordertoadapttotheeconomicdevelopmentofthesituation.

Keywords:

Post-crisisera;StatusoftheChina'stextileindustry,problems,strategies;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1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1

(一)投资增长虽平稳但产能过剩1

(二)低价竞争造成恶性循环2

(三)出口形势向好但市场开发依然不足3

(四)贸易壁垒增多3

二.后危机时期我国纺织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4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业影响4

(二)纺织业发展自带的问题4

三.纺织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5

(一)企业自身的发展升级5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6

(三)商业模式谋新7

(四)政府作用8

四.结束语9

参考文献:

11

谢辞13

 

引言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一直凭借国内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快速发展,在出口创汇、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20世纪末,中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纺织业一直以来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将它充分地暴露了出来,更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低附加值生产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必然选择。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

2010年,是全球经历金融危机后经济回暖的一年,中国消费品市场也逐渐复苏,尤其是纺织品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轻纺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出口额超2008年水平。

主要轻纺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分别为771亿美元、129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0.9%;虽然人民币汇率逐渐走高,而国外的订单数量却在不断回升,这是好的一面。

但是基于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产业,纺织业的发展对于吸纳我国庞大的就业大军、扩大出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的纺织行业发展极为不平衡,纺织品行业并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投资增长虽平稳但产能过剩

2010年上半年,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分别增长21%和22.9%,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纺织行业实现利润701亿元,增长58.7%,增幅同比提高57.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418亿元,增长63.8%,服装及其制造业实现利润202亿元,增长26.4%。

图表1

虽然投资增长利润回升,由于欧美国家掌握了核心技术,我国大部分纺织品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核心技术便难以取得。

关键技术的无法取得,使得现阶段纺织行业使用设备落后,出口产品具有高度相似性,存在着产能过剩,盲目投资的现象,这给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低价竞争造成恶性循环

2010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增加值增长12.2%,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6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5月回落2.2个百分点。

图表2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数目众多,且多注重数量型零增长而不注重质量型零增长,缺乏核心竞争力,工业增加值虽有所回落但弥补不了这些之前引起的低价恶性竞争。

后危机时代,国外需求低迷,国外订单减少,外贸企业为求得生存,价格竞争更显激烈,这些又反过来导致了我国遭受反倾销增多。

(三)出口形势向好但市场开发依然不足

2010年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3%,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增长7.1%。

6月,出口交货值增长19%,比5月加快1个百分点。

据海关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

6月月度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

这一时期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88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纺织品出口额356.5亿美元,增长32.3%,服装出口额532.3亿美元,增长16%。

出口形势好转但并不能说明市场开发广。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等,2009年上述三者合计占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50.2%。

继2008年初欧盟取消纺织品配额之后,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协议业已到期,从2009年1月1日起美国也不再对我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

但是在欧美市场上,我国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有来自印度、越南的更低成本优势威胁,同时也有像墨西哥地源优势威胁亦有像CBI(加勒比地区国家)等的零关税优势威胁。

(四)贸易壁垒增多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保护国内产业,纷纷通过提高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和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构筑贸易壁垒,使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着严重的贸易摩擦。

2009年在WTO的贸易救济框架之下,国外对中国出口纺织类产品进行调查的立项和初裁就已超过30项。

“绿色环保”己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大流行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美屡屡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纺织业亟待实现“绿色转身”。

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通过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努力实现纺织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政府应采用各种措施,加强我国纺织品绿色环保标准的监控,减少纺织品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危害,对违反这一原则的企业,给予惩罚。

面对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纺织企业不能盲目抱怨、消极回避或一厢情愿地希望通过抗争来减弱各国贸易保护,行业协会要进行有效组织,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应对。

同时利用协会的专家优势,及时通过预警系统对纺织品服装出口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测,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

通过信息收集网络,收集全球市场关于纺织品生产、销售、贸易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预警信息资料库,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将信息反馈给纺织企业,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二.后危机时期我国纺织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纺织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入WT0后,还是我国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

从2000年算起到2007年,伴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纺织业出现了连续8年的高速增长,被称为“黄金8年”。

但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像印度、孟加拉、越南等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劳动力也更为廉价等因素冲击,导致国内传统的纺织企业的低价竞争优势渐趋劣势。

2008年纺织品出口急剧萎缩,“黄金8年”算是终结了,到2009年更是不容乐观。

为此,研究我国纺织企业目前的发展困境,提出调整企业发展的战略,合理配置、利用企业资源,转换现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纺织企业的竞争力对策研究尤为重要。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业影响

作为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纺织服装的全球价值链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形成,并随着各国劳动力价格、资源条件等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行着动态调整。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转移,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链,成为名副其实的纺织品服装制造大国,并在规模和成本上有一定优势,但总体仍处于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

随着我国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以廉价劳动力作为主要支撑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已逐渐丧失了成本优势。

次贷泡沫破裂引发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如下:

(1)挑战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改变了进出口纺织品的外币价格,削弱了纺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有关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业的利润率下降3.19%、2.27%、6.18%,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损失较大。

这对于依靠低附加值、低价格竞争又没有价格话语权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尽快振兴国内经济仍不断给人民币施加压力,人民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面临着很强的升值压力,这对中国出口纺织企业极为不利。

加之近期在经济全面复苏的同时,国内通胀压力也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国货币也出现贬值。

越南央行近期宣布,自2010年2月11日越南盾再度贬值3.4%,这是继2009年11月越南盾贬值5.4%后的第二次贬值。

2010年2月人民币兑越南盾平均汇率较上年同期升值6.63%。

越南盾的贬值在削弱我国对越南纺织出口价格竞争力的同时,亦增强了越南在欧美日发达经济体市场上同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图表3

对于人民币的升值,我国纺织业应该以积极地态度应对,企业可以采取各种汇率风险的管理工具,如即期、远期外汇,期货交易来规避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选择正确的方法以规避人民币升值冲击。

(2)挑战成本上升压力增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则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成本的加速上涨和终端市场价格被不断压低形成强烈反差,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2011年3月9日在第93届中针棉纺品交易会上,竹纤维最为热门,但随着棉价的飞涨,这一差距在逐渐缩小。

有抑菌功能,不易发霉的竹纤维性价比明显上升,成为不少企业转型的新方向。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俞岳南表示,棉有不可替代性,新材料只能做到局部。

(2.1)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棉花。

棉花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材料,我国棉花产量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近年来我国纺织业产能的增幅远远高于国内棉花产量的增幅,国内企业对进口棉的依存度日益加大。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市场对棉花的需求不断加大,全球棉花资源开始供不应求,导致国际棉花价格一路上涨。

 

图表4

国内棉花、棉纱价格持续上涨。

6月,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为18309元/吨,比5月上涨838元/吨,同比上涨42.6%。

钱清市场纯棉纱价格为28500元/吨,比5月上涨1000元/吨,同比上涨60.1%。

虽然2010年棉纱价格涨速快于棉花,且销售情况较好,纺织企业效益没受多大影响。

但是棉花资源减少,采购无渠道、资源无着落成纺织企业最担忧的情况。

(2.2)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劳动力价格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东部大多数地区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已大大高于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而随着危机后纺织品市场的逐渐复苏,很多纺织企业都出现了用工紧缺的现象,为了吸引和留住员工,企业都采取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等措施,这必然会加大企业的用工成本。

环保成本、用电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土地使用成本的上涨也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国内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

随着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上升中国已经进入了高成本时代,靠牺牲劳动者福利换取出口纺织品服装价格优势的做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以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挤占我国纺织品的海外市场。

(3)挑战次贷泡沫的破裂

2007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都遭受重创,我国外贸出口减缓。

使得西方对纺织服装的需求数年内都可能保持疲软,这将导致纺织品服装主要消费国的美国和欧洲市场进口量的减少,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量产生直接影响。

再加上人民币一路飙升,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随之上升,与外商签单愈加困难,出口销售收入下降,导致部分出口企业转向内销,从而加剧国内纺织企业的竞争。

同时,价格上升,也导致订单的流失。

目前已出现不少外商订单流向越南、柬埔寨、印度等竞争对手国。

 

图表5:

2008-2009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季度数据统计

由于出口的增速下降、单子的大幅减少,这就导致了棉纺织企业的盈利水平进一步下滑。

国际市场贸易保护政策会频繁而至。

按照国际规律,当经济由于金融危机的打击而显示萧条的时候,往往会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所以2011年我们还要面临国际贸易主义对我们的打压。

(4)挑战技术创新

作为世界纺织大国,中国在整个全球纺织产业链中却仍主要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而技术落后和品牌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纺织企业普遍研发水平较低且创新能力不足,大都倾向于通过从国外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多数企业都长期为国外品牌做贴牌,定牌生产为主,少数拥有全国认知度的自主品牌大多也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高端市场几乎都被洋品牌主导。

由于在技术方面缺乏消化吸收,自我提高以及体统化,配套化的指导思想,出现了有先进的技术装备而无与之相配套的工艺技术和开发人员。

用昂贵的价格购进一流的设备,却生产出非一流的产品。

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创新及品牌建设,特别是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除了在创新研发方面投入大笔资金外,也在加紧制定和实施品牌的国际化战略,这是令人欣喜的好现象。

但尚未建立系统的研究开发机构。

我国纺织企业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居多,由于技术创新和品牌经营的风险高、投资大,短期内一般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由于规模小、资金少等原因,研究开发投入总量相当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消化吸收和后续开发能力弱。

再加上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不愿意改变自身的生产模式,仍在继续粗放型扩张的道路,更是与研究开发无缘。

严重削弱了我国产品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纺织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纺织业发展自带的问题

决定纺织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总体可概括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企业管理水平、组织战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企业文化、人才资源等是属于企业层面的内部因素;政府行为、商业环境、融资能力、产业政策、社能力会文化等则是属于外部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1)纺织企业内部因素影响

市场开拓:

我国的纺织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欧盟、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中小纺织企业因无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打开市场而过度依赖低价策略,在市场上必然招致负面反应。

从2005年至今,欧美做出强烈反应,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设限、反倾销、技术壁垒纷纷登场,贸易争端大面积展开,纺织企业获得的利润极低且市场占有量被压缩。

为了保住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企业会短视,急功近利,忽视产品质量的投入,最终导致企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内部管理:

纺织企业管理存在以下三种难题:

一是不存在管理的管理;存在于刚刚成立或成立不久的企业中。

二是有管理但疏于执行;存在于通常有管理体制,有组织结构,有规章制度,但是人治的成分依然很浓的企业,通常领导的一句话就代替了相关制度,形成有章不循的局面。

三是有管理但不适合自己,很死板地引进别的企业的管理模式。

通常存在于一些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正要向规范、管理型大企业过渡,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现状不协调、不配套。

只求“拿来主义,盲目照搬”。

经营体制:

目前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经营体制分传统家族企业,纯家族企业,泛家族企业,现代家族企业。

当家族企业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就要求企业选择经营者,形成经营权外化;在家族式管理的纺织企业中,大权一般都集中在总裁或两三个高层管理者手中,这种集权式的领导模式一方面使得企业纺织企业结构简单,管理层次较少,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递直接迅速,对市场的变化反映较快,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所有的重大决策都由企业领导人自己做出,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这样其决策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能力。

(2)纺织企业外部因素影响

融资障碍:

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在全国工商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已逾100万家,占全国纺织企业总数的94%。

纺织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资信低,抵押品少;创新能力较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偿债能力较差,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而国家“抓大放小”方针的实施,使部分银行对纺织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重视,造成纺织中小企业贷款困难。

同时,金融机构的体制欠缺又使纺织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商业环境:

自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赋予国内纺织企业无尽的遐想,纺织品出口凯歌高奏,出口增速迅猛。

然而,时隔不久,面对来自纺织品进口的激增,欧盟、美国、巴西、南非等国竞相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纺织企业面临着新的复杂而艰难的商业环境。

产业政策:

近年来,各省相继制定了针对纺织业的一些配套政策和执行措施,政府将高度重视和支持纺织企业的发展落实到努力转变政府角色上,把工作重心从“管理经济”转变到“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上。

但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不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竞争,一些政府部门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倾向,不利于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纺织企业支持性服务的政府官员相关专业背景不强,尚存在管理的局限。

另外,政府资金的运用还没有第三方来进行监督和评估,透明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产业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存在问题。

三.纺织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通过这场金融危机,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新时期,中国纺织业要想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推动方式的彻底改变,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一)企业自身的发展升级

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应抓住全球资本重组、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从比较成本优势考虑,将生产加工环节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地区,这不是生产能力的简单迁移,而应是“升级型”的转移,在转移过程中更新设备,进行产品升级。

同时东部沿海地区成熟的纺织服装企业可以借鉴“制造三角”模式,即拿到发达国家的订单,然后将劳动密集型的活动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低工资的国家或地区,如向越南、柬埔寨等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外包生产,只从事相对技术密集型的活动,把精力主要放在市场扩张上,按照OEM(外包)或OBM(制造三角)模式进行升级。

企业应采取不同方式突破价值链进入壁垒:

例如服装企业,由于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容易通过一些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加以传递,价值链的主导者国际零售商、品牌专营商和品牌制造商在全球寻找更低成本生产地的同时,往往在新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向生产企业提供支持。

因此,企业可以在一定的产业基础上更新设备,通过来料、来样加工等形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依托于一些高价值的品牌和竞争力强的跨国公司,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上游生产环节,并在该价值链中的主导者支持下实现产品升级和流程升级,实现从0EM向ODM的转变。

针对国际国内需求的变化,纺织服装企业应以“多渠道、多元化”发展作为应对市场需求调整的思路。

企业应抓住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机会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拓展中、高端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应建立可替代的需求平台,重点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它们的购买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会远远强于美国、日本或欧洲。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在纺织企业管理过程中,除了强调尽量做到制度管理外,对于制度的制定和应用也应注意:

①要立足企业自身,寻求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模式;②要不断学习,对企业的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和提高;③要随企业的发展对制度不断创新改变,使之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

受地区基础设施、人文素质等条件的制约,封闭地区的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其局限性。

首先,人才匮乏问题。

由于当地的人文素质比较低、基础设施简陋、交通不便,企业很难获得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企业的整体素质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不能迎合经济全面、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其次,管理理念的落后。

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方式不能促进企业长远健康的运营。

企业管理上面出现了很多漏洞,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

最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

产业结构的单一化不能确保集群健康的发展。

集群内部配套产业不齐全,企业仍然存在高交易成本,竞争无序等问题。

另外,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给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如果不能与外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很容易受到同行业竞争的冲击,失去地区原有的优势,使整个地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